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低血糖 糖尿病 體育 心血管病 藥品 全科與心理 2019-04-07

錯誤的測血糖時間和方法,不僅浪費了試紙,更會耽誤甚至誤導病情!


文丨比歐比歐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測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我們親切地稱為“糖友”)的必修課之一,但不少糖友卻在測血糖的時間選擇上不斷犯錯。

有的糖友只測空腹血糖;有的糖友最關注餐後血糖;還有的糖友憑著感覺行事,不舒服了才測……

其實,每天測幾次血糖,沒有統一答案,因人、病情、治療方式等而異。首先你要知道一天中適合血糖監測的7個最佳時間點以及不同情況的糖友有不同的監測注意事項——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一天中監測血糖的7個最佳時間點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早餐前的空腹血糖

早餐後2小時(從第一口飯算起)

午餐前

午餐後2小時

晚餐前

晚餐後2小時

晚上睡前(約10~11點左右)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血糖監測時間點?

1、對於血糖比較高的糖友,首先要關注餐前血糖的監測;對於容易發生低血糖的糖友,如老年人及血糖控制較好者,最好監測三餐前血糖以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目標:糖友餐前血糖值最好控制在4.4~7.0mmol/L,如果是病情比較嚴重的糖友,可以放寬至4.4~10.0mmol/L。

2、對於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糖化血紅蛋白沒有達標的糖友,則要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以便調整飲食和用藥等。

目標: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值為4.4~7.8mmol/L;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特別是發生過心梗的糖友,血糖不宜過低,可放寬到4.4~10.0mmol/L。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3、對於注射胰島素的糖友,特別是注射中長效的胰島素糖友,一定要監測睡前血糖。

目標:睡前血糖如果低於5.6mmol/L,最好吃點東西再入睡,以免出現夜間低血糖。

4 、對於血糖基本達標,但早餐前血糖較高的糖友,一定要排除夜間低血糖的可能性,這時候就要監測夜間3點鐘的血糖。


目標:夜間血糖,糖友最好要控制在4.4~7.0mmol/L,如果低於3.9 mmol/L則是低血糖,需立即吃些餅乾等食物,第二天讓醫生幫你調整治療方案。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了,每個時間段測血糖作用都大不同。

還有哪些血糖監測的誤區要避免呢?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運動後立刻測血糖?錯!

雖說適當的運動有助於血糖控制,但運動後立刻測血糖,數值的準確性就很難保證了。

因為人運動時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素,刺激血糖升高。這個時候測血糖不僅不能反映真實的數值,反而容易造成糖友恐慌,覺得怎麼運動後血糖不降反升。

建議運動完休息半小時,待身體狀態平復後,再測血糖才準確。

餐後立刻測血糖?錯!

我們常聽到的餐後血糖,可不是吃完飯後那刻的血糖,而是餐後2小時的血糖(從吃第一口開始算起)。

一般餐後2小時是血糖的高峰,選擇測這個時刻的血糖最有代表意義,它反應了進食量及降糖藥的使用是否合適。過早或者過晚檢測,就失去這個意義。

可見,錯誤的時間測血糖,不僅浪費了試紙,更會耽誤甚至誤導病情!

不同情況監測頻率大不同

測血糖不僅時間選擇上有講究,監測頻率上也要因人而異。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1、對於新診斷、血糖波動大、更換藥物、調整藥物劑量或病情較重的糖友,最好每天監測4~7次,必要時增加監測次數,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2、對於口服降糖藥或生活方式干預的糖友,血糖控制達標後,即空腹血糖小於 7.0mmol/L,隨機血糖小於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週監測2~4次抽查下血糖情況即可。另外,若需複診,前一週內連續監測3天,每天監測7點血糖,以便醫生就診提供全面的數據。

3、對於使用胰島素的糖友,血糖監測頻率需要適當增加,開始可以每天監測5~8次(8次是在7次基礎上,增加一個凌晨3點的血糖),血糖達到治療目標後可以減少次數,每天2~4次。

4、若出現以下情形時,也要增加監測次數:

①生病、手術、外出時等,平時規律的生活被打破,容易引起血糖波動,應加強血糖檢測。

②運動前後和飲酒以後,容易發生嚴重的低血糖,這些時候很有必要測血糖。

③駕車時發生低血糖非常危險,驅車前測血糖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血糖測得勤不如測得對!血糖監測這些誤區你全都知道嗎?

最後溫馨提醒各位糖友:要根據自身的病情,結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靈活選擇每天監測血糖的時間點和頻率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