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

糖尿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一般比較弱,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有些是有升糖作用的,有些與降糖藥合用會產生對抗降糖藥的作用,甚至會增加毒性危險。

"

糖尿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一般比較弱,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有些是有升糖作用的,有些與降糖藥合用會產生對抗降糖藥的作用,甚至會增加毒性危險。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下面總結一些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臨床上運用要警惕。

1、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左甲狀腺素鈉、碘塞羅寧鈉可使胰島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後宜適當增加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劑量。

2、異煙肼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抗菌作用強。在這接近50年的使用歷史中,雖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結核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但絕大多數醫生仍認為它是治療結核病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主藥。但是它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會出現糖尿和高血糖,甚至產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再囉嗦一句:也有多例報道顯示,在接受該品治療幾個月後,男性出現女性乳房、陽痿;女性發生月經紊亂及無月經

3、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腎上腺皮質所合成分泌的激素總稱,屬甾體類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如:潑尼鬆、潑尼鬆龍、甲潑尼鬆、氫化可的鬆、地塞米松等。

皮質激素主要用於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某些慢性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頻發性哮喘等。其是參與血糖反向調節的重要激素,通過促進脂肪生成和異生、減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濃度的升高

4、 利尿劑

利尿劑,是有液體瀦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分。有研究表明其副作用之一為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糖耐量降低,導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陽性,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氫氯噻嗪。

關於氫氯噻嗪,小編再引申一下:伴有高尿酸血癥或有痛風患者,也不宜應用,否則病情惡化;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大於290 μmol/L者也不宜應用。

"

糖尿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一般比較弱,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有些是有升糖作用的,有些與降糖藥合用會產生對抗降糖藥的作用,甚至會增加毒性危險。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下面總結一些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臨床上運用要警惕。

1、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左甲狀腺素鈉、碘塞羅寧鈉可使胰島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後宜適當增加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劑量。

2、異煙肼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抗菌作用強。在這接近50年的使用歷史中,雖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結核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但絕大多數醫生仍認為它是治療結核病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主藥。但是它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會出現糖尿和高血糖,甚至產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再囉嗦一句:也有多例報道顯示,在接受該品治療幾個月後,男性出現女性乳房、陽痿;女性發生月經紊亂及無月經

3、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腎上腺皮質所合成分泌的激素總稱,屬甾體類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如:潑尼鬆、潑尼鬆龍、甲潑尼鬆、氫化可的鬆、地塞米松等。

皮質激素主要用於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某些慢性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頻發性哮喘等。其是參與血糖反向調節的重要激素,通過促進脂肪生成和異生、減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濃度的升高

4、 利尿劑

利尿劑,是有液體瀦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分。有研究表明其副作用之一為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糖耐量降低,導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陽性,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氫氯噻嗪。

關於氫氯噻嗪,小編再引申一下:伴有高尿酸血癥或有痛風患者,也不宜應用,否則病情惡化;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大於290 μmol/L者也不宜應用。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5、蛋白酶抑制劑

蛋白酶抑制劑主要有:奈非那韋、沙奎邦韋、茚地那韋、安潑那韋、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及複合製劑。

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在開始用蛋白酶抑制劑抗HIV病毒治療後或長期使用後,高血糖症的發生率在3%~17%。許多專家都不贊成中斷抗病毒藥物以減輕高血糖症,尤其是在病毒控制穩定的病人。

現在推薦的方法是:在開始蛋白酶抑制劑治療之前和第一年治療中每3~4個月檢測基礎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保持穩定,則可減少血糖監測次數。

6、沙丁胺醇

與其他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在靜滴沙丁胺醇時,會出現更高的血糖、遊離脂肪酸、酮體和甘油三酯水平。這些不良反應可以通過藥物劑量的減少而改善,終止治療則可消失

7/苯妥英鈉

可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

8、 氨茶鹼

過量,可使兒茶酚胺釋放,引起心律不齊、高血糖症、低鉀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

糖尿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一般比較弱,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有些是有升糖作用的,有些與降糖藥合用會產生對抗降糖藥的作用,甚至會增加毒性危險。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下面總結一些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臨床上運用要警惕。

1、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左甲狀腺素鈉、碘塞羅寧鈉可使胰島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後宜適當增加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劑量。

2、異煙肼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抗菌作用強。在這接近50年的使用歷史中,雖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結核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但絕大多數醫生仍認為它是治療結核病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主藥。但是它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會出現糖尿和高血糖,甚至產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再囉嗦一句:也有多例報道顯示,在接受該品治療幾個月後,男性出現女性乳房、陽痿;女性發生月經紊亂及無月經

3、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腎上腺皮質所合成分泌的激素總稱,屬甾體類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如:潑尼鬆、潑尼鬆龍、甲潑尼鬆、氫化可的鬆、地塞米松等。

皮質激素主要用於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某些慢性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頻發性哮喘等。其是參與血糖反向調節的重要激素,通過促進脂肪生成和異生、減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濃度的升高

4、 利尿劑

利尿劑,是有液體瀦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分。有研究表明其副作用之一為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糖耐量降低,導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陽性,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氫氯噻嗪。

關於氫氯噻嗪,小編再引申一下:伴有高尿酸血癥或有痛風患者,也不宜應用,否則病情惡化;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大於290 μmol/L者也不宜應用。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5、蛋白酶抑制劑

蛋白酶抑制劑主要有:奈非那韋、沙奎邦韋、茚地那韋、安潑那韋、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及複合製劑。

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在開始用蛋白酶抑制劑抗HIV病毒治療後或長期使用後,高血糖症的發生率在3%~17%。許多專家都不贊成中斷抗病毒藥物以減輕高血糖症,尤其是在病毒控制穩定的病人。

現在推薦的方法是:在開始蛋白酶抑制劑治療之前和第一年治療中每3~4個月檢測基礎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保持穩定,則可減少血糖監測次數。

6、沙丁胺醇

與其他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在靜滴沙丁胺醇時,會出現更高的血糖、遊離脂肪酸、酮體和甘油三酯水平。這些不良反應可以通過藥物劑量的減少而改善,終止治療則可消失

7/苯妥英鈉

可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

8、 氨茶鹼

過量,可使兒茶酚胺釋放,引起心律不齊、高血糖症、低鉀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9、性激素

有資料表明,服用口服避孕藥者糖耐量損害的發生機率(16%)高於不用藥者(8%)。前者的空腹血漿胰島素、甘油三酯和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都高於後者。

這種不良反應主要是由於避孕藥片中含有炔諾酮和炔諾孕酮,前者的升血糖作用較弱,後者則有強烈的升血糖作用。

10、抗精神病藥

氯氮平、奧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齊拉西酮、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可引起葡萄糖調節功能異常,包括誘發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導致糖尿病酸中毒。

11、抗腫瘤藥

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可引起高血糖。

12、生長激素

對於生長激素水平降低的老年人,採用生長激素治療可使體內的脂質構成發生有益的變化,但是這種療法的不良反應是引起關節痛、腕管綜合徵和血糖升高。

"

糖尿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一般比較弱,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有些是有升糖作用的,有些與降糖藥合用會產生對抗降糖藥的作用,甚至會增加毒性危險。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下面總結一些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臨床上運用要警惕。

1、 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左甲狀腺素鈉、碘塞羅寧鈉可使胰島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後宜適當增加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劑量。

2、異煙肼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抗菌作用強。在這接近50年的使用歷史中,雖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結核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但絕大多數醫生仍認為它是治療結核病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主藥。但是它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會出現糖尿和高血糖,甚至產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再囉嗦一句:也有多例報道顯示,在接受該品治療幾個月後,男性出現女性乳房、陽痿;女性發生月經紊亂及無月經

3、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腎上腺皮質所合成分泌的激素總稱,屬甾體類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如:潑尼鬆、潑尼鬆龍、甲潑尼鬆、氫化可的鬆、地塞米松等。

皮質激素主要用於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某些慢性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頻發性哮喘等。其是參與血糖反向調節的重要激素,通過促進脂肪生成和異生、減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濃度的升高

4、 利尿劑

利尿劑,是有液體瀦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分。有研究表明其副作用之一為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糖耐量降低,導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陽性,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氫氯噻嗪。

關於氫氯噻嗪,小編再引申一下:伴有高尿酸血癥或有痛風患者,也不宜應用,否則病情惡化;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大於290 μmol/L者也不宜應用。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5、蛋白酶抑制劑

蛋白酶抑制劑主要有:奈非那韋、沙奎邦韋、茚地那韋、安潑那韋、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及複合製劑。

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在開始用蛋白酶抑制劑抗HIV病毒治療後或長期使用後,高血糖症的發生率在3%~17%。許多專家都不贊成中斷抗病毒藥物以減輕高血糖症,尤其是在病毒控制穩定的病人。

現在推薦的方法是:在開始蛋白酶抑制劑治療之前和第一年治療中每3~4個月檢測基礎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保持穩定,則可減少血糖監測次數。

6、沙丁胺醇

與其他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在靜滴沙丁胺醇時,會出現更高的血糖、遊離脂肪酸、酮體和甘油三酯水平。這些不良反應可以通過藥物劑量的減少而改善,終止治療則可消失

7/苯妥英鈉

可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

8、 氨茶鹼

過量,可使兒茶酚胺釋放,引起心律不齊、高血糖症、低鉀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9、性激素

有資料表明,服用口服避孕藥者糖耐量損害的發生機率(16%)高於不用藥者(8%)。前者的空腹血漿胰島素、甘油三酯和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都高於後者。

這種不良反應主要是由於避孕藥片中含有炔諾酮和炔諾孕酮,前者的升血糖作用較弱,後者則有強烈的升血糖作用。

10、抗精神病藥

氯氮平、奧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齊拉西酮、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等可引起葡萄糖調節功能異常,包括誘發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導致糖尿病酸中毒。

11、抗腫瘤藥

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可引起高血糖。

12、生長激素

對於生長激素水平降低的老年人,採用生長激素治療可使體內的脂質構成發生有益的變化,但是這種療法的不良反應是引起關節痛、腕管綜合徵和血糖升高。

注意:這14類藥易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13、非甾體抗炎藥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阿西美辛等偶可引起高血糖。

14、 氟喹諾酮類

加替沙星可致嚴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糖尿病、糖耐量異常、高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等。

發生低血糖一般出現在用藥早期(3d內),高血糖多在用藥數日(3d後)。

注:本文整理自“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