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糕點 酵母 小廚房小美食 2019-04-04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我們的傳統麵點包子,饅頭起源在很久以前,咱們的祖輩發明了包子,饅頭,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在一日三餐中也離不開面點,尤其在早餐,各種麵食佔據主要位置。傳統的中式麵點饅頭,包子比起西式糕點在製作上要簡單一些,營養上來講卻更勝一籌,尤其是包著各種餡料的包子,比烘烤過的的糕點更有營養。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所以在我們的早餐桌上包子出現的頻率很高,很多人為了吃的更健康,更衛生,更有營養,學會了自己做包子,用新鮮的食材自己調餡,做好的包子裡沒有任何添加劑,這樣吃著也舒心。但是在做包子的過程中有的人遇到了一些問題,經常會問:面怎麼發不起來,包子為什麼會塌陷?包子怎麼沒有外面賣的鬆軟?對於這些問題,我仔細想了一下,整理了一下做包子的過程,在這裡儘可能詳細把這些問題列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細節很重要,注意到了這些細節就一定能幫助您做出鬆軟不塌陷的包子。如果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分享哦。

家庭製作包子:

和麵


準備麵粉200克,酵母粉2克,糖10克,溫水120克。把酵母粉,糖,和麵粉混合,用溫水和麵,水一邊倒入一邊攪拌,不要一次性倒入,麵粉成絮狀時就停止加水。水和麵粉的比例只是做一個參考,不同品牌的麵粉吸水量不同,同等量的200克麵粉需要的水有可能比120克多,也有可能比120克少,所以我之前發的做包子的過程沒有給出比例就是這個原因。具體的水量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溫水溫度在30到35度,以不燙手為標準。冬天發麵為了加快速度或者提高發面效果,可以適當增加酵母粉的用量。做包子的面不能太軟,容易塌陷,形狀不好看,面太硬,蒸好的包子皮不鬆軟,所以軟硬適中最好。多做幾次包子就能掌握好這個軟硬度。

揉麵

麵糰要多揉幾遍,促使麵粉裡的澱粉和蛋白質充分吸收水分,形成的麵筋韌性才好。如果揉麵過程中面很粘手,撒點乾麵粉再繼續揉。

麵糰發酵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麵糰發酵要充分,溫度是關鍵,經常會有人問發酵要多長時間,這時間不好固定,發酵時間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高發酵時間就短,溫度低發酵時間就長。

夏天室溫下可以發酵,但是要注意觀察,麵糰發到原來的1.5倍到2倍大時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及時做包子就要把麵糰放入冰箱保存,如果繼續放在室內,會使麵糰發過,吃起來會有酸味,影響口感,這時候可以適當加一些食用鹼來中和一下。

冬天發酵建議使用溫水鍋發酵,能保證麵糰發酵正常進行,放置麵糰的容器不能與熱水直接接觸,可用支架或者蒸屜隔開,防止把酵母燙死。還可以把烤箱預熱到發酵溫度,麵糰蓋上蓋放入烤箱進行發酵。

包子皮有講究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發酵好的麵糰取出來揉光滑,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劑子,擀成包子皮。包子皮跟餃子皮不同,不要擀得特別薄,否則薄薄的一小層,面醒發的再好,也不會有暄軟的口感,當然也不能太厚,厚薄適中就可以了。

包包子技巧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包包子用勁要均勻,儘量讓包子餡周邊的面皮厚薄均勻,不要因為面的彈性好,就使勁拉著捏皺褶,這樣會使包子皮厚薄不均,餡裡的油會把薄的那邊浸透,影響發酵,蒸出的包子不鬆軟賣相不好。包子收口處不要捏出一個大面疙瘩,以免影響口感。

二次醒發不能少

做好的包子生坯要放在蒸屜上二次醒發15分鐘左右,醒發好的包子放在手上有輕盈的感覺,蒸好後口感更鬆軟。如果沒有時間等它二次醒發好,著急上屜蒸的話,則一定要先開小火,留出一個讓麵皮慢慢升溫,同時進行二次醒發的時間,等上汽了,再改成旺火。

蒸包子用冷水

為什麼自家做的包子不夠鬆軟還會塌陷?是忽略了這些細節


很多人喜歡用燒開的水蒸包子,這樣過熱的水蒸汽容易一下子把酵母燙死,蒸出的包子局部不蓬鬆,賣相不好看。

冷水上屜旺火蒸,這樣開火後,後面還有一個隨著溫度上升而繼續醒發的過程,會讓包子受熱均勻,容易蒸熟,還能彌補麵糰發酵的不足。大火蒸,水燒開後再轉中小火,防止過多水蒸汽滴落,影響包子皮美觀。

包子蒸好後,不要急於揭蓋,等3到5分鐘後再揭開蓋取出包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