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後會生結腸癌嗎?'

手術兩百年 膽結石 胰腺炎 蔬菜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2019-09-09
"

近來連續接到一些朋友的私信,都是一些因膽囊結石剛剛做了膽囊切除的患者,他們有些擔心:詢問膽囊切除會不會再患結腸癌,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並非所有的膽結石都需要手術治療,對於結石不大並且沒有明顯臨床症狀者完全可以隨訪觀察。但對於一些有明顯症狀、反覆發作的膽絞痛著,或者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膽囊結石超過2cm者,或者膽囊結石合併膽囊萎縮者還是需要手術的。如果不手術最現實的危險就是誘發梗阻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囊炎,長期的炎症狀態還會增加胰腺癌、膽囊癌的風險。

"

近來連續接到一些朋友的私信,都是一些因膽囊結石剛剛做了膽囊切除的患者,他們有些擔心:詢問膽囊切除會不會再患結腸癌,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並非所有的膽結石都需要手術治療,對於結石不大並且沒有明顯臨床症狀者完全可以隨訪觀察。但對於一些有明顯症狀、反覆發作的膽絞痛著,或者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膽囊結石超過2cm者,或者膽囊結石合併膽囊萎縮者還是需要手術的。如果不手術最現實的危險就是誘發梗阻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囊炎,長期的炎症狀態還會增加胰腺癌、膽囊癌的風險。

膽囊切除後會生結腸癌嗎?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一句話,有膽囊切除適應症的患者膽囊的切除還是利大於弊的。問題來了:膽囊切除後會不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

做一點醫學科普。一是膽囊的功能。二是膽汁酸合成和代謝。

膽囊具有儲存、濃縮、排洩膽汁的作用。膽汁由肝臟產生,膽囊通過吸收肝臟膽汁的水分,可以是肝臟膽汁濃縮30倍儲存於膽囊之中。當我們進食脂肪食物時,這些經過濃縮的膽汁從膽囊通過膽囊的收縮排出膽汁進入腸道參與消化的過程,自然濃縮的膽汁更有利於脂肪的消化。另一方面,膽囊還可以分泌一種稱為IgA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保護腸道免受次級膽汁酸的損害。

再來談談膽汁酸的合成與代謝。膽汁酸的原料為膽固醇,由肝臟細胞產生,它是膽汁的主要成分,在進入腸道之前稱為初級膽汁酸,進入腸道後與腸道細菌作用形成次級膽汁酸,完成脂肪的消化工作,膽汁酸在遠端小腸95%被小腸重新吸收進入肝臟,這就是肝腸循環。

瞭解了膽囊和膽汁酸代謝的醫學小知識之後,不難發現,與正常膽囊情況下相比,膽囊切除之後膽汁對腸道的影響發生了許多變化。

首先,膽囊分泌的一種免疫球蛋白喪失,增加了腸道受次級膽汁酸損傷的風險。此外,由於膽囊的切除,膽汁缺乏一個儲存的器官,膽汁就會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這就增加了次級膽汁酸的量,由於這些次級膽汁酸沒有經過濃縮,消化脂肪的能力明顯下降,這就影響了脂肪的消化與吸收,這必將導致腸道處於長期的慢性炎症狀態,增加結腸癌發生的風險。此外,有研究發現:腸道中過多的次級膽汁酸也是誘發腸癌的風險因素,次級膽汁酸本身就是一種導致腸粘膜氧化的氧化劑。

另一方面,膽囊切除術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也是其誘發結腸癌的原因之一。有文獻報道:膽囊切除之後,切除膽囊的患者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明顯減少,大腸桿菌、腸球菌明顯增加。眾所周知,健康的腸道菌群構成了腸道粘膜的機械屏障和生物學屏障,菌群的失衡也增加了腸道惡變的概率。

理論是如此,臨床研究結果又是怎樣?

先看兩個屍檢研究資料:第一個時Turnnen等的研究,他認為: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並認為其發生與膽囊切除之後膽汁酸代謝的變化有關。第二個為布羅伊爾的研究,他也認為膽囊切除後其結腸癌的發生概率明顯增加。有興趣者可查閱原文:Increase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cholecystectomy [J], Ann Surg 1981:194:639-640. Large bowel cancer risk in cholecystectomy and cholelithiasis. Digestiong. 1981; 194:639.

Schemhammer等對85184名36到41歲的進行膽囊切除的女性進行追蹤性的研究,16年後有877名患上了結直腸癌。他認為:膽囊切除術和結腸癌危險因素之間有非常顯著的聯繫。國內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行膽囊切除後結腸粘膜中膽汁酸構成發生改變,這是結腸癌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寫到這裡,有必要重申:膽結石切除膽囊後的確增加了結腸癌的風險,但不代表切除的醫療措施就是錯誤的!因為如果不切除,其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可能更大。當然對於一些靜止性的膽囊結石可能終身安靜,不發生任何症狀,其癌變率僅僅只有1-2%,個人認為完全不必預防性膽囊切除,鑑於其在消化過程之中的重要作用,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對於有膽囊切除適應症,且已經切除膽囊的朋友也不必緊張。畢竟,發生結腸癌的還是少數。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下建議:

1 增加膳食纖維的補充:膳食纖維對於腸道菌群的平衡非常找重要。它可以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保護腸道的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減少膽汁次級膽汁酸的腸道的損害;

2 增加益生菌的補充:益生菌對於腸道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這對於膽囊切除後腸道菌群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的矯治具有積極意義;

3 增加蔬菜等植物營養素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的攝入:道理很簡單這些都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並且容易消化;

4 關於脂肪的攝入:不建議完全拒絕脂肪,這會導致身體脂溶性維生素不足、身體激素處於低水平。當然由於濃縮的膽汁減少,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攝取;攝入的量以不拉肚子為原則;

5 增加發酵食物的補充:發酵食物很多如黑蒜、豆豉、豆腐乳等都是很好的對腸道健康有益的食物,它同時對於平衡腸道菌群也要積極的意義;

6 定期的腸鏡檢查:定期的腸鏡檢查還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發現癌前病變如腸息肉,也可以發現早期腸癌。

總之,儘管膽囊切除後發生腸癌的風險較正常人有所增加,但發生的還是少數,對於有膽囊結石有適應症者不予切除,會誘發梗阻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囊炎,出現健康風險可能更大!況且,長期的炎症狀態還會增加胰腺癌、膽囊癌的風險。當然,對於已經進行膽囊切除的朋友,定期的腸道檢查及正確的維護腸道的生活方式還是非常必要的。

歡迎關注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每天都有新知識。

"

近來連續接到一些朋友的私信,都是一些因膽囊結石剛剛做了膽囊切除的患者,他們有些擔心:詢問膽囊切除會不會再患結腸癌,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並非所有的膽結石都需要手術治療,對於結石不大並且沒有明顯臨床症狀者完全可以隨訪觀察。但對於一些有明顯症狀、反覆發作的膽絞痛著,或者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膽囊結石超過2cm者,或者膽囊結石合併膽囊萎縮者還是需要手術的。如果不手術最現實的危險就是誘發梗阻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囊炎,長期的炎症狀態還會增加胰腺癌、膽囊癌的風險。

膽囊切除後會生結腸癌嗎?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一句話,有膽囊切除適應症的患者膽囊的切除還是利大於弊的。問題來了:膽囊切除後會不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

做一點醫學科普。一是膽囊的功能。二是膽汁酸合成和代謝。

膽囊具有儲存、濃縮、排洩膽汁的作用。膽汁由肝臟產生,膽囊通過吸收肝臟膽汁的水分,可以是肝臟膽汁濃縮30倍儲存於膽囊之中。當我們進食脂肪食物時,這些經過濃縮的膽汁從膽囊通過膽囊的收縮排出膽汁進入腸道參與消化的過程,自然濃縮的膽汁更有利於脂肪的消化。另一方面,膽囊還可以分泌一種稱為IgA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保護腸道免受次級膽汁酸的損害。

再來談談膽汁酸的合成與代謝。膽汁酸的原料為膽固醇,由肝臟細胞產生,它是膽汁的主要成分,在進入腸道之前稱為初級膽汁酸,進入腸道後與腸道細菌作用形成次級膽汁酸,完成脂肪的消化工作,膽汁酸在遠端小腸95%被小腸重新吸收進入肝臟,這就是肝腸循環。

瞭解了膽囊和膽汁酸代謝的醫學小知識之後,不難發現,與正常膽囊情況下相比,膽囊切除之後膽汁對腸道的影響發生了許多變化。

首先,膽囊分泌的一種免疫球蛋白喪失,增加了腸道受次級膽汁酸損傷的風險。此外,由於膽囊的切除,膽汁缺乏一個儲存的器官,膽汁就會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這就增加了次級膽汁酸的量,由於這些次級膽汁酸沒有經過濃縮,消化脂肪的能力明顯下降,這就影響了脂肪的消化與吸收,這必將導致腸道處於長期的慢性炎症狀態,增加結腸癌發生的風險。此外,有研究發現:腸道中過多的次級膽汁酸也是誘發腸癌的風險因素,次級膽汁酸本身就是一種導致腸粘膜氧化的氧化劑。

另一方面,膽囊切除術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也是其誘發結腸癌的原因之一。有文獻報道:膽囊切除之後,切除膽囊的患者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明顯減少,大腸桿菌、腸球菌明顯增加。眾所周知,健康的腸道菌群構成了腸道粘膜的機械屏障和生物學屏障,菌群的失衡也增加了腸道惡變的概率。

理論是如此,臨床研究結果又是怎樣?

先看兩個屍檢研究資料:第一個時Turnnen等的研究,他認為: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並認為其發生與膽囊切除之後膽汁酸代謝的變化有關。第二個為布羅伊爾的研究,他也認為膽囊切除後其結腸癌的發生概率明顯增加。有興趣者可查閱原文:Increase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cholecystectomy [J], Ann Surg 1981:194:639-640. Large bowel cancer risk in cholecystectomy and cholelithiasis. Digestiong. 1981; 194:639.

Schemhammer等對85184名36到41歲的進行膽囊切除的女性進行追蹤性的研究,16年後有877名患上了結直腸癌。他認為:膽囊切除術和結腸癌危險因素之間有非常顯著的聯繫。國內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行膽囊切除後結腸粘膜中膽汁酸構成發生改變,這是結腸癌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寫到這裡,有必要重申:膽結石切除膽囊後的確增加了結腸癌的風險,但不代表切除的醫療措施就是錯誤的!因為如果不切除,其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可能更大。當然對於一些靜止性的膽囊結石可能終身安靜,不發生任何症狀,其癌變率僅僅只有1-2%,個人認為完全不必預防性膽囊切除,鑑於其在消化過程之中的重要作用,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對於有膽囊切除適應症,且已經切除膽囊的朋友也不必緊張。畢竟,發生結腸癌的還是少數。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下建議:

1 增加膳食纖維的補充:膳食纖維對於腸道菌群的平衡非常找重要。它可以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保護腸道的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減少膽汁次級膽汁酸的腸道的損害;

2 增加益生菌的補充:益生菌對於腸道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這對於膽囊切除後腸道菌群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的矯治具有積極意義;

3 增加蔬菜等植物營養素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的攝入:道理很簡單這些都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並且容易消化;

4 關於脂肪的攝入:不建議完全拒絕脂肪,這會導致身體脂溶性維生素不足、身體激素處於低水平。當然由於濃縮的膽汁減少,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攝取;攝入的量以不拉肚子為原則;

5 增加發酵食物的補充:發酵食物很多如黑蒜、豆豉、豆腐乳等都是很好的對腸道健康有益的食物,它同時對於平衡腸道菌群也要積極的意義;

6 定期的腸鏡檢查:定期的腸鏡檢查還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發現癌前病變如腸息肉,也可以發現早期腸癌。

總之,儘管膽囊切除後發生腸癌的風險較正常人有所增加,但發生的還是少數,對於有膽囊結石有適應症者不予切除,會誘發梗阻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囊炎,出現健康風險可能更大!況且,長期的炎症狀態還會增加胰腺癌、膽囊癌的風險。當然,對於已經進行膽囊切除的朋友,定期的腸道檢查及正確的維護腸道的生活方式還是非常必要的。

歡迎關注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每天都有新知識。

膽囊切除後會生結腸癌嗎?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