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棗治貧血,到底靠不靠譜?

紅棗你可能吃過不少,除了清香甘甜的味道,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養顏補血?

其實,靠吃棗治療貧血並不靠譜。而且,吃紅棗還有不少講究,養生族不妨來學一學。

吃紅棗治貧血,到底靠不靠譜?

紅棗有補益作用

棗味甘性溫,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有緩和藥性之功效,是常用的一味中藥,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

根據加工不同,棗有紅棗及黑棗之分。紅棗是稍經沸水燙過後晒乾;黑棗是經沸水燙過再薰焙至棗皮發黑發亮,棗肉半熟,乾燥適度為止。黑棗與紅棗的成分、功效也大致相同。一般來說入藥的以紅棗為主。

大家印象中都認為紅棗養顏補血,所以貧血就得多吃點。但是靠吃棗治療貧血,並不靠譜。中醫說的養血,是強調補益的作用,並不是指治療貧血。

吃紅棗治貧血,到底靠不靠譜?

棗雖好吃講究多

1、生吃不是人人合適

水煮吃棗是明智之舉,口感可能不同,但吃生果容易腹瀉、腹痛的人群卻可以放心享用。

2、不宜過量食用

紅棗味甜,是滋補調養佳品,可以經常食用。但切忌過量,多吃容易生痰生溼,還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問題。特別是容易長痘、腹脹、便祕肥胖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長期或多吃。

吃紅棗治貧血,到底靠不靠譜?

3、不宜空腹食用

因為棗皮較硬,消化起來比較困難,無論生棗還是紅棗最好不要空腹吃,小孩和老人吃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嚥。

4、要防引起蛀牙

紅棗的含糖量高對牙齒有一定危害。如果吃太多紅棗,卻沒有喝水或及時刷牙的話,很容易蛀牙。

5、煲湯最好掰開再煮

紅棗是湯配料裡的常客,對體虛者尤為益補,煲湯的時候最好掰開再煮。

(綜合廣州日報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