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太湖 白魚 銀魚 烹飪技巧 蘇州市旅遊局 2017-05-24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飛客流依,插畫師,80後蘇州土著,對蘇州有著獨特的情感。本週六她將與你“閒畫”蘇州的故事,向你講述蘇州人獨有的蘇州情結。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閒畫」蘇州第21期

太湖三白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說起江南最著名的湖,

肯定非太湖莫屬了。

太湖古稱震澤,

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北臨無錫,南瀕湖州,

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相傳太湖是玉皇大帝送給王母娘娘的壽禮。

這份壽禮原本是一個華麗的大銀盆,

裡面鑲嵌72顆翡翠。

結果那天碰到齊天大聖大鬧天宮,

將這銀盆一腳踹到了地上,

在地面砸出一個大坑,

銀盆裡的銀子化作湖水,

翡翠變成山峰。

感謝孫猴子當年那無心的一腳,

造就瞭如今美麗富饒的太湖。

有歌唱道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紅菱,

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

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湖飛。”

太湖裡物產豐富,

造就了江南人桌上的道道美味,

其中有三道特產河鮮——銀魚,白魚,白蝦,

因為其色澤均為白色,

所以被稱為“太湖三白”。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一白為太湖銀魚。

銀魚細小如玉簪,通體透明,

捕撈出水後呈現銀光閃閃的色澤,

所以便有了銀魚的名字。

這種魚骨質柔軟,

可以和肉一起咀嚼下嚥,

所以通常只要將其放入清水中輕微攪拌,

讓髒東西沉澱,反覆幾次便可烹飪了。

餐桌上最家常的做法就是銀魚跑蛋。

將雞蛋打成蛋液,加入適量蔥花,

再和銀魚一起入油鍋翻炒,

等蛋液凝固,銀魚也熟了,

直接便可裝盤上桌。

銀魚肉質細膩,

沒有什麼太大的腥味,

但是卻又有一種淡淡的鮮甜,

再調入口感溫和的雞蛋,

會在口腔中產生出層次豐富的滋味。

單吃吃不膩,下飯特別香。

而且銀魚性平,可以補虛,健胃,

加上雞蛋也是溫和進補的食材,

所以老幼皆宜。

日常料理又非常簡單,

可謂飯桌上的常客。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二白為太湖白魚。

白魚又稱為“鰷”,

因“頭尾俱向上”而得名。

白魚體態修長,魚鱗銀光閃爍,

好似一把銀刀,是太湖的名貴魚類。

因為沒有辦法人工養殖,

現在主要還是依靠天然捕撈。

這種魚最常見的烹飪手法是清蒸,

將魚的內臟去除,

再在魚身上用刀劃幾道開口,

噴上料酒,抹上食鹽,

肚子裡塞上幾片薑片和蔥絲,

就可開蒸了。

蒸熟的白魚吃起來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

那就是“鮮”。

它的肉質細膩柔嫩,

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就是骨頭太多太細了,

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

大多隻能用眼看看解饞咯。

「閒畫」蘇州|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三白”

三白為太湖白蝦。

《太湖備考》上雲

“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

所以也就成了白蝦之名的由來。

白蝦又因生時通體透明,

晶瑩如玉,所以又稱“水晶蝦”。

這種蝦肉質結實飽滿,

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

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鐵,

是一道養身又美味的食材。

將觸鬚剪去,

入水清洗後便可倒入煮沸的水中,

再加入食鹽,薑末,蔥段,

煮個5-8分鐘便可出鍋了,

非常方便。

還有另外一種略帶爭議的吃法是醉蝦。

顧名思義,將鮮活的白蝦放入白酒中,

將其嗆醉,再加入佐料便可直接食用。

吃得時候口舌之間還能感受到白蝦最後的掙扎,

雖然受很多饕客喜歡,

但是我個人還是有些下不了口。

啊,寫完這些發現又到吃飯時間,

恩,肚子又餓了。

好了,本期的“閒畫”蘇州就到這兒,

下期我們不見不散~

如果你喜歡插畫師飛客流依的作品,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chahuashimama,

歡迎隨時勾搭她哦!

注:文章內容、圖片版權均為蘇州市旅遊局官方微信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