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曉:攤煎餅'

"

為了給閨女增加營養,也為了讓她多長几斤肉,和我這個胖媽媽有那麼幾分相似,所以趁著放暑假我是花盡心思,變著花樣給她弄豐富多彩的早餐。在經歷了蒸花捲、炸油條、蒸糖包、烙饃和做手抓餅都提不起人家吃飯的興趣之後,我又給攤煎餅,儘可能的滿足我做賢惠母親的願望。

關於煎餅,文學作品中多有提及,如宋代李觀有詩句:“蝸後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載有:“唐歲時節物,元日則有屠蘇酒、五辛盤、校牙餳,人日則有煎餅,上元則有絲籠,……”宋代呂原明《歲時雜記》載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元代脫脫等著《遼史·禮志六·嘉儀下》載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雞、二狗、三豕、四羊、五馬、六牛,七日為人。其佔,晴為祥,陰為災。俗煎餅食於庭中,謂之‘薰天’。”但這些記載多與人日、天穿節、二月二、送窮等風俗有關。沒有關於煎餅製作的說明,因此那時的“煎餅”是否和現代的“煎餅”指稱同一個事物,也是值得研究的。另外,元代王楨《王禎農書·谷譜二》:“(蕎麥)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攤作煎餅,配蒜而食。”明代劉若愚《酌中志》:“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麵和稀攤為煎餅,名曰薰蟲。”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用麵攤煎餅,薰床炕令百蟲不生。”從這些記載已經可以看到製作煎餅的作糊和攤制過程了。不過管他歷史上怎麼說,與不與現在的煎餅一樣還是做法上有何講究,我還是按照現在常規的做法來實踐一番。

早早起來,和麵,打雞蛋,切蔥花,放調料,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做了起來。放油,油熱,倒入面汁,滿懷希望等著一張張薄如蟬翼的煎餅出鍋,滿足我對色香味的想象。誰知道薄了翻不過來,厚了沒有美感,放油多了,煎餅不成煎餅,爛成一塊一塊的,放油少了,有點翻不起來,還不好看,最後的成品不是圓形,而是無形。唉!一早上也沒做出想象中那麼好的煎餅。看著閨女那難以下嚥的表情,我的思緒也回到小時候吃媽媽做的煎餅了。

"

為了給閨女增加營養,也為了讓她多長几斤肉,和我這個胖媽媽有那麼幾分相似,所以趁著放暑假我是花盡心思,變著花樣給她弄豐富多彩的早餐。在經歷了蒸花捲、炸油條、蒸糖包、烙饃和做手抓餅都提不起人家吃飯的興趣之後,我又給攤煎餅,儘可能的滿足我做賢惠母親的願望。

關於煎餅,文學作品中多有提及,如宋代李觀有詩句:“蝸後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載有:“唐歲時節物,元日則有屠蘇酒、五辛盤、校牙餳,人日則有煎餅,上元則有絲籠,……”宋代呂原明《歲時雜記》載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元代脫脫等著《遼史·禮志六·嘉儀下》載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雞、二狗、三豕、四羊、五馬、六牛,七日為人。其佔,晴為祥,陰為災。俗煎餅食於庭中,謂之‘薰天’。”但這些記載多與人日、天穿節、二月二、送窮等風俗有關。沒有關於煎餅製作的說明,因此那時的“煎餅”是否和現代的“煎餅”指稱同一個事物,也是值得研究的。另外,元代王楨《王禎農書·谷譜二》:“(蕎麥)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攤作煎餅,配蒜而食。”明代劉若愚《酌中志》:“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麵和稀攤為煎餅,名曰薰蟲。”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用麵攤煎餅,薰床炕令百蟲不生。”從這些記載已經可以看到製作煎餅的作糊和攤制過程了。不過管他歷史上怎麼說,與不與現在的煎餅一樣還是做法上有何講究,我還是按照現在常規的做法來實踐一番。

早早起來,和麵,打雞蛋,切蔥花,放調料,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做了起來。放油,油熱,倒入面汁,滿懷希望等著一張張薄如蟬翼的煎餅出鍋,滿足我對色香味的想象。誰知道薄了翻不過來,厚了沒有美感,放油多了,煎餅不成煎餅,爛成一塊一塊的,放油少了,有點翻不起來,還不好看,最後的成品不是圓形,而是無形。唉!一早上也沒做出想象中那麼好的煎餅。看著閨女那難以下嚥的表情,我的思緒也回到小時候吃媽媽做的煎餅了。

吳金曉:攤煎餅


記得我小時候,因為那時窮,又住在農村,沒有那麼多美食可以享受。記得每年麥天一過,村裡會來賣甜酒的人,糧食換甜酒。只要一聽到舀甜酒的吆喝聲,肚子裡的饞蟲就開始鬧騰,就回家纏著媽媽買。媽媽不捨得,就用那些麥魚子換些甜酒,還是換那麼一二兩,家裡人多,每個人就喝那麼一兩口,沒有滿足,反而更吊足了我的胃口,讓我對甜酒充滿了無盡的期盼,這就導致了我現在只要在街上看到賣甜酒的,就走不動路,每次都買些嚐嚐,才開始總是買好多,想著這下可好了,我有錢了可以一次喝個夠,以解我多年的相思之苦。時間長了,慢慢的就買一兩塊錢,只是回味一下小時候的感覺。

那時候的第二個美食就是吃媽媽攤的煎餅。記得放學回家,只要聞到一股濃烈的香味,就知道媽媽一定是攤煎餅了。那時候,沒有電餅鐺,也沒有什麼不粘鍋,有的只是一口大鐵鍋,還是燒火,燒麥秸。面汁裡面也沒有雞蛋可放,就是用面和水一攪拌,最多放些紅薯粉,可媽媽總是能做出薄如蟬翼、又圓又大且美味十足的煎餅,拿在手上對著太陽都能看到光亮。於是,我們姊妹幾個就大快朵頤起來,經常是媽媽做的速度還趕不上我們吃的節奏。我最小,爭不過姐姐們,就只好等在鍋臺邊,只要煎餅出鍋我立馬就拿走,不管燒手不燒手。往往是我們幾個吃撐了,媽媽還沒有顧上吃,等我們都吃完了出去玩了,如果還有媽媽就吃點,如果不夠了,媽媽喝點玉米糝湯就算一頓飯,看著我們吃飽喝足,媽媽感覺比自己吃飽喝足還高興,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想想當時吃煎餅的饞樣,再看看女兒吃的一臉嫌棄,心裡是五味雜陳,更想念父母親了,如果他們二老健在,我是不是就能隨時吃上美味的煎餅?女兒也一定會吃得滿口生津,肯定會是一臉幸福的模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