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雞湯 美文 娛樂蘇小君 2019-03-16
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小時候不管我們幹了什麼,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認可,對於那個時期的我們,歸屬感和認同感是我們一直很執著的一件事。

在我們尚且年幼的年齡,遇到別人對我們的不理解,我們會大聲的爭辯,哪怕爭執到自己眼淚流下來。

對於那時的我們,幼兒園裡的小紅花,小學裡的獎狀,媽媽的擁抱,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對我們的肯定。

我們以為那是世界看到了我們的努力,卻不知,那一切都源於世界對年輕生命的包容。世界滿懷慈悲的看著你的一切,沒有一絲觸動。

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後來,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一個時期,就像白巖鬆所說的: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一個人的戰爭。這種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

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可是那個時期的我們,卻比任何時候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可,希望有一個人能說一句:你別撐著了,我一直在你身邊呢。

可是世界上不會有那麼多感同身受,哪怕你把傷口撕開給他看,血淋淋的,他也只會說:親愛的,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有些路,不親身走過,不能理解。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後知後覺的,只有親身走過前人的路,才能理解前人的經驗是多麼寶貴。我們總在回首來時的路,嘆息逝去的風景,懷念錯過的人。

直到此時,我們才發現,什麼執念、渴望、求而不得,我們所求得,不過是一個理解。

佛家七苦:貪嗔痴恨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眾生皆苦,所求皆難得。

求之不得求不得,天造地設一樣的難得。

詩和遠方,終究要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

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佛法講究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當我們放棄盲從、偏執和狂熱之後,學會聽從內心的聲音之後,我們發現,什麼理解與尊重,什麼認同與支持,皆是虛幻。

我們需要的根本不是他人的認同,而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選擇什麼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堅持走下去。堅持自己內心的聲音,旁人的理解與否又有什麼關係。

飛蛾撲火,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堅持進行到底,哪管世人言語紛擾。

世間萬物,不過肥皂泡。

你不需要那麼多感同身受

時光里人來人往,歲月裡月升月落,你我皆凡人,活的通透些,便是聰明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所謂豁達,不過是不執著於他人的感同身受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