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首烏令首烏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兒,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傅去深山採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二珠,相距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次晨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來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約3克)。服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後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髮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發黑。其鄉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祕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並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 A D D

飲片辨識解析

A. 白朮: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狀。外表皮為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乾者切面呈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B. 蒼朮:本品呈不規則類圓形或條形厚片。外表皮為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皺紋,有時可見根痕。切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 苦。

C. 雞血藤: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為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質堅硬。切面木部為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數個同心性橢圓形環或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氣微,味澀。

D.何首烏: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或塊狀。外表皮為紅棕色或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細根痕。切面為淺黃棕色或紅棕色,顯粉性;橫切面有的皮部可見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藥典之言

【性昧與歸經】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祕。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備要》:添精益髓,養血祛風,強筋骨,烏髭發,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藥。

《本草便讀》:稟中和之性,益腎培肝;得坤土之純,悅顏黑髮。固真陰而性澀,崩中遺滑堪醫,續後嗣以添精,堅骨強筋可賴。祛風養血,毒化瘡消,豆制酒蒸,延年卻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則甘苦微溫。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癰腫,療頭面風,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鬚。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本草撮要》:味苦澀,入足厥陰經,功專消癰腫,益精髓。

《本草分經》:苦甘溫,補益肝腎,澀精氣養血,化虛痰烏鬚髮,消癰腫療瘧痢。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為調和氣血之聖藥,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澀微溫,入肝腎,收精氣,補真陰,強筋益髓,壯陽事,為滋補良藥。

《得配本草》:養血補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除腹冷,祛腸風,療久瘧,止久痢,瀉肝風,消瘰癰腫。

《滇南本草》:入腎為君,澀精,堅腎氣。止赤、白便濁,縮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風,瘡疥頑癬,皮膚瘙癢。截瘧,治痰瘧。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味苦澀,微溫,無毒。主瘰 ,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長女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當歸、枸杞、菟絲、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風癘疾;黑豆與首烏拌勻鋪柳甑,入砂鍋,九蒸九晒;用茯苓為使。

《本草經解》:首烏同牛膝、鱉甲、陳皮、青皮,治瘧邪在陰分,如表虛脾弱,加人蔘三五錢;同金銀花、地榆、川蓮、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蠶,治痢純血諸藥不效者;首烏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並用葉搗塗;同牛膝丸,治腰膝軟疼及風痰久瘧。

《本草新編》:不若竟以石塊敲碎,晒乾為末,同桑葉、茱萸、熟地、枸杞子、麥冬、女貞子、烏飯與黑芝麻、白果,共搗為丸,全不見鐵器,反能烏須鬢,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烏治皮膚風痛,薑汁調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癘風。佐牛膝,治軟風。研末,津調封臍中,止自汗。和艾葉煎濃汁,洗疥癬。

《藥鑑》: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為益血之物,相惡與萊菔同食,令人鬚髮早白。忌與附子、仙茅、姜、桂等諸燥熱藥同用,若犯鐵器損人。

《本草衍義》:何首烏與蘿蔔相惡。

《本草易讀》: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鐵。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蒜、蔥、萊菔。

《本經逢原》:禁犯鐵器,忌萊菔諸血,勿與天雄、烏附、姜、辛、仙茅等同用,為其性斂味澀也。

《得配本草》:忌蔥、蒜、蘿蔔、諸血、無鱗魚,又忌與燥熱藥同用。伏硃砂。

《滇南本草》:何首烏若初病風邪未消,痰火不清,飲食不消,忌用。

《藥性切用》:腸滑者禁。

"

何首烏令首烏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兒,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傅去深山採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二珠,相距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次晨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來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約3克)。服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後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髮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發黑。其鄉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祕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並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 A D D

飲片辨識解析

A. 白朮: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狀。外表皮為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乾者切面呈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B. 蒼朮:本品呈不規則類圓形或條形厚片。外表皮為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皺紋,有時可見根痕。切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 苦。

C. 雞血藤: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為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質堅硬。切面木部為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數個同心性橢圓形環或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氣微,味澀。

D.何首烏: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或塊狀。外表皮為紅棕色或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細根痕。切面為淺黃棕色或紅棕色,顯粉性;橫切面有的皮部可見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藥典之言

【性昧與歸經】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祕。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備要》:添精益髓,養血祛風,強筋骨,烏髭發,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藥。

《本草便讀》:稟中和之性,益腎培肝;得坤土之純,悅顏黑髮。固真陰而性澀,崩中遺滑堪醫,續後嗣以添精,堅骨強筋可賴。祛風養血,毒化瘡消,豆制酒蒸,延年卻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則甘苦微溫。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癰腫,療頭面風,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鬚。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本草撮要》:味苦澀,入足厥陰經,功專消癰腫,益精髓。

《本草分經》:苦甘溫,補益肝腎,澀精氣養血,化虛痰烏鬚髮,消癰腫療瘧痢。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為調和氣血之聖藥,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澀微溫,入肝腎,收精氣,補真陰,強筋益髓,壯陽事,為滋補良藥。

《得配本草》:養血補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除腹冷,祛腸風,療久瘧,止久痢,瀉肝風,消瘰癰腫。

《滇南本草》:入腎為君,澀精,堅腎氣。止赤、白便濁,縮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風,瘡疥頑癬,皮膚瘙癢。截瘧,治痰瘧。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味苦澀,微溫,無毒。主瘰 ,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長女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當歸、枸杞、菟絲、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風癘疾;黑豆與首烏拌勻鋪柳甑,入砂鍋,九蒸九晒;用茯苓為使。

《本草經解》:首烏同牛膝、鱉甲、陳皮、青皮,治瘧邪在陰分,如表虛脾弱,加人蔘三五錢;同金銀花、地榆、川蓮、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蠶,治痢純血諸藥不效者;首烏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並用葉搗塗;同牛膝丸,治腰膝軟疼及風痰久瘧。

《本草新編》:不若竟以石塊敲碎,晒乾為末,同桑葉、茱萸、熟地、枸杞子、麥冬、女貞子、烏飯與黑芝麻、白果,共搗為丸,全不見鐵器,反能烏須鬢,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烏治皮膚風痛,薑汁調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癘風。佐牛膝,治軟風。研末,津調封臍中,止自汗。和艾葉煎濃汁,洗疥癬。

《藥鑑》: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為益血之物,相惡與萊菔同食,令人鬚髮早白。忌與附子、仙茅、姜、桂等諸燥熱藥同用,若犯鐵器損人。

《本草衍義》:何首烏與蘿蔔相惡。

《本草易讀》: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鐵。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蒜、蔥、萊菔。

《本經逢原》:禁犯鐵器,忌萊菔諸血,勿與天雄、烏附、姜、辛、仙茅等同用,為其性斂味澀也。

《得配本草》:忌蔥、蒜、蘿蔔、諸血、無鱗魚,又忌與燥熱藥同用。伏硃砂。

《滇南本草》:何首烏若初病風邪未消,痰火不清,飲食不消,忌用。

《藥性切用》:腸滑者禁。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開篇故事來源為中藥查詢網(zhongyoo.com)。

→飲片辨識解析來源為2015版中國藥典。

推薦閱讀

"

何首烏令首烏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兒,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傅去深山採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二珠,相距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次晨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來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約3克)。服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後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髮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發黑。其鄉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祕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並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 A D D

飲片辨識解析

A. 白朮: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狀。外表皮為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乾者切面呈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B. 蒼朮:本品呈不規則類圓形或條形厚片。外表皮為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皺紋,有時可見根痕。切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 苦。

C. 雞血藤: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為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質堅硬。切面木部為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數個同心性橢圓形環或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氣微,味澀。

D.何首烏: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或塊狀。外表皮為紅棕色或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細根痕。切面為淺黃棕色或紅棕色,顯粉性;橫切面有的皮部可見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藥典之言

【性昧與歸經】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祕。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備要》:添精益髓,養血祛風,強筋骨,烏髭發,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藥。

《本草便讀》:稟中和之性,益腎培肝;得坤土之純,悅顏黑髮。固真陰而性澀,崩中遺滑堪醫,續後嗣以添精,堅骨強筋可賴。祛風養血,毒化瘡消,豆制酒蒸,延年卻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則甘苦微溫。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癰腫,療頭面風,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鬚。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本草撮要》:味苦澀,入足厥陰經,功專消癰腫,益精髓。

《本草分經》:苦甘溫,補益肝腎,澀精氣養血,化虛痰烏鬚髮,消癰腫療瘧痢。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為調和氣血之聖藥,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澀微溫,入肝腎,收精氣,補真陰,強筋益髓,壯陽事,為滋補良藥。

《得配本草》:養血補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除腹冷,祛腸風,療久瘧,止久痢,瀉肝風,消瘰癰腫。

《滇南本草》:入腎為君,澀精,堅腎氣。止赤、白便濁,縮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風,瘡疥頑癬,皮膚瘙癢。截瘧,治痰瘧。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味苦澀,微溫,無毒。主瘰 ,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長女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當歸、枸杞、菟絲、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風癘疾;黑豆與首烏拌勻鋪柳甑,入砂鍋,九蒸九晒;用茯苓為使。

《本草經解》:首烏同牛膝、鱉甲、陳皮、青皮,治瘧邪在陰分,如表虛脾弱,加人蔘三五錢;同金銀花、地榆、川蓮、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蠶,治痢純血諸藥不效者;首烏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並用葉搗塗;同牛膝丸,治腰膝軟疼及風痰久瘧。

《本草新編》:不若竟以石塊敲碎,晒乾為末,同桑葉、茱萸、熟地、枸杞子、麥冬、女貞子、烏飯與黑芝麻、白果,共搗為丸,全不見鐵器,反能烏須鬢,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烏治皮膚風痛,薑汁調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癘風。佐牛膝,治軟風。研末,津調封臍中,止自汗。和艾葉煎濃汁,洗疥癬。

《藥鑑》: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為益血之物,相惡與萊菔同食,令人鬚髮早白。忌與附子、仙茅、姜、桂等諸燥熱藥同用,若犯鐵器損人。

《本草衍義》:何首烏與蘿蔔相惡。

《本草易讀》: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鐵。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蒜、蔥、萊菔。

《本經逢原》:禁犯鐵器,忌萊菔諸血,勿與天雄、烏附、姜、辛、仙茅等同用,為其性斂味澀也。

《得配本草》:忌蔥、蒜、蘿蔔、諸血、無鱗魚,又忌與燥熱藥同用。伏硃砂。

《滇南本草》:何首烏若初病風邪未消,痰火不清,飲食不消,忌用。

《藥性切用》:腸滑者禁。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開篇故事來源為中藥查詢網(zhongyoo.com)。

→飲片辨識解析來源為2015版中國藥典。

推薦閱讀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蚤休

6-16 特稿

"

何首烏令首烏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兒,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傅去深山採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二珠,相距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次晨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來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約3克)。服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後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髮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發黑。其鄉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祕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並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 A D D

飲片辨識解析

A. 白朮: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狀。外表皮為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乾者切面呈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B. 蒼朮:本品呈不規則類圓形或條形厚片。外表皮為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皺紋,有時可見根痕。切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 苦。

C. 雞血藤: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為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質堅硬。切面木部為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數個同心性橢圓形環或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氣微,味澀。

D.何首烏: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或塊狀。外表皮為紅棕色或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細根痕。切面為淺黃棕色或紅棕色,顯粉性;橫切面有的皮部可見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藥典之言

【性昧與歸經】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祕。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備要》:添精益髓,養血祛風,強筋骨,烏髭發,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藥。

《本草便讀》:稟中和之性,益腎培肝;得坤土之純,悅顏黑髮。固真陰而性澀,崩中遺滑堪醫,續後嗣以添精,堅骨強筋可賴。祛風養血,毒化瘡消,豆制酒蒸,延年卻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則甘苦微溫。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癰腫,療頭面風,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鬚。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本草撮要》:味苦澀,入足厥陰經,功專消癰腫,益精髓。

《本草分經》:苦甘溫,補益肝腎,澀精氣養血,化虛痰烏鬚髮,消癰腫療瘧痢。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為調和氣血之聖藥,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澀微溫,入肝腎,收精氣,補真陰,強筋益髓,壯陽事,為滋補良藥。

《得配本草》:養血補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除腹冷,祛腸風,療久瘧,止久痢,瀉肝風,消瘰癰腫。

《滇南本草》:入腎為君,澀精,堅腎氣。止赤、白便濁,縮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風,瘡疥頑癬,皮膚瘙癢。截瘧,治痰瘧。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味苦澀,微溫,無毒。主瘰 ,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長女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當歸、枸杞、菟絲、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風癘疾;黑豆與首烏拌勻鋪柳甑,入砂鍋,九蒸九晒;用茯苓為使。

《本草經解》:首烏同牛膝、鱉甲、陳皮、青皮,治瘧邪在陰分,如表虛脾弱,加人蔘三五錢;同金銀花、地榆、川蓮、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蠶,治痢純血諸藥不效者;首烏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並用葉搗塗;同牛膝丸,治腰膝軟疼及風痰久瘧。

《本草新編》:不若竟以石塊敲碎,晒乾為末,同桑葉、茱萸、熟地、枸杞子、麥冬、女貞子、烏飯與黑芝麻、白果,共搗為丸,全不見鐵器,反能烏須鬢,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烏治皮膚風痛,薑汁調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癘風。佐牛膝,治軟風。研末,津調封臍中,止自汗。和艾葉煎濃汁,洗疥癬。

《藥鑑》: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為益血之物,相惡與萊菔同食,令人鬚髮早白。忌與附子、仙茅、姜、桂等諸燥熱藥同用,若犯鐵器損人。

《本草衍義》:何首烏與蘿蔔相惡。

《本草易讀》: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鐵。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蒜、蔥、萊菔。

《本經逢原》:禁犯鐵器,忌萊菔諸血,勿與天雄、烏附、姜、辛、仙茅等同用,為其性斂味澀也。

《得配本草》:忌蔥、蒜、蘿蔔、諸血、無鱗魚,又忌與燥熱藥同用。伏硃砂。

《滇南本草》:何首烏若初病風邪未消,痰火不清,飲食不消,忌用。

《藥性切用》:腸滑者禁。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開篇故事來源為中藥查詢網(zhongyoo.com)。

→飲片辨識解析來源為2015版中國藥典。

推薦閱讀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蚤休

6-16 特稿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草果

5-26 特稿

"

何首烏令首烏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烏傳》詳細記有: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兒,生來體弱多病,至五十八歲尚未婚配。平時喜好道術,一日隨師傅去深山採藥,夜臥山石,忽見有藤二珠,相距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異,次晨挖掘其根,帶回村中,無人認識。山中來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異兆,恐是神仙賜藥,田兒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試試。田兒聽之有理,將此藥研末,空腹酒服一錢(約3克)。服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後加到二錢,服一年,舊病皆愈,白髮轉黑,容面變少,十年之內生數男。又與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歲,延秀字首烏,130歲時發黑。其鄉里李安期,與首烏親善,竊得祕方,服之亦長壽。李安期之子李翱著書而流傳,並將其藤名為夜交藤,其根為何首烏,認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為佳。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 A D D

飲片辨識解析

A. 白朮: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狀。外表皮為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木部具放射狀紋理;烘乾者切面呈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B. 蒼朮:本品呈不規則類圓形或條形厚片。外表皮為灰棕色至黃棕色,有皺紋,有時可見根痕。切面為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 苦。

C. 雞血藤:本品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為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質堅硬。切面木部為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數個同心性橢圓形環或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氣微,味澀。

D.何首烏:本品呈不規則的厚片或塊狀。外表皮為紅棕色或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及細根痕。切面為淺黃棕色或紅棕色,顯粉性;橫切面有的皮部可見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藥典之言

【性昧與歸經】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祕。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備要》:添精益髓,養血祛風,強筋骨,烏髭發,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藥。

《本草便讀》:稟中和之性,益腎培肝;得坤土之純,悅顏黑髮。固真陰而性澀,崩中遺滑堪醫,續後嗣以添精,堅骨強筋可賴。祛風養血,毒化瘡消,豆制酒蒸,延年卻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則甘苦微溫。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癰腫,療頭面風,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黑髭鬚。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本草撮要》:味苦澀,入足厥陰經,功專消癰腫,益精髓。

《本草分經》:苦甘溫,補益肝腎,澀精氣養血,化虛痰烏鬚髮,消癰腫療瘧痢。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為調和氣血之聖藥,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澀微溫,入肝腎,收精氣,補真陰,強筋益髓,壯陽事,為滋補良藥。

《得配本草》:養血補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除腹冷,祛腸風,療久瘧,止久痢,瀉肝風,消瘰癰腫。

《滇南本草》:入腎為君,澀精,堅腎氣。止赤、白便濁,縮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風,瘡疥頑癬,皮膚瘙癢。截瘧,治痰瘧。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味苦澀,微溫,無毒。主瘰 ,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血氣,長女人產後及帶下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當歸、枸杞、菟絲、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風癘疾;黑豆與首烏拌勻鋪柳甑,入砂鍋,九蒸九晒;用茯苓為使。

《本草經解》:首烏同牛膝、鱉甲、陳皮、青皮,治瘧邪在陰分,如表虛脾弱,加人蔘三五錢;同金銀花、地榆、川蓮、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蠶,治痢純血諸藥不效者;首烏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並用葉搗塗;同牛膝丸,治腰膝軟疼及風痰久瘧。

《本草新編》:不若竟以石塊敲碎,晒乾為末,同桑葉、茱萸、熟地、枸杞子、麥冬、女貞子、烏飯與黑芝麻、白果,共搗為丸,全不見鐵器,反能烏須鬢,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烏治皮膚風痛,薑汁調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癘風。佐牛膝,治軟風。研末,津調封臍中,止自汗。和艾葉煎濃汁,洗疥癬。

《藥鑑》: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為益血之物,相惡與萊菔同食,令人鬚髮早白。忌與附子、仙茅、姜、桂等諸燥熱藥同用,若犯鐵器損人。

《本草衍義》:何首烏與蘿蔔相惡。

《本草易讀》: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鐵。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蒜、蔥、萊菔。

《本經逢原》:禁犯鐵器,忌萊菔諸血,勿與天雄、烏附、姜、辛、仙茅等同用,為其性斂味澀也。

《得配本草》:忌蔥、蒜、蘿蔔、諸血、無鱗魚,又忌與燥熱藥同用。伏硃砂。

《滇南本草》:何首烏若初病風邪未消,痰火不清,飲食不消,忌用。

《藥性切用》:腸滑者禁。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開篇故事來源為中藥查詢網(zhongyoo.com)。

→飲片辨識解析來源為2015版中國藥典。

推薦閱讀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蚤休

6-16 特稿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草果

5-26 特稿

每週一藥之何首烏

每週一藥之肉豆蔻

5-19 特稿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

編輯丨666小分隊

排版丨白穎

今日的何首烏,你記住了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