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還是陌生的。這不僅因為雪山所處之地都是偏遠且艱險,人們難以抵達,更是因為雪山都是位於少數民族地區,遠離漢族人民的活動範圍,從而不曾進入主流社會的視覺範圍。

試看我們身邊的傳統名山:五嶽,黃山、廬山、武夷山、五臺山、峨眉山,哪一座不是位於主流文化的範疇之內?而西部那一座座潔白晶瑩、高聳入雲的雪山

,如梅里雪山、貢嘎、南迦巴瓦、岡仁波齊、喬戈裡、稻城三神山……雖然它們在少數民族的眼裡聖潔無比,但何曾進入過主流人群的眼裡?

那麼傳統名山與雪山究竟誰更美?從視覺感官上,應該是雪山。當一座海拔七八千米的高山就這樣毫無遮攔地聳立在你面前,這種雄渾的壯美給視覺的衝擊是可想而知。而且,雪山的景觀分佈極為豐富,最上面是白雪,然後是草甸、針葉林、闊葉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說得就是這個。

而傳統名山,當然也景色優美,但更多的是被賦予了文化的內涵,如封禪文化(五嶽)、佛教文化(五臺山、峨眉山)、道教文化(武當山、青城山)……

《中國國家地理》曾推出過“選美中國”特輯,其中評出的中,有七座是雪山,黃山、泰山、峨眉山只排在第五、第九和第十位。

也是在這個特輯中,梅里雪山排在了第四位,然而這期特輯的封面圖片卻是梅里雪山,另外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週年的特輯上,封面的背景仍然是梅里雪山。當然名山的評選只是代表那幾個專家的意見,那人民大眾的看法呢?而在新浪網和中國國家地理網最美雪山的評選上,梅里雪山都是排在第一位。

梅里雪山是雲南與西藏的界山,13座山峰一字排開,冰清玉潔的雪峰在陽光下閃著聖潔的光芒,給每一個看到她的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但要看到雪山,完全是憑著各人的造化,因為梅里十三峰終年基本都是雲霧繚繞。愛搞房地產還愛爬山的王石曾說:“我專程或者路過梅里雪山不下10次,但看到雪峰的時間只有5秒鐘。”

我在梅里雪山的時間一共4天,而在那4天裡,也只是偶爾看到兩三個雪峰從雲霧裡露了一下面,幾秒鐘後又淹沒在雲山霧海中。萬分慶幸的是,在離開梅里雪山的那天早上,中巴車駛過瀾滄江大橋,在開向飛來寺的途中,梅里十三峰直刺藍天的雪白身影竟然依次展現在眼前,時間竟長達半個多小時,幸福死了。我想,那天守候在飛來寺,抓拍到“日照金山”的遊客,一定是感動得淚流滿面。

梅里十三峰的主峰是卡瓦格博,海撥6740米。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在藏語裡就是“雪山之神”的意思,每年都有無數的藏民千里迢迢來這裡朝拜、轉山。

轉山就是繞著梅里雪山徒步轉圈,要一個多月。那些貧窮的藏民從西藏、四川、青海、甘肅趕來,轉一次山要花掉好幾年的積蓄,而其中的很多人會因為疲勞、疾病,就永遠倒在了轉山的路上,而那匍匐著跪拜前進的場面更讓人感慨萬千。

據說轉山不僅可以得到神的庇佑,更可以減輕身上的罪惡。有些罪惡累累的人,年年在藏區作奸犯科,年年去轉山,以求得來世不被打進地獄。

在梅里雪山的幾天,每天都看到很多來轉山的藏民,一般都是結伴而行,人數都在10人以上,揹著厚厚的大包,臉龐都晒得黑黑的,但臉上虔誠的表情讓人動容。

進入梅里雪山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很不容易。從最近的大城市昆明出發,坐5小時的汽車到大理,然後4小時的汽車到麗江,然後4小時到香格里拉,然後6小時到雪山所在的縣城德欽,再坐1小時的包車到飛來寺,才能一睹梅里雪山的尊容。

一路走來,從昆明到香格里拉的路都比較好走,可是香格里拉到飛來寺187公里的山路卻是十分艱險。新修的兩車道瀝青路,路面情況是非常好,但那個彎轉得真叫人心驚肉跳,一個接一個,永沒有盡頭。想想187公里的新瀝青路卻要跑上7個小時,就知道那些路是怎樣的千迴百轉了。

而且路基本是修在高山大嶺的半山腰上,腳下就是深深的峽谷,如果車翻下去的話,估計要滾十幾分鍾才能滾到谷底。人在車上的話,沒有摔死也嚇死了。

不過一路上的景色卻是非常非常的美,美得無法言喻。高高的山,光禿禿的嶺,深深的峽谷,波濤滾滾的江河,偶爾點綴在山嶺上斑斑點點的藏族民居,本人也算見多識廣,但對於這樣壯麗也只能歎為觀止。

"

雪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還是陌生的。這不僅因為雪山所處之地都是偏遠且艱險,人們難以抵達,更是因為雪山都是位於少數民族地區,遠離漢族人民的活動範圍,從而不曾進入主流社會的視覺範圍。

試看我們身邊的傳統名山:五嶽,黃山、廬山、武夷山、五臺山、峨眉山,哪一座不是位於主流文化的範疇之內?而西部那一座座潔白晶瑩、高聳入雲的雪山

,如梅里雪山、貢嘎、南迦巴瓦、岡仁波齊、喬戈裡、稻城三神山……雖然它們在少數民族的眼裡聖潔無比,但何曾進入過主流人群的眼裡?

那麼傳統名山與雪山究竟誰更美?從視覺感官上,應該是雪山。當一座海拔七八千米的高山就這樣毫無遮攔地聳立在你面前,這種雄渾的壯美給視覺的衝擊是可想而知。而且,雪山的景觀分佈極為豐富,最上面是白雪,然後是草甸、針葉林、闊葉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說得就是這個。

而傳統名山,當然也景色優美,但更多的是被賦予了文化的內涵,如封禪文化(五嶽)、佛教文化(五臺山、峨眉山)、道教文化(武當山、青城山)……

《中國國家地理》曾推出過“選美中國”特輯,其中評出的中,有七座是雪山,黃山、泰山、峨眉山只排在第五、第九和第十位。

也是在這個特輯中,梅里雪山排在了第四位,然而這期特輯的封面圖片卻是梅里雪山,另外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週年的特輯上,封面的背景仍然是梅里雪山。當然名山的評選只是代表那幾個專家的意見,那人民大眾的看法呢?而在新浪網和中國國家地理網最美雪山的評選上,梅里雪山都是排在第一位。

梅里雪山是雲南與西藏的界山,13座山峰一字排開,冰清玉潔的雪峰在陽光下閃著聖潔的光芒,給每一個看到她的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但要看到雪山,完全是憑著各人的造化,因為梅里十三峰終年基本都是雲霧繚繞。愛搞房地產還愛爬山的王石曾說:“我專程或者路過梅里雪山不下10次,但看到雪峰的時間只有5秒鐘。”

我在梅里雪山的時間一共4天,而在那4天裡,也只是偶爾看到兩三個雪峰從雲霧裡露了一下面,幾秒鐘後又淹沒在雲山霧海中。萬分慶幸的是,在離開梅里雪山的那天早上,中巴車駛過瀾滄江大橋,在開向飛來寺的途中,梅里十三峰直刺藍天的雪白身影竟然依次展現在眼前,時間竟長達半個多小時,幸福死了。我想,那天守候在飛來寺,抓拍到“日照金山”的遊客,一定是感動得淚流滿面。

梅里十三峰的主峰是卡瓦格博,海撥6740米。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在藏語裡就是“雪山之神”的意思,每年都有無數的藏民千里迢迢來這裡朝拜、轉山。

轉山就是繞著梅里雪山徒步轉圈,要一個多月。那些貧窮的藏民從西藏、四川、青海、甘肅趕來,轉一次山要花掉好幾年的積蓄,而其中的很多人會因為疲勞、疾病,就永遠倒在了轉山的路上,而那匍匐著跪拜前進的場面更讓人感慨萬千。

據說轉山不僅可以得到神的庇佑,更可以減輕身上的罪惡。有些罪惡累累的人,年年在藏區作奸犯科,年年去轉山,以求得來世不被打進地獄。

在梅里雪山的幾天,每天都看到很多來轉山的藏民,一般都是結伴而行,人數都在10人以上,揹著厚厚的大包,臉龐都晒得黑黑的,但臉上虔誠的表情讓人動容。

進入梅里雪山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很不容易。從最近的大城市昆明出發,坐5小時的汽車到大理,然後4小時的汽車到麗江,然後4小時到香格里拉,然後6小時到雪山所在的縣城德欽,再坐1小時的包車到飛來寺,才能一睹梅里雪山的尊容。

一路走來,從昆明到香格里拉的路都比較好走,可是香格里拉到飛來寺187公里的山路卻是十分艱險。新修的兩車道瀝青路,路面情況是非常好,但那個彎轉得真叫人心驚肉跳,一個接一個,永沒有盡頭。想想187公里的新瀝青路卻要跑上7個小時,就知道那些路是怎樣的千迴百轉了。

而且路基本是修在高山大嶺的半山腰上,腳下就是深深的峽谷,如果車翻下去的話,估計要滾十幾分鍾才能滾到谷底。人在車上的話,沒有摔死也嚇死了。

不過一路上的景色卻是非常非常的美,美得無法言喻。高高的山,光禿禿的嶺,深深的峽谷,波濤滾滾的江河,偶爾點綴在山嶺上斑斑點點的藏族民居,本人也算見多識廣,但對於這樣壯麗也只能歎為觀止。

梅里雪山:中國十大名山之首?

德欽,雲南邊陲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城。窩在峽谷中的小城沒有樹木,周圍也是白花花的山嶺。

來梅里雪山遊玩的人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隻來看看梅里雪山,他們一般都是住在縣城10公里處的飛來寺,那是觀賞梅里十三峰的最佳地方。天氣清爽的早晨,金色的陽光照在白雪皚皚的山峰上,在飛來寺可以拍到“日照金山”的全景。

另外一類是除了瞻仰梅里雪山的風采,還要深入雪山的深處,探尋雪山的原始、雄渾與秀美。這一類需要徒步而行,這包括明永冰川、大本營—冰湖、神瀑三條徒步路線,這是對外開放的路線。另外還有兩條未曾開放的路線:徒步神湖和穿越尼農,這兩條都非常危險。當地人說前些日子,就有兩個外國人在穿越尼農的時候,掉到瀾滄江裡面去了,再也沒有爬上來。

來梅里雪山,我們當然是屬於後一類玩家。然而我們也只是徒步了國家開放的三條旅遊線路,沒有徒步神湖和尼農。畢竟風景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然而就是這徒步明永冰川、大本營—冰湖、神瀑的三條路線,也讓我覺得不虛此行,或者說是不枉此生了。雪山、冰川、原始森林,藏民、民居、經幡、瑪尼堆,梅里雪山之行是我此次大西南之行最為精彩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