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為什麼提倡遣欲而不提倡禁慾

道教 文化 道教學院 2017-06-16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老修行收了一個小徒弟,這個小徒弟跟這個老修行與世隔絕,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外面的人。有一天,山上來了一個女人,他就問師父:這是什麼東西啊?師父就跟他說:這個是老虎,會吃人的。到了晚上,這個女人離開之後,小徒弟就在發呆,他師父覺得他不對勁了,就問他,你在想什麼。徒弟說,我在想這隻老虎了。

道教為什麼提倡遣欲而不提倡禁慾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解決慾望都是採用直接禁慾的方式。但是,我們不能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們都不是聖人,也都沒有成真成神,有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尊重人性,接受人的殘缺和慾望。常言道:洪水宜疏不宜堵,所以道教提出“遣其欲”,而不是“禁其欲”。“遣”跟“禁”完全是兩碼事。遣是什麼意思呢?祛也,逐也。

道教並不提倡禁慾,修道也不要求完全禁慾,而是強調遣欲。有慾望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怎麼去祛除,去控制,把握有度、不受困擾。修道就是幫助我們逐 步把不好的慾望祛除掉。追求更佳的生活質量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只要付出的代價可控,就不能算是過分的慾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