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齋飯嗎?到古寺去體驗感受吧

燃燈古寺,就在洛帶古鎮中心,老街道旁邊一條路上,與洛帶公園斜對門。我以前並不知道洛帶有燃燈古寺。在成都高升橋邊一條小路散步時,看到一條燃燈寺路,以為在成都市區曾經有過一座名叫燃燈寺的古寺。當我在洛帶老街上看到指示牌時,毫不猶豫地轉身走了出去,想看看燃燈古寺的古,古在什麼地方。

燃燈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雖歷經興廢,至今香火旺盛。寺院內建有山門、川主殿、鐘鼓樓、娘娘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燃燈古佛殿等建築。建築門額的匾額,非常有特點,為黑底金字,其它寺廟很少見這樣的色彩搭配。整座寺廟規模不小。在寺院大雄寶殿內,陳列著一口據說是燃燈古寺所鑄的明宣德鍾。但是,大雄寶殿不讓進。我在門外張望。我聽到了什麼?

吃齋飯嗎?到古寺去體驗感受吧

燃燈古寺五觀堂

那天是農曆三月十五,大雄寶殿內有活動。很多女子聚在一起高聲誦佛唸經。我坐在門外靜靜地聽,勉強聽懂一兩句。唸經的人帶了濃重的地方口音。領誦者是個女聲。跟著唸的也是女聲。我坐著聽了一會,好奇地站起來悄悄看。領誦者,相貌嚴肅一比丘尼,是住持嗎?跟著唸的一半比丘尼,一半女居士。我忽然明白了,這座古寺廟更像庵。正想著,她們一行一邊念著一邊走了出來。她們走到山門背後韋陀殿前,排成兩列整齊的隊伍,繼續唸佛。

我有點囧,起身離開大雄寶殿去遊玩寺廟。最後一進大殿,供奉了燃燈佛。燃燈佛是誰?我們常說三世佛,是指未來佛彌勒佛、現世佛釋迦牟尼和過去佛燃燈。有的寺廟大雄寶殿裡,三世佛並立。所以燃燈佛我們並不陌生。燃燈佛擒妖伏怪,救眾生於水火之中,你說佛是入世還是出世、避世?

吃齋飯嗎?到古寺去體驗感受吧

等候吃飯的鎮上居民

這座燃燈佛是清朝中期客家人遷居到川后所供奉。據說當時的信士們只要身體不適,到寺廟燃燈佛身上對應處的穴位供一盞燈,便很快消災祛病,非常靈驗。燃燈佛身上108個穴位處,各有一個窩狀孔,孔內放置了燈芯,如果加油後點燃全部油燈,燃燈佛會渾身通亮。為此,宋真宗欽賜的寺名“瑞應禪院”,漸漸被人忘記,“燃燈寺”則遠近聞名。我看到了燃燈佛身上有的穴位有點著油燈。開始有點奇怪,為什麼不是全部點亮?看到這個介紹後,明白了原委。

參觀了燃燈佛殿,心有所感。正準備離開,左邊看到“五觀堂”裡坐了很多人,再度好奇地走了進去。我知道,五觀堂是寺廟的齋堂,也就是僧人們吃飯的食堂,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且多是普通人。我隨便問了一個人,告訴我可以吃齋飯。好的,我也吃一頓齋飯吧。

“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我按照順序排排坐下,一眼看到牆壁上的“食存五觀”。僧尼修行,吃飯時不能閒著,要觀想五方面的事情:“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故受此食。”我細細看認真想,原來稼穡之不易,也可以這樣理解。每一餐飯,為什麼吃,吃了幹什麼等,明確的要求放在那兒,你自己悟吧。

吃齋飯嗎?到古寺去體驗感受吧

我的飯菜

人還在往裡進。有個義工輕聲提醒大家不要出聲。每個人吃飯的位置很小,僅夠坐下。座位前,已經放了兩隻碗和一雙橫放的筷子。有人問何時開飯?義工回答還有五分鐘。我抬頭找了找,進門正對的牆上有一隻掛鐘,十一點二十五。原來十一點半開飯。她們過午不食?很快,屋子裡坐滿了人。看來吃齋飯人挺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想到這句話後,暗自問自己,這裡能白吃嗎?不可能。轉頭四面張望。另一個義工正穿過窄窄的走道收錢。我不知道給多少錢合適,看到身邊一個女的手上抓著五元紙幣。我輕輕問她,是吃飯錢嗎?回說:“是的。”我又問:“五塊夠了?”她說:“大家都給這麼多。”我猶豫了一下,拿出五元。入鄉隨俗,最好不破壞規矩。

大聲唸佛的聲音隨著腳步聲一起,進了屋內。在大雄寶殿和韋陀殿前唸經的一幫人進來了。她們一字排開,順著坐進了正中間位子上。我這才發現,她們的碗和我們不一樣,是不鏽鋼的。應該是每個人的專用餐具。

她們結束了唸經。有個人大聲叫到,不要出聲。屋子裡霎時安靜下來。有義工開始往每人面前的碗裡盛飯。她非常熟練地往一個碗裡盛進半碗米飯,又有人過來往飯上加了一勺炒米粉。另有人往另一個碗裡放了一點點炒包菜絲、白菜絲、青菜燒蠶豆。這些義工訓練有素,魚貫而行。一人負責一種。那位負責的女尼看飯菜都盛得差不多了,開始帶領大家念“阿彌陀佛”。節奏由徐而急,越來越快。所有的人都跟著念,聲音響亮。在最急促處突然慢下來,連續三聲後戛然而止。繼而,她宣佈開始用膳。

吃飯的過程不許交流。負責飯菜的義工們,不斷穿行在桌子之間,有需要者示意,添加飯菜。原來,五塊錢保證吃飽。又有一個人過來,往碗裡放了半小勺酸辣蘿蔔乾丁,還有一個人給了一片兩醃黃瓜。我身邊那個告訴我五塊錢的女子,輕聲告訴我,她是東北人,嫁到成都已經三十年了。她吃飯的速度很快,每一次有人過來她都示意增加。飯、米粉和菜,來者不拒。

吃齋飯嗎?到古寺去體驗感受吧

我的鹹菜湯

我很快吃好了。有個人拎了個桶過來,裡面是鹹菜湯。我要了一點點嚐嚐味道。總體上這頓齋飯很有特色:莊重的儀式感;很多人一起就餐卻寂靜無聲的敬畏感;義工勞動時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珍惜每一粒米的精神。有趣的是,盛到每個人碗裡的飯菜,不允許剩,湯也必須喝光。光盤行動,在這裡得到最徹底的落實。結束時,每個人將自己用的碗筷洗淨,放到規定地方後才可以離開。

我從沒有在寺廟吃齋飯的經驗。這一次無意撞上,既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又吃了一頓正宗齋飯。燃燈古寺給我的印象,就不一般了。吃飯時我問鄰座,是不是每天都有齋飯供應?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來吃?回答很真實:吃的人多,因為便宜。周圍的人家都過來吃飯了。不是每天都有,初一十五做法事才有。原來如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