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民俗之響堂扇鼓

民俗 舞蹈 文物 藝術 方誌邯鄲 2017-06-13

邯鄲民俗之響堂扇鼓

.扇鼓

響堂扇鼓,起於北齊。平原連響,石窟共鳴。舞蹈演唱,相得益彰。民俗文化,峰峰特色。邯鄲旅遊,不可或缺!

響堂山位於峰峰礦區境內,是一座集文物、古蹟、石窟藝術為一體的名山勝境。石窟開鑿於北齊時期(550—577年)。據說響堂扇鼓起始於石窟開鑿之後,具體年代不詳。當時,為歡慶石窟開鑿成功,當地群眾便以打扇鼓的形式予以慶賀,流傳至今。

響堂扇鼓是一種有柄的單面鼓,鼓柄下綴有三、四個鐵環,鼓面只有碗口大小,面用羊皮或牛皮蒙成,鼓圈用銅箍匝成,形狀酷似一把半撐開的摺疊紙扇,因此稱為扇鼓。響堂扇鼓的鼓槌是一條扁形的短鞭,由藤條修刮而成,有自然彈性,鞭分粗細兩頭,手握處的細頭為尾端,拴有五顏六色的綢條。響堂扇鼓的特點是:在平原地帶打擊時,鼓與環發出清脆的連響,尤如河水流淌,悅耳動聽;在響堂山石窟處打擊時,能引起石窟的共鳴,如滾雷過澗、驚濤拍岸,極具威勢。因此稱之為響堂扇鼓。

響堂扇鼓既是以鼓為道具的舞蹈,又是以鼓為伴奏的演唱。前者可邊鼓邊舞,表演者既是鼓手,又是舞者;後者可間打間唱,表演者既是鼓手,又是歌手。這就要求每一位參與者必須具有多種技能,表演起來才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一般說來,女性耍鼓嫻熟平穩,腰肢柔婉;男性耍鼓則剛勁有力,灑脫奔放。青年人打鼓,往往是鼓點輕盈流暢,動作活潑,躥蹦跳躍,朝氣蓬勃;老年藝人鼓點打得鏗鏘有力,舞步穩健,帶出的隊形變化有序,銜接自然,可增強鼓者興趣。因此,不同年齡性別的人,打出的鼓點各不相同,但基本動作要求是一致的。鼓點有單鼓點和雙鼓點之分。單鼓點以四分之二拍為多,節奏以四分音符為主;雙鼓點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為主。可隨情緒的變化,打出輕、重、緩、急不同的鼓點,表現出不同的情緒,表達出人們的喜怒哀樂。一個人能獨打,兩個人可追打,四個人可對打。打鼓人數不限,可多可少。多人打鼓時,其隊形、打法、套路可隨領鼓人隨意變化。打鼓時間可長可短,白天、晚上均可,不受時令、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一種好學、便於掌握、即興而起的大眾化文藝娛樂活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