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秋燥:皮膚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先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滋陰潤肺,以防秋燥傷人。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對芝麻、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便益胃、養肺、生津。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同時,推擦鼻樑也有助於養陰潤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反覆揉動,約20至30次。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病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的安寧,避免煩擾。若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夜涼勿露身 早睡養陽 早起舒肺

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此外,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對於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如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恆言》引《記玉藻》裡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秋燥:皮膚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先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滋陰潤肺,以防秋燥傷人。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對芝麻、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便益胃、養肺、生津。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同時,推擦鼻樑也有助於養陰潤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反覆揉動,約20至30次。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病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的安寧,避免煩擾。若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夜涼勿露身 早睡養陽 早起舒肺

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此外,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對於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如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恆言》引《記玉藻》裡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不吃海鮮防過敏 多吃山藥補肺腎

白露節氣,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復發,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容易過敏的人而言更要注意,在飲食上嚴禁吃海鮮。海鮮大都性涼,白露時節溫度又較低,不宜食用,以免脾胃受涼,誘發胃潰瘍。

白露時節養生應當以養肥潤燥為主,日常飲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以及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百合、銀杏、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早晨喝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推薦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梨、蘋果、葡萄、橘子、柚子、柿子、龍眼等都是秋季適合吃的水果。

外出鍛鍊動靜結相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適合鍛鍊身體的好季節。白露節氣的運動養生可以在“秋凍”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戶外運動,不過運動項目的選擇應因人而異,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活動,以爬山、太極、散步等較為舒緩的運動為主,要量力而行。

秋季養生五個“最佳”

最佳蔬菜——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蓮藕,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祕。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而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尊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祕、尿赤等症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痛風、風溼病及關節炎也有防治功效,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飲品——茶

蘿蔔養生茶。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溼,還可加少許食鹽調味,起到清肺消炎的作用。先將100克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調味,再將5克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2次。

姜蘇茶。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 實用簡便。

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的症狀。

最佳藥物——滋潤

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以滋潤為主,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山藥、芡實、麥冬、百合等。西洋參又叫花旗參,補氣滋陰,經常服用也不會上火。對於熬夜、虛火上升的人作用明顯。山藥分為幹山藥和新鮮山藥,均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最佳放鬆——按摩

按摩可以放鬆軀體,推薦幾道按摩穴位。


"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秋燥:皮膚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先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滋陰潤肺,以防秋燥傷人。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對芝麻、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便益胃、養肺、生津。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同時,推擦鼻樑也有助於養陰潤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反覆揉動,約20至30次。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病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的安寧,避免煩擾。若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夜涼勿露身 早睡養陽 早起舒肺

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此外,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對於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如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恆言》引《記玉藻》裡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不吃海鮮防過敏 多吃山藥補肺腎

白露節氣,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復發,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容易過敏的人而言更要注意,在飲食上嚴禁吃海鮮。海鮮大都性涼,白露時節溫度又較低,不宜食用,以免脾胃受涼,誘發胃潰瘍。

白露時節養生應當以養肥潤燥為主,日常飲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以及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百合、銀杏、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早晨喝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推薦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梨、蘋果、葡萄、橘子、柚子、柿子、龍眼等都是秋季適合吃的水果。

外出鍛鍊動靜結相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適合鍛鍊身體的好季節。白露節氣的運動養生可以在“秋凍”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戶外運動,不過運動項目的選擇應因人而異,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活動,以爬山、太極、散步等較為舒緩的運動為主,要量力而行。

秋季養生五個“最佳”

最佳蔬菜——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蓮藕,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祕。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而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尊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祕、尿赤等症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痛風、風溼病及關節炎也有防治功效,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飲品——茶

蘿蔔養生茶。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溼,還可加少許食鹽調味,起到清肺消炎的作用。先將100克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調味,再將5克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2次。

姜蘇茶。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 實用簡便。

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的症狀。

最佳藥物——滋潤

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以滋潤為主,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山藥、芡實、麥冬、百合等。西洋參又叫花旗參,補氣滋陰,經常服用也不會上火。對於熬夜、虛火上升的人作用明顯。山藥分為幹山藥和新鮮山藥,均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最佳放鬆——按摩

按摩可以放鬆軀體,推薦幾道按摩穴位。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承漿:承漿穴位於下脣凹陷處,用食指指腹用力壓揉,口腔內就會湧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壓揉此處十餘次,口渴感即可消失。


"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秋燥:皮膚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先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滋陰潤肺,以防秋燥傷人。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對芝麻、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便益胃、養肺、生津。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同時,推擦鼻樑也有助於養陰潤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反覆揉動,約20至30次。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病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的安寧,避免煩擾。若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夜涼勿露身 早睡養陽 早起舒肺

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此外,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對於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如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恆言》引《記玉藻》裡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不吃海鮮防過敏 多吃山藥補肺腎

白露節氣,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復發,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容易過敏的人而言更要注意,在飲食上嚴禁吃海鮮。海鮮大都性涼,白露時節溫度又較低,不宜食用,以免脾胃受涼,誘發胃潰瘍。

白露時節養生應當以養肥潤燥為主,日常飲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以及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百合、銀杏、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早晨喝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推薦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梨、蘋果、葡萄、橘子、柚子、柿子、龍眼等都是秋季適合吃的水果。

外出鍛鍊動靜結相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適合鍛鍊身體的好季節。白露節氣的運動養生可以在“秋凍”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戶外運動,不過運動項目的選擇應因人而異,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活動,以爬山、太極、散步等較為舒緩的運動為主,要量力而行。

秋季養生五個“最佳”

最佳蔬菜——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蓮藕,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祕。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而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尊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祕、尿赤等症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痛風、風溼病及關節炎也有防治功效,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飲品——茶

蘿蔔養生茶。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溼,還可加少許食鹽調味,起到清肺消炎的作用。先將100克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調味,再將5克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2次。

姜蘇茶。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 實用簡便。

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的症狀。

最佳藥物——滋潤

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以滋潤為主,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山藥、芡實、麥冬、百合等。西洋參又叫花旗參,補氣滋陰,經常服用也不會上火。對於熬夜、虛火上升的人作用明顯。山藥分為幹山藥和新鮮山藥,均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最佳放鬆——按摩

按摩可以放鬆軀體,推薦幾道按摩穴位。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承漿:承漿穴位於下脣凹陷處,用食指指腹用力壓揉,口腔內就會湧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壓揉此處十餘次,口渴感即可消失。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神門:神門穴在腕前區,腕掌側遠端,尺側腕屈肌肌腱的橈側緣。用拇指按摩神門穴100下,早晚各1次。神門穴為心經的腧穴,按摩此穴有緩解胸悶、心痛心煩、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狀,現代臨床多用於治療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性神經症、癲癇、更年期綜合徵等。


"

白露節氣過後,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熱不再,天氣漸涼,是進入九月大家最直觀的感受。那麼,白露時節都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過後 小心幾大疾病找上門

防涼: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有三十多度,但夜晚會較涼,日夜溫差較大,若下雨氣溫下降就更為明顯。如果這時穿得過於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撤掉涼蓆,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秋燥:皮膚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先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於乾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滋陰潤肺,以防秋燥傷人。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對芝麻、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便益胃、養肺、生津。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同時,推擦鼻樑也有助於養陰潤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反覆揉動,約20至30次。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病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的安寧,避免煩擾。若心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夜涼勿露身 早睡養陽 早起舒肺

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樣穿得太少。此外,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對於睡眠時臥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如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代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清朝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恆言》引《記玉藻》裡記載:“凡臥,春夏首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以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不吃海鮮防過敏 多吃山藥補肺腎

白露節氣,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復發,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容易過敏的人而言更要注意,在飲食上嚴禁吃海鮮。海鮮大都性涼,白露時節溫度又較低,不宜食用,以免脾胃受涼,誘發胃潰瘍。

白露時節養生應當以養肥潤燥為主,日常飲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以及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百合、銀杏、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早晨喝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推薦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梨、蘋果、葡萄、橘子、柚子、柿子、龍眼等都是秋季適合吃的水果。

外出鍛鍊動靜結相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適合鍛鍊身體的好季節。白露節氣的運動養生可以在“秋凍”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戶外運動,不過運動項目的選擇應因人而異,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活動,以爬山、太極、散步等較為舒緩的運動為主,要量力而行。

秋季養生五個“最佳”

最佳蔬菜——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蓮藕,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祕。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而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尊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祕、尿赤等症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痛風、風溼病及關節炎也有防治功效,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飲品——茶

蘿蔔養生茶。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溼,還可加少許食鹽調味,起到清肺消炎的作用。先將100克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調味,再將5克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2次。

姜蘇茶。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 實用簡便。

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的症狀。

最佳藥物——滋潤

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以滋潤為主,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山藥、芡實、麥冬、百合等。西洋參又叫花旗參,補氣滋陰,經常服用也不會上火。對於熬夜、虛火上升的人作用明顯。山藥分為幹山藥和新鮮山藥,均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最佳放鬆——按摩

按摩可以放鬆軀體,推薦幾道按摩穴位。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承漿:承漿穴位於下脣凹陷處,用食指指腹用力壓揉,口腔內就會湧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壓揉此處十餘次,口渴感即可消失。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神門:神門穴在腕前區,腕掌側遠端,尺側腕屈肌肌腱的橈側緣。用拇指按摩神門穴100下,早晚各1次。神門穴為心經的腧穴,按摩此穴有緩解胸悶、心痛心煩、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狀,現代臨床多用於治療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性神經症、癲癇、更年期綜合徵等。


秋季養生六個“最佳”

手三裡:手三裡穴為大腸經的重要穴位,在前臂肘橫紋下2寸,陽溪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用手指按摩此穴80~100下,早晚各1次,能潤化脾燥、生髮脾氣、調節腸胃,對腹痛、腹瀉等症狀效果明顯,同時對上肢不遂、手臂疼痛、肘攣不伸、齒痛頰腫等症狀有治療作用。臨床多用於治療胃腸病、中風後遺症和肩周炎等病。

曲池: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用手指按摩曲池穴80~100下,早晚各1次。按摩曲池穴對熱病、頭痛、眩暈、腹痛、吐瀉、上肢不遂等有一定治療作用。現代研究表明,曲池穴對人體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對冠心病、房性早搏等也有一定療效,同時可使腦血流量增加、腦血管阻力降低。

此外,晨起和睡前可做上下顎運動。閉上嘴巴,舌抵上顎,鼓漱100次,使津液滿口,徐徐嚥下。咀嚼時,胃腸血流量增加,可抵禦秋季涼氣對胃腸的損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