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葡萄酒 白糖 酵母 環境汙染 葡萄 釀酒葡萄 致臻愛酒莊 2019-04-08

都知道葡萄酒對身體有好處,於是乎,有一些人就想大展身手,自釀葡萄酒,可是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真的不能隨便亂喝,自釀葡萄酒的這些隱患你需知道。

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葡萄品種不一樣

自釀葡萄酒一般都是購買的鮮食葡萄,皮薄、肉厚、少籽或無籽,這類葡萄糖分高,不利於健康。

而正規葡萄酒釀造採用的是釀酒葡萄,皮厚、籽多,有時甚至連梗一起釀造。因為葡萄酒中的有益物質單寧正是存在於葡萄皮、葡萄籽以及葡萄梗當中的。

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自釀易導致甲醇、雜醇油超標

網絡熱傳,有人在喝過自釀葡萄酒後,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視力模糊,甚至全身發抖,嘴脣發紫等,其實,這就是甲醇或雜醇油超標所導致。

工業化釀造葡萄酒時,一般會通過原料控制、改良菌種和改善工藝等方法來降低甲醇含量。而家庭自釀葡萄酒時,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才能減少甲醇的產生。另外,自釀容器的殺菌常採用開水燙或沸水煮,遠不如工業上的封閉式殺菌徹底,易滋生雜菌,也會導致雜醇油或甲醇超標。

自釀易滋生黴菌

用於釀造葡萄酒的葡萄需要成熟度高、無破損、無發黴等。葡萄在常溫下不易保存,很容易發生黴變,如果新鮮度不高,會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黴菌。

最常見的可能是酒液出現渾濁、失光、油狀、彩虹色、白黴等,或聞香時有醋酸味、指甲油味、黴味、老鼠味等不良風味,此時可基本斷定葡萄酒已被雜菌汙染,發生變質。

工業化釀造時,常採用封閉式蒸汽殺菌,殺菌更徹底,而普通的家庭式消毒難以達到釀造的衛生要求。此外,工業化生產時也會採取往葡萄汁中添加二氧化硫等措施來降低雜菌汙染的可能性,而自釀過程中幾乎沒人這樣做。

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自釀的容器易發生化學反應

很多人在自釀葡萄酒的時候,通常會將家裡的礦泉水瓶、水桶、大缸等等用做釀造葡萄酒的容器,其實這些器皿可能會與酒液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而正規廠家使用的釀酒設備也都是符合標準的不鏽鋼罐,一些高品質的瓶裝葡萄酒還會用到最佳陳釀容器——橡木桶。橡木桶有利於酒體的顏色和口感改善、增加香氣、增強酒體的結構感、肥碩感。

自釀易發生爆炸危險

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產生酒精的同時,也會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很多自釀者常將玻璃容器密閉,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工業釀造時,發酵罐上方安裝有呼吸帽,便於氣體的逸出。因此,發酵期間嚴禁將容器密封處理,應在瓶口留有空隙或用八層紗布封口。

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自釀葡萄酒的糖分過多容易危害健康

說起自釀葡萄酒好喝,小夥伴們都會提到一個字“甜”。因為在自釀葡萄酒的過程中通過選擇多加糖幫助發酵,雖然甜味的提升能遮蓋其他的雜味,但如果加過多的糖,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

其實在葡萄酒釀造工藝發達的國家,人們為了讓葡萄酒中少含糖甚至不含糖,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艱苦探索。如果酒體不能完全脫糖,酵母菌就還有存活,導致酒在儲藏時酒精度發生變化,口感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有酸、臭等怪味)。

自釀葡萄酒發酵時間、溫度無法控制

自釀葡萄酒一般釀造時間為1-2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葡萄能充分發酵釀出好酒嗎?而且家中的溫度變化較大不能保證酒質。

正常情況下的葡萄酒釀造,除了發酵還需要存儲、陳釀等工藝,品質較好的葡萄酒需要1-2年的陳釀時間,而且釀酒、儲存的黃精需要恆溫恆溼。這1~2個月和1~2年差距也太大了吧。

太嚇人!你知道嗎?自釀葡萄酒存在這些危害,真的不能再喝了!

葡萄酒釀造是個藝術活兒,想要釀瓶好酒更是一門藝術。釀造過程中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引發安全隱患,因此,還是奉勸那些想嘗試自釀的朋友們,不要輕易嘗試自釀,去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化葡萄酒為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