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歷史上,有一半以上的思想家出在先秦時期,有一半以上的軍事家出在先秦時期,有一半以上的政治家出在先秦時期........

隨便舉出幾個例子,都是震耳發聵的響亮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管子、鬼谷子等等,這些人在各自的領域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位,後人只有仰望,有幾個人敢造次比肩的?

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奴隸制度解體,奴隸主貴族獨佔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諸侯爭霸,各國開放政權以延攬人才,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發生劇變。

這一時期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等,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和思想。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交互運用,相互影響,標新立異。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

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學說、法家、墨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學派紛呈,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者“百家爭鳴”時期。

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司馬遷《史記》引述了司馬談對學術流派的見解,他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學說、儒家學派、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秦漢時期,秦始皇焚書坑儒,消滅了許多有思想的知識分子,毀壞了大部分思想精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直接扼殺了各家思想,將國人的思想領域禁錮在儒家一家,其後也就只有儒家的思想統治了知識界,再未出現過其他各家的言論。

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正是從漢朝開始,其他各家基本杜絕了發揚光大的可能。如果說,秦漢之後的書,其思想高度根本達不到秦之前的水平,或許有些偏差,但秦漢之後,文化繁榮,思想閃耀只是出現在儒家領域,在此之外,再為出現過其他流派的大思想家,也是事實。鑑於此,知識界有了"書不讀秦漢以後”的說法。

現代中國人常聽到的道家,儒家,法家,陰陽家等學說,無一不是在先秦就出現的。道家起源於黃帝,集大成於老子。儒家起源於周文王,集大成於孔子。法家起源於管仲,集大成於韓非子。

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秦朝用法家,不信道家和儒家。漢朝初期用道家,武帝以後儒家,法家並用。很多道家,儒家,法家的經典都在漢朝編纂,整理完成,這之後的人無非是註解經典而已。而且很多人還註解錯了,一代代錯下去,直到把道家,儒家,法家全部註解得面目全非。

知識界有句話:書不讀秦漢以後,這是為什麼呢?

儘管到後來的朝代有出現過像周敦頤,程顥、朱熹、王陽明等著名的思想家,但是這些思想家所提出來的觀點,也只是對儒家思想的再次補充來穩固它的正統地位。

真理大多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令人惋惜的是這少數的人掌握了真理,卻沒能夠創新實踐給中華帶來更深層次的思想熱潮。

普通人認為,現代人比古時候的人聰明,現代文化比古時候的文化繁榮,小編說:未必。

秦漢以後,再也沒有先秦時期那樣繁榮的文化了。現在的人未必有先秦時期的人有智慧。

你可以讀一讀《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鬼谷子》《易經》等等,那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那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請關注小編並轉發,小編將會分享更多職場類和國學經典的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