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第一份直立式虹吸壺的專利權則出現於1842年,由法國里昂的一位女士獲得。這是不是意味平衡式虹吸壺早兩年出現?事實並非如此:早在1827年普魯士的一份出版品中就已經出現了直立式虹吸壺的的插畫;而根據貝多芬助理安東·辛德勒寫的傳記,貝多芬早在逝世之前的十幾年就已經用直立式虹吸壺煮咖啡了——如果兩者的記載均準確,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將比平衡式虹吸壺至少悠久十年以上,只是最早的發明者並沒有,也未必有條件申請專利罷了。

火焰和蒸汽、玻璃和金屬、壓力和重力……誕生於19世紀早期的虹吸壺集以上元素之大成,身上具備了一種工業革命式的獨特浪漫。世界上最鍾情於虹吸壺的日本人將咖啡寫作“珈琲”,僅從這兩個日文漢字似乎就能嗅到虹吸咖啡壺所帶來的金屬氣味,這也算是日本人獨有的匠意吧。

法壓壺與手衝壺:從實用性到藝術感

與虹吸壺幾乎同時問世的,是法壓壺。法壓壺全稱法式濾壓壺,顧名思義是通過按壓方式萃取的咖啡壺。與虹吸壺相同,法壓壺的起源也已經漫漶在歷史中,據威廉·哈里森·阿克斯(William Harrison Ukers)所著的《關於咖啡的一切》(All About Coffee)記載,第一個法壓壺於在1800年左右出現,但書中並沒有錄入相關的證據。直到1852年,法壓壺專利權終於問世:一個法國金屬加工技工和一個商人聯合發明了一種“活塞過濾咖啡”的裝置,這是一種圓柱形容器,中間有一根直杆,連著一片帶有網眼、被兩層法蘭絨夾在中間的錫箔,使用通過將直杆壓入容器的方式將咖啡粉壓入容器底部,以達到萃取的效果。

專利權往往會晚於發明出現的時間,所以不妨將1852年視為法壓壺出現時間的下限;而法壓壺與虹吸壺究竟哪一種更古老,恐怕將成為永遠的謎團。不過相較於虹吸壺,法壓壺的使用方式的確“野性”很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末放入壺內注入熱水,然後將帶有濾網的蓋子蓋上,待萃取時間到後慢慢按下手柄,咖啡粉末便會被濾網推向咖啡壺的底部,之後便可以倒出咖啡。當然,法壓壺中的咖啡粉不能研磨的過細,否則細密度有限的濾網達不到過濾的效果,那倒不如直接喝一杯土耳其咖啡了,至少那些咖啡渣還能佔佔卜,而不會被品客棄之如敝屣。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第一份直立式虹吸壺的專利權則出現於1842年,由法國里昂的一位女士獲得。這是不是意味平衡式虹吸壺早兩年出現?事實並非如此:早在1827年普魯士的一份出版品中就已經出現了直立式虹吸壺的的插畫;而根據貝多芬助理安東·辛德勒寫的傳記,貝多芬早在逝世之前的十幾年就已經用直立式虹吸壺煮咖啡了——如果兩者的記載均準確,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將比平衡式虹吸壺至少悠久十年以上,只是最早的發明者並沒有,也未必有條件申請專利罷了。

火焰和蒸汽、玻璃和金屬、壓力和重力……誕生於19世紀早期的虹吸壺集以上元素之大成,身上具備了一種工業革命式的獨特浪漫。世界上最鍾情於虹吸壺的日本人將咖啡寫作“珈琲”,僅從這兩個日文漢字似乎就能嗅到虹吸咖啡壺所帶來的金屬氣味,這也算是日本人獨有的匠意吧。

法壓壺與手衝壺:從實用性到藝術感

與虹吸壺幾乎同時問世的,是法壓壺。法壓壺全稱法式濾壓壺,顧名思義是通過按壓方式萃取的咖啡壺。與虹吸壺相同,法壓壺的起源也已經漫漶在歷史中,據威廉·哈里森·阿克斯(William Harrison Ukers)所著的《關於咖啡的一切》(All About Coffee)記載,第一個法壓壺於在1800年左右出現,但書中並沒有錄入相關的證據。直到1852年,法壓壺專利權終於問世:一個法國金屬加工技工和一個商人聯合發明了一種“活塞過濾咖啡”的裝置,這是一種圓柱形容器,中間有一根直杆,連著一片帶有網眼、被兩層法蘭絨夾在中間的錫箔,使用通過將直杆壓入容器的方式將咖啡粉壓入容器底部,以達到萃取的效果。

專利權往往會晚於發明出現的時間,所以不妨將1852年視為法壓壺出現時間的下限;而法壓壺與虹吸壺究竟哪一種更古老,恐怕將成為永遠的謎團。不過相較於虹吸壺,法壓壺的使用方式的確“野性”很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末放入壺內注入熱水,然後將帶有濾網的蓋子蓋上,待萃取時間到後慢慢按下手柄,咖啡粉末便會被濾網推向咖啡壺的底部,之後便可以倒出咖啡。當然,法壓壺中的咖啡粉不能研磨的過細,否則細密度有限的濾網達不到過濾的效果,那倒不如直接喝一杯土耳其咖啡了,至少那些咖啡渣還能佔佔卜,而不會被品客棄之如敝屣。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不難看出,這樣的器具也很適合沏茶。在中國,法壓壺常被叫做沖茶器,那一張濾網應對茶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中國人喝茶似乎並不介意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否則大可拿一副蓋碗,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相比於咖啡,這卻是中國茶方便的地方。

與虹吸壺一樣,法壓壺也歷經後人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1935年,一家米蘭公司將彈簧加入活塞底部的盤狀結構上,使濾網能夠與容器底面保持平行,以保證咖啡粉被均勻萃取。雖然沒有虹吸壺的儀式感,但法壓壺價值低廉、操作方便,其較強實用性無疑更有助於咖啡的普及。

法壓壺與虹吸壺誕生的意義本在於幫助人類打贏與咖啡的過濾戰爭,但顯然人類還沒有贏得勝利——這並不是壞事,否則將咖啡的儀式感昇華到極致的手衝壺也就不可能在20世紀初問世了。

手衝咖壺的發明者是一位德國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名叫梅麗塔·本茨(Melitta Bentz)。在德國,還有一位開創了奔馳汽車帝國的卡爾·本茨(Karl Benz)或許更出名,但梅麗塔·本茨對咖啡飲用史的改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顯然更為潤物無聲。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梅麗塔·本茨是一個資深咖啡控,尤其喜歡一種名為“Sch?lchen Hee?en”的現煮薩克森咖啡。然而,當時的咖啡壺卻難以讓她滿意:咖啡過濾裝置很難清洗,咖啡也太容易過度萃取,更不用提透過濾網殘留在牙縫中的咖啡渣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第一份直立式虹吸壺的專利權則出現於1842年,由法國里昂的一位女士獲得。這是不是意味平衡式虹吸壺早兩年出現?事實並非如此:早在1827年普魯士的一份出版品中就已經出現了直立式虹吸壺的的插畫;而根據貝多芬助理安東·辛德勒寫的傳記,貝多芬早在逝世之前的十幾年就已經用直立式虹吸壺煮咖啡了——如果兩者的記載均準確,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將比平衡式虹吸壺至少悠久十年以上,只是最早的發明者並沒有,也未必有條件申請專利罷了。

火焰和蒸汽、玻璃和金屬、壓力和重力……誕生於19世紀早期的虹吸壺集以上元素之大成,身上具備了一種工業革命式的獨特浪漫。世界上最鍾情於虹吸壺的日本人將咖啡寫作“珈琲”,僅從這兩個日文漢字似乎就能嗅到虹吸咖啡壺所帶來的金屬氣味,這也算是日本人獨有的匠意吧。

法壓壺與手衝壺:從實用性到藝術感

與虹吸壺幾乎同時問世的,是法壓壺。法壓壺全稱法式濾壓壺,顧名思義是通過按壓方式萃取的咖啡壺。與虹吸壺相同,法壓壺的起源也已經漫漶在歷史中,據威廉·哈里森·阿克斯(William Harrison Ukers)所著的《關於咖啡的一切》(All About Coffee)記載,第一個法壓壺於在1800年左右出現,但書中並沒有錄入相關的證據。直到1852年,法壓壺專利權終於問世:一個法國金屬加工技工和一個商人聯合發明了一種“活塞過濾咖啡”的裝置,這是一種圓柱形容器,中間有一根直杆,連著一片帶有網眼、被兩層法蘭絨夾在中間的錫箔,使用通過將直杆壓入容器的方式將咖啡粉壓入容器底部,以達到萃取的效果。

專利權往往會晚於發明出現的時間,所以不妨將1852年視為法壓壺出現時間的下限;而法壓壺與虹吸壺究竟哪一種更古老,恐怕將成為永遠的謎團。不過相較於虹吸壺,法壓壺的使用方式的確“野性”很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末放入壺內注入熱水,然後將帶有濾網的蓋子蓋上,待萃取時間到後慢慢按下手柄,咖啡粉末便會被濾網推向咖啡壺的底部,之後便可以倒出咖啡。當然,法壓壺中的咖啡粉不能研磨的過細,否則細密度有限的濾網達不到過濾的效果,那倒不如直接喝一杯土耳其咖啡了,至少那些咖啡渣還能佔佔卜,而不會被品客棄之如敝屣。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不難看出,這樣的器具也很適合沏茶。在中國,法壓壺常被叫做沖茶器,那一張濾網應對茶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中國人喝茶似乎並不介意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否則大可拿一副蓋碗,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相比於咖啡,這卻是中國茶方便的地方。

與虹吸壺一樣,法壓壺也歷經後人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1935年,一家米蘭公司將彈簧加入活塞底部的盤狀結構上,使濾網能夠與容器底面保持平行,以保證咖啡粉被均勻萃取。雖然沒有虹吸壺的儀式感,但法壓壺價值低廉、操作方便,其較強實用性無疑更有助於咖啡的普及。

法壓壺與虹吸壺誕生的意義本在於幫助人類打贏與咖啡的過濾戰爭,但顯然人類還沒有贏得勝利——這並不是壞事,否則將咖啡的儀式感昇華到極致的手衝壺也就不可能在20世紀初問世了。

手衝咖壺的發明者是一位德國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名叫梅麗塔·本茨(Melitta Bentz)。在德國,還有一位開創了奔馳汽車帝國的卡爾·本茨(Karl Benz)或許更出名,但梅麗塔·本茨對咖啡飲用史的改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顯然更為潤物無聲。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梅麗塔·本茨是一個資深咖啡控,尤其喜歡一種名為“Sch?lchen Hee?en”的現煮薩克森咖啡。然而,當時的咖啡壺卻難以讓她滿意:咖啡過濾裝置很難清洗,咖啡也太容易過度萃取,更不用提透過濾網殘留在牙縫中的咖啡渣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梅麗塔·本茨最終找到了破局的辦法:她用兒子的吸墨紙作為濾紙,套上一個用釘子刺破的黃銅壺,終於實現了在過濾咖啡渣的同時又能儘可能保留咖啡香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梅麗塔·本茨很快發明了一款拱形底部穿有一個出水孔的銅質咖啡濾杯——世界上第一個手衝式咖啡壺由此誕生。1908年,梅麗塔·本茨為這項發明註冊了專利,其商標便是手寫的簽名“梅麗塔”。而以“梅麗塔”名的手衝式咖啡也由此沾染上了濃濃的德式風情。

這種手衝咖啡能夠在日後的歲月裡漸漸“馴化”全世界咖啡擁躉的舌尖,依靠的當然不是其德式風情。手衝咖啡需要極為精細的操作,不同的咖啡豆品種,不同的烘焙程度,不同的研磨顆粒度,甚至不同的濾杯形狀、螺紋及出水孔數量,都對應著不同的沖泡手法。當然,作為回報,手衝咖啡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富與極致的口感,這又是其它咖啡所無法企及的。

手工式咖啡壺的推陳出新

手衝咖啡的問世,正式將咖啡品鑑提升為一種藝術。不過咖啡壺的發展史如同人類的想像力一樣不會止步,在梅麗塔·本茨發明手衝咖啡的25年之後,一個帶有“蒸汽朋克”般復古感的咖啡壺誕生了,這就是摩卡壺。

在咖啡界,“摩卡”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名詞。它首先是也門紅海岸邊的一座港口城市的名字——從15世紀到17世紀,這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貿易中心,全盛時期幾乎壟斷了咖啡出口貿易;其實,它是摩卡港一種“巧克力色”的咖啡豆的名字;再次,它是一種加入了少量巧克力的意式拿鐵咖啡的名字;最後,它還是一種咖啡壺的名字……

摩卡壼又稱蒸氣衝煮式咖啡壺,1933年由意大利工程師阿方索·比亞樂堤(Alfonso Bialetti)發明。阿方索·比亞樂堤無意中發現他家鄉的婦女使用一種有個深孔的洗衣桶洗衣服,桶下有一個容器裡面裝有灰渣和肥皂,其混合物遇水產生的肥皂泡沫會浮到上面的洗衣桶上來,可以讓在桶裡的衣服清洗時使用。以此為靈感,阿方索·比亞樂堤發明了摩卡壺:與虹吸壺相似,這種咖啡壺同樣是兩層結構,下壺中的水煮開沸騰後,就會通過裝有咖啡粉的網狀濾器噴入壺的上半部分。不同的是虹吸壺的咖啡會迴流到下壺,而摩卡壺的咖啡則直接噴入到了上壺。

可以看出,摩卡壺的核心在於水沸騰時產生的蒸汽壓力,這種壓力要遠大於手部咖啡所依賴的重力,故而摩卡壺衝出的咖啡要更為濃郁,且能產生油脂——雖然比起利用濃縮咖啡機萃取出的濃縮咖啡尚有距離。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第一份直立式虹吸壺的專利權則出現於1842年,由法國里昂的一位女士獲得。這是不是意味平衡式虹吸壺早兩年出現?事實並非如此:早在1827年普魯士的一份出版品中就已經出現了直立式虹吸壺的的插畫;而根據貝多芬助理安東·辛德勒寫的傳記,貝多芬早在逝世之前的十幾年就已經用直立式虹吸壺煮咖啡了——如果兩者的記載均準確,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將比平衡式虹吸壺至少悠久十年以上,只是最早的發明者並沒有,也未必有條件申請專利罷了。

火焰和蒸汽、玻璃和金屬、壓力和重力……誕生於19世紀早期的虹吸壺集以上元素之大成,身上具備了一種工業革命式的獨特浪漫。世界上最鍾情於虹吸壺的日本人將咖啡寫作“珈琲”,僅從這兩個日文漢字似乎就能嗅到虹吸咖啡壺所帶來的金屬氣味,這也算是日本人獨有的匠意吧。

法壓壺與手衝壺:從實用性到藝術感

與虹吸壺幾乎同時問世的,是法壓壺。法壓壺全稱法式濾壓壺,顧名思義是通過按壓方式萃取的咖啡壺。與虹吸壺相同,法壓壺的起源也已經漫漶在歷史中,據威廉·哈里森·阿克斯(William Harrison Ukers)所著的《關於咖啡的一切》(All About Coffee)記載,第一個法壓壺於在1800年左右出現,但書中並沒有錄入相關的證據。直到1852年,法壓壺專利權終於問世:一個法國金屬加工技工和一個商人聯合發明了一種“活塞過濾咖啡”的裝置,這是一種圓柱形容器,中間有一根直杆,連著一片帶有網眼、被兩層法蘭絨夾在中間的錫箔,使用通過將直杆壓入容器的方式將咖啡粉壓入容器底部,以達到萃取的效果。

專利權往往會晚於發明出現的時間,所以不妨將1852年視為法壓壺出現時間的下限;而法壓壺與虹吸壺究竟哪一種更古老,恐怕將成為永遠的謎團。不過相較於虹吸壺,法壓壺的使用方式的確“野性”很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末放入壺內注入熱水,然後將帶有濾網的蓋子蓋上,待萃取時間到後慢慢按下手柄,咖啡粉末便會被濾網推向咖啡壺的底部,之後便可以倒出咖啡。當然,法壓壺中的咖啡粉不能研磨的過細,否則細密度有限的濾網達不到過濾的效果,那倒不如直接喝一杯土耳其咖啡了,至少那些咖啡渣還能佔佔卜,而不會被品客棄之如敝屣。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不難看出,這樣的器具也很適合沏茶。在中國,法壓壺常被叫做沖茶器,那一張濾網應對茶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中國人喝茶似乎並不介意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否則大可拿一副蓋碗,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相比於咖啡,這卻是中國茶方便的地方。

與虹吸壺一樣,法壓壺也歷經後人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1935年,一家米蘭公司將彈簧加入活塞底部的盤狀結構上,使濾網能夠與容器底面保持平行,以保證咖啡粉被均勻萃取。雖然沒有虹吸壺的儀式感,但法壓壺價值低廉、操作方便,其較強實用性無疑更有助於咖啡的普及。

法壓壺與虹吸壺誕生的意義本在於幫助人類打贏與咖啡的過濾戰爭,但顯然人類還沒有贏得勝利——這並不是壞事,否則將咖啡的儀式感昇華到極致的手衝壺也就不可能在20世紀初問世了。

手衝咖壺的發明者是一位德國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名叫梅麗塔·本茨(Melitta Bentz)。在德國,還有一位開創了奔馳汽車帝國的卡爾·本茨(Karl Benz)或許更出名,但梅麗塔·本茨對咖啡飲用史的改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顯然更為潤物無聲。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梅麗塔·本茨是一個資深咖啡控,尤其喜歡一種名為“Sch?lchen Hee?en”的現煮薩克森咖啡。然而,當時的咖啡壺卻難以讓她滿意:咖啡過濾裝置很難清洗,咖啡也太容易過度萃取,更不用提透過濾網殘留在牙縫中的咖啡渣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梅麗塔·本茨最終找到了破局的辦法:她用兒子的吸墨紙作為濾紙,套上一個用釘子刺破的黃銅壺,終於實現了在過濾咖啡渣的同時又能儘可能保留咖啡香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梅麗塔·本茨很快發明了一款拱形底部穿有一個出水孔的銅質咖啡濾杯——世界上第一個手衝式咖啡壺由此誕生。1908年,梅麗塔·本茨為這項發明註冊了專利,其商標便是手寫的簽名“梅麗塔”。而以“梅麗塔”名的手衝式咖啡也由此沾染上了濃濃的德式風情。

這種手衝咖啡能夠在日後的歲月裡漸漸“馴化”全世界咖啡擁躉的舌尖,依靠的當然不是其德式風情。手衝咖啡需要極為精細的操作,不同的咖啡豆品種,不同的烘焙程度,不同的研磨顆粒度,甚至不同的濾杯形狀、螺紋及出水孔數量,都對應著不同的沖泡手法。當然,作為回報,手衝咖啡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富與極致的口感,這又是其它咖啡所無法企及的。

手工式咖啡壺的推陳出新

手衝咖啡的問世,正式將咖啡品鑑提升為一種藝術。不過咖啡壺的發展史如同人類的想像力一樣不會止步,在梅麗塔·本茨發明手衝咖啡的25年之後,一個帶有“蒸汽朋克”般復古感的咖啡壺誕生了,這就是摩卡壺。

在咖啡界,“摩卡”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名詞。它首先是也門紅海岸邊的一座港口城市的名字——從15世紀到17世紀,這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貿易中心,全盛時期幾乎壟斷了咖啡出口貿易;其實,它是摩卡港一種“巧克力色”的咖啡豆的名字;再次,它是一種加入了少量巧克力的意式拿鐵咖啡的名字;最後,它還是一種咖啡壺的名字……

摩卡壼又稱蒸氣衝煮式咖啡壺,1933年由意大利工程師阿方索·比亞樂堤(Alfonso Bialetti)發明。阿方索·比亞樂堤無意中發現他家鄉的婦女使用一種有個深孔的洗衣桶洗衣服,桶下有一個容器裡面裝有灰渣和肥皂,其混合物遇水產生的肥皂泡沫會浮到上面的洗衣桶上來,可以讓在桶裡的衣服清洗時使用。以此為靈感,阿方索·比亞樂堤發明了摩卡壺:與虹吸壺相似,這種咖啡壺同樣是兩層結構,下壺中的水煮開沸騰後,就會通過裝有咖啡粉的網狀濾器噴入壺的上半部分。不同的是虹吸壺的咖啡會迴流到下壺,而摩卡壺的咖啡則直接噴入到了上壺。

可以看出,摩卡壺的核心在於水沸騰時產生的蒸汽壓力,這種壓力要遠大於手部咖啡所依賴的重力,故而摩卡壺衝出的咖啡要更為濃郁,且能產生油脂——雖然比起利用濃縮咖啡機萃取出的濃縮咖啡尚有距離。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933年的世界與一百年前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進步使得工業意味十足的咖啡機漸漸登上舞臺,咖啡壺面臨著更多同類產品的挑戰。事實上咖啡機的歷史並不比咖啡壺晚多少,早在1884年,意大利人就取得了第一臺濃縮咖啡機的專利,而到摩卡壺問世的年代,濃縮咖啡機已經經過了多次改良。雖然摩卡壺的靈感來源於洗衣桶,但不妨將其看做傳統咖啡壺與濃縮咖啡機之間的過渡,只是富有黑色幽默的是,在短短几年之後來襲的第一次咖啡浪潮中,唱主角的居然是速溶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在濃縮咖啡機迅速擴張的同時,手工式咖啡壺不僅沒有消亡,反而隨著人們對咖啡的重新審視而推陳出新。如果說聰明杯、冰滴咖啡壺、冷泡咖啡壺等還僅僅是手衝壺與法壓壺的變體,那2005年,機械工程師阿蘭·阿德勒所發明的愛樂壓(AeroPress)就稱得上劃時代。這種咖啡壺類似於一個大號注射器,使用時在其“針筒”內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和熱水,然後壓下推杆,咖啡就會透過濾紙流入容器內。看得出來,愛樂壓兼具法壓壺與手衝壺的特色,只是在快節奏時代下,少了往昔慢火烹煮的儀式感……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無酒精飲料,咖啡的確切起源早已被漫長歲月所漫漶。在一則流傳較廣的傳說中,咖啡的發現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9世紀的埃塞俄比亞牧羊人:他在無意中看到自己的羊群因為吃了一種果子而變得興奮異常,因此將這些果子帶回了自己的部落。牧羊人不會知道,自己小小的好奇心,將會在下一個千年掀起怎樣的波瀾。

牧羊人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但果子卻從此在了人類文明的紀念碑有了屬於自己的名稱:咖啡果。如果再進一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詞組尾部的“果”字去掉,便成了那個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夢幻飲料——咖啡。

現實當然沒有拆字那麼簡單。從咖啡果到咖啡還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工序,正如同咖啡轉入亞歐大陸直到全世界也還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道路。在咖啡果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埃塞俄比亞人還只是把它當做食物與興奮劑,專供出徵的戰士服用。正因為如此,當13世紀埃塞俄比亞軍隊渡過曼德海峽入侵也門時,這些咖啡果才有可能隨著戰火的蔓延踏上了阿拉伯人的土地。

13世紀是阿拉伯帝國衰落與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代。後世的歷史學家在研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將關注點放在兩大帝國的此消彼長,從而忽略了咖啡果流入阿拉伯世界並融入阿拉伯文化的意義。事實證明,小小的咖啡果遠比那些橫跨三大洲的帝國更富生命力:當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早已塵封成歷史名詞時,咖啡卻依然隨著咖啡師舞動的手指流淌在不同款式的咖啡壺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芬芳香氣。

歲月流金,小火慢烹,掩不住倦客細嗅。咖啡與人類交織的旅程,正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咖啡壺中開始。

土耳其咖啡壺:最接近咖啡本色的器具

作為最古老的咖啡果種植者,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咖啡果傳出非洲之角前就已經開始飲用“水煮咖啡”了,不過作為飲料的咖啡是在傳入阿拉伯世界之後才廣為流行,英語中 “Coffee”一詞正源於阿拉伯語中的“??????(Qahwa)”。不過這條流行之路的確經歷了一段曲折:伊斯蘭教義禁止飲酒,而咖啡同樣具有刺激大腦神經的功效,故而伊斯蘭教領袖在最初曾一度禁止教徒們喝咖啡,直到埃及蘇丹沒能抵抗住咖啡的誘惑而宣佈解禁——有趣的是,幾百年後,相同的橋段還將在天主教教皇克萊門八世身上再次上演。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成為亞歐交界處最強大的霸主。作為伊斯蘭國家,奧斯曼帝國同樣禁酒而不禁咖啡,於是咖啡成為奧斯曼帝國廣袤疆域中最重要的社交飲品,其地位與中華文化圈的茶相似。由此,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咖啡沾染上了深深的土耳其色彩,從而也孕育出了最古老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壺。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僅通過粗獷的款式設計也能品味到耳其咖啡壺的歷史感:量杯一樣的壺身,上端邊緣突出一個傾液嘴以方便倒出咖啡;與傾液嘴呈九十度的壺身外側有一個長而直的把手,為了隔熱有時會做成木柄;壺身材質多為黃銅,偶爾也會炫耀性地使用陶瓷——相對於歐洲大陸,奧斯曼帝國離陶瓷的原產地中國畢竟更近一些。

這種土耳其咖啡壺簡易得如同藥罐。很難想像,在咖啡最初流通於阿拉伯世界的歲月中,竟是這種簡易到沒有過濾裝置的器具支撐起了整個咖啡界。立足於如此簡易的咖啡壺,土耳其咖啡的做法同樣直率: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直接放入壺中烹煮,待水過三沸後倒入杯中浸泡萃取,由飲用者連同沉澱的咖啡渣一同品啜。這樣的咖啡難免會讓人有乾澀感,然而依據土耳其人的習俗,到別人家作客時喝完咖啡如果馬上喝水便意味著主人的咖啡沒有煮好,這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羞辱。

不過,咖啡渣在土耳其風情的薰陶下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咖啡占卜——這一頗具神祕感的儀式也只有土耳其咖啡才能做到:未經過濾的土耳其咖啡會在杯中剩下不少殘渣,這時飲用者需想好要占卜的問題,然後將咖啡杯倒扣在杯盤上再小心打開,杯盤上咖啡渣不同的形狀便代表了問題的答案。滿月代表好運,半月代表平穩,新月代表需謹慎,三日月代表不甚順心……其實只要倒扣的時候小心些,滿月永遠是最容易出現的圖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咖啡倒更像是一張幸運符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極富伊斯蘭特色的咖啡占卜在歐洲文化中其實也頗為常見,只是換了一幅“面孔”:歐洲人用的是茶葉渣而不是咖啡渣,這便是茶葉占卜(Tasseography)。在魔幻經典《哈利波特》中,茶渣占卜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三年級課程占卜科目內容,電影裡的哈利波特佔出了一個“大黑狗”的形象,暗示著死亡——請放心,在土耳其咖啡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不吉利的寓意。

土耳其咖啡壺的形式雖然簡單,但一旦與雕刻繪畫相勾連,土耳其咖啡壺一樣可以成為精緻華美的藝術品。在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中,這種咖啡壺漸漸流行於東歐、巴爾幹、中東及北非等地區,並最終成為眾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希臘——在希臘,將這種咖啡壺叫做土耳其咖啡壺是會遭白眼的,一定要改稱希臘咖啡壺;相應的,土耳其咖啡當然也就成了希臘咖啡。

直立式與平衡式:虹吸壺裡的兩種浪漫

相對於咖啡的早期歷史,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軌跡要清晰得多。16世紀末,咖啡以途經意大利傳入西歐地區,當時這種飲料被稱為“伊斯蘭酒”。和伊斯蘭教一樣,天主教徒最初也將咖啡視為“魔鬼飲料”,不過咖啡誘人的香氣實在很難讓人說“NO”——法國主教塔列郞的描述大體能代表西歐人初識咖啡的激動:“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灼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最終,教皇克萊門八世在品嚐過咖啡後成為其忠實的擁躉並且對其進行祝福,咖啡就此在天主教世界“光明正大”地流傳開來。

雖然有了教皇“御批”的通行證,但囿於產地等多種因素,西歐市面上的咖啡價值不菲,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消費的大眾飲品,這才有了咖啡通過維也納之戰傳入奧地利的故事。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利,在倉皇撤退中留下了一袋咖啡豆,被一位名叫哥辛斯基的奧地利士兵發現。這個哥辛斯基倒也識貨,藉著這一袋咖啡豆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兩百年後,維也納的咖啡館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聚集地——維也納沒有屈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鐵蹄,卻卻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咖啡所征服,戰爭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自有一番玄妙。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8世紀後,咖啡果隨著大航海的足跡被引入印度尼西亞及南美,產量日益提高,終於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咖啡的流行給足了普羅大眾福利,不過另一個困擾也隨之鋪開:如何這些惱人的咖啡渣呢?與土耳其人發展出咖啡占卜不同,歐洲人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過濾戰爭。

最早出現的,是虹吸壺。即虹吸式咖啡壺。虹吸壺得名於虹吸(syphon)這一力學現象,臺灣地區音譯為“賽風壺”。虹吸壺分為上下兩個壺,上壺底部與下壺想通並夾有咖啡粉,下壺則用於盛水。利用酒精燈對下壺加熱後,藉助熱脹冷縮原理將下壺熱水推至上壺並“途經”被濾芯包裹好的咖啡粉,待下壺冷卻後將上壺的水迴流便蝶變成了咖啡。虹吸是基於液麵高度差的作用力而產生的力學現象,可以看出虹吸壺名為虹吸但其實與虹吸原理無關,倒是叫做“脹縮壺”更為貼切了。

虹吸壺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直立式虹吸壺,另一種為平衡式虹吸壺——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比利時皇家咖啡壺。問題出來了:這兩種虹吸壺哪一種更古老,它們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帕特里齊亞·莫爾頓(Enrico Maltoni-Mauro Carli)在《咖啡機》一書中稱,世界上最早的平衡式虹吸壺,是英格蘭造船工程師羅伯特·納皮爾(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發明的,故又稱納皮爾壺。最初的納皮爾壺相對簡約,經過後人的逐步改良,漸漸加上了水龍頭和酒精燈自動熄滅裝置。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第一份直立式虹吸壺的專利權則出現於1842年,由法國里昂的一位女士獲得。這是不是意味平衡式虹吸壺早兩年出現?事實並非如此:早在1827年普魯士的一份出版品中就已經出現了直立式虹吸壺的的插畫;而根據貝多芬助理安東·辛德勒寫的傳記,貝多芬早在逝世之前的十幾年就已經用直立式虹吸壺煮咖啡了——如果兩者的記載均準確,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將比平衡式虹吸壺至少悠久十年以上,只是最早的發明者並沒有,也未必有條件申請專利罷了。

火焰和蒸汽、玻璃和金屬、壓力和重力……誕生於19世紀早期的虹吸壺集以上元素之大成,身上具備了一種工業革命式的獨特浪漫。世界上最鍾情於虹吸壺的日本人將咖啡寫作“珈琲”,僅從這兩個日文漢字似乎就能嗅到虹吸咖啡壺所帶來的金屬氣味,這也算是日本人獨有的匠意吧。

法壓壺與手衝壺:從實用性到藝術感

與虹吸壺幾乎同時問世的,是法壓壺。法壓壺全稱法式濾壓壺,顧名思義是通過按壓方式萃取的咖啡壺。與虹吸壺相同,法壓壺的起源也已經漫漶在歷史中,據威廉·哈里森·阿克斯(William Harrison Ukers)所著的《關於咖啡的一切》(All About Coffee)記載,第一個法壓壺於在1800年左右出現,但書中並沒有錄入相關的證據。直到1852年,法壓壺專利權終於問世:一個法國金屬加工技工和一個商人聯合發明了一種“活塞過濾咖啡”的裝置,這是一種圓柱形容器,中間有一根直杆,連著一片帶有網眼、被兩層法蘭絨夾在中間的錫箔,使用通過將直杆壓入容器的方式將咖啡粉壓入容器底部,以達到萃取的效果。

專利權往往會晚於發明出現的時間,所以不妨將1852年視為法壓壺出現時間的下限;而法壓壺與虹吸壺究竟哪一種更古老,恐怕將成為永遠的謎團。不過相較於虹吸壺,法壓壺的使用方式的確“野性”很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末放入壺內注入熱水,然後將帶有濾網的蓋子蓋上,待萃取時間到後慢慢按下手柄,咖啡粉末便會被濾網推向咖啡壺的底部,之後便可以倒出咖啡。當然,法壓壺中的咖啡粉不能研磨的過細,否則細密度有限的濾網達不到過濾的效果,那倒不如直接喝一杯土耳其咖啡了,至少那些咖啡渣還能佔佔卜,而不會被品客棄之如敝屣。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不難看出,這樣的器具也很適合沏茶。在中國,法壓壺常被叫做沖茶器,那一張濾網應對茶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中國人喝茶似乎並不介意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否則大可拿一副蓋碗,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相比於咖啡,這卻是中國茶方便的地方。

與虹吸壺一樣,法壓壺也歷經後人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1935年,一家米蘭公司將彈簧加入活塞底部的盤狀結構上,使濾網能夠與容器底面保持平行,以保證咖啡粉被均勻萃取。雖然沒有虹吸壺的儀式感,但法壓壺價值低廉、操作方便,其較強實用性無疑更有助於咖啡的普及。

法壓壺與虹吸壺誕生的意義本在於幫助人類打贏與咖啡的過濾戰爭,但顯然人類還沒有贏得勝利——這並不是壞事,否則將咖啡的儀式感昇華到極致的手衝壺也就不可能在20世紀初問世了。

手衝咖壺的發明者是一位德國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名叫梅麗塔·本茨(Melitta Bentz)。在德國,還有一位開創了奔馳汽車帝國的卡爾·本茨(Karl Benz)或許更出名,但梅麗塔·本茨對咖啡飲用史的改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顯然更為潤物無聲。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梅麗塔·本茨是一個資深咖啡控,尤其喜歡一種名為“Sch?lchen Hee?en”的現煮薩克森咖啡。然而,當時的咖啡壺卻難以讓她滿意:咖啡過濾裝置很難清洗,咖啡也太容易過度萃取,更不用提透過濾網殘留在牙縫中的咖啡渣了。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梅麗塔·本茨最終找到了破局的辦法:她用兒子的吸墨紙作為濾紙,套上一個用釘子刺破的黃銅壺,終於實現了在過濾咖啡渣的同時又能儘可能保留咖啡香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梅麗塔·本茨很快發明了一款拱形底部穿有一個出水孔的銅質咖啡濾杯——世界上第一個手衝式咖啡壺由此誕生。1908年,梅麗塔·本茨為這項發明註冊了專利,其商標便是手寫的簽名“梅麗塔”。而以“梅麗塔”名的手衝式咖啡也由此沾染上了濃濃的德式風情。

這種手衝咖啡能夠在日後的歲月裡漸漸“馴化”全世界咖啡擁躉的舌尖,依靠的當然不是其德式風情。手衝咖啡需要極為精細的操作,不同的咖啡豆品種,不同的烘焙程度,不同的研磨顆粒度,甚至不同的濾杯形狀、螺紋及出水孔數量,都對應著不同的沖泡手法。當然,作為回報,手衝咖啡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富與極致的口感,這又是其它咖啡所無法企及的。

手工式咖啡壺的推陳出新

手衝咖啡的問世,正式將咖啡品鑑提升為一種藝術。不過咖啡壺的發展史如同人類的想像力一樣不會止步,在梅麗塔·本茨發明手衝咖啡的25年之後,一個帶有“蒸汽朋克”般復古感的咖啡壺誕生了,這就是摩卡壺。

在咖啡界,“摩卡”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名詞。它首先是也門紅海岸邊的一座港口城市的名字——從15世紀到17世紀,這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貿易中心,全盛時期幾乎壟斷了咖啡出口貿易;其實,它是摩卡港一種“巧克力色”的咖啡豆的名字;再次,它是一種加入了少量巧克力的意式拿鐵咖啡的名字;最後,它還是一種咖啡壺的名字……

摩卡壼又稱蒸氣衝煮式咖啡壺,1933年由意大利工程師阿方索·比亞樂堤(Alfonso Bialetti)發明。阿方索·比亞樂堤無意中發現他家鄉的婦女使用一種有個深孔的洗衣桶洗衣服,桶下有一個容器裡面裝有灰渣和肥皂,其混合物遇水產生的肥皂泡沫會浮到上面的洗衣桶上來,可以讓在桶裡的衣服清洗時使用。以此為靈感,阿方索·比亞樂堤發明了摩卡壺:與虹吸壺相似,這種咖啡壺同樣是兩層結構,下壺中的水煮開沸騰後,就會通過裝有咖啡粉的網狀濾器噴入壺的上半部分。不同的是虹吸壺的咖啡會迴流到下壺,而摩卡壺的咖啡則直接噴入到了上壺。

可以看出,摩卡壺的核心在於水沸騰時產生的蒸汽壓力,這種壓力要遠大於手部咖啡所依賴的重力,故而摩卡壺衝出的咖啡要更為濃郁,且能產生油脂——雖然比起利用濃縮咖啡機萃取出的濃縮咖啡尚有距離。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1933年的世界與一百年前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進步使得工業意味十足的咖啡機漸漸登上舞臺,咖啡壺面臨著更多同類產品的挑戰。事實上咖啡機的歷史並不比咖啡壺晚多少,早在1884年,意大利人就取得了第一臺濃縮咖啡機的專利,而到摩卡壺問世的年代,濃縮咖啡機已經經過了多次改良。雖然摩卡壺的靈感來源於洗衣桶,但不妨將其看做傳統咖啡壺與濃縮咖啡機之間的過渡,只是富有黑色幽默的是,在短短几年之後來襲的第一次咖啡浪潮中,唱主角的居然是速溶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在濃縮咖啡機迅速擴張的同時,手工式咖啡壺不僅沒有消亡,反而隨著人們對咖啡的重新審視而推陳出新。如果說聰明杯、冰滴咖啡壺、冷泡咖啡壺等還僅僅是手衝壺與法壓壺的變體,那2005年,機械工程師阿蘭·阿德勒所發明的愛樂壓(AeroPress)就稱得上劃時代。這種咖啡壺類似於一個大號注射器,使用時在其“針筒”內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和熱水,然後壓下推杆,咖啡就會透過濾紙流入容器內。看得出來,愛樂壓兼具法壓壺與手衝壺的特色,只是在快節奏時代下,少了往昔慢火烹煮的儀式感……

虹吸、法壓、土耳其……不懂壺的咖啡迷不是好吃貨

阿蘭·阿德勒稱其發明愛樂壓的動機為“市面上沒有自己想用的咖啡器具”,雖然箇中可能會有天才特有的炫耀成分,但這也說明人類縱然已經步入後工業時代,但傳統咖啡器具的發展史卻絕不會停歇。

作者:江隱龍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邢曉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