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有一個區大名鼎鼎,它在百度百科裡是洛陽的經濟、文化、金融和商貿中心,在很久以前,它還是洛陽的政治中心。

在洛陽,有一個區存在感並不高,外邊的人對它不屑一顧,住在裡面的人也都說自己是洛陽人。

這個區就是集新城與舊城於一身,合才華與落寞於一體,卻沒有找到適合自己定位的——西工區。

沒錯!住在澗西的人,都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自己是澗西人,爺爺輩來洛陽,老家是上海、遼寧、吉利、廣東、陝西、湖北、山東等等地方的。

住在老城的人,都愛憑著一口地道的洛陽話,嘴裡的表吭氣、不識眼兒、大滴腦、盛蛋、信球,抖能都一股濃濃的牛肉湯的味道。

可西工呢?

西工人,也是來自五湖四海,有的以學兩句老城話為榮,有的說普通話被說“就你能”,還拽普通話類。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老城、澗西都能貼上一個鮮明標籤的同時,為什麼西工的存在感這麼低,出門在外,你說你是澗西人,全洛陽都知道,你說你是洛陽老城哩,全河南人都知道,你說你是西工的,出了洛陽城都沒幾個人分得清。

西工不是沒有歷史——

從代表洛陽鼎盛歷史的——天子駕六博物館,到民國軍閥兵營——西工兵營

西工不是沒有景區——

佔地1080畝的王城公園,擁有豫西最大的動物園,也曾是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西工區不是區位交通不好——

洛陽火車站,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如今年客運規模僅次於鄭州站

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在這裡交匯。

西工更不是沒有商業——

從百貨樓,到新都匯,從王府井,到建業凱旋廣場,從溫州大酒店,到小天鵝大酒店,見證了洛陽一個又一個商業上奇蹟。

西工可追溯的城建史,要在3000多年前(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西周成王五年(前1038年)周公姬旦在此建王城。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到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938)的1708年間,先後有東周、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6個朝代30個帝王先後在此建都。

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在洛陽老城以西大規模興建兵營,當時叫“西工地”,簡稱“西工”。民國九年(1920年)9月。直係軍閥吳佩孚以直魯豫巡閱副使身份進駐西工,並進一步擴建兵營,修築馬路,由原來267萬平方米的兵營擴大到677萬平方米,5000餘間營房擴建到1.2萬餘間。

民國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駐西工,洛陽第一次成為河南省省會。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國民黨中央黨部設在西工。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西工,洛陽成為當時華北抗戰的政治、軍事中心。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駐西工,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省會。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洛陽二次解放,西工地區劃屬洛陽市第五區(鄉級區),9月改屬第三區。

可西工人來自哪兒?又都“住”在哪兒呢?

大致分析以下,西工人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科研院所,特指612、613幾個國家級研究所,不僅人才濟濟,而且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最強,因為洛陽厚重的文化、美麗的牡丹,也經常對外說自己來自洛陽,對於西工,還沒有形成屬地歸屬。

第二類是:政治移民,特指行署路、澗東路、凱旋路、中州路、九都路等政府大院居民,他們可能長在西工,卻活在新區,隨著洛陽政治中心的南遷,工作生活正在往洛龍遷移。

第三類:企業居民,以洛玻、春都、洛陽紗廠等企業職工子弟為主,本身這些人是西工風向標、生活高品質的象徵,可惜隨著企業的衰落,生產製造的外遷,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在西工的宣傳“話語權”中越來越弱。

第四類:土著原住民,東下池、西下池,加上邙山上紅山鄉等城鄉結合部,他們是祖輩的西工人,可西工不是他們原本的名字。

西工人又“住”在哪兒呢?

為什麼要說“住”在哪兒?

西工本身是一個比較小的城區,“狹隘”的西工,指的就是濱河北路路以北、隴海鐵路以南,澗河以東,定鼎路以西的區域。在這塊不太寬綽的地塊中,聚集著幾十萬人,企業、學校、商業、政府部門,可供開放的土地有限,也就是西工現在除了升龍廣場、保利大都會、九洲池這樣幾個舊城改造項目,沒有可供開發的大樓盤。

不得已,西工人開始了大範圍的外遷。

第一類:612等早就在洛南拿地,半島明珠佔盡天時地利之便,既離單位不遠,又離繁華很近,關鍵是環境好啊。

第二類:隨著政府機構的南遷,洛龍區成為新的樂土,特別是10餘年前,新區開放倒逼著不少委局遷移,也把黨政機關的公務員趕到了新區居住。

第三類:因為企業經營形勢下滑,不少人的謀生手段開始多樣化,“背井離鄉”之後,隴海鐵路以北的不少樓盤,有了新的客戶群。

第四類:他們還住在西工,正在等待著拆遷大軍的到來。

去年,西工做了一個商業策劃活動:西工轉轉。

一方面,因為西工商業密集,但如今道路基建堵住了不少人的步伐,希望吸引更多的消費人群來西工消費。

另一方面,也反證了西工商業正在衰落。以前,去“西工轉轉”是生活的必須;現在,來“西工轉轉”更像是一場懷舊之旅。


在洛陽,為什麼沒人說自己是“西工人”?房子裡看到的真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