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春人才知道:孤榆樹的百年藥鋪——世昌永

老長春人才知道:孤榆樹的百年藥鋪——世昌永

解放後的世昌永經理麻維精。

始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世昌永中藥鋪是孤榆樹最早也是最大的藥鋪,可以說是孤榆樹第一藥鋪,其位置在孤榆樹北大街路西,跟現在世昌永藥店的位置差不多。

世昌永的開創

清道光年間,相傳在江西省八家子陸、馬(時職四品道臺)、康、張四家合資的世昌永藥店中,開了一個重要的股東會議。他們做出這樣一個決定:讓摯友中最可信賴的一個被稱作“老李”的夥計,到外地去再建一個“世昌永”分號,地點自選。這個人當時40多歲,聰明幹練。不知什麼原因,他一路向北,邊走邊琢磨。幾個月過去了,歷經千辛萬苦的他,最後選擇了伯都訥廳孤榆樹屯(今榆樹市內)。

老李一開始開的藥鋪規模並不大。他租了城發王主事的幾間磚瓦房,僱了幾個當地的夥計。前邊做藥鋪賣藥,後院是作坊製藥。他嚴格遵守藥案規定的操作程序,一步一個腳印,自制中藥飲片、製造丸、散、膏、丹和藥酒。藥鋪童叟無欺,貨真價實,不到三年就打開了局面,有了一定的收益。除掉給東家的收入,他自己也獲益頗豐。最後,他將42間磚瓦房全部租下,世昌永有了一定的規模。那時,老李為保證中藥材的質量,還常常趕著馬車到家鄉江西省去進貨,一走有時近一個月。清光緒六年(1880年),世昌永大掌櫃換成了閔家小房身人高志德,其他掌櫃為高、李、姚三人。

老長春人才知道:孤榆樹的百年藥鋪——世昌永

世昌永早年的包裝紙及說明。

鼎盛時期的世昌永是啥樣?

到民國初年,大掌櫃是姚俊峰,其他掌櫃是高明遠、李子恆和高叢文。阿城分號為高叢文,雙城堡分號為李志和,收入統一歸榆樹總號支配。此時的世昌永,已有了相當的規模,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代。自老李開業始,進貨地主要有直隸省祁州(今河北安國)、河南百泉(今河南輝縣百泉鎮)、四川成都荷花池、江西清江的樟樹鎮(今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盛京的營口和哈爾濱等地,先馬車進貨,後改用火車運輸。

世昌永買下了所租賃的42間房屋,為招徠顧客,他們重新整修了鋪面,加高了院牆。還不惜重金,磨磚對縫,砌成高五米、寬六米的大牌樓,上有牌匾狀正楷陰起鼓“世昌永”三個鎏金大字。特意請來了本地有名的“刀子王”,精雕細刻。門樓和兩翼的“明八仙”、“暗八仙”、“海馬朝雲”和“唐僧取經”等畫面,栩栩如生,常引路人駐足。在門樓南側,豎起紅松木的大幌杆招牌,地上部分高三丈六尺。上面寫著“世昌永藥局”,兩側則是“丸散膏丹各色茶葉一應俱全”和“吉星高照福越常臨紫氣東來”等字樣。幾裡地以外都能看見。

不管是進藥、製藥還是管藥、賣藥,世昌永都有妥善的辦法和真誠的態度。他們製藥精細、嚴格程序。藥丸“紫金錠”入藥到成丸須經一個月時間,可解60多種病症;獨門祕製的膏藥專制各種疔瘡癤毒,這兩種藥作為金字招牌深受人們稱讚。

然而,1945年春,偽縣長宋天仁在任時的一場大火,讓榆樹大街上的許多店鋪遭受滅頂之災,世昌永也在受害之列。那場大火,加之偽政府滅亡前的掠奪,使藥鋪難以支撐,決定縮小經營,精簡人員備品,僅一次性處理大缸竟多達150多口。

老長春人才知道:孤榆樹的百年藥鋪——世昌永

老年麻維精。

解放後的藥店變遷

1949年10月21日,世昌永藥店股東姚化南、高瑞武、李喜武三人,將藥店出兌給麻維精和劉景新,二人共同經營,麻維精是經理。

1937年,才15歲的麻維精由舅舅擔保,入世昌永當學徒。他聰明伶俐,大家都喜歡,不長時間就掌握了好多中藥知識,樣樣成為行家裡手。他當上經理後,學習前人經驗,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有一次,顧客買藥時一種藥只缺幾錢,庫存短缺,其實可以用類似的藥代替。可他硬是從其他店買來補上,也絕不糊弄顧客。

世昌永藥店做好自己的製藥賣藥事情後,還向部隊輸送人才,鼓勵支持已經學有所成的徒弟參軍。崔玉喜和高瑞武一到部隊就當上了衛生員,給部隊緩解了醫務人員短缺的問題。高瑞武回鄉後,當上縣醫院的副院長。

1956年公私合營,世昌永藥店劃歸醫藥公司管理,變成榆樹縣公私合營藥店第二門市部。麻維精在藥店當營業員。聽當時在一起工作的魏新安講,麻維精工作認真,平靜待人,心胸寬廣,跟大家的關係很好。1966年,拆除了世昌永的門樓和高牆,消防車庫也代替了營業室,門市部遷址熱鬧衚衕。“世昌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很多人記憶中的一道風景。

1984年末,懷著對世昌永深深的情義,麻維精與樑法欽合開了世昌永藥店,辦理了《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1985年,轉為麻姓獨家經營。2005年8月,麻維精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世昌永”,這個在榆樹存在了160年的號牌如今有了它真正的身份,讓72歲的麻老如願以償。2007年,麻維精老人去世,其孫子麻海德、孫女麻瑩娟繼承祖業。如今,這家藥店繼續秉承“貨真價實、信譽第一,治病救人、善心仁厚”的祖上店訓,讓藥店越辦越好。(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通訊員 楊術杉 楊術杉供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