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黃帝內經 文章 養腎 養生 大醫本草堂 2019-08-25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首先,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時,把耳朵往上提,呼氣時鬆開,連續重複該動作6次;其次,捏住雙耳下部,吸氣時把耳朵下拉,呼氣時鬆開,連續做6次。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的功效。

捂嘴弄舌養心臟

“心開竅於舌”。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也能使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因此,時常活動一下舌頭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首先,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時,把耳朵往上提,呼氣時鬆開,連續重複該動作6次;其次,捏住雙耳下部,吸氣時把耳朵下拉,呼氣時鬆開,連續做6次。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的功效。

捂嘴弄舌養心臟

“心開竅於舌”。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也能使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因此,時常活動一下舌頭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的時候舌頭上卷,呼氣時下伸,連續呼吸6次。同時也可以按壓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有生津護舌的功效。

瞠目揪瞼養肝臟

《黃帝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肝和則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則視物清楚明亮。因而瞠目揪瞼,也能起到刺激肝臟,護肝保肝的功效。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首先,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時,把耳朵往上提,呼氣時鬆開,連續重複該動作6次;其次,捏住雙耳下部,吸氣時把耳朵下拉,呼氣時鬆開,連續做6次。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的功效。

捂嘴弄舌養心臟

“心開竅於舌”。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也能使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因此,時常活動一下舌頭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的時候舌頭上卷,呼氣時下伸,連續呼吸6次。同時也可以按壓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有生津護舌的功效。

瞠目揪瞼養肝臟

《黃帝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肝和則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則視物清楚明亮。因而瞠目揪瞼,也能起到刺激肝臟,護肝保肝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雙眼睜開,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輕輕捏住上眼瞼。吸氣時輕輕提起,呼氣時放鬆,連續呼吸6次。再捏住下眼瞼,操作方法如前。

咧嘴伸頷養脾胃

“脾氣通於口”,脾病則食慾不振,脾虛則口淡無味。因此,適度叩齒、輕輕拍打嘴脣、沿著嘴脣按壓或輪刮脣部,都能起到很好的刺激脾胃的作用。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首先,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時,把耳朵往上提,呼氣時鬆開,連續重複該動作6次;其次,捏住雙耳下部,吸氣時把耳朵下拉,呼氣時鬆開,連續做6次。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的功效。

捂嘴弄舌養心臟

“心開竅於舌”。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也能使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因此,時常活動一下舌頭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的時候舌頭上卷,呼氣時下伸,連續呼吸6次。同時也可以按壓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有生津護舌的功效。

瞠目揪瞼養肝臟

《黃帝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肝和則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則視物清楚明亮。因而瞠目揪瞼,也能起到刺激肝臟,護肝保肝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雙眼睜開,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輕輕捏住上眼瞼。吸氣時輕輕提起,呼氣時放鬆,連續呼吸6次。再捏住下眼瞼,操作方法如前。

咧嘴伸頷養脾胃

“脾氣通於口”,脾病則食慾不振,脾虛則口淡無味。因此,適度叩齒、輕輕拍打嘴脣、沿著嘴脣按壓或輪刮脣部,都能起到很好的刺激脾胃的作用。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時閉口,嘴角向兩邊伸展,呼氣時放鬆,連呼6次。

鼻翼紛飛養肺臟

“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因為肺是呼吸的通道,為肺氣出入的門戶,鼻的通氣和嗅覺的功能,主要依賴於肺氣的作用,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按壓鼻翼兩側有助於吐故納新,起到很好的護肺作用。

"

《靈樞經》,又稱《靈樞》、《針經》、《九針》,道教和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

《靈樞經》中首次系統理論性的提出了“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具體到養生實踐,可分為:

揪揪耳朵養腎臟

道教醫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精髓充盛,則聽覺靈敏。若腎精不足髓海失養,則兩耳失聰,致聽力減退,或出現耳鳴、耳聾等病。適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腎臟,起到固精養腎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首先,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時,把耳朵往上提,呼氣時鬆開,連續重複該動作6次;其次,捏住雙耳下部,吸氣時把耳朵下拉,呼氣時鬆開,連續做6次。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的功效。

捂嘴弄舌養心臟

“心開竅於舌”。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也能使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因此,時常活動一下舌頭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的時候舌頭上卷,呼氣時下伸,連續呼吸6次。同時也可以按壓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有生津護舌的功效。

瞠目揪瞼養肝臟

《黃帝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肝和則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則視物清楚明亮。因而瞠目揪瞼,也能起到刺激肝臟,護肝保肝的功效。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雙眼睜開,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輕輕捏住上眼瞼。吸氣時輕輕提起,呼氣時放鬆,連續呼吸6次。再捏住下眼瞼,操作方法如前。

咧嘴伸頷養脾胃

“脾氣通於口”,脾病則食慾不振,脾虛則口淡無味。因此,適度叩齒、輕輕拍打嘴脣、沿著嘴脣按壓或輪刮脣部,都能起到很好的刺激脾胃的作用。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時閉口,嘴角向兩邊伸展,呼氣時放鬆,連呼6次。

鼻翼紛飛養肺臟

“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因為肺是呼吸的通道,為肺氣出入的門戶,鼻的通氣和嗅覺的功能,主要依賴於肺氣的作用,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按壓鼻翼兩側有助於吐故納新,起到很好的護肺作用。

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

具體做法:吸氣時,兩側鼻翼張開,呼氣時復原,連續做6次。

需要注意的是,身體患病的中老年人不能僅僅通過這些保健手法想要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一旦患病,還需繼續就診。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大醫本草堂問診諮詢,請私信或文章的評論區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