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法國動畫片《印度辣椒》(Le piment 2002)中的印度菜市場。

幸運的是,在亞洲和非洲,有十分適合種植辣椒的氣候與土地。在接觸到辣椒以前,當地的居民就已經在使用胡椒、姜、芥末等香料,早已習慣了辣味。然後當辣味比上述香料更加鮮明的辣椒傳入當地時,人們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深刻的辣味,從而導致好幾種以前慣用的辣味調料被取代。

在辣椒融入印度的飲食文化以前,利用胡椒和姜的辣味烹製的印度料理,其味道不僅沒有現在這樣辣,風味和現在的印度料理也截然不同。同樣的,在過去使用胡椒和花椒醃製而成的韓國泡菜以及幾乎所有使用胡椒和花椒的韓國料理也是如此。因為辣椒的融入,韓國的辛辣料理和印度充滿香辛料的料理才逐漸定型成為現在的飲食文化形態。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法國動畫片《印度辣椒》(Le piment 2002)中的印度菜市場。

幸運的是,在亞洲和非洲,有十分適合種植辣椒的氣候與土地。在接觸到辣椒以前,當地的居民就已經在使用胡椒、姜、芥末等香料,早已習慣了辣味。然後當辣味比上述香料更加鮮明的辣椒傳入當地時,人們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深刻的辣味,從而導致好幾種以前慣用的辣味調料被取代。

在辣椒融入印度的飲食文化以前,利用胡椒和姜的辣味烹製的印度料理,其味道不僅沒有現在這樣辣,風味和現在的印度料理也截然不同。同樣的,在過去使用胡椒和花椒醃製而成的韓國泡菜以及幾乎所有使用胡椒和花椒的韓國料理也是如此。因為辣椒的融入,韓國的辛辣料理和印度充滿香辛料的料理才逐漸定型成為現在的飲食文化形態。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辣椒的味道》(2016)畫面。

根據大量史料記載,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末期。早在 1516 年,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並於 16世紀初與中國的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此外,由於 16 世紀中期辣椒也傳入了日本,所以早在明末或更早的 16 世紀初,辣椒就應該傳入了中國的沿海地區。此後,辣椒傳入四川省、雲南省等中國西南地區,很快就融入了自古就習慣使用芥末、花椒等辣味調味料的當地料理,從而鞏固了“西辣”的基礎。直到 18 世紀末,辣椒已經完全變成當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調味料了。

不難想象,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大地上,辣椒就算傳入了沿海地區和四川省,其信息也很難傳往首都。中國古代內容最全面的藥草書籍是《本草綱目》,但裡面卻並沒有關於辣椒的信息。可以推斷,直到《本草綱目》原稿完成的 1578年,辣椒的相關信息仍然絲毫沒有傳入作為明朝首都的北京。在中國的古籍中提到的關於辣椒的內容出現於清朝,1688 年刊行的《祕傳花鏡》中曾提到“蕃椒(指辣椒),一名海風藤,俗名辣茄”。辣椒到 19 世紀後才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整個黃河流域普及。

━━━━━

今天的肉食文化得以維持,離不開玉米的功勞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法國動畫片《印度辣椒》(Le piment 2002)中的印度菜市場。

幸運的是,在亞洲和非洲,有十分適合種植辣椒的氣候與土地。在接觸到辣椒以前,當地的居民就已經在使用胡椒、姜、芥末等香料,早已習慣了辣味。然後當辣味比上述香料更加鮮明的辣椒傳入當地時,人們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深刻的辣味,從而導致好幾種以前慣用的辣味調料被取代。

在辣椒融入印度的飲食文化以前,利用胡椒和姜的辣味烹製的印度料理,其味道不僅沒有現在這樣辣,風味和現在的印度料理也截然不同。同樣的,在過去使用胡椒和花椒醃製而成的韓國泡菜以及幾乎所有使用胡椒和花椒的韓國料理也是如此。因為辣椒的融入,韓國的辛辣料理和印度充滿香辛料的料理才逐漸定型成為現在的飲食文化形態。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辣椒的味道》(2016)畫面。

根據大量史料記載,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末期。早在 1516 年,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並於 16世紀初與中國的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此外,由於 16 世紀中期辣椒也傳入了日本,所以早在明末或更早的 16 世紀初,辣椒就應該傳入了中國的沿海地區。此後,辣椒傳入四川省、雲南省等中國西南地區,很快就融入了自古就習慣使用芥末、花椒等辣味調味料的當地料理,從而鞏固了“西辣”的基礎。直到 18 世紀末,辣椒已經完全變成當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調味料了。

不難想象,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大地上,辣椒就算傳入了沿海地區和四川省,其信息也很難傳往首都。中國古代內容最全面的藥草書籍是《本草綱目》,但裡面卻並沒有關於辣椒的信息。可以推斷,直到《本草綱目》原稿完成的 1578年,辣椒的相關信息仍然絲毫沒有傳入作為明朝首都的北京。在中國的古籍中提到的關於辣椒的內容出現於清朝,1688 年刊行的《祕傳花鏡》中曾提到“蕃椒(指辣椒),一名海風藤,俗名辣茄”。辣椒到 19 世紀後才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整個黃河流域普及。

━━━━━

今天的肉食文化得以維持,離不開玉米的功勞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歐洲人將小麥等麥類作物傳入新大陸以前,玉米是新大陸唯一的穀物,並且是維持當地居民生活的熱量來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除了安第斯高原等一小部分地區以外,新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都發展出以玉米種植為主的農耕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發展出瑪雅文明與阿茲特克帝國的中美洲。

雖然玉米是禾本科植物,但與同屬於禾本科的水稻、小麥相比,玉米在種植上有許多的優良特性。第一個特性是,玉米與甘蔗一樣,可以生成大量構成植物體的澱粉質與纖維素。換言之,玉米光合作用的效率遠高於水稻和小麥。在同等面積的土地中,可收穫的玉米質量是小麥的 3 倍以上,在穀類當中,沒有可以在單位面積的收穫量上與玉米匹敵的作物。而且與挑剔土質的小麥所不同的是,玉米即便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種植,還可以適應各種氣候條件。這使其成為一種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的作物。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法國動畫片《印度辣椒》(Le piment 2002)中的印度菜市場。

幸運的是,在亞洲和非洲,有十分適合種植辣椒的氣候與土地。在接觸到辣椒以前,當地的居民就已經在使用胡椒、姜、芥末等香料,早已習慣了辣味。然後當辣味比上述香料更加鮮明的辣椒傳入當地時,人們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深刻的辣味,從而導致好幾種以前慣用的辣味調料被取代。

在辣椒融入印度的飲食文化以前,利用胡椒和姜的辣味烹製的印度料理,其味道不僅沒有現在這樣辣,風味和現在的印度料理也截然不同。同樣的,在過去使用胡椒和花椒醃製而成的韓國泡菜以及幾乎所有使用胡椒和花椒的韓國料理也是如此。因為辣椒的融入,韓國的辛辣料理和印度充滿香辛料的料理才逐漸定型成為現在的飲食文化形態。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辣椒的味道》(2016)畫面。

根據大量史料記載,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末期。早在 1516 年,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並於 16世紀初與中國的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此外,由於 16 世紀中期辣椒也傳入了日本,所以早在明末或更早的 16 世紀初,辣椒就應該傳入了中國的沿海地區。此後,辣椒傳入四川省、雲南省等中國西南地區,很快就融入了自古就習慣使用芥末、花椒等辣味調味料的當地料理,從而鞏固了“西辣”的基礎。直到 18 世紀末,辣椒已經完全變成當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調味料了。

不難想象,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大地上,辣椒就算傳入了沿海地區和四川省,其信息也很難傳往首都。中國古代內容最全面的藥草書籍是《本草綱目》,但裡面卻並沒有關於辣椒的信息。可以推斷,直到《本草綱目》原稿完成的 1578年,辣椒的相關信息仍然絲毫沒有傳入作為明朝首都的北京。在中國的古籍中提到的關於辣椒的內容出現於清朝,1688 年刊行的《祕傳花鏡》中曾提到“蕃椒(指辣椒),一名海風藤,俗名辣茄”。辣椒到 19 世紀後才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整個黃河流域普及。

━━━━━

今天的肉食文化得以維持,離不開玉米的功勞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歐洲人將小麥等麥類作物傳入新大陸以前,玉米是新大陸唯一的穀物,並且是維持當地居民生活的熱量來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除了安第斯高原等一小部分地區以外,新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都發展出以玉米種植為主的農耕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發展出瑪雅文明與阿茲特克帝國的中美洲。

雖然玉米是禾本科植物,但與同屬於禾本科的水稻、小麥相比,玉米在種植上有許多的優良特性。第一個特性是,玉米與甘蔗一樣,可以生成大量構成植物體的澱粉質與纖維素。換言之,玉米光合作用的效率遠高於水稻和小麥。在同等面積的土地中,可收穫的玉米質量是小麥的 3 倍以上,在穀類當中,沒有可以在單位面積的收穫量上與玉米匹敵的作物。而且與挑剔土質的小麥所不同的是,玉米即便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種植,還可以適應各種氣候條件。這使其成為一種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的作物。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田野裡的玉米。

根據文獻記載,哥倫布在結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時,玉米被不經意間帶回了歐洲。隔年,西班牙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了。雖然玉米作為穀物被傳入了歐洲,但像是加入強鹼煮沸後磨粉製成馬薩、烤制墨西哥玉米餅、食用墨西哥捲餅等發祥於玉米原產地的飲食文化卻沒有相應地傳入歐洲。而且玉米也不像馬鈴薯那樣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因此玉米並不受歐洲人青睞。用玉米粉做的粥與貧窮農民平時吃的用大麥和蔬菜做的大雜燴差不多。由此可見,玉米在傳入歐洲初期,是地位最低的熱量來源。

整個歐洲只有意大利北部和羅馬尼亞將玉米作為日常主食。這兩個地區的居民都是將玉米粉溶入水中加熱,製成玉米糊後食用,這種玉米糊在意大利北部被稱為“polenta”。

在日本和美國,玉米最大的用途是作飼料。將穀物當作飼料使用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供足夠的熱量以供家畜快速成長。雖然玉米所含的氨基酸在營養構成上存在若干問題,但玉米的熱量很高,就連乾燥的玉米粒每100 克也能提供 350 千卡的熱量。不僅如此,玉米作為飼料用作物備受青睞的原因之一便是單位面積的收穫量在所有飼料用穀物中是最高的,而且價格實惠。

"

來源:新京報

你最近的一天內吃了什麼?有沒有吃辣?如果你不喜歡吃辣,那你吃土豆了嗎?又或者,來了一塊兒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即便你剛好沒吃這幾樣食物,那你可能坐了車,或者騎了車,享受了輪胎駛過地面帶來的快捷和輕便。

這一切,都和來自美洲大陸的幾種植物有關。它們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在日復一日體驗著它們帶來的美味和方便時,我們也可以用一點點時間,瞭解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幾個世紀以來不可思議的旅程。

而前不久剛出版的《改變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講的就是馬鈴薯、橡膠、可可、辣椒、菸草和玉米如何為現代文明以及飲食文化作出貢獻的故事。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食物世界多半會是和現在不同的另一種局面了。

━━━━━

蔬菜之王馬鈴薯

曾經也被認為“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直到公元前 3000 年,馬鈴薯一直都生長在祕魯與玻利維亞之間的安第斯山脈中。在夏季,高原白天氣溫會上升到 20 攝氏度,夜裡溫度驟降至冰點,然而馬鈴薯在這種嚴峻的氣候條件下也能產量頗豐。馬鈴薯在成為這個地區的主食,確保了人們的熱量來源之後,也成為蒂瓦納科文明、印加帝國等高度發達的文明陸續出現在安第斯高原的原動力。

發展社會文明的必要條件是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糧食生產與供給系統。就城市而言,即使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要保證糧食充足,人才就會湧入城市,城市才能興起新的文明。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剛出土的馬鈴薯。

在哥倫布共計四次的航海中,新大陸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珍寶隨之傳入歐洲,但馬鈴薯卻不在其列。1531 年,弗朗西斯科 ·皮薩羅率領僅 180 餘人的軍隊發動奇襲進攻,一舉消滅了印加帝國。如今大多認為馬鈴薯就是在這個時候隨皮薩羅軍隊一行人被運往歐洲,然而關於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將馬鈴薯帶到歐洲的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誰也沒有想到,馬鈴薯最終成為比皮薩羅和科爾特斯他們所掠奪的金銀珠寶,以及比歐洲料理夢寐以求的香料還要重要的存在。16 世紀中期,馬鈴薯傳入西班牙並開始在歐洲栽種。16 世紀 80 年代初期由西班牙傳入意大利,並在 1588 年傳入了荷蘭。直到 1600 年,馬鈴薯迅速傳入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瑞士、德國、葡萄牙等國,並在大洋洲和歐洲大陸擴散開來。

在剛邁入 16 世紀的西班牙,馬鈴薯開的白花深受王侯貴族們喜愛,還被當作觀賞植物。後來,法國王后瑪麗· 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於某晚宴之際,將馬鈴薯花戴於頭上作為髮飾。從那以後,在貴族太太和千金小姐們之間形成了一股佩戴馬鈴薯花的風潮,把馬鈴薯花戴在頭上或裝飾於胸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直到 18 世紀末,馬鈴薯花一直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珍貴觀賞花卉。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日本動畫片《馬鈴薯狗》(2004)依據馬鈴薯設計的角色形象。

但直到 16 世紀下半葉,馬鈴薯作為食材卻並未受到廣泛青睞。它受到了“沒有營養,是豬吃的”“沒有味道,連狗也不吃”等各種聲討,甚至“吃馬鈴薯的人”會被別人說成是“苟延殘喘的貪生怕死之徒”而遭到歧視。

馬鈴薯不論是在外觀形狀上,還是在其種植方法上,都與歐洲本土栽種的作物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人們在吃馬鈴薯這件事情上有些牴觸無可厚非。在那個時代,支配著整個歐洲社會基礎價值觀的是以《聖經》為原典的基督教教義,而在《聖經》當中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馬鈴薯這樣的食物,這致使歐洲社會對馬鈴薯產生了極大的偏見。

麻風病是當時歐洲非常可怕的疾病之一。在對馬鈴薯的各種偏見中,其中一個便是吃了馬鈴薯有可能會患上麻風病。當時的馬鈴薯形狀扁癟,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長著向內凹陷的芽眼,讓當時的歐洲人聯想起麻風病的後遺症。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馬鈴薯》(2015)海報素材,導演:周祚。

德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去的普魯士,是歐洲大陸上最早將馬鈴薯端上餐桌替代麵包作為日常主食的國家。腓特烈二世認為,要讓自己的國家實力變得雄厚,必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人口,構建一套完備的糧食增產體制。他認為馬鈴薯不僅是一種優秀的主食食材,更是一種在饑荒肆虐時能拯救國民的強有力的救災作物。為了使對馬鈴薯持有偏見的國民瞭解馬鈴薯的價值,他公開舉辦馬鈴薯試吃會,帶頭吃馬鈴薯料理。

之後,馬鈴薯在法國、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也漸漸普及開來。到 18 世紀初期,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唯一種植的給人體提供熱量的糧食作物。不幸的是,到1845年,歐洲各地的馬鈴薯突然都染上了疫病。這場疫病在愛爾蘭持續了整整 5 年,把兩百年來依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貧苦農民逼向絕路,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當疫病停息,饑荒結束,因飢餓而死的愛爾蘭人多達 150 萬人,還有另外 150萬人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找尋一線生機。

儘管如此,馬鈴薯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仍是積極的。當馬鈴薯的生產進入正軌,不僅能讓所有人吃飽,甚至還有富餘,這讓歐洲社會徹底擺脫了饑饉的威脅。在此基礎上,人們吃剩的馬鈴薯和麥類作物還可以作飼料用,歐洲的家畜豢養狀況也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肉類供應變得充足,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肉。

━━━━━

橡膠這個球“彈得比人還高”

靠它建立起汽車社會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現代實際生活中,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車輪包圍,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借力於車輪。除了火車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車輪都安裝有橡膠輪胎。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那種沒有車輪的生活。

人們通常會誤以為隨著文明發展,輪子這一發明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而綜觀人類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哥倫布造訪新大陸以前,與歐洲文明沒有任何交流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在新大陸誕生的文明中,並沒有輪子的蹤影。即便是在四大古文明當中,也只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了輪子,隨後輪子再傳入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黃河文明。

從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那個時代的輪子是木製的。雖說將其稱為輪子,其實只是用車軫與三塊木板拼接後,切割成圓形,將軸木穿過圓心製成的東西。在泥沼和沙地上,車輪會因陷入地面從而導致拋錨報廢。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人們將數根木頭拼接起來製成車輪的外圈部分,中間用四至八根木製輻條支撐整個車輪,從而減輕了車輪的自重,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1493 年,在哥倫布面向新大陸出發開始第二次航海之前,歐洲社會對橡膠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次航海中,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分屬海地共和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時,哥倫布看到當地的孩子們在玩一種又黑又沉的球。這個球十分柔軟,往地上丟的話會反彈,彈得比人還高。據說哥倫布見此驚歎道:“這個球像活的一樣!”這便是歐洲人與橡膠的首次接觸。後來哥倫布雖然將這個橡膠球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的歐洲,還沒有人知道怎樣利用橡膠的這種奇妙特性。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早期充氣式自行車輪胎。

充氣橡膠輪胎的歷史是從 1845 年開始的。這一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威廉·湯姆森取得了“改良馬車及其他車輛的車輪”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用塗膠的帆布製作內胎,而內胎則由好幾張動物皮製成的保護套包覆著,再用螺絲將這種輪胎釘到木製車輪上鎖緊。

1888 年,鄧祿普註冊了“充氣輪胎”的專利。專利的內容是“利用橡膠與布料,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作中空的內胎或輪胎,再以適當的方法安裝到車輪上”。他不斷地改良充氣輪胎,研發出以帆布纏繞外圈的形式將充了氣的內胎加以固定的技術,併成功地將其方法實用化。鄧祿普的充氣輪胎的卓越性立刻掀起了輪胎革命,在英國盡人皆知。發展至今,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鄧祿普飛勁輪胎公司”。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是 1885 年由德國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奔馳(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的三輪汽車。第二年,也就是 1886 年,同樣來自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發明了裝載汽油發動機的四輪汽車。當時的汽車使用的輪胎與馬車的車輪一樣,是橡膠硬質實心輪胎。因此,由於行駛時緩衝性本就不好,再加上那個年代的道路通常路況不佳,時速一旦達到 20 邁,車子就會被震得像快要散架似的。因此,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將自行車業界大獲成功的充氣輪胎安裝到剛剛問世的汽油引擎的汽車上。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今天,充氣式輪胎讓賽車成為一種競技運動。圖為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畫面。

汽車的重量當然不能和自行車比,最大難題是如何製造出能承受汽車車體重量的充氣輪胎。第一個成功為汽車裝上充氣輪胎的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

1895 年,在法國舉行了全球第二屆汽車競賽,設置了從巴黎至波爾多來回長達 1192 公里的賽道。米其林兄弟在標緻汽車公司的閃電號(Éclair)車體上安裝了剛剛研發出的汽車用充氣輪胎,然後參加了比賽。在此之後的幾年間,汽車的輪胎全部統一改用充氣輪胎,到 20 世紀初,裝置充氣輪胎、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原型便基本發展完成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世界調味料“辣椒”,刺激食慾和消費慾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公元前8000 年—前7000 年,人類剛接觸到辣椒的時候,辣椒並不是被用來食用的,而是被用於宗教儀式上。這些儀式的幕後工作者手上經常會沾到辣椒的粉末,然後屢屢出現直接用沾到辣椒粉的手吃飯的情況。在當時的新大陸,用餐時沒有筷子、叉子等餐具,食物都是直接用手送到嘴裡。於是,在吃玉米、馬鈴薯等只加了一點鹽的單調飲食時,人們注意到,手上沾到的那一點點辣椒帶來了微微的辛辣味,促進了食慾。

辣椒和馬鈴薯等一樣,都原產於中南美地區,且都屬於茄科植物。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 8000 年至公元前7500年左右就開始了辣椒的種植;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農耕的地區之一——墨西哥,也是早在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就開始種植利用辣椒。

現在種植於世界各地的辣椒,不論是偏甜還是偏辣的品種,都屬於墨西哥產的番椒品種的近親。辣椒的品種數早已超過2000種,在大小、顏色、形態、辣味上的差異大到讓你想不到它們是同一品種的變種。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2012)的辣椒炒肉畫面。

在最初的那趟航海時,哥倫布一行人就已經將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而且,他在第二次航海時,也在途中運輸了一些辣椒回西班牙,但收到辣椒的商人卻以“欠缺風味”為由對辣椒評價不高。當時的歐洲人想在新大陸找到胡椒或是胡椒的替代品,而辣椒只有明顯的辣味,欠缺其他風味,於是沒能俘獲歐洲人的心。作為調味料的辣椒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遭到了歐洲社會的無視。

拿破崙一世謀劃著通過禁止歐洲大陸諸國與英國通商,對英國進行經濟封鎖,他於 1806—1807 年頒佈了大陸封鎖令。由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著包括香料在內的所有亞洲物產,這項封鎖令導致歐洲大陸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中斷,歐洲諸國購買胡椒等香料變得極為困難。在此之前,辣椒是那些買不起胡椒的窮人才用的調味料,而自從大陸封鎖令頒佈以來,上流階級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辣椒了。辣椒也因此被當作一種香料得到人們的認可。

從東亞地區的飲食形態中可以看出,辣椒頻繁地出現在日常料理中,例如紅豔豔的泡菜等,這並不稀奇。另外,在朝鮮半島和印度,辣椒也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人們做菜的時候通常會大量使用辣椒。在辣椒的故鄉中美洲、南美洲諸國,人們的每一餐都不能少了辣椒。

縱觀古今,橫貫東西,全球有著相通的飲食傾向。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富裕階層的人生活富足且能夠玩味豐富多變的飲食,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的佔比很高。與其相對的貧窮階層因生活所迫,其熱量來源主要是穀物類和薯類,以澱粉類飲食為主,很少有機會吃到肉,配菜也通常都是以蔬菜為主。除了自身含有甜味的紅薯和南瓜,比起天然具備氨基酸鮮味的肉類和魚類,蔬菜就不那麼好吃了。肉類和魚類只需要撒點鹽烤一烤就十分美味了,然而蔬菜只是加點鹽煮的話,吃起來不過爾爾。通常情況下,為了改善蔬菜的口感,人們會藉助於鹽以外的調味料。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法國動畫片《印度辣椒》(Le piment 2002)中的印度菜市場。

幸運的是,在亞洲和非洲,有十分適合種植辣椒的氣候與土地。在接觸到辣椒以前,當地的居民就已經在使用胡椒、姜、芥末等香料,早已習慣了辣味。然後當辣味比上述香料更加鮮明的辣椒傳入當地時,人們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深刻的辣味,從而導致好幾種以前慣用的辣味調料被取代。

在辣椒融入印度的飲食文化以前,利用胡椒和姜的辣味烹製的印度料理,其味道不僅沒有現在這樣辣,風味和現在的印度料理也截然不同。同樣的,在過去使用胡椒和花椒醃製而成的韓國泡菜以及幾乎所有使用胡椒和花椒的韓國料理也是如此。因為辣椒的融入,韓國的辛辣料理和印度充滿香辛料的料理才逐漸定型成為現在的飲食文化形態。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國產紀錄片《辣椒的味道》(2016)畫面。

根據大量史料記載,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末期。早在 1516 年,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並於 16世紀初與中國的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此外,由於 16 世紀中期辣椒也傳入了日本,所以早在明末或更早的 16 世紀初,辣椒就應該傳入了中國的沿海地區。此後,辣椒傳入四川省、雲南省等中國西南地區,很快就融入了自古就習慣使用芥末、花椒等辣味調味料的當地料理,從而鞏固了“西辣”的基礎。直到 18 世紀末,辣椒已經完全變成當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調味料了。

不難想象,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大地上,辣椒就算傳入了沿海地區和四川省,其信息也很難傳往首都。中國古代內容最全面的藥草書籍是《本草綱目》,但裡面卻並沒有關於辣椒的信息。可以推斷,直到《本草綱目》原稿完成的 1578年,辣椒的相關信息仍然絲毫沒有傳入作為明朝首都的北京。在中國的古籍中提到的關於辣椒的內容出現於清朝,1688 年刊行的《祕傳花鏡》中曾提到“蕃椒(指辣椒),一名海風藤,俗名辣茄”。辣椒到 19 世紀後才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整個黃河流域普及。

━━━━━

今天的肉食文化得以維持,離不開玉米的功勞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在歐洲人將小麥等麥類作物傳入新大陸以前,玉米是新大陸唯一的穀物,並且是維持當地居民生活的熱量來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除了安第斯高原等一小部分地區以外,新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都發展出以玉米種植為主的農耕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發展出瑪雅文明與阿茲特克帝國的中美洲。

雖然玉米是禾本科植物,但與同屬於禾本科的水稻、小麥相比,玉米在種植上有許多的優良特性。第一個特性是,玉米與甘蔗一樣,可以生成大量構成植物體的澱粉質與纖維素。換言之,玉米光合作用的效率遠高於水稻和小麥。在同等面積的土地中,可收穫的玉米質量是小麥的 3 倍以上,在穀類當中,沒有可以在單位面積的收穫量上與玉米匹敵的作物。而且與挑剔土質的小麥所不同的是,玉米即便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種植,還可以適應各種氣候條件。這使其成為一種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的作物。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田野裡的玉米。

根據文獻記載,哥倫布在結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時,玉米被不經意間帶回了歐洲。隔年,西班牙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了。雖然玉米作為穀物被傳入了歐洲,但像是加入強鹼煮沸後磨粉製成馬薩、烤制墨西哥玉米餅、食用墨西哥捲餅等發祥於玉米原產地的飲食文化卻沒有相應地傳入歐洲。而且玉米也不像馬鈴薯那樣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因此玉米並不受歐洲人青睞。用玉米粉做的粥與貧窮農民平時吃的用大麥和蔬菜做的大雜燴差不多。由此可見,玉米在傳入歐洲初期,是地位最低的熱量來源。

整個歐洲只有意大利北部和羅馬尼亞將玉米作為日常主食。這兩個地區的居民都是將玉米粉溶入水中加熱,製成玉米糊後食用,這種玉米糊在意大利北部被稱為“polenta”。

在日本和美國,玉米最大的用途是作飼料。將穀物當作飼料使用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供足夠的熱量以供家畜快速成長。雖然玉米所含的氨基酸在營養構成上存在若干問題,但玉米的熱量很高,就連乾燥的玉米粒每100 克也能提供 350 千卡的熱量。不僅如此,玉米作為飼料用作物備受青睞的原因之一便是單位面積的收穫量在所有飼料用穀物中是最高的,而且價格實惠。

沒有這幾種植物,世界上的吃貨們基本也就告別食物了

▲以玉米為食材的爆米花。

從營養層面來看,玉米所含的蛋白質品質不高,僅向家畜投喂玉米的話,家畜也無法健康成長。在現代,許多混合飼料都會結合家畜的種類以及家畜的成長期需求,根據肉牛用、奶牛用、採卵用或肉雞用等不同的飼育目的,混合玉米、高粱等穀物,以及榨完油的大豆粕、魚粉、麥糠、啤酒渣等蛋白質來源,以此製成營養均衡的混合飼料。玉米佔混合飼料的比例高達 50%。

全球許多國家的近代肉食產業都構建在玉米的基礎之上。家畜的體重每增加 1 千克所必需的穀物飼料的量分別為:牛,7~8千克;豬,4~5千克;肉雞,2千克。不論是牛肉、豬肉還是雞肉,在現代社會食用肉類就意味著在不知不覺間消耗了好幾倍數量的玉米。

在維持現代畜肉產業規模的道路上,除了玉米穀粒以外,青貯玉米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飼料。由於馬鈴薯的傳入,歐洲徹底從吃鹽漬肉的禁錮中解放出來,肉食社會才得以正式誕生,而玉米的存在使肉類供應充足,從而能夠應對人口的攀升以及每個人對肉類消費量的增加。不得不說,今天的肉食文化之所以得以維持,全是玉米的功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