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東北粘豆包,濃濃故鄉情
今日遼寧
1/11 北方人準備過年,總是格外早。臘八粥的碗剛放下,碾米蒸粘豆包的碾子就吱呀呀轉起來了。遼西山村的粘豆包,一定得用大黃米麵再摻上些玉米麵。碾子碾出的麵粉,帶著穀物獨特的清甜和陽光的香氣,蒸出的豆包才能格外香甜。
2/11 發麵是蒸豆包的第一步。面發得好壞,直接決定著豆包的質量。據說,人勤快,面發得也快,因此發麵的活兒一般都由家裡最勤快的人做。雞叫頭遍,先抱柴火溫一鍋水,把洗刷乾淨的兩個大缸、瓦盆、黏米麵在炕頭擺好。此刻,水溫剛好,舀面加水,和好一團面便瀟灑地往大缸裡一丟,摔出個很大的響兒。天剛放亮,裝滿金黃麵粉的大缸已經在熱炕頭髮酵了。發起來的面,要在大缸裡反覆揣上三次,才算是真正發透,可以蒸豆包了。
3/11 擺上兩張小炕桌,端上頭天烀好的小豆餡兒,喚上村裡相熟的姑娘大嫂,粘豆包就可以正式開包了。大家圍坐在炕桌四周,中間的一個個大盆裡放著發好的黃米麵和烀好的紅豆餡兒,一雙雙手靈巧地抓起黃米麵,團成團,再叭叭地拍成麵餅,舀一勺豆餡放在中間,輕柔地團好。在一片歡鬧的拉家常聲中,一個個大大的蓋簾上就擺滿了黃澄澄的豆包。這時,家裡的男人們早已摩拳擦掌準備蒸豆包了。
4/11 北方農村的灶間一般都是一東一西兩盤灶,兩口鍋,一鍋一屜。大鐵鍋裡水早已燒開,爐堂裡的木頭燃得正旺。男人們端著放滿豆包的蓋簾,一層層地碼放在大鍋裡,四五層為一鍋,省火又快捷。
5/11 用溼屜布封堵好鍋邊兒的縫隙,蓋上為蒸豆包量身訂訂做的“鍋罩”,一鍋豆包就可以開蒸了。
6/11 燒火也是蒸豆包的關鍵一環。什麼時候上猛火,什麼時候變溫火,什麼時候撤火,都有說道。火小了,豆包不熟;火大了,豆包趴在屜上起不下來。“老燒火的”說,掌握火候主要是看氣,氣頂房笆了,就算火候到了。
7/11 豆包蒸好,鍋蓋一揭,廚房裡滿是白白的水汽。男人們小心地把裝滿滾燙豆包的蓋簾端到屋外。高溫蒸過後的粘豆包,粘得離不開手,要把剷刀沾上水,小心地把豆包的四邊切開,才能從蓋簾上撿下來,放在大簾子上冷卻。豆包香咯吱著孩子們的鼻子,這股年味兒,撓得小山村的人心癢癢的。
8/11 十幾鍋的豆包蒸完要大半天時間,招呼到家裡幫忙蒸豆包的鄉親,照例是要管一頓飯的。豆包的香氣還沒散去,主人的好飯好菜就上了桌。女人們作為包豆包的主力軍,踏實地圍坐一桌,享用美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9/11 這頓飯男人們反倒吃得不甚踏實,男主人更是被吆喝著添菜添酒,照顧賓客。一家家的粘豆包蒸下來,一屋屋的歡聲笑語為小山村攢下了許多年味兒。
10/11 一串串笑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包好了豆包的女人們,彷彿是打贏了一場漂亮仗,輕鬆地圍坐在燒得熱烘烘的炕上打紙牌。
11/11 晾在屋外的粘豆包扛不住三九天兒的冷,早已凍得石頭一樣硬邦邦,眼巴巴地等著被撿在一口口大缸裡,直到出現在春節的餐桌上,變成真正的“年”豆包。當然,粘豆包不僅過年吃,甚至要一直從臘月吃到正月。 【原文發表於《今日遼寧》雜誌,圖\/劉援躍,文\/小白】
2017-07-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