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民俗 寧靜 文化 珣玗琪 2017-08-03

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逢年過節總愛討個喜慶吉利,不僅親朋好友彼此之間要道賀致喜,而且相互之間也愛把“五福臨門”、“三陽開泰”一類的吉祥話掛在口頭。

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支付寶新年的集“五福”活動,全國上億人蔘與,可見“五福”相關的文化,早就深入民間習俗了。儘管這麼人蔘與活動,但要問起“五福”的具體所指,可能多數人都會感到茫然。

“五福”這個名詞,最先出自哪裡呢?

根據《尚書 洪範》記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看來‘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辭句了,幾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臨門’這個成語,至於福臨門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到底五福是什麼呢?

從《書經》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東漢桓譚於《新論·辨惑第十三》記載:“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無仙道,好奇者為之。曲陽侯王根迎方士西門君惠,從其學養性卻老之術。”

這時已經把“考終命”更改為“子孫眾多”,五福相對於六極,即“凶短折、疾、憂、貧、惡、弱”。

福,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人們孜孜追求福祿壽喜財的文化。長壽、富貴、身體健康且心靈安寧、有美德、不遭橫禍而善終,這是中國人對“福”最早的具體闡釋。

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壽、富、康寧、好德、考終命合稱“五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僅是富貴的象徵,也代表長壽吉祥。又因葫蘆藤蔓綿延,子實繁盛, 有“子孫萬代”、“萬代綿長”之意,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所以在中國民間有以彩葫蘆作為配飾,或者在屋樑下懸掛葫蘆的習俗。

葫蘆與“福祿”諧音,有的地方還有用紅繩串綁五個葫蘆,以寓“五福”。“福”與“蝠”同音,五隻蝙蝠就有寓意五福。所以有些地方的葫蘆一側刻一手攬福星喜迎五福的兒童,以展現對子孫後代的吉祥寓意。

為什麼民俗文化把“五福臨門”掛嘴邊,“五福”具體指什麼

現在的“五福”,已經演化為“福、祿、壽、財、喜”,這或許更符合現在世俗的要求,心靈安寧、有美德屬於對精神層面的更高要求。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