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阜陽地處淮河之北,在淮河文化中,麵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由於阜陽盛產小麥,麵食便成了其主流食品。在阜陽,除了各種各樣的麵條,阜陽人還對一樣主食情有獨鍾,這就是饅頭,也就是阜陽人幾乎頓頓離不開的饃了。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饃為何物,據歷史學家講,至少在漢朝以前,中國是沒有饅頭或者饃的。那時候把麵食統稱為“餅”。麵條叫湯餅,饃饃叫炊餅。公元1091年,蘇軾在阜陽任職的時候,籤判趙德麟在《侯鯖錄》卷四中記載了一則細節:有次,蘇軾因為百姓的伙食問題一夜未眠,所以天沒亮就召趙德麟去議事。蘇軾“念潁人之飢,欲出百餘千造炊餅救之。”這說明在宋代的時候,饃還被叫著炊餅。據說直到元代才出現“饃”這個字。

饃,作為阜陽一種傳統食品,他只是一個統稱,就像當年滿族人把一切能拿在手裡吃的麵食統稱“餑餑”一樣,阜陽人把這類東西叫做饃。請注意,是饃,而不是饃饃,更不叫饅頭。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按照工藝來說,阜陽被蒸出來的饃,有好幾十種。普通人家居家度日吃的饃,發酵後的面劑子,成形後直接上鍋蒸,叫做“小蒸饃。”在麵皮上抹上油鹽蔥花,再捲成條狀,蒸出來就叫做“花捲子饃。”把麵皮擀麵的薄薄的,撒上蔬菜再摺疊起來,蒸出來叫“鹹饃”。把麵皮擀的又圓又薄,上鍋蒸出來叫“水烙饃”。

還有一個稱呼很別緻,大家都知道,肯德基推出的早餐有一種食物叫“大餅卷萬物”,捲餅是以麵餅包裹各種蔬菜和滷雞蛋等餡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風味小吃,類似於這種食物的在外地叫捲餅。但在阜陽就不這樣稱呼了,而是叫作“卷饃”

還有一個特別的,照說烙出來的應該叫做餅,可是,阜陽人仍然執著的把其稱作饃。把麵皮擀的又圓又薄,用鏊子烙出來的,叫“鏊子饃”,再把麵皮在鏊子上烙的時間長一點,就成了“焦饃”。厚度達到一寸,用平底鐵鍋烙出來的餅叫“鍋盔饃”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令人無語的是,“烤”這種烹飪方法,在爐子烤的餅子,很多城市都稱之為燒餅,但在阜陽不行,阜陽人硬生生的在燒餅後面加上一個字,名曰“燒餅饃”。但同樣是“烤”如果烤的是肉,則不能叫做“燒”。比如烤羊肉串,就不能叫做“燒羊肉串。”

不僅僅是工藝上對饃的稱呼繁雜不一,就是在外形上,阜陽人也賦予饃以極其強烈的個性色彩。每年過年,阜陽家家戶戶都要蒸年饃,蒸出來的饃會在的頂部點上紅色的梅花印,以示喜慶。另外,阜陽有一種饃,一個重大3斤多,形似枕頭,被叫作“枕頭饃”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值得一提的是,阜陽人按照發酵不同分為死麵饃,發麵饃。同時,用小麥面蒸的饃叫做饃,用其它東西蒸出來的,雖然也叫做饃,但一定得帶著框定,比如紅芋饃、雜麵饃、雜麵饃等等。饃的品質顏色溫度等等都有專用語言來表示。剛蒸出來的叫做熱饃,涼了的叫做涼饃,饃底有焦的叫“帶焦的饃”,不帶焦的叫“瓤乎饃”以此類推,不一而足。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在阜陽,饃不僅僅是用來充飢,還擔當了禮物的作用。有老人過生日,把饃做成壽桃模樣,蒸出來後,白白胖胖的饃被描繪成桃紅色,老人生日這天送過去表示敬意與祝福,這叫壽饃。

"老雁饃"是阜陽家喻戶曉的美食,不同於一般美食的是它有自己的象徵意義,是女兒出嫁後每年陰曆正月十五直到清明前要送給父母的一件禮物。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老雁饃的做法是經過揉麵、造型、籠蒸、點色而成,造型誇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使用深淺不同的紅色。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

“要飯的不嫌饃涼”這是阜陽的一句老話,表面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挑剔。但為什麼偏偏拿“饃”說事呢。看來,對於因飢餓而乞討的人來說,不管熱的涼的,有人能施捨一個饃就很好了。

其實,在並不太遠的年代裡,饃的顏色是衡量阜陽家家戶戶富裕的度量衡。當時的饅頭有白、黃、黑三種顏色,而麥面蒸出來的饃就是白色的,阜陽人稱之為“好面饃”,其它都是雜麵饃,而麥面饃被認為是家庭富足的象徵。而如今卻恰恰相反。

味道阜陽 |  張傑:無饃不歡

民以食為天。多少代阜陽人,始終把能夠吃上好面饃當作夢寐以求的大好事。記得老一代阜陽人有句俗話:“懷裡揣著饃,走哪兒都不餓。”這真是大實話。是啊,老輩人不少是餓怕了,知道沒有饃吃的滋味。

阜陽人從吃餅到吃饃,這種習慣由來已久。阜陽地處中原,農作物以小麥為主,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如果全靠湯湯水水充飢,人的體力是很難恢復的。因此,饃成為了阜陽人餐桌上的主食。久而久之,形成了阜陽獨特的麵食文化,而麵食文化又孕育了阜陽人特殊的飲食習俗,那就是一日三餐,主食無饃不歡,無面不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