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某地小吃 取鱔魚骨頭 野生小鯽魚 麵條軟而不爛 別名龍滾珠

小吃 麵條 鯽魚 濃湯 蘇白傳媒 2018-11-27

江蘇某地小吃 取鱔魚骨頭 野生小鯽魚 麵條軟而不爛 別名龍滾珠

魚湯麵

李晉

作者經紀人郵箱來稿

江蘇某地小吃 取鱔魚骨頭 野生小鯽魚 麵條軟而不爛 別名龍滾珠


麵條的味道,十有八九來自麵湯。一碗好的麵湯,會讓麵條可口鮮香,會讓食者胃口大開。

麵湯表現質態不一而足,可濃可淡。雅舍主人早年在長沙天心閣吃過一碗雞火面,其湯清可鑑底,表面上沒用油星。此面之美味讓雅舍主人難以割捨,以致在紙端銘記。與之相反的是,吾鄉江蘇泰州的魚湯麵,則以濃湯取勝,湯汁醇厚的不見碗底,抿上一口,味美香濃,口舌生津。

既然是魚湯麵,那必有魚湯做底料。拇指粗的鱔魚,從水稻田裡捕撈上來,汆熟,用竹刀剔鱔肉,取鱔骨(俗稱長魚卡子)。另準備兩三寸長的野生小鯽魚,刮魚鰓,去內臟。鱔骨、鯽魚分別配蔥、姜、料酒等佐料煎炸,之後合在一起放大鐵鍋中加水慢火熬煮。經過多時熬煮的魚湯,湯色如調配了少許玉米漿的白乳,倘若不小心把湯汁滴到餐桌上,魚湯瞬間會凝結成一個水珠,用嘴吹拂,水珠還會向前滾動,因此魚湯麵也被趣稱為“龍滾珠”。

江蘇某地小吃 取鱔魚骨頭 野生小鯽魚 麵條軟而不爛 別名龍滾珠


魚湯麵對選料、火候、工藝等要求俱嚴,麵條的品質也絕不能馬虎,吾鄉北郊興化地區為全國糧食大縣,麵條原料就用興化所產麵粉,用清水和成麵糰,反覆揉搓後,擀成薄面狀,以快刀切成粗細均勻的麵條,其勁道十足,軟而不爛。下好的麵條用漏勺撈到事先盛有魚湯的碗中,加一把青蒜花,灑一小撮蝦子,最後再撲上為城內德新元等老藥鋪夥計手工研磨的白胡椒粉,這樣可在去腥的同時,促使湯麵境界的昇華。

魚湯麵流傳百年來,以“進嘴厚得得,下肚潤腸胃”的特點為泰州人所鍾愛,且不說小孩衝刺考試、婦女坐月子、老人病後養護等這些大事,就是平日清晨,吃魚湯麵也是民眾的頭等大事,很多人會趕早去吃一碗品質上乘的頭湯麵,當捧著碗水氣氤氳的魚湯麵,聞著迎面而上的鮮香氣,叉起滑爽的麵條,吃上一筷子,再順勢喝一口濃湯後,濃香和甘甜的氣息立即交織在一起,秒殺式的網住敏感的味覺,讓它欲罷不能的掙扎在美味的海洋裡。

圍繞魚湯麵,也上演過相關溫情故事。我聽說在1987年的時候,一位離開本鄉多年的臺灣老兵回來探親,但此時年過九旬的母親已病重臥床,彌留中,母親看著多年未見的兒子,說想吃一碗魚湯麵,這位老兵含著熱淚,去本地老字號富春飯店買了碗魚湯麵給母親吃。誰知買到家後,母親已閉上了眼睛。

1987年我尚年幼,當時的魚湯麵什麼味道?我不知道,但我想,那一年的魚湯麵,它的湯一定很濃,很濃……

江蘇某地小吃 取鱔魚骨頭 野生小鯽魚 麵條軟而不爛 別名龍滾珠


李晉,筆名敬白、汲悟等,混跡於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民族飲食委員會、江蘇省作家協會等處,喜文史哲美,更愛吃喝玩樂,先後在《人民日報》、《讀者》、《散文選刊》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文字作品數百篇。

選自作者經紀人、代理江曉英郵箱投稿美食書稿《寸紙烹小鮮》

版權、稿費、投稿:蘇白傳媒 [email protected]

聲明:本書本文系作者原創作品,非主動投稿,請勿採用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