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罐頭食品已經變得可靠和安全,大量的罐頭食品被運到戰壕裡,還有一種小型的硬餅乾,部隊稱之為“狗餅乾”(dog biscuits)。罐裝蔬菜很容易買到(最常見的是胡蘿蔔和蕪菁罐頭湯,稱為“maconochie”),但最常見的罐頭產品是鹹牛肉雜燴,部隊稱之為“罐頭牛肉”(bully beef)(儘管有些人輕蔑地將其稱為“猴肉”)。軍隊還建立了野戰廚房,試圖為軍隊提供新鮮的熱騰騰的食物,但是持續不斷的炮火和經常不足的補給線意味著前線士兵在整個戰爭中主要依靠冷的罐頭牛肉和餅乾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軍隊試圖通過將一些不同的罐頭食品合併到一個單一的包裝中來改善其供應過程,這種包裝可以很容易地運輸和分發。結果是“C口糧”(C Ration)這是一個蠟封的紙板箱,裡面裝了足夠三頓飯吃的罐頭食品,大約3,600卡路里。一份標準的C口糧包括三罐牛肉或雞肉、土豆、米飯或麵條、三塊餅乾、一大塊軟糖、一些方糖、一包咖啡和一個P-38開罐器。食物已經在罐頭裡預先煮熟了,可以冷著吃,也可以在火上烤著吃

“C口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運送的標準食品。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糖果棒,它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而不佔用太多的空間或重量——它被稱為“D口糧”(D Ration)。在戰爭後期,一個更小更輕的包被開發出來供前線部隊使用,也就是“K口糧”(K Ration)。戰後,K口糧停止供應,但在越戰期間,罐裝C口糧仍由戰地部隊攜帶。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罐頭食品已經變得可靠和安全,大量的罐頭食品被運到戰壕裡,還有一種小型的硬餅乾,部隊稱之為“狗餅乾”(dog biscuits)。罐裝蔬菜很容易買到(最常見的是胡蘿蔔和蕪菁罐頭湯,稱為“maconochie”),但最常見的罐頭產品是鹹牛肉雜燴,部隊稱之為“罐頭牛肉”(bully beef)(儘管有些人輕蔑地將其稱為“猴肉”)。軍隊還建立了野戰廚房,試圖為軍隊提供新鮮的熱騰騰的食物,但是持續不斷的炮火和經常不足的補給線意味著前線士兵在整個戰爭中主要依靠冷的罐頭牛肉和餅乾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軍隊試圖通過將一些不同的罐頭食品合併到一個單一的包裝中來改善其供應過程,這種包裝可以很容易地運輸和分發。結果是“C口糧”(C Ration)這是一個蠟封的紙板箱,裡面裝了足夠三頓飯吃的罐頭食品,大約3,600卡路里。一份標準的C口糧包括三罐牛肉或雞肉、土豆、米飯或麵條、三塊餅乾、一大塊軟糖、一些方糖、一包咖啡和一個P-38開罐器。食物已經在罐頭裡預先煮熟了,可以冷著吃,也可以在火上烤著吃

“C口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運送的標準食品。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糖果棒,它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而不佔用太多的空間或重量——它被稱為“D口糧”(D Ration)。在戰爭後期,一個更小更輕的包被開發出來供前線部隊使用,也就是“K口糧”(K Ration)。戰後,K口糧停止供應,但在越戰期間,罐裝C口糧仍由戰地部隊攜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從1958年到1981年,美國的單兵口糧 “MCI”(Meal, Combat, Individual),最終被“即食食品”(MRE)所取代。在越南,這些食物被分發到一個紙板箱裡,裡面裝著1200卡路里,包括一罐肉(如火腿和利馬豆,或火雞麵包),一罐“麵包”(包括脆餅乾或硬餅乾或曲奇,還有一罐甜點,如蘋果醬、切片桃子或土豆泥或奶油蛋糕。一份完整的配給可能會很重,所以部隊經常拆卸它,把他們巡邏時需要的東西放進襪子裡,然後綁在揹包上。即食食品現在已成為很多國家軍隊作戰口糧的標配。

食物引發的戰爭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罐頭食品已經變得可靠和安全,大量的罐頭食品被運到戰壕裡,還有一種小型的硬餅乾,部隊稱之為“狗餅乾”(dog biscuits)。罐裝蔬菜很容易買到(最常見的是胡蘿蔔和蕪菁罐頭湯,稱為“maconochie”),但最常見的罐頭產品是鹹牛肉雜燴,部隊稱之為“罐頭牛肉”(bully beef)(儘管有些人輕蔑地將其稱為“猴肉”)。軍隊還建立了野戰廚房,試圖為軍隊提供新鮮的熱騰騰的食物,但是持續不斷的炮火和經常不足的補給線意味著前線士兵在整個戰爭中主要依靠冷的罐頭牛肉和餅乾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軍隊試圖通過將一些不同的罐頭食品合併到一個單一的包裝中來改善其供應過程,這種包裝可以很容易地運輸和分發。結果是“C口糧”(C Ration)這是一個蠟封的紙板箱,裡面裝了足夠三頓飯吃的罐頭食品,大約3,600卡路里。一份標準的C口糧包括三罐牛肉或雞肉、土豆、米飯或麵條、三塊餅乾、一大塊軟糖、一些方糖、一包咖啡和一個P-38開罐器。食物已經在罐頭裡預先煮熟了,可以冷著吃,也可以在火上烤著吃

“C口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運送的標準食品。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糖果棒,它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而不佔用太多的空間或重量——它被稱為“D口糧”(D Ration)。在戰爭後期,一個更小更輕的包被開發出來供前線部隊使用,也就是“K口糧”(K Ration)。戰後,K口糧停止供應,但在越戰期間,罐裝C口糧仍由戰地部隊攜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從1958年到1981年,美國的單兵口糧 “MCI”(Meal, Combat, Individual),最終被“即食食品”(MRE)所取代。在越南,這些食物被分發到一個紙板箱裡,裡面裝著1200卡路里,包括一罐肉(如火腿和利馬豆,或火雞麵包),一罐“麵包”(包括脆餅乾或硬餅乾或曲奇,還有一罐甜點,如蘋果醬、切片桃子或土豆泥或奶油蛋糕。一份完整的配給可能會很重,所以部隊經常拆卸它,把他們巡邏時需要的東西放進襪子裡,然後綁在揹包上。即食食品現在已成為很多國家軍隊作戰口糧的標配。

食物引發的戰爭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一些學者認為,人類戰爭本身可能隨著我們從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向農業生活方式的轉變而發展,因為任何不斷增長的人口(甚至史前人口)遲早都可能會耗盡其可用資源。人類很多衝突的起因都是因為食物,無論是因為一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受到威脅,還是一頭亂竄的豬襲擊了敵人的種植園惹的禍。

是古代重要的經濟和戰略資源,世界上許多民族或國家都因鹽而引發過戰爭。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為爭奪山西運城鹽池,就爆發了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春秋時期的秦楚兩國也對巴東地區的鹽泉進行過反覆爭奪,每方動輒出兵十萬人馬,獲勝的一方都會展開“食鹽禁運”來打擊對手。

1482-1484年,為爭奪科馬基奧(Comacchio)鹽場的控制權,意大利顯赫的埃斯特家族成員埃爾科萊一世·德·艾斯特(Ercole I d'Este)與威尼斯共和國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也就是費拉拉戰爭,它又被稱為“鹽戰爭(Salt War)”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罐頭食品已經變得可靠和安全,大量的罐頭食品被運到戰壕裡,還有一種小型的硬餅乾,部隊稱之為“狗餅乾”(dog biscuits)。罐裝蔬菜很容易買到(最常見的是胡蘿蔔和蕪菁罐頭湯,稱為“maconochie”),但最常見的罐頭產品是鹹牛肉雜燴,部隊稱之為“罐頭牛肉”(bully beef)(儘管有些人輕蔑地將其稱為“猴肉”)。軍隊還建立了野戰廚房,試圖為軍隊提供新鮮的熱騰騰的食物,但是持續不斷的炮火和經常不足的補給線意味著前線士兵在整個戰爭中主要依靠冷的罐頭牛肉和餅乾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軍隊試圖通過將一些不同的罐頭食品合併到一個單一的包裝中來改善其供應過程,這種包裝可以很容易地運輸和分發。結果是“C口糧”(C Ration)這是一個蠟封的紙板箱,裡面裝了足夠三頓飯吃的罐頭食品,大約3,600卡路里。一份標準的C口糧包括三罐牛肉或雞肉、土豆、米飯或麵條、三塊餅乾、一大塊軟糖、一些方糖、一包咖啡和一個P-38開罐器。食物已經在罐頭裡預先煮熟了,可以冷著吃,也可以在火上烤著吃

“C口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運送的標準食品。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糖果棒,它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而不佔用太多的空間或重量——它被稱為“D口糧”(D Ration)。在戰爭後期,一個更小更輕的包被開發出來供前線部隊使用,也就是“K口糧”(K Ration)。戰後,K口糧停止供應,但在越戰期間,罐裝C口糧仍由戰地部隊攜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從1958年到1981年,美國的單兵口糧 “MCI”(Meal, Combat, Individual),最終被“即食食品”(MRE)所取代。在越南,這些食物被分發到一個紙板箱裡,裡面裝著1200卡路里,包括一罐肉(如火腿和利馬豆,或火雞麵包),一罐“麵包”(包括脆餅乾或硬餅乾或曲奇,還有一罐甜點,如蘋果醬、切片桃子或土豆泥或奶油蛋糕。一份完整的配給可能會很重,所以部隊經常拆卸它,把他們巡邏時需要的東西放進襪子裡,然後綁在揹包上。即食食品現在已成為很多國家軍隊作戰口糧的標配。

食物引發的戰爭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一些學者認為,人類戰爭本身可能隨著我們從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向農業生活方式的轉變而發展,因為任何不斷增長的人口(甚至史前人口)遲早都可能會耗盡其可用資源。人類很多衝突的起因都是因為食物,無論是因為一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受到威脅,還是一頭亂竄的豬襲擊了敵人的種植園惹的禍。

是古代重要的經濟和戰略資源,世界上許多民族或國家都因鹽而引發過戰爭。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為爭奪山西運城鹽池,就爆發了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春秋時期的秦楚兩國也對巴東地區的鹽泉進行過反覆爭奪,每方動輒出兵十萬人馬,獲勝的一方都會展開“食鹽禁運”來打擊對手。

1482-1484年,為爭奪科馬基奧(Comacchio)鹽場的控制權,意大利顯赫的埃斯特家族成員埃爾科萊一世·德·艾斯特(Ercole I d'Este)與威尼斯共和國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也就是費拉拉戰爭,它又被稱為“鹽戰爭(Salt War)”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1775年春天,一系列的騷亂震動了巴黎周圍的村莊和鄉村。幾十年來,法國一直沒有饑荒,但這一年的穀物收成卻極為微薄,新加冕的國王路易十六的政府發佈了一項不合時宜的法令,允許穀物在王國內自由貿易。結果是糧食價格飆升,導致騷亂在4月爆發,首先是在博蒙特 - 瓦茲河畔的集鎮,然後在接下來的三週席捲了整個巴黎盆地。這些騷亂被稱為“麵粉戰爭”(The Flour War),這一騷亂事件也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前奏。

為了鹽、糧食這些戰略資源而引發的衝突尚可理解,而有些戰爭的導火索看起來卻有些荒誕。1838年,法國人Monsieur Remontel向法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申訴6年前一夥墨西哥軍官搶劫了他位於塔庫巴亞(墨西哥城郊的一個城鎮)的糕點店

鑑於Remontel和其他法國國民的申訴(包括1828年位於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巴黎市場(the Parián market)上的法國商店搶劫案和1837年對一名被控海盜的法國公民的處決),法國首相Louis-Mathieu Molé 要求墨西哥支付60萬比索(300萬法郎)的損害賠償金,這是一筆巨大的款項,當時墨西哥城的典型日工資約為1比索(8墨西哥雷亞爾)。

遭到拒絕後,法國海軍封鎖了墨西哥灣所有的港口,1838年12月,經過猛烈的炮轟,法國軍隊終於佔領了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維拉克魯斯(Veracruz),墨西哥隨後向法國宣戰。在前線,墨西哥人亟需一位能征善戰的人物,自詡“西方拿破崙”的Antonio López de Santa Anna最終站了出來,趁法軍撤退之機發動反攻,為墨西哥挽回了些許顏面,但代價也是慘重的——Anna左腿負傷,最終截肢。

"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無論是文明國家還是人類學所知的最小規模的社會,食物都是戰爭行為和目標的核心要素。士兵不僅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還需要通過食物保持或增強他們的信心。食物可以成為戰爭的誘因,許多考古學家、民族學家都認為,激烈的戰爭時期與相對的糧食短缺有關。食物也可以成為戰爭的附屬產物,比如罐頭食品。食物可以成為止戈散馬的“靈丹妙藥”,同樣可以成為綿裡藏針的“糖衣炮彈”。

軍糧的演變史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拿破崙有句名言,“部隊靠胃行軍”,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朝,田獵是中國部隊軍糧的主要來源,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人的一次田獵曾捕獲451頭鹿。到戰國時,我國已成為成熟的農耕民族,五穀雜糧和簡單的蔬菜成為軍隊的主要飲食。

我國的軍隊素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小米其實就是去了殼的“粟”,在隋唐之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要營養來源。最早的軍糧做法就是煮粥,偶爾加入野菜、野果、豆類或者少量的肉。

戰國時的秦國有種特殊的軍糧,那就是“鍋盔”。長途奔襲的秦軍把小麥碾為麵粉,和成麵糰,擀成圓餅,放在頭盔中烙幹,與烹好的羊肉一起下肚。作為輔食的主要是醬和醃製品。醃魚醃肉被稱為鮓,溼的為“鮑”,乾的叫“鯗”,金華火腿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之後,小麥取代小米成為軍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唐代騎兵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大餅、燒餅當作軍糧。這種軍糧方便攜帶,不易變質,而且熱量大,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飢餓。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調料一直是中國飲食的精華之一,在軍糧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軍士出征會帶上“鹽布”和“醋布”作為調味品。顧名思義,醋布、鹽布就是用醋和鹽浸泡過布,準備開飯時,剪下一塊和軍糧一起煮,就能讓飯食更加有滋有味。

宋軍出征主要攜帶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明朝軍隊除了燒餅等麵食,還有種做法把大米做成幹米飯,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食用,也就是水泡飯。當然,特殊時期也有特殊的軍糧,比如個別戰亂時期的“兩腳羊”——實際上就是吃人肉。

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這種富於營養和熱量的快捷食品也是他們所向披靡的一個法寶。而類似的臘肉在中原軍隊中則是非常少見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會帶著他們的牧群參加遠征,這些牧群可以為他們提供馬奶和奶酪作為軍糧。當沒有牛群的時候,他們則會打獵(狗、土撥鼠和兔子)獲取食物。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羅馬軍團被稱為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軍糧也相當比較奢華。據記載,每個羅馬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磅的麵包,還有一磅的肉,再加上橄欖油和酒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鼎盛時期,根據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Virginia H. Aksan教授的研究,蘇丹親兵(也譯作加尼沙裡軍團<Janissaries>)的伙食相當不錯。她寫道,士兵們得到了“新鮮的烤麵包或餅乾;每天的肉類配給(羊肉和羊肉)約為200克;還有蜂蜜、咖啡、大米、牛肉和碎小麥(Bulgur),以及餵馬的麥粒。”但餅乾似乎在維持士兵的生命方面佔據了首要地位。一位觀察員注意到伊斯坦布爾有105個烤爐,專門為軍隊烤餅乾。另一位則憤怒地寫道,餅乾麵包師為了賺錢而囤積多餘的麵粉,並用泥土代替,導致許多士兵死亡。

直到18世紀,大型的永久性職業軍隊才再次出現,尤其是在大英帝國。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時,英國已經在使用專業部隊鎮壓世界各地的殖民叛亂。英國正規軍和美國革命民兵都依靠當地種植的糧食供應。儘管他們儘可能地在陸地上覓食,但兩支軍隊經常發現自己在遠離任何地方補給的戰場上,並且必須隨身攜帶“駐軍口糧”。

典型的食物供應包括牛肉或豬肉(有時是活畜,有時則製成肉乾或用鹽醃製)、小麥粉或麵包玉米粉,以及蘋果酒或雲杉啤酒桶(在衛生設施出現前的幾天,喝含酒精的啤酒要比喝當地的水安全得多)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新鮮蔬菜通常是缺乏的,因為它們不能保存任何時間,只有在當地有現成的供應時才有。因此,雙方的部隊都因缺乏水果和蔬菜而嚴重缺乏維生素,特別是在冬季。英軍和殖民地部隊死於疾病的人數比死於大炮或火槍的人數還要多。

在戰爭時期,拿破崙的軍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極度飢餓中度過的。按照原本的計劃,法軍的口糧包括24盎司麵包、半磅肉、一盎司大米或2盎司幹豆、豌豆或扁豆、一夸脫葡萄酒、一及耳白蘭地和半及耳醋。當沒有面包時,則以由麵粉、鹽和水製成的粗糙的小甜甜圈代替,這種麵包圈可以在火中烘烤,或與燉肉混合。據說法棍麵包就是為了讓法國士兵能把麵包放在褲腿裡而研製出來的

1795年,拿破崙·波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養活他龐大的法國軍團。懸賞12000法郎徵集食品保鮮的方法,糖果商人Nicholas Appert經過十年的研究試驗,先將食品放入玻璃瓶,用軟木塞密封瓶口後再加熱,即可保鮮。

當然,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陷是玻璃罐很重,也很貴,並且容易破碎。於是在1810年,一個叫Peter Durand的英國雜貨商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進——他用薄錫罐代替了玻璃罐,並且焊接了一個密封蓋。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罐頭食品”徹底改變了整個食品工業。英國和法國軍隊很快就採用了這些食品(它們被稱為“iron rations”),商業罐頭食品很快就出現在民用市場上。(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早期的罐頭食品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錫和鉛經常從罐頭中滲入食品,長期使用罐頭食品往往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美國當時還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工業能力,因此,當1812年美國和英國爆發戰爭時,美國軍隊仍然使用與1776年相同的基本口糧。鹹牛肉或豬肉是主食,輔以小麥粉製成的大的幹餅乾,叫做“硬餅乾”(hardtack),這種餅乾比麵包或麵粉更容易保存。

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時,一些罐裝蔬菜開始供應(尤其是在北方),但1865年兩軍仍然主要依靠醃豬肉和硬玉米餅(南方軍常以玉米粗粉替代)。硬餅乾被士兵們稱為“銼牙器”(tooth-dullers),為了使它更可口,士兵們經常用他們的槍托把它搗碎成粉末,然後與水混合,在豬油中炸成“玉米餅”(johnnycakes)。在北方,陸軍軍需官還開發了一種蔬菜脫水的方法,如土豆、豌豆和豆類,他們稱之為“脫水蔬菜”(desiccated vegetables)。不過這些脫水蔬菜並不討人喜歡,軍隊輕蔑地稱他們為“被褻瀆的蔬菜”(desecrated vegetables)。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第一次能夠向其軍隊提供大部分罐裝口糧,但即便如此,由於煮熟不充分和密封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廣泛的食物中毒事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罐頭食品已經變得可靠和安全,大量的罐頭食品被運到戰壕裡,還有一種小型的硬餅乾,部隊稱之為“狗餅乾”(dog biscuits)。罐裝蔬菜很容易買到(最常見的是胡蘿蔔和蕪菁罐頭湯,稱為“maconochie”),但最常見的罐頭產品是鹹牛肉雜燴,部隊稱之為“罐頭牛肉”(bully beef)(儘管有些人輕蔑地將其稱為“猴肉”)。軍隊還建立了野戰廚房,試圖為軍隊提供新鮮的熱騰騰的食物,但是持續不斷的炮火和經常不足的補給線意味著前線士兵在整個戰爭中主要依靠冷的罐頭牛肉和餅乾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軍隊試圖通過將一些不同的罐頭食品合併到一個單一的包裝中來改善其供應過程,這種包裝可以很容易地運輸和分發。結果是“C口糧”(C Ration)這是一個蠟封的紙板箱,裡面裝了足夠三頓飯吃的罐頭食品,大約3,600卡路里。一份標準的C口糧包括三罐牛肉或雞肉、土豆、米飯或麵條、三塊餅乾、一大塊軟糖、一些方糖、一包咖啡和一個P-38開罐器。食物已經在罐頭裡預先煮熟了,可以冷著吃,也可以在火上烤著吃

“C口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運送的標準食品。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糖果棒,它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而不佔用太多的空間或重量——它被稱為“D口糧”(D Ration)。在戰爭後期,一個更小更輕的包被開發出來供前線部隊使用,也就是“K口糧”(K Ration)。戰後,K口糧停止供應,但在越戰期間,罐裝C口糧仍由戰地部隊攜帶。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從1958年到1981年,美國的單兵口糧 “MCI”(Meal, Combat, Individual),最終被“即食食品”(MRE)所取代。在越南,這些食物被分發到一個紙板箱裡,裡面裝著1200卡路里,包括一罐肉(如火腿和利馬豆,或火雞麵包),一罐“麵包”(包括脆餅乾或硬餅乾或曲奇,還有一罐甜點,如蘋果醬、切片桃子或土豆泥或奶油蛋糕。一份完整的配給可能會很重,所以部隊經常拆卸它,把他們巡邏時需要的東西放進襪子裡,然後綁在揹包上。即食食品現在已成為很多國家軍隊作戰口糧的標配。

食物引發的戰爭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一些學者認為,人類戰爭本身可能隨著我們從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向農業生活方式的轉變而發展,因為任何不斷增長的人口(甚至史前人口)遲早都可能會耗盡其可用資源。人類很多衝突的起因都是因為食物,無論是因為一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受到威脅,還是一頭亂竄的豬襲擊了敵人的種植園惹的禍。

是古代重要的經濟和戰略資源,世界上許多民族或國家都因鹽而引發過戰爭。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為爭奪山西運城鹽池,就爆發了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春秋時期的秦楚兩國也對巴東地區的鹽泉進行過反覆爭奪,每方動輒出兵十萬人馬,獲勝的一方都會展開“食鹽禁運”來打擊對手。

1482-1484年,為爭奪科馬基奧(Comacchio)鹽場的控制權,意大利顯赫的埃斯特家族成員埃爾科萊一世·德·艾斯特(Ercole I d'Este)與威尼斯共和國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也就是費拉拉戰爭,它又被稱為“鹽戰爭(Salt War)”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1775年春天,一系列的騷亂震動了巴黎周圍的村莊和鄉村。幾十年來,法國一直沒有饑荒,但這一年的穀物收成卻極為微薄,新加冕的國王路易十六的政府發佈了一項不合時宜的法令,允許穀物在王國內自由貿易。結果是糧食價格飆升,導致騷亂在4月爆發,首先是在博蒙特 - 瓦茲河畔的集鎮,然後在接下來的三週席捲了整個巴黎盆地。這些騷亂被稱為“麵粉戰爭”(The Flour War),這一騷亂事件也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前奏。

為了鹽、糧食這些戰略資源而引發的衝突尚可理解,而有些戰爭的導火索看起來卻有些荒誕。1838年,法國人Monsieur Remontel向法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申訴6年前一夥墨西哥軍官搶劫了他位於塔庫巴亞(墨西哥城郊的一個城鎮)的糕點店

鑑於Remontel和其他法國國民的申訴(包括1828年位於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巴黎市場(the Parián market)上的法國商店搶劫案和1837年對一名被控海盜的法國公民的處決),法國首相Louis-Mathieu Molé 要求墨西哥支付60萬比索(300萬法郎)的損害賠償金,這是一筆巨大的款項,當時墨西哥城的典型日工資約為1比索(8墨西哥雷亞爾)。

遭到拒絕後,法國海軍封鎖了墨西哥灣所有的港口,1838年12月,經過猛烈的炮轟,法國軍隊終於佔領了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維拉克魯斯(Veracruz),墨西哥隨後向法國宣戰。在前線,墨西哥人亟需一位能征善戰的人物,自詡“西方拿破崙”的Antonio López de Santa Anna最終站了出來,趁法軍撤退之機發動反攻,為墨西哥挽回了些許顏面,但代價也是慘重的——Anna左腿負傷,最終截肢。

戰爭的味道:食物與戰爭的複雜關係(一)

法國軍隊在1839年3月9日簽署和平條約後撤退,這場糕點店引發的戰爭被冠以“糕點戰爭”(Pastry War)的名字,也被稱為“第一次法墨戰爭”(First Franco-Mexican War),作為上述條約的一部分,墨西哥政府同意向法國公民支付60萬比索的損害賠償金,而法國則承諾未來的貿易協定,以取代戰爭賠償金。然而,賠償金從未支付,後來也成為了1861年法國第二次干預墨西哥的理由之一。

同樣在十九世紀,隨著巴拿馬鐵路竣工之後,大量的美國人開始湧入巴拿馬,這很快就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1858年,由於一個美國人在經過巴拿馬前往舊金山途中,拒絕為買到的西瓜付錢,結果引發了當地美國人與巴拿馬人的大規模械鬥。據一份官方報告,這場西瓜引發的血案造成15名美國人死亡,16人受傷,2名巴拿馬人死亡,13人受傷。

事情發生後,美國立刻派遣全權代表科文前往巴拿馬調查。然而美國政府的偏袒態度,讓這個事件迅速惡化。巴拿馬當地的軍隊表示站在巴拿馬當地居民的一邊。與之相對的,美國派遣梅雲率領160名士兵前往巴拿馬,對火車站進行強制管制。之後,美國開始與新格拉納達政府以及哥倫比亞政府進行談判,結果是哥倫比亞政府,向美國賠償了41萬美元。這場幾近鬧劇的“西瓜戰爭”也為之後的巴拿馬運河修築權之爭埋下了伏筆。

在歷史長河中還有很多因為食物引發、看似不可思議的衝突,比如1859年英美之間因為一頭貪吃的豬引發的“豬與馬鈴薯戰爭(Pig and Potato War)”(幸運的是除了豬,無人傷亡),958年至1976年冰島與英國之間的三次鱈魚戰爭(儘管雙方炮火相向、船隻受損,但都竭力避免了傷及船員),1999年、2002年、2004年、2009年,朝鮮和韓國間針對藍蟹的多次暴力衝突(僅1999年的衝突就造成30名船員遇難),它們有的或許很難被稱為戰爭,因為幾乎無人傷亡,但也有的充斥著血腥味道,巨大的利益無疑是這些事件背後共同的根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