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他將自己精心創作的“關公騎馬銅像”作品捐獻給故鄉,立在祖廟“涵陳宗祠”大門旁。另類關公,讓人震撼、驚歎,卻滿滿的正能量。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他將自己精心創作的“關公騎馬銅像”作品捐獻給故鄉,立在祖廟“涵陳宗祠”大門旁。另類關公,讓人震撼、驚歎,卻滿滿的正能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站在這片熱土上,歷任村兩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傾情打造美麗鄉村,用實際行動向全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便移步,你會感受到金谷村規劃匠心所生成的溫馨別緻。石龜山棧道隨心活躍著健身休閒的身影,整潔的街市愜意地綻放民生的安詳和滿足。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他將自己精心創作的“關公騎馬銅像”作品捐獻給故鄉,立在祖廟“涵陳宗祠”大門旁。另類關公,讓人震撼、驚歎,卻滿滿的正能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站在這片熱土上,歷任村兩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傾情打造美麗鄉村,用實際行動向全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便移步,你會感受到金谷村規劃匠心所生成的溫馨別緻。石龜山棧道隨心活躍著健身休閒的身影,整潔的街市愜意地綻放民生的安詳和滿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教育興村戰略上,安溪九中、金谷中心小學和各家幼兒園窗明几淨,教育教學設施完備,質量優良。而村部廣場作為金谷鎮文體活動中心,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浮漾著一方人舒心爽朗的歡聲。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他將自己精心創作的“關公騎馬銅像”作品捐獻給故鄉,立在祖廟“涵陳宗祠”大門旁。另類關公,讓人震撼、驚歎,卻滿滿的正能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站在這片熱土上,歷任村兩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傾情打造美麗鄉村,用實際行動向全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便移步,你會感受到金谷村規劃匠心所生成的溫馨別緻。石龜山棧道隨心活躍著健身休閒的身影,整潔的街市愜意地綻放民生的安詳和滿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教育興村戰略上,安溪九中、金谷中心小學和各家幼兒園窗明几淨,教育教學設施完備,質量優良。而村部廣場作為金谷鎮文體活動中心,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浮漾著一方人舒心爽朗的歡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當時即景,清溪再度鳴弦。肖印章副縣長在鎮書記楊進寶、鎮長楊生財的陪同下調研了金谷村跳釘頭文化廣場、公園、墩壠角落鎮區規劃和舊茶站改建工作,圍繞金谷村現狀與發展趨勢相關事項進行了深度的指導。

"

溪山映帶,人文薈萃,金谷風華浸遠。

金谷村古稱谷口,因從前廣澤尊王迎香出入又稱佛口,是安溪縣金谷鎮政府的所在地。相傳村裡有山形似“金”字,谷地上壤膏疇,昔雅士比之西晉洛陽金谷園,後人遂易名“金谷”而沿用至今。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此地三山挽二水,俯仰多姿。境內望雲山、石龜山、金印山奇峰疊翠,西溪、金谷溪澄練長縈。更有廈沙高速、漳泉鐵路、307省道穿梭其間,出入交通便利至極。金谷村古代水運發達,是前往泉州的重要水道,溪乾古渡遺址似乎還在述說當年晉江上游水域曾經的榮光和驕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安溪縣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發現後考古專家分沓而至,採集到的眾多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史前器具,是研究人類文明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把安溪文明之光上溯到4000年以前。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白雲悠悠,晴川歷歷,如今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于山光水色間,拾一份懷古幽情,寄一段宇宙無窮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村西北石山龜形,天工造物,人稱石龜山,定明院就坐落在石龜山南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古剎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是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享譽海內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定明院穿渡古今,歷盡滄桑,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其院宇造型若皇宮,莊儼典雅,主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禪院曲徑通幽,花木旁圍,素有 “榴敲詩韻,樟奏風歌,澗水清音,門迎清水,鍾鐸成案,石燭長明,石壁聖泉,佛堂清淨”美致,併成八景名世。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蕊珠宮奉祀保生大帝、山西夫子等神祇,原址溪乾,相傳始建於宋。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後幾經榮枯興廢,眾善信終於2001年開春另擇定明院風景區遷建重光。今宮觀重簷歇山,二進三開間西向,抬樑構架,古色古香,新村和古蹟映照,蕊珠與定明齊輝。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村古民居遺產甚多,素樸卻又不同凡響。“涵陳宗祠”四合院坐大境面。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雕鐫栩栩。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由於完好地保存著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的本色,因而倍顯珍貴。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說到土樓,總讓人聯想到龍巖永定、漳州南靖天圓地方理念的建築,但是在安溪縣金谷村,同樣坐落著一座獨具特色的方形土樓。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這是“新安樓”,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走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崎溝土樓是安溪縣同類建築物中現存較完整的一座,頗具文物保護、營造研究和鑑賞觀光的多重價值。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感謝造化,造化是得天獨厚的歷史饋贈。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傳承地方文化薪火,弘揚金谷以致安溪、閩南一脈相傳的敢拼敢贏精神,再領風騷幾百年。

趙元慧,金谷村人。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特授翰林郎,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為官清廉,勤政為民。其墓前兩根圓形石柱,柱上的對聯“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不愧石柱長明。

吳宗海,金谷村人。諱名春夏,別名澤如,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宣統二年(1910)投身革命,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驅和骨幹,遺作手跡《七次出洋記》及家信匯記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珍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吳秀水,金谷村人。現代建築力學專家,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深圳52層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彩電中心主樓 、阿爾及利亞世界上震區最大的球型水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安溪縣考入清華大學第一人。

陳文令,金谷村人。當代知名藝術家、雕塑家,作品在海內外很多地方展出,榮譽無數。成名作“紅色記憶”提取海提時代家鄉的元素,敞開一個時代熾熱的情懷,詮釋了天地玄黃最可寶貴的生命底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他將自己精心創作的“關公騎馬銅像”作品捐獻給故鄉,立在祖廟“涵陳宗祠”大門旁。另類關公,讓人震撼、驚歎,卻滿滿的正能量。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站在這片熱土上,歷任村兩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傾情打造美麗鄉村,用實際行動向全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便移步,你會感受到金谷村規劃匠心所生成的溫馨別緻。石龜山棧道隨心活躍著健身休閒的身影,整潔的街市愜意地綻放民生的安詳和滿足。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教育興村戰略上,安溪九中、金谷中心小學和各家幼兒園窗明几淨,教育教學設施完備,質量優良。而村部廣場作為金谷鎮文體活動中心,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浮漾著一方人舒心爽朗的歡聲。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金谷當時即景,清溪再度鳴弦。肖印章副縣長在鎮書記楊進寶、鎮長楊生財的陪同下調研了金谷村跳釘頭文化廣場、公園、墩壠角落鎮區規劃和舊茶站改建工作,圍繞金谷村現狀與發展趨勢相關事項進行了深度的指導。

生態宜居新農村——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

相信不遠將來,金谷村在安溪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朝著傳統文化和生態旅遊相結合的方向發力,特別是以多個文化遺產為依託,加快相關旅遊資源的配套,定能成為金谷鎮青山綠水宜居宜遊建設的一張燙金名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