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可以將“今天尤其要強調敬畏心”看作是近代史上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陽,天平天國要燒孔廟,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後來開批鬥會還要把孔夫子綁在一起批評。之所以會發生這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沒有敬畏之心。老一代的儒者給新儒者將要“常懷敬畏”,新儒者又給大眾普及“敬畏心”的重要性。倫理亂了,是沒有敬畏心;藥品造假,是沒有敬畏心;甚至是連轉基因都是因為沒有敬畏心。總之“沒有敬畏心”成了當代的社會病,成了一切亂象的原罪。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可以將“今天尤其要強調敬畏心”看作是近代史上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陽,天平天國要燒孔廟,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後來開批鬥會還要把孔夫子綁在一起批評。之所以會發生這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沒有敬畏之心。老一代的儒者給新儒者將要“常懷敬畏”,新儒者又給大眾普及“敬畏心”的重要性。倫理亂了,是沒有敬畏心;藥品造假,是沒有敬畏心;甚至是連轉基因都是因為沒有敬畏心。總之“沒有敬畏心”成了當代的社會病,成了一切亂象的原罪。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繼之而來的是,搞文藝工作要有敬畏之心,研究歷史要有敬畏之心,教書育人要有敬畏之心,為官行政要有敬畏之心。在凡事都離不開“敬畏心”的思想總路線指導之下,又磨刀霍霍地對準了自媒體。自媒體寫文章,要有敬畏之心。我一直很好奇,看看書,發表發表意見,需要尊重什麼?需要害怕什麼?尊重知識嗎?有幾個自媒體人是知識的創造者?絕大多數都是拾人牙慧吧!即使是知識點錯了,那也是所看的書中的不對。人們教師也很少見對教材指手畫腳的吧!傳播者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而已。那麼需要害怕什麼?害怕自己講錯了?害怕自己的觀念不被接納?害怕被噴子罵?真怕的話就不會選擇公開發表了,在說了,什麼是“對”?在文史哲領域,同一個問題有幾十種觀點不正常嗎?光是“老子其人其書”不同考究派的意見就有二十九種,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能發表出來的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全部信息,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全面而又正確的得出“歷史真相”的結論。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基於客觀史料的基本判斷,史學家能保障的僅僅是基於某種材料得出某個結論而已。誰能做到板上釘釘說這就是歷史中鐵打的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對於傳播知識和發表觀點,是不需要敬畏什麼的。至於知識來源問題,以及觀點是否有道理,這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是個人對自己的底線要求罷了,絕不是出自“敬畏之心”。只有一點會戳疼他們,就是“聖人言”。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可以將“今天尤其要強調敬畏心”看作是近代史上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陽,天平天國要燒孔廟,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後來開批鬥會還要把孔夫子綁在一起批評。之所以會發生這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沒有敬畏之心。老一代的儒者給新儒者將要“常懷敬畏”,新儒者又給大眾普及“敬畏心”的重要性。倫理亂了,是沒有敬畏心;藥品造假,是沒有敬畏心;甚至是連轉基因都是因為沒有敬畏心。總之“沒有敬畏心”成了當代的社會病,成了一切亂象的原罪。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繼之而來的是,搞文藝工作要有敬畏之心,研究歷史要有敬畏之心,教書育人要有敬畏之心,為官行政要有敬畏之心。在凡事都離不開“敬畏心”的思想總路線指導之下,又磨刀霍霍地對準了自媒體。自媒體寫文章,要有敬畏之心。我一直很好奇,看看書,發表發表意見,需要尊重什麼?需要害怕什麼?尊重知識嗎?有幾個自媒體人是知識的創造者?絕大多數都是拾人牙慧吧!即使是知識點錯了,那也是所看的書中的不對。人們教師也很少見對教材指手畫腳的吧!傳播者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而已。那麼需要害怕什麼?害怕自己講錯了?害怕自己的觀念不被接納?害怕被噴子罵?真怕的話就不會選擇公開發表了,在說了,什麼是“對”?在文史哲領域,同一個問題有幾十種觀點不正常嗎?光是“老子其人其書”不同考究派的意見就有二十九種,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能發表出來的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全部信息,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全面而又正確的得出“歷史真相”的結論。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基於客觀史料的基本判斷,史學家能保障的僅僅是基於某種材料得出某個結論而已。誰能做到板上釘釘說這就是歷史中鐵打的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對於傳播知識和發表觀點,是不需要敬畏什麼的。至於知識來源問題,以及觀點是否有道理,這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是個人對自己的底線要求罷了,絕不是出自“敬畏之心”。只有一點會戳疼他們,就是“聖人言”。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在儒腦中,聖人是完美的,是神聖的,是不容侵犯的。這便是衝突所在,新思潮的意義是:重新評估一切價值。是用質疑的精神來思考、看待傳統文化,是用批評的態度來繼承精華。因為我們有我們的信條“沒有批評的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如果“聖人”是不容置疑的,是不容批評的,那麼對“聖人”的讚揚意義在哪裡?樹立一個“高大上”的招牌,所有人都是可望不可即,只有頂禮膜拜的份。

孔子雖然信而好古,但是孔子也講“批評”的,孔子說管仲是“小器之人”,我們都知道孔子主張“君子不器”,管仲不僅僅是器,而且是個小器。孟子也講批評的,孟子說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老子更是講批評的,他連萬乘之君都敢罵。莊子也是講批評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我就很納悶了,為何後世講孔孟之道的人,就不容許批評了呢?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可以將“今天尤其要強調敬畏心”看作是近代史上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陽,天平天國要燒孔廟,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後來開批鬥會還要把孔夫子綁在一起批評。之所以會發生這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沒有敬畏之心。老一代的儒者給新儒者將要“常懷敬畏”,新儒者又給大眾普及“敬畏心”的重要性。倫理亂了,是沒有敬畏心;藥品造假,是沒有敬畏心;甚至是連轉基因都是因為沒有敬畏心。總之“沒有敬畏心”成了當代的社會病,成了一切亂象的原罪。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繼之而來的是,搞文藝工作要有敬畏之心,研究歷史要有敬畏之心,教書育人要有敬畏之心,為官行政要有敬畏之心。在凡事都離不開“敬畏心”的思想總路線指導之下,又磨刀霍霍地對準了自媒體。自媒體寫文章,要有敬畏之心。我一直很好奇,看看書,發表發表意見,需要尊重什麼?需要害怕什麼?尊重知識嗎?有幾個自媒體人是知識的創造者?絕大多數都是拾人牙慧吧!即使是知識點錯了,那也是所看的書中的不對。人們教師也很少見對教材指手畫腳的吧!傳播者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而已。那麼需要害怕什麼?害怕自己講錯了?害怕自己的觀念不被接納?害怕被噴子罵?真怕的話就不會選擇公開發表了,在說了,什麼是“對”?在文史哲領域,同一個問題有幾十種觀點不正常嗎?光是“老子其人其書”不同考究派的意見就有二十九種,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能發表出來的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全部信息,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全面而又正確的得出“歷史真相”的結論。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基於客觀史料的基本判斷,史學家能保障的僅僅是基於某種材料得出某個結論而已。誰能做到板上釘釘說這就是歷史中鐵打的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對於傳播知識和發表觀點,是不需要敬畏什麼的。至於知識來源問題,以及觀點是否有道理,這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是個人對自己的底線要求罷了,絕不是出自“敬畏之心”。只有一點會戳疼他們,就是“聖人言”。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在儒腦中,聖人是完美的,是神聖的,是不容侵犯的。這便是衝突所在,新思潮的意義是:重新評估一切價值。是用質疑的精神來思考、看待傳統文化,是用批評的態度來繼承精華。因為我們有我們的信條“沒有批評的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如果“聖人”是不容置疑的,是不容批評的,那麼對“聖人”的讚揚意義在哪裡?樹立一個“高大上”的招牌,所有人都是可望不可即,只有頂禮膜拜的份。

孔子雖然信而好古,但是孔子也講“批評”的,孔子說管仲是“小器之人”,我們都知道孔子主張“君子不器”,管仲不僅僅是器,而且是個小器。孟子也講批評的,孟子說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老子更是講批評的,他連萬乘之君都敢罵。莊子也是講批評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我就很納悶了,為何後世講孔孟之道的人,就不容許批評了呢?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再看看這些人,誰不是用自己概念來批評其他的人呢?這本身一種價值觀的體現,表明自己有立場,有看法,有觀點而已。為何說了一句孔子是喪家犬,就成了侮辱聖人的行為了?子貢難道不是因為這個描述才能找到自己老師的嗎?孔子不也“欣然笑”嗎?但是後人不能這麼講,這麼講就是沒有敬畏心。哪怕是子貢都可以說,因為他是七十二賢人,你就是個自媒體小編。簡單來說,就三個字“你不配”。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講依據,你跟他講依據,他跟你講資格,這種大腦回路也是出奇的新鮮。

我們再理性的思考這問題,今人是否需要“敬畏心”?是否可以將一切的社會亂象都歸罪與“沒有敬畏心”?我們都知道古人講“天地良心”,講“世道人心”;自從新文化運動之後,似乎這些東西都被淡化了。資本主義腐蝕人性,這個觀點馬克思是講過的,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追逐資本,人作為追逐資本的社會一員,在人心人性上很難不受其影響,當然了,傳統文化也是推崇“安貧樂道的君子”的,不管資本如何發展,我就當個泥巴里打滾的烏龜。是歷史中上,有幾個莊子?有幾個顏回?精英文化偏愛用極個別的例子來教育大眾,他們一方面說五百年才會出一個聖人,又在另一方面告訴大家人人修身都能成聖人。

"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那麼他們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理狀態?是否人人都需要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二字在秦漢之際就已經連用了,賈誼在《新書》中說:“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王充在《論衡》中說:“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史記》中也用到了兩次“嚴恭敬畏天命”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這些詞語的用法都是一個意思“既敬重又害怕”。而敬畏的對象往往是某種“威勢”的具體體現。比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要“害怕”,但是光“害怕”是不夠的,還要“敬重”。敬畏之心大概就是這麼一種害怕且尊重的心理狀態了吧!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可以將“今天尤其要強調敬畏心”看作是近代史上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陽,天平天國要燒孔廟,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後來開批鬥會還要把孔夫子綁在一起批評。之所以會發生這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些人沒有敬畏之心。老一代的儒者給新儒者將要“常懷敬畏”,新儒者又給大眾普及“敬畏心”的重要性。倫理亂了,是沒有敬畏心;藥品造假,是沒有敬畏心;甚至是連轉基因都是因為沒有敬畏心。總之“沒有敬畏心”成了當代的社會病,成了一切亂象的原罪。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繼之而來的是,搞文藝工作要有敬畏之心,研究歷史要有敬畏之心,教書育人要有敬畏之心,為官行政要有敬畏之心。在凡事都離不開“敬畏心”的思想總路線指導之下,又磨刀霍霍地對準了自媒體。自媒體寫文章,要有敬畏之心。我一直很好奇,看看書,發表發表意見,需要尊重什麼?需要害怕什麼?尊重知識嗎?有幾個自媒體人是知識的創造者?絕大多數都是拾人牙慧吧!即使是知識點錯了,那也是所看的書中的不對。人們教師也很少見對教材指手畫腳的吧!傳播者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而已。那麼需要害怕什麼?害怕自己講錯了?害怕自己的觀念不被接納?害怕被噴子罵?真怕的話就不會選擇公開發表了,在說了,什麼是“對”?在文史哲領域,同一個問題有幾十種觀點不正常嗎?光是“老子其人其書”不同考究派的意見就有二十九種,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能發表出來的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握全部信息,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全面而又正確的得出“歷史真相”的結論。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基於客觀史料的基本判斷,史學家能保障的僅僅是基於某種材料得出某個結論而已。誰能做到板上釘釘說這就是歷史中鐵打的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對於傳播知識和發表觀點,是不需要敬畏什麼的。至於知識來源問題,以及觀點是否有道理,這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是個人對自己的底線要求罷了,絕不是出自“敬畏之心”。只有一點會戳疼他們,就是“聖人言”。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在儒腦中,聖人是完美的,是神聖的,是不容侵犯的。這便是衝突所在,新思潮的意義是:重新評估一切價值。是用質疑的精神來思考、看待傳統文化,是用批評的態度來繼承精華。因為我們有我們的信條“沒有批評的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如果“聖人”是不容置疑的,是不容批評的,那麼對“聖人”的讚揚意義在哪裡?樹立一個“高大上”的招牌,所有人都是可望不可即,只有頂禮膜拜的份。

孔子雖然信而好古,但是孔子也講“批評”的,孔子說管仲是“小器之人”,我們都知道孔子主張“君子不器”,管仲不僅僅是器,而且是個小器。孟子也講批評的,孟子說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老子更是講批評的,他連萬乘之君都敢罵。莊子也是講批評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我就很納悶了,為何後世講孔孟之道的人,就不容許批評了呢?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我們再看看這些人,誰不是用自己概念來批評其他的人呢?這本身一種價值觀的體現,表明自己有立場,有看法,有觀點而已。為何說了一句孔子是喪家犬,就成了侮辱聖人的行為了?子貢難道不是因為這個描述才能找到自己老師的嗎?孔子不也“欣然笑”嗎?但是後人不能這麼講,這麼講就是沒有敬畏心。哪怕是子貢都可以說,因為他是七十二賢人,你就是個自媒體小編。簡單來說,就三個字“你不配”。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講依據,你跟他講依據,他跟你講資格,這種大腦回路也是出奇的新鮮。

我們再理性的思考這問題,今人是否需要“敬畏心”?是否可以將一切的社會亂象都歸罪與“沒有敬畏心”?我們都知道古人講“天地良心”,講“世道人心”;自從新文化運動之後,似乎這些東西都被淡化了。資本主義腐蝕人性,這個觀點馬克思是講過的,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追逐資本,人作為追逐資本的社會一員,在人心人性上很難不受其影響,當然了,傳統文化也是推崇“安貧樂道的君子”的,不管資本如何發展,我就當個泥巴里打滾的烏龜。是歷史中上,有幾個莊子?有幾個顏回?精英文化偏愛用極個別的例子來教育大眾,他們一方面說五百年才會出一個聖人,又在另一方面告訴大家人人修身都能成聖人。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新文化運動本質上是大眾的文化,為了讓大家都能接受到新文化,在文學表述上全面廢除了生澀難懂的文言文采用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在教育上採用掃盲運動、義務教育等方式。所有的目的不都是為了建立大眾的文化嗎?在儒家的傳統觀念中,所謂的大眾就是“小人”。很多批評並不是建立在“事實批評”和“道理評價”上的,而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對立上的。簡單來說,罵你不是因為你錯了,而是因為你不是自己人。他們很多時候所提倡的“敬畏心”,恰恰是建立在自己沒用敬畏心的基礎上來要求別人做的。因此筆者認為,要不要“常懷敬畏”是因人而異的,是因時而異的,而且這是一件私事,是個人的事情。我要不要敬畏,要敬畏什麼,純粹是個人的事情,我之所以沒有要求你敬畏我所敬畏的,是出於對你思想言論自由的敬畏,而很多不知敬畏的人,卻大言不慚地談敬畏。

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論國學精華與糟粕的評判依據

混國學圈的五個等級,你屬於哪個級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