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兵

1598年,伊凡雷帝的兒子,白痴沙皇費多爾死了,而七年前,他的弟弟迪米特里已經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由於費多爾沒有子嗣,皇位出現了空缺,他攝政的舅舅鮑里斯•戈東諾夫趁機奪得皇位。

然而戈東諾夫上臺兩年後,俄國發生了大饑荒,全國餓殍遍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斷有暴動發生。

眼看俄羅斯陷入混亂,一直尋找機會削弱俄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宣稱迪米特里並沒有死,而是去了波蘭,並說他才是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人,戈東諾夫應該下臺,讓位給迪米特里,同時找了一個叫格里高利的修道士冒充德米特里。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兵

1598年,伊凡雷帝的兒子,白痴沙皇費多爾死了,而七年前,他的弟弟迪米特里已經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由於費多爾沒有子嗣,皇位出現了空缺,他攝政的舅舅鮑里斯•戈東諾夫趁機奪得皇位。

然而戈東諾夫上臺兩年後,俄國發生了大饑荒,全國餓殍遍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斷有暴動發生。

眼看俄羅斯陷入混亂,一直尋找機會削弱俄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宣稱迪米特里並沒有死,而是去了波蘭,並說他才是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人,戈東諾夫應該下臺,讓位給迪米特里,同時找了一個叫格里高利的修道士冒充德米特里。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1604年秋天,假迪米特里率軍侵入俄國。眾叛親離的沙皇戈東諾夫在絕望中死去。1605年6月,假迪米特里率軍兵不血刃進入莫斯科,一個月後正式加冕為沙皇。隨他來到莫斯科的波蘭貴族和軍隊趾高氣昂地進入克里姆林宮,控制了莫斯科各個重要部門。此後在俄羅斯貴族發起的暴動中,格里高利被打死,波蘭軍隊也被趕走,但由於波蘭人曾經當過沙皇,而且大批波蘭貴族進入了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波蘭人的影響和勢力已經深深滲透進俄羅斯了。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兵

1598年,伊凡雷帝的兒子,白痴沙皇費多爾死了,而七年前,他的弟弟迪米特里已經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由於費多爾沒有子嗣,皇位出現了空缺,他攝政的舅舅鮑里斯•戈東諾夫趁機奪得皇位。

然而戈東諾夫上臺兩年後,俄國發生了大饑荒,全國餓殍遍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斷有暴動發生。

眼看俄羅斯陷入混亂,一直尋找機會削弱俄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宣稱迪米特里並沒有死,而是去了波蘭,並說他才是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人,戈東諾夫應該下臺,讓位給迪米特里,同時找了一個叫格里高利的修道士冒充德米特里。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1604年秋天,假迪米特里率軍侵入俄國。眾叛親離的沙皇戈東諾夫在絕望中死去。1605年6月,假迪米特里率軍兵不血刃進入莫斯科,一個月後正式加冕為沙皇。隨他來到莫斯科的波蘭貴族和軍隊趾高氣昂地進入克里姆林宮,控制了莫斯科各個重要部門。此後在俄羅斯貴族發起的暴動中,格里高利被打死,波蘭軍隊也被趕走,但由於波蘭人曾經當過沙皇,而且大批波蘭貴族進入了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波蘭人的影響和勢力已經深深滲透進俄羅斯了。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假沙皇格里高利

到了十八世紀,俄羅斯與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波蘭被滅國,一部分併入俄國,波蘭人也成了俄國人。

武力衰弱的波蘭卻擁有先進的文化,這導致波蘭在被滅後反而在文化上同化俄國。當時大多數俄國人還沒有姓氏,接受波蘭文化後,才紛紛仿效波蘭人的樣子給自己取姓,自然也要學波蘭人的樣子加一個“斯基”,顯得自己有文化。

這種情況與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事有些相似。中原文化發達,但打不過周邊蠻族,幾次被滅國,卻用先進文明同化了征服者。連蒙古黃金家族博爾濟吉特這樣高貴的姓氏後來都改成了漢姓,成了白姓或包姓。

由於來自波蘭的人普遍文化素質高,擁有知識的他們比那些目不識丁的俄國人更容易進入沙俄體制內擔任公職。到十九世紀時,俄國精英層中波蘭後裔佔了很大比例。俄羅斯“白銀”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文化巨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出自社會中上層,與波蘭文化有密切的傳承,結果這一時期的俄國,是以“斯基”們主導的,而當時的俄國文化卻影響著世界

這種情況也與同時代中國相似,滿清征服了中原,中原讀書人卻通過科舉進入統治中心,以他們的文化和知識掌管國家行政,佔據了重要的教育文化部門,結果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卻仍然被中華文化主導,並影響著周邊。

十月革命後,波蘭脫離俄國,重新獨立。而俄國國內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布爾什維克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貴族資產階級,也就是那些“斯基”。結果一部分“斯基”被布爾什維克消滅,另一部分人流亡到國外成了“白俄”。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兵

1598年,伊凡雷帝的兒子,白痴沙皇費多爾死了,而七年前,他的弟弟迪米特里已經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由於費多爾沒有子嗣,皇位出現了空缺,他攝政的舅舅鮑里斯•戈東諾夫趁機奪得皇位。

然而戈東諾夫上臺兩年後,俄國發生了大饑荒,全國餓殍遍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斷有暴動發生。

眼看俄羅斯陷入混亂,一直尋找機會削弱俄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宣稱迪米特里並沒有死,而是去了波蘭,並說他才是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人,戈東諾夫應該下臺,讓位給迪米特里,同時找了一個叫格里高利的修道士冒充德米特里。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1604年秋天,假迪米特里率軍侵入俄國。眾叛親離的沙皇戈東諾夫在絕望中死去。1605年6月,假迪米特里率軍兵不血刃進入莫斯科,一個月後正式加冕為沙皇。隨他來到莫斯科的波蘭貴族和軍隊趾高氣昂地進入克里姆林宮,控制了莫斯科各個重要部門。此後在俄羅斯貴族發起的暴動中,格里高利被打死,波蘭軍隊也被趕走,但由於波蘭人曾經當過沙皇,而且大批波蘭貴族進入了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波蘭人的影響和勢力已經深深滲透進俄羅斯了。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假沙皇格里高利

到了十八世紀,俄羅斯與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波蘭被滅國,一部分併入俄國,波蘭人也成了俄國人。

武力衰弱的波蘭卻擁有先進的文化,這導致波蘭在被滅後反而在文化上同化俄國。當時大多數俄國人還沒有姓氏,接受波蘭文化後,才紛紛仿效波蘭人的樣子給自己取姓,自然也要學波蘭人的樣子加一個“斯基”,顯得自己有文化。

這種情況與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事有些相似。中原文化發達,但打不過周邊蠻族,幾次被滅國,卻用先進文明同化了征服者。連蒙古黃金家族博爾濟吉特這樣高貴的姓氏後來都改成了漢姓,成了白姓或包姓。

由於來自波蘭的人普遍文化素質高,擁有知識的他們比那些目不識丁的俄國人更容易進入沙俄體制內擔任公職。到十九世紀時,俄國精英層中波蘭後裔佔了很大比例。俄羅斯“白銀”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文化巨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出自社會中上層,與波蘭文化有密切的傳承,結果這一時期的俄國,是以“斯基”們主導的,而當時的俄國文化卻影響著世界

這種情況也與同時代中國相似,滿清征服了中原,中原讀書人卻通過科舉進入統治中心,以他們的文化和知識掌管國家行政,佔據了重要的教育文化部門,結果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卻仍然被中華文化主導,並影響著周邊。

十月革命後,波蘭脫離俄國,重新獨立。而俄國國內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布爾什維克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貴族資產階級,也就是那些“斯基”。結果一部分“斯基”被布爾什維克消滅,另一部分人流亡到國外成了“白俄”。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此後,在蘇聯這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裡,新出生的人口自然是沒有人再敢以“斯基”為姓。由於上個世紀中前期還有很多革命前出生的“斯基”,所以那時名字叫“斯基”的蘇聯人還很常見。五十年代蘇聯是中國的老大哥,當年援華的工程師裡就有許多“斯基”,當時中國工人們戲稱“十個老大哥九個是司機,汽車都不夠他們開的!”。隨著歲月流逝,這些人逐漸老去,“斯基”也就慢慢消失了。而波蘭由於沒有發生無產階級革命,所以“斯基”姓氏仍然很多,比如死於空難的波蘭前總統就叫卡欽斯基。

"

在人們原來的印象中,許多俄羅斯人的姓氏中都帶有“斯基”,俄國曆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都擁有這樣的姓氏;比如俄國的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直升機之父西科斯基、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演劇體系之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等等。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柴可夫斯基

由於俄羅斯人姓氏中帶“斯基”的太多了,以至於在國際上,“斯基”成了俄羅斯的代稱。蘇聯米28武裝直升機首次曝光時,西方覺得它很像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於是就戲謔地稱之為“阿帕奇斯基”,意為俄國的阿帕奇;基於同樣的原因,蘇聯kh-55巡航導彈被稱為“戰斧斯基”。

但是如今的俄羅斯人姓氏中很少有帶“斯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姓氏的消失呢?其實,這是與俄羅斯一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的。

原先,“斯基”是波蘭貴族姓氏的後綴,在中世紀的波蘭,用“斯基”作為姓氏的固定後綴,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這個人來自哪裡,一般是在這個貴族的封地後面加“斯基”。俄羅斯人如果姓氏中帶有“斯基”,那麼他的祖上一定可以追溯到某個波蘭貴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祖上在波蘭有一塊封地叫陀思妥耶沃村,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的得來就是在這個村子的名字後面加“斯基”,就好像在中國農村裡說某個人是高家莊的,或者是李家屯的,這時“斯基”就與中文中的“的”類似,是個助詞。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羅斯女人婚後要隨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個“斯基”,那麼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個“斯基”改成“斯卡婭”,表示她是某個“斯基”的妻子。如今的俄羅斯“斯基”很少了,“斯卡婭”卻常常能看見,比如克里米亞那位因為美麗而惹得日本人大喊“審判我吧”的美女檢察官就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還有藝術體操奧運冠軍、後來成了賭王的維拉·施曼斯卡婭以及歐錦賽花滑冠軍利普尼特斯卡婭等等。

波蘭姓氏大規模進入俄羅斯,緣起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之間漫長而複雜的交集。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人,波蘭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屬於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所以他們之間很早就存在著宗教衝突,他們的關係註定不會融洽。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東歐地區,波蘭因靠近西方,開化得比較早,發展出了先進的文明,周邊的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是接受波蘭的文化輻射後發展起來的。所以波蘭在文化上居於強勢,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輸出者。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十六世紀時,俄羅斯在文化上遠不如波蘭,還處在比較野蠻的狀態,但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武力強大,波蘭經常受到其威脅。

為了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野心勃勃的伊凡雷帝大動干戈,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立陶宛和波蘭為了抵禦沙俄,於1569年7月1日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形成了16至17世紀歐洲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強大國家。他們在1578的溫登戰役中大敗伊凡雷帝的俄軍,長驅直入殺進俄國本土。一貫強橫的伊凡雷帝不得不服軟,並請求教廷出面調停,結束戰爭,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此成了俄國的死敵。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兵

1598年,伊凡雷帝的兒子,白痴沙皇費多爾死了,而七年前,他的弟弟迪米特里已經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由於費多爾沒有子嗣,皇位出現了空缺,他攝政的舅舅鮑里斯•戈東諾夫趁機奪得皇位。

然而戈東諾夫上臺兩年後,俄國發生了大饑荒,全國餓殍遍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斷有暴動發生。

眼看俄羅斯陷入混亂,一直尋找機會削弱俄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宣稱迪米特里並沒有死,而是去了波蘭,並說他才是應該繼承皇位的那個人,戈東諾夫應該下臺,讓位給迪米特里,同時找了一個叫格里高利的修道士冒充德米特里。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1604年秋天,假迪米特里率軍侵入俄國。眾叛親離的沙皇戈東諾夫在絕望中死去。1605年6月,假迪米特里率軍兵不血刃進入莫斯科,一個月後正式加冕為沙皇。隨他來到莫斯科的波蘭貴族和軍隊趾高氣昂地進入克里姆林宮,控制了莫斯科各個重要部門。此後在俄羅斯貴族發起的暴動中,格里高利被打死,波蘭軍隊也被趕走,但由於波蘭人曾經當過沙皇,而且大批波蘭貴族進入了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波蘭人的影響和勢力已經深深滲透進俄羅斯了。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假沙皇格里高利

到了十八世紀,俄羅斯與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波蘭被滅國,一部分併入俄國,波蘭人也成了俄國人。

武力衰弱的波蘭卻擁有先進的文化,這導致波蘭在被滅後反而在文化上同化俄國。當時大多數俄國人還沒有姓氏,接受波蘭文化後,才紛紛仿效波蘭人的樣子給自己取姓,自然也要學波蘭人的樣子加一個“斯基”,顯得自己有文化。

這種情況與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事有些相似。中原文化發達,但打不過周邊蠻族,幾次被滅國,卻用先進文明同化了征服者。連蒙古黃金家族博爾濟吉特這樣高貴的姓氏後來都改成了漢姓,成了白姓或包姓。

由於來自波蘭的人普遍文化素質高,擁有知識的他們比那些目不識丁的俄國人更容易進入沙俄體制內擔任公職。到十九世紀時,俄國精英層中波蘭後裔佔了很大比例。俄羅斯“白銀”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文化巨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出自社會中上層,與波蘭文化有密切的傳承,結果這一時期的俄國,是以“斯基”們主導的,而當時的俄國文化卻影響著世界

這種情況也與同時代中國相似,滿清征服了中原,中原讀書人卻通過科舉進入統治中心,以他們的文化和知識掌管國家行政,佔據了重要的教育文化部門,結果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卻仍然被中華文化主導,並影響著周邊。

十月革命後,波蘭脫離俄國,重新獨立。而俄國國內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布爾什維克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貴族資產階級,也就是那些“斯基”。結果一部分“斯基”被布爾什維克消滅,另一部分人流亡到國外成了“白俄”。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此後,在蘇聯這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裡,新出生的人口自然是沒有人再敢以“斯基”為姓。由於上個世紀中前期還有很多革命前出生的“斯基”,所以那時名字叫“斯基”的蘇聯人還很常見。五十年代蘇聯是中國的老大哥,當年援華的工程師裡就有許多“斯基”,當時中國工人們戲稱“十個老大哥九個是司機,汽車都不夠他們開的!”。隨著歲月流逝,這些人逐漸老去,“斯基”也就慢慢消失了。而波蘭由於沒有發生無產階級革命,所以“斯基”姓氏仍然很多,比如死於空難的波蘭前總統就叫卡欽斯基。

“斯基”曾是俄國最常見姓氏,如今卻很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斯基”的消失見證了俄國社會的百年變遷,同一時期的中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五四”時期,因為女性解放運動,鼓吹男女平等,導致這個時期女性取名中性化或男性化。比如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民國才女於立群、魯迅夫人許廣平、彭德懷夫人浦安修等;解放後又出現了大量建國、學鋒、學東等名字,改開後,這些名字都逐漸遠去了,所以人的名字也往往會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本文中的圖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