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2.陳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用量3~10克,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以片大,完整,色鮮豔,油性足,香氣濃烈,味先甜後感苦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2.陳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用量3~10克,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以片大,完整,色鮮豔,油性足,香氣濃烈,味先甜後感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3.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等。味辛,性溫;歸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溫中止嘔、燥溼行氣等功效。以身幹、個大、堅實飽滿、氣味濃烈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2.陳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用量3~10克,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以片大,完整,色鮮豔,油性足,香氣濃烈,味先甜後感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3.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等。味辛,性溫;歸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溫中止嘔、燥溼行氣等功效。以身幹、個大、堅實飽滿、氣味濃烈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4 .草果;味辛,性溫;歸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燥溼溫中、截瘧除談等功效。以表面棕褐色,質硬,略有蕉斑氣香者為佳。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2.陳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用量3~10克,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以片大,完整,色鮮豔,油性足,香氣濃烈,味先甜後感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3.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等。味辛,性溫;歸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溫中止嘔、燥溼行氣等功效。以身幹、個大、堅實飽滿、氣味濃烈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4 .草果;味辛,性溫;歸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燥溼溫中、截瘧除談等功效。以表面棕褐色,質硬,略有蕉斑氣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5.砂仁;又名春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用量3~6克,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等作用。砂仁在中醫學上分陽春砂,綠殼砂,海南砂三種。均以個大、身幹、堅實、仁飽滿、氣味濃者為佳。

可以用於調味的香辛料品種很多,這裡簡單的介紹了部分常見常用的香辛料。

"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調製滷水須因時而異,因勢而制;換句話說香料的應用是在使用中酌情調整的。

關於香料的應用有數不清的說法,可謂是百花爭豔!

相對而言,比較有道理的應該是借用中醫“君臣佐使”與“中軸線”的香料搭配應用法,看似不同的兩種方法,實者同出一轍。

廚師關於香料的認識與運用,更多的來源於工作中,在無數次反覆使用香料做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而已。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行業中95%的人對香料感到迷茫,僅處於認識部分香料的層面上;3%的人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而總結了一些經驗,對常用香料搭配以及相應的比例有自己的心得;真正做到能夠透徹瞭解與應用香料的人很少,也許只有1%左右而已。

在網絡中流傳著這麼一段關於香料使用的文字記載【烹調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大天王”。

問: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被稱為香料增香“四大天王”,它們在滷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答:比如用到四大天王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樣四味香料的香味就組成了一條線,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那麼在調配滷水,組方料包時就根據這條主線和食材的本身特點,還有能和這四味香料能輔助增香,互相促進的香料來補味,這樣才能食材更加吻合自己設定的目標口感,從而調製出自己的獨特風味。】

那麼這段話是否正確呢?

首先:我們分析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的基本特點,在這四種香料種“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最為濃烈,其次是“草果”,再者才是“桂皮”。

第二: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回甜相對大一點,其次是“丁香”略有回甜,還很難感受到;“草果”與“香茅草”味辛而沒有回甜。

知道這些基本的知識,我們就能夠分析出:比如用到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大天王香料滷製而成的滷貨成品,最先拿到手中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然後吃到嘴裡嚐到的是草果香,而最後丁香和香茅草屬於“回口香”。這段話是否正確?

在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中,桂皮的出香效果是比較差的其餘三種任何一種香料的香味都比桂皮濃,那麼要想首先聞到來自桂皮的香味,需要用多少桂皮呢?吃到嘴裡有草果的香味,而草果的香味相對特殊,我們曾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顯示85%以上的人不喜歡草果的香味,甚至反感。而要想回香有丁香與香茅草的香味,那麼他們的用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此小的用量再加上其他香料香味的滲入,我們還能感應到有來自“丁香與香茅草”的回香,那真實神了。

至於這段曾經流傳關於香料的話是否正確,大家試試就知道結果,無需多言!然而,不是說以“桂皮、丁香、香茅草、草果”這四種香料為中軸線是錯誤的,而是在使用中我們不瞭解香料的基本原理知識,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認識常用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八角香等。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以紅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香甜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2.丁香;又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等。味辛,性溫;歸脾、腎、胃經。用量2~5克,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等功效。以完整、油性足、個大,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能夠下沉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3.小茴香;又名香絲菜、小茴、茴香等。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等功效。以個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4.山奈;又名三奈、沙姜、山辣等。味辛,性溫;歸胃經。用量6~9克,具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等功效。以色白、粉性足、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5.木香;又名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胃、脾、大腸、三焦、膽經。用量3~6克,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以香味濃烈,先甜後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6.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皮草等。味甘,性平;歸心、肺、胃、脾經。用量2~10克,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以皮細緊、色紅棕、質地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7.白芷;禹白芷、川白芷、香白芷等。味辛,性溫;歸胃、肺經。用量3~9克,具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功效。以質硬,斷面類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芳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8.當歸;又名雲歸、秦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用量6~12克,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等功效。以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濃郁香氣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9.肉豆蔻;又名肉蔻、肉果、玉果等。味辛,性溫;歸胃、脾、大腸經。用量3~10克,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等功效。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0.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等。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肝、脾經。用量2~5克,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以質堅實而脆,外層紅棕色也油潤,香氣特異而濃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1.豆蔻;又名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等。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等功效。以表面暗棕色,有皺紋,氣芳香,味辛涼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2.陳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用量3~10克,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以片大,完整,色鮮豔,油性足,香氣濃烈,味先甜後感苦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3.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等。味辛,性溫;歸胃、脾經。用量3~6克,具有溫中止嘔、燥溼行氣等功效。以身幹、個大、堅實飽滿、氣味濃烈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4 .草果;味辛,性溫;歸脾、胃經。用量3~6克,具有燥溼溫中、截瘧除談等功效。以表面棕褐色,質硬,略有蕉斑氣香者為佳。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15.砂仁;又名春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用量3~6克,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等作用。砂仁在中醫學上分陽春砂,綠殼砂,海南砂三種。均以個大、身幹、堅實、仁飽滿、氣味濃者為佳。

可以用於調味的香辛料品種很多,這裡簡單的介紹了部分常見常用的香辛料。

15種常用的香辛料,明白它們的基本性能後,才能合理的去烹飪使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