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就代表要吃?別把自己的肌體想得太簡單

在一般人的腦海中,提到減肥,首先想到的兩個詞語就是:飢餓和流汗。對於大多數減肥者來講,節食都是減肥路上必經的一站,有人在節食中低血糖暈倒了,有人得了胃病,也有人配合著運動真的瘦下來了。


飢餓就代表要吃?別把自己的肌體想得太簡單


事實上,節食不等於飢餓。無論是跑步還是減肥,節食還是飢餓,都應該是有度的。今天,小編就和跑友們聊聊不同程度的“飢餓”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

輕度飢餓 新時尚還是新謬論?

在中國古代就有辟穀的養生方式,而這種養生方式所帶來的直觀感受就是輕度飢餓。據資料記載,傳統的辟穀分為服氣辟穀和服藥辟穀兩種主要類型。服氣辟穀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呼吸的方式來進行;而服藥辟穀則是在不吃主食的同時,通過攝入其他輔食如:堅果、中草藥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

可見,在中國古代,人們就認為輕度的飢餓能達到養生的目的。而現代科學雜誌《分子細胞》上也曾發表過研究,證明了輕度飢餓養生的說法。研究表示:人體內有一種酶是延緩人體老化關鍵因素,減少卡路里攝取量能夠有效保持這種酶的活性。減少攝取卡路里不僅有助於延緩衰老,還有利於推遲糖尿病、癌症等患病期,且越早減少卡路里攝入量效果越明顯。雖然這種說法還沒有更多的科學佐證,但是也能為我們日常保健提供一些科學指導。


飢餓就代表要吃?別把自己的肌體想得太簡單



拋開學術和古代哲學,我們日常的感受更直觀的顯示了輕度飢餓的效用。

首先,輕度飢餓能減輕腸道壓力,對於重油重鹽的現代人來講,是一種更適應飲食習慣的自身計劃;

其次,輕度飢餓能穩定血糖、血脂,讓大腦思維更清晰、更活躍,有利於提高工作表現;

第三,輕度飢餓能刺激體內激素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長期保持輕度飢餓的飲食習慣,能夠提升跑者身體的基本素質,減輕跑步過程中胃部的負擔。

重度飢餓 不太會有好下場

有人說:飢餓是最好調味品。誠然,輕度飢餓能讓我們更快樂的享受食物,而重度飢餓則讓我們飢不擇食。

在生活中,我們在重度飢餓的情況下也會產生:什麼都想吃!多少都吃得下!的錯誤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我們購買過多的食物而造成浪費。


飢餓就代表要吃?別把自己的肌體想得太簡單


有研究顯示,重度飢餓分泌的荷爾蒙會讓人傾向於選擇更高熱量的食物,久而久之,讓人養成暴飲暴食的習慣,增加胃部負擔。

在運動中,重度飢餓會讓身體更易疲勞,降低運動表現。在長跑或是其他高耐力運動中,重度飢餓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這也是跑者在跑步過程中需要不斷補充水分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原因。


飢餓就代表要吃?別把自己的肌體想得太簡單


而重度飢餓後的暴飲暴食,則會加重胃部負擔,讓人飯後昏昏欲睡,沒有精神,更不要談飯後半小時去運動了。

由此可見,保持輕度飢餓有助於健康,而常常經歷重度飢餓則會讓我們的身體機能紊亂,更不利於運動。和跑步一樣,飢餓也是有“度”的,把握好“飢餓的度”,無論是對減肥還是提升運動表現,都是非常有益的。


轉載前請與跑步聖經聯繫[微信號:runningbibl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