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蟬鳴,白鳥歸。

葉落知秋

在古代,人們對四季更替非常重視也異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會率領大臣去郊外祭祀,虔誠地迎接秋天的到來。太監們會把梧桐從屋內移到屋外,只為聽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梧桐葉落的第一聲秋響,因此就有了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說。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蟬鳴,白鳥歸。

葉落知秋

在古代,人們對四季更替非常重視也異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會率領大臣去郊外祭祀,虔誠地迎接秋天的到來。太監們會把梧桐從屋內移到屋外,只為聽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梧桐葉落的第一聲秋響,因此就有了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說。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葉落知秋

陽收陰長

"立",是始建、開始的意思。"秋",從禾從火,是禾穀成熟的意思。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熱,但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穫,陰氣漸長,而陽氣則由"長"轉"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是如此,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收藏能量了。所以,現實中我們可見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一派“稻穀飄香,豐收在望”的景象。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蟬鳴,白鳥歸。

葉落知秋

在古代,人們對四季更替非常重視也異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會率領大臣去郊外祭祀,虔誠地迎接秋天的到來。太監們會把梧桐從屋內移到屋外,只為聽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梧桐葉落的第一聲秋響,因此就有了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說。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葉落知秋

陽收陰長

"立",是始建、開始的意思。"秋",從禾從火,是禾穀成熟的意思。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熱,但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穫,陰氣漸長,而陽氣則由"長"轉"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是如此,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收藏能量了。所以,現實中我們可見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一派“稻穀飄香,豐收在望”的景象。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禾稻飄香,豐收在望。

秋刑肅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立秋是收的開始,萬物收斂陽氣,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陽氣自夏至之後,因盛極而漸消;陰氣由夏至之時,由出生而漸長。秋季為肅殺之始,萬物盛極而斂,收斂成實。我國古代也有"秋後問斬"和"秋後算賬"的法制條律,其實質就是順應了秋季的"陽收陰長"的肅殺之氣。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蟬鳴,白鳥歸。

葉落知秋

在古代,人們對四季更替非常重視也異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會率領大臣去郊外祭祀,虔誠地迎接秋天的到來。太監們會把梧桐從屋內移到屋外,只為聽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梧桐葉落的第一聲秋響,因此就有了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說。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葉落知秋

陽收陰長

"立",是始建、開始的意思。"秋",從禾從火,是禾穀成熟的意思。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熱,但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穫,陰氣漸長,而陽氣則由"長"轉"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是如此,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收藏能量了。所以,現實中我們可見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一派“稻穀飄香,豐收在望”的景象。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禾稻飄香,豐收在望。

秋刑肅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立秋是收的開始,萬物收斂陽氣,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陽氣自夏至之後,因盛極而漸消;陰氣由夏至之時,由出生而漸長。秋季為肅殺之始,萬物盛極而斂,收斂成實。我國古代也有"秋後問斬"和"秋後算賬"的法制條律,其實質就是順應了秋季的"陽收陰長"的肅殺之氣。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風蕭瑟

秋季養生

人體五臟應於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素問▪髒氣法時論》中所云:"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因此,秋季養生應當注意滋陰潤燥以免燥邪為患;同時遵從肅殺的趨勢,使陽氣收斂、養護陰氣,為秋冬養生做好準備。

"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35°時即為立秋。立秋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7日前後開始,到8月22日前後結束。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立秋:2019年8月8日,農曆七月(小)初八

立秋三候

立秋的三候為: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之後隨著日子的前行,溫度開始變涼,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夏季節的熱風;其次,早晨的大地上會有霧氣和露水產生;再次,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所以民間有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蟬鳴,白鳥歸。

葉落知秋

在古代,人們對四季更替非常重視也異常敏感。每到立秋,皇帝都會率領大臣去郊外祭祀,虔誠地迎接秋天的到來。太監們會把梧桐從屋內移到屋外,只為聽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梧桐葉落的第一聲秋響,因此就有了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說。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葉落知秋

陽收陰長

"立",是始建、開始的意思。"秋",從禾從火,是禾穀成熟的意思。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熱,但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穫,陰氣漸長,而陽氣則由"長"轉"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是如此,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收藏能量了。所以,現實中我們可見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一派“稻穀飄香,豐收在望”的景象。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禾稻飄香,豐收在望。

秋刑肅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立秋是收的開始,萬物收斂陽氣,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陽氣自夏至之後,因盛極而漸消;陰氣由夏至之時,由出生而漸長。秋季為肅殺之始,萬物盛極而斂,收斂成實。我國古代也有"秋後問斬"和"秋後算賬"的法制條律,其實質就是順應了秋季的"陽收陰長"的肅殺之氣。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風蕭瑟

秋季養生

人體五臟應於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素問▪髒氣法時論》中所云:"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因此,秋季養生應當注意滋陰潤燥以免燥邪為患;同時遵從肅殺的趨勢,使陽氣收斂、養護陰氣,為秋冬養生做好準備。

一葉知秋,秋季養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又是啥意思呢

秋天養生:滋陰潤肺為主

1、精神調養:《黃帝內經》指出,秋天養生的要領是"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中醫理論認為,秋內應於肺,在志為悲,悲憂傷肺,肺氣虛,則機體的耐受能力下降。所以秋季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

2、起居養生: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3、飲食養生: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潤肺生津的食品,如芝麻、蜂蜜、枇杷、乳品、百合、蓮子、山藥、藕、番茄、蘿蔔等柔潤食物。

4、運動養生:秋季之時,運動當表現出內斂之勢,動作要平和、內收、幅度減少、減慢。應選擇動作緩和、趨靜的運動,比如:太極拳。

寫在最後

梧桐葉落,天下知秋,寒蟬高亢鳴三候;禾穀飄香,夏種秋收,豐收在望屬金秋。月圓美酒,清風逗留,觥籌交錯靜池幽;春生夏長,冬藏秋收,陰陽消長說立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