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小吃 麵條 刀削麵 唐太宗 河山大好出去走走 2017-05-12

俗話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的麵食品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有名滿九州的刀削麵、造型獨特的貓耳朵、富有嚼勁的剔尖兒等等,哪一種是你最鍾愛的?且看山西面食之盤點,瞭解“面”背後的故事。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山西的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家庭主婦們托起揉好的麵糰,站好優美的姿勢,飛刀之下面條如流星落地,魚跳龍門,削出的麵條又細、又薄、又長。山西刀削麵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深受人們喜愛。刀削麵同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面食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山西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清末陝西人薛寶展著的《素食說略》中說,在陝西、山西一帶流行的一種“楨麵條”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如韭菜,細似掛麵,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種類也很多,有大拉麵、小拉麵、龍鬚麵及空心面等等。一般7扣以下的為大拉麵,7扣以上的為龍鬚麵,一般家庭做的為小拉麵。大拉麵的表演在太原街頭巷尾並不鮮見,但“麵食技藝團”的師傅們如此絢麗奪目的表演我還是第一次見。為了美觀和營養,麵糰被和成了綠色的蔬菜面,抻開,捲起,再抻開,再捲起,如此數扣之後,師傅們將拉好的面放在撒滿面粉的几案上抖開,而後兩手像搭毛線般地將面抻開並抖動著。整個景象就如碧綠的瀑布嘩嘩瀉下一般,蔚為壯觀。片刻之後走上前去,看到拉好的面已如絲般纖細,這已是龍鬚麵的標準了。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剔尖又叫撥魚,是“八姑”演變而成的,做法同“八姑”大致相同,但和的面沒有“八姑”那麼稀。做時先用面、水5∶3的比例加少許食鹽和好面,然後用手蘸上水在面上拍好後置於碗內或鐵板上醒放15分鐘。下鍋時一手將盛面的鐵板向鍋邊傾斜,使面流向碗沿,另一手用專用的鐵筷將碗沿的面往鍋裡撥,撥成兩頭尖,中間粗的小魚形。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剪刀面是山西省的漢族麵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麵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民間相傳,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練武、聚才謀義,武士彠慕名拜訪,時值晌午,李世民私留書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長孫氏來不及備飯,急和麵團用剪刀細細剪下,煮後呈食。武士彠嘆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後來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晉陽,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了山河。後來杜甫身處藩鎮割據,有詩 “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畫如剪裁風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統。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又稱夾心面。相傳古代晉中有位婆婆在家務活上經常給兒媳婦出一些傷腦筋的“難題”。一天,她讓兒媳用白麵和豆麵擀麵條,條件是不能將兩種面事先和勻,而在吃的時候要有均勻感。這位聰明的媳婦並沒有被婆婆的題目所難倒,做成了兩種麵粉組成的包皮面。包皮面的做法:先將豆麵和白麵按1∶1的比例準備好,用溫水將白麵和豆麵分別和好。然後將豆麵團揉成球狀,白麵團擀成餅狀。最後用餅狀的白麵把球狀的豆麵包住,擀成麵條即可。食用時用芫荽(香菜)酸湯、蔥絲辣調最佳。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揪片又稱掐疙瘩,也是晉中民間傳出的一種家常面。當地人講究在婚嫁時男女雙方在啟程前必吃此面,名謂“歲數掐疙瘩”。結婚時的年齡為多少就吃多少片。這裡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後擀成圓形,切開對摺,然後根據歲數先切成大片,再將大片用手分別揪入沸水鍋內,撈出後約半飯碗。吃此飯有歲歲平安之意。做揪片需先用面、水2∶1的比例和好面(水溫為夏涼,春、秋、冬溫),蓋溼布稍醒。把麵糰揪成若干小麵糰,用拇指和食指將麵糰掐薄,揪成指甲蓋大小的片。為使揪片不粘鍋,不粘手,可蘸少許清水或食油。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介休人訂婚時,丈母孃一般以貓耳朵招待女婿,其意是讓姑爺聽話。做貓耳朵前,先用面、水2∶1的比例和好面(冬溫、夏涼),揉勻後蓋溼布稍醒。將和好的麵糰擀成約半釐米厚的面片,撒上面撲後,切成1釐米大小的面丁。然後雙手拇指壓住小面丁向前推;也有將面用刀切成3釐米寬的長條,然後左手執面片,面片頭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揪下指頭肚大小的面丁,反方向搓捻,使面丁成為貓耳朵形。

行走中國之美食篇,中國菜系之鄉系列(1)——中國麵食之鄉

餄餎,古稱“河漏”,是我國北方一種古老而別具風味的傳統湯食麵點,特別是山西人喜愛吃。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問王婆:“間壁賣什麼?”王婆道:“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大辣酥”不知何物,“河漏子”應是“河撈”的古名,由於語言的變異,今天也有寫作“餄餎”的。這種麵食可煮也可蒸,可用辛辣調味,在山西從南到北,城鄉市場常年製售,街頭攤點比比皆是。尤在民間,幾乎家家戶戶,一年四季必食之品,就連乾隆皇帝也特別喜食餄餎,特調會做餄餎的人進宮,因此餄餎作為貢品年年奉旨進宮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看法,求同存異,不喜勿噴,歡迎下方評論區討論。

喜歡的朋友可以訂閱一下,每天都有精彩內容推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