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母豬不吃案例分析,及帶給養豬人的思考

畜牧業 胃潰瘍 飼料 PSY應用研究院 2017-05-27

作者:王瑩

編者的話:

隨著氣溫的升高,近日諮詢母豬不吃問題的越來越多。引起母豬不吃的原因很多,並不是一個方案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不吃問題,只有從引發的原因入手,才能少走彎路。在此小編提醒各位朋友們,提問的時候註明母豬懷孕/產後多少天,體溫,是否便祕,環境條件(豬舍溫度變化,衛生等),產後母豬的產程、是否掏豬、胎衣等情況。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不食的案例:

1、背景

4月中旬,本人和同事外出為一豬場做技術服務。該場存欄母豬1000頭,使用與豬場同一公司下屬飼料廠的全價料。

豬場場長反映懷孕舍和產仔舍有相當一部分母豬採食量差,有的還出現嘔吐症狀。病豬經豬場技術人員打針治療,效果不好。近段時間母豬因食慾差引起消瘦已淘汰多頭。隨後場長帶我們進入豬場查看情況。


2、病情查看分析

該場一棟懷孕舍關有220頭母豬,其中有10頭左右的母豬不吃料,3頭母豬出現嘔吐症狀。產仔舍情況類似。有些病程較長的母豬皮膚蒼白,已開始消瘦。本人給其中3頭病豬測量體溫,顯示體溫正常。隨後我們解剖一頭瀕臨死亡的病豬,發現病豬的胃部出現嚴重的潰瘍症狀。

一例母豬不吃案例分析,及帶給養豬人的思考

看到這一現象,我們懷疑是母豬飼料出了問題導致如此嚴重的胃潰瘍。隨即前往懷孕舍和產仔舍,捏碎飼料進行檢查,果然飼料粉碎粒度較小,長期飼餵母豬引發飼料源性胃潰瘍。

一例母豬不吃案例分析,及帶給養豬人的思考

不同的豬群對飼料的粉碎粒度要求不同,而飼料的粉碎粒度又是由飼料粉碎機中的篩片決定的:小豬料一般要求使用孔徑為1.8mm左右的篩片;母豬料一般要求使用孔徑為3.0mm左右的篩片。如果長時間飼餵粒度不合適的飼料會引起豬群出現胃潰瘍。

胃潰瘍是目前規模化豬場的一種常發病,不同年齡的豬均可發病。該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炎熱的夏季、秋季較多見。生產中很多因素均可導致該病的發生:①當飼料粉碎太細,胃潰瘍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尤其是大豬和母豬;②某些澱粉因其粘度較大,易導致胃潰瘍;③當飼料營養不均衡導致群體抗應激能力降低,易發生胃潰瘍;④某些傳染性疾病可造成胃黏膜充血,引起胃黏膜脫落,易發生胃潰瘍,例如豬藍耳病、豬瘟;⑤過量服用藥物對豬胃黏膜產生刺激造成損傷,使胃黏膜受到永久性傷害,進而出現胃潰瘍、胃穿孔、胃破裂;⑥部分養戶為了節省成本,用酒糟代替部分能量飼料或使用飯店泔水餵豬,結果導致豬群發生胃潰瘍;⑦穀物飼料儲存不當受黴菌汙染,可導致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易發胃潰瘍。此外,配合飼料中缺乏粗纖維或飼餵高酸度飼料均易導致胃潰瘍。

原發性豬胃潰瘍的病變區主要集中於賁門區,即食管延伸至胃腔的部分。該區域無腺體分佈無分泌功能。其內表面由扁平上皮細胞組成,特別易受到酸性物質的損傷。正常情況下,胃的無腺體部分由多層扁平細胞組成,以保護其下含有大量血管的皮下組織。當受到胃酸嚴重侵襲時,位於無腺體賁門區內壁的表皮細胞會死亡和凝結,導致表皮角質化,這一病變過程發展迅速,通常在幾個小時之內,一般不超過24小時。隨著角質化組織繼續生長,逐漸形成有更深裂縫和裂痕的皺疊,且逐漸形成一裸露的潰瘍面,潰瘍面形成後導致深部的黏膜下層組織暴露。在胃酸液和胃內容物摩擦作用下,缺少外保護層的潰瘍很快就會侵蝕到含血管的組織層,導致黏膜下層血管出血(胃出血)。最終胃潰瘍的病灶一直髮展到由扁平上皮細胞所覆蓋的整個賁門區;賁門區潰瘍灶又可導致病豬食管反射性痙攣。因此,有些胃潰瘍病豬伴有嘔吐症狀。


3、建議解決方案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建議豬場立即與飼料廠聯繫瞭解情況(電話回訪場長告知飼料廠生產母豬飼料時未更換篩片,使用孔徑為1.8mm的小豬料篩片),要求廠家提高母豬懷孕料和哺乳料粒度。母豬懷孕料另外添加統糠10%。待情況穩定後,全群母豬飼料添加多維+健力源(1㎏/T)。


4、結果

1個月左右,豬群情況得到緩解。


5、帶給我們的思考

這只是母豬不吃中的一個案例(一種原因),引起母豬不吃還有很多其它原因,如果說母豬不吃,我們一定要先去找原因,是天氣太熱?母豬產後有炎症?發燒生病了……再去對應的解決(特別是向他人求助解決方案的時候一定要描述清楚豬隻和整個豬群的狀況)。

— ღ ღ ღ —

你遇到過哪些母豬不吃的情況呢?

又是如何解決的,

歡迎留言分享,

希望大家遇到此類問題都能順利解決!

聲明:本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與後臺工作人員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