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作為茶器,位居“宋代第一”的明證

宋朝 宋徽宗 文化 建盞文化 2017-05-23

1、茶盞的釉色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說的就是建窯兔毫盞。當時其他窯口仿盞,因工藝原料等因素的制約,極難仿出建窯正窯的水平,尤其是達到徽宗要求的精品兔毫盞。

為什麼要茶盞必須夠黑,又需要具備“條達”“玉毫”?徽宗自己解答了,為的是“取其煥發茶采色”,就是說精品建窯兔毫盞的釉色表現,最能煥發(白色)茶湯的顏色。

建盞作為茶器,位居“宋代第一”的明證

張修潘老師作品

2、茶盞的器型

“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直立,易以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

意思是茶盞的底部必須具備一定的深度和寬度。底部深,茶就好像直立在盞中,易於擊出表面乳白的湯花;底部寬,就能自如地運轉茶筅,不會束縛茶筅的擊拂。

建窯束口盞就完全符合“底差深而微寬”的要求。加上建盞是鐵胎,分量很足,從口沿至盞底,盞壁逐漸加厚,重心也很穩,擊拂的時候更加順手。

建盞作為茶器,位居“宋代第一”的明證

3、茶盞的使用心得

“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

意思是:因此必須根據茶的多少,來確定所使用茶盞的大小。如果碗大茶少,茶色不顯,茶多盞小,沒有足夠的注水空間。此外盞還需要夠熱,這樣擊拂出的湯花才會更持久。

建窯束口盞口沿下方有一圈注水線,能有效防止茶湯在擊拂時溢出。建盞的盞壁微厚,胎骨為鐵胎,保溫性能很好。

徽宗作為一國之君,衣食住行,都享受全天下最好的。於茶上,不可能例外,於茶器上,也是如此。而徽宗親撰的《大觀茶論》,在涉及茶盞時,顯然句句都在說建盞。可以說,建盞是宋代皇帝在“第一茶書”中欽定的“第一茶器”

而《大觀茶論》中論盞的文字,可是正牌皇帝在教人挑盞、用盞。這個權威性和影響力,在宋朝無人能比,自然也對當時的茶風產生了深遠影響,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津津樂道。

與建盞關係緊密的宋代茶書,不止這一本。之後我們會介紹其他重要建盞文獻,敬請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