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 杜甫 文化 三養齋 三養齋 2017-09-08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

今日白露,許多人都想起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兩句詩,那麼,這是誰的詩句?究竟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呢?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

進入白露,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註釋

1.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2.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3.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4.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白露”的一個夜晚。

5.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6.況乃:何況是。

7.未休兵:戰爭還沒有結束。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詩意

本詩寫於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悽楚哀感,沉鬱頓挫。

首聯寫景,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但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

頸聯由望月轉入抒情,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

尾聯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是因為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詩人強調露的白,實際上是暗含內心的悲涼。

“月是故鄉明”,是寫景,更是融情於景。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質疑。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

為什麼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