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雛雞5大關鍵點 | 第四點只有20%人知道,但最要緊

雞蛋 大腸桿菌 畜牧業 周齡 雞病專業網 2019-06-07

第十一期【藥敏試驗/抗體檢測、雞蛋藥殘檢測、解剖診斷培訓班】火熱報名中!雞病專業網主辦!6月18日報到。諮詢微信:13783689477 公眾號回覆 培訓班瞭解詳情。

一、雞苗體重的選擇

蛋重的70%約等於孵化出雛雞的重量,隨著種雞日齡的增加,蛋重增大,雞苗體重增大,由此通過雛雞體重回溯種雞周齡,並且通過後期跟蹤判斷所出現的問題。下表數據是羅斯308種雞蛋重與周齡之間的關係:

管好雛雞5大關鍵點 | 第四點只有20%人知道,但最要緊

由上表可以看出:

雛雞低於38g,種雞處於產蛋前期,雞苗會出現開食晚和出欄時間延後的情況。

養殖戶有接到36g的雞苗,雞苗到舍後兩天進食量較小,從第三天恢復正常,養殖戶比較擔心,但後期生長正常,只是出欄時間拖後了三天

管好雛雞5大關鍵點 | 第四點只有20%人知道,但最要緊

雞苗體重過小會出現生長性能不佳的情況,雞苗體重過大對應於種雞產蛋後期,在對細菌微生物使用抗生素治療時出現了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反映出大體重雞苗出現有耐藥性強的情況,但是生長性能要優於小體重雞雛。

養殖戶普遍反映39-45g之間的雞苗養起來最得心應手。

二、母源抗體水平

通過實驗室監測數據來看大多數雛雞苗的NDV、H9、H5母源抗體平均水平均在8以上

良好的母源抗體水平是雞群前期抗病力的基礎,母源抗體水平的高低也是確定雞群首免日齡的依據,因此,臨床中對雛雞1日齡母源抗體水平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

三、肌胃狀況

管好雛雞5大關鍵點 | 第四點只有20%人知道,但最要緊

筆者通過對雛雞肌胃的剖檢發現1日齡雛雞肌胃角質層潰瘍皸裂比較嚴重,有專家指出雖然雛雞肌胃不健康,但是採食後會進行修復,不會對後期的採食和健康狀況造成太大影響。

但是通過筆者對後期雞群的持續跟蹤發現,雛雞肌胃損傷嚴重的雞群后期都會出現肌胃炎和腺胃炎的情況,造成雞群生產性能下降,生產效益降低。

四、卵黃比重

雛雞飼養管理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雞的生長髮育狀況、生產性能、成活率等,與養殖效益密切相關,因此育雛是很關鍵的,育雛成敗卵黃吸收很關鍵,卵黃吸收越整齊完盡,雛雞越健壯。

雛雞出殼後有一部分卵黃是殘留的,以供雛雞3日齡內部分營養的維持和母源抗體的供應,從而保證雛雞的營養需求和對疾病的抵抗力,而常常會因為育雛出現的一些問題而導致雛雞卵黃吸收不完全,影響雛雞質量。

1、溫度不適

溫度驟變、不均勻都會影響雛雞卵黃的吸收。

  • 溫度過高,雛雞的體熱和水分散失受到影響,食慾減退,易患呼吸道病,生長髮育遲緩,死亡率升高;
  • 溫度過低,雛雞不能維持體溫平衡,相互擁擠,會導致雛雞呼吸困難,卵黃停止吸收甚至造成雛雞死亡;

2、溼度不宜

由於雛雞舍內溫度較高,且舍內水源較少,極易造成舍內環境乾燥,從而影響雛雞卵黃的吸收。

3、飲水不足

雛雞飲水充足是提高育雛成活率和培育壯雛的關鍵措施。

首先,雛雞剛出殼後卵黃囊內的卵黃還未完全被吸收,這部分營養物質需要3-5天才能基本完全吸收,同時因為呼吸和排糞導致大量水分丟失,做好飲水工作,可有效促進卵黃囊內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對雛雞生長髮育有利;

其次,雛雞經過長途運輸和抓運過程會產生應激反應,導致體內水分流失;

最後,雛雞進舍後,舍內溫度較高或過低容易造成環境乾燥,雛雞排洩也會造成水分流失。若雞群中部分雞隻飲水不足,會影響卵黃的吸收,導致雞群出現許多弱雛。

4、開食時間不準

適時開食是育雛工作的重要環節,適時開食有助於卵黃吸收、胎糞排出,促進雛雞的生長髮育。

開食過早會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損害,開食過晚則會消耗體力和營養物質,不利於雛雞發育。

雛雞開食多在孵出後12-24h,這段時間開食死亡率最低,在雛雞充分飲水3h後,有6-7成雛雞可以隨意走動,有一半雛雞有啄食行為開食為宜。

筆者針對不同批次、不同廠家雞苗進行剖檢稱重,發現卵黃佔體重比值由4%到12%不等。

對於那種體重相差很多、並且卵黃比較小佔據較大比例的雞苗,一般會懷疑這批雞苗是否為同一批次和1日齡的雞雛,這也就會對後期的飼養管理過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卵黃比較大的雞苗也要通過對溫度、溼度和開食時間的控制來促進卵黃的吸收。

五、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陽性率

筆者通過近期對雛雞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檢測發現檢出率明顯升高,沙門氏菌檢出率由不到10%上升到了30%,有些樣品達到了62.5%,大腸桿菌檢出率由30%到80%不等。

免責申明:本文章所發資料信息來自互聯網收集,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 1378368947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