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201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中醫來源於生活。中醫理論認為人是“小自然”,如果陽氣不足,可以藉助天地這個“大自然”之陽氣(簡稱“天陽”)以補充,達到“引陽消陰”之目的,這就是三伏貼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得“天陽”和人之陽連接、溝通、傳輸、接納、貯存,使效果最大化,這個則需講究方法,對此古人著實下了功夫,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著這個引“天陽”,即什麼時候引、通過什麼地方引、如何引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三伏貼療法的“三定”(即“定時”、“定位”、“定藥”)。這“三定”是三伏貼使用的關鍵所在。

定時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201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中醫來源於生活。中醫理論認為人是“小自然”,如果陽氣不足,可以藉助天地這個“大自然”之陽氣(簡稱“天陽”)以補充,達到“引陽消陰”之目的,這就是三伏貼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得“天陽”和人之陽連接、溝通、傳輸、接納、貯存,使效果最大化,這個則需講究方法,對此古人著實下了功夫,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著這個引“天陽”,即什麼時候引、通過什麼地方引、如何引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三伏貼療法的“三定”(即“定時”、“定位”、“定藥”)。這“三定”是三伏貼使用的關鍵所在。

定時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從中醫理論來說,“天陽”最強之時是引陽補虛、消陰散霾的最好時機,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卻是夏至後第 3 個庚天起,即三伏天。“伏”是指陽氣潛藏、積蓄之意。夏至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不斷積蓄,至夏至後第 3 個庚天,陽氣積聚達到了頂峰,並維持一段時間,即一、二、三伏。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陽氣最為強盛的時段,這亦是一年中人體陽氣相對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藉此時機通過特定的部位、途徑,配合特定的藥物,把強大的“天陽”引入體內,一舉消除體內虛寒、陰霾之邪,使身體陰陽達到新平和,機不可失。

定位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201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中醫來源於生活。中醫理論認為人是“小自然”,如果陽氣不足,可以藉助天地這個“大自然”之陽氣(簡稱“天陽”)以補充,達到“引陽消陰”之目的,這就是三伏貼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得“天陽”和人之陽連接、溝通、傳輸、接納、貯存,使效果最大化,這個則需講究方法,對此古人著實下了功夫,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著這個引“天陽”,即什麼時候引、通過什麼地方引、如何引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三伏貼療法的“三定”(即“定時”、“定位”、“定藥”)。這“三定”是三伏貼使用的關鍵所在。

定時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從中醫理論來說,“天陽”最強之時是引陽補虛、消陰散霾的最好時機,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卻是夏至後第 3 個庚天起,即三伏天。“伏”是指陽氣潛藏、積蓄之意。夏至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不斷積蓄,至夏至後第 3 個庚天,陽氣積聚達到了頂峰,並維持一段時間,即一、二、三伏。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陽氣最為強盛的時段,這亦是一年中人體陽氣相對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藉此時機通過特定的部位、途徑,配合特定的藥物,把強大的“天陽”引入體內,一舉消除體內虛寒、陰霾之邪,使身體陰陽達到新平和,機不可失。

定位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定位”即選定貼藥穴位。三伏貼選定貼藥穴位十分重要,其關係到能否把“天陽”引入,且引至到體內最陰暗處,以及能否引入最大之“天陽”量。就比如農村老屋開天窗,開的位置不當或大小不合適,都會影響採光效果。人體的“天窗”開在什麼地方?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人體最深遂、最陰暗的地方是胸膈,即“膏盲”,藥石達不到之所。《左傳·成公十年》中記載:“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與之相對應的對外聯絡部位是背部,“背是胸中之府”,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亦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其專著《老老恆言》就有“以陽光補陽氣”之論述,認為晒後背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很有好處。因此背部是能把“天陽”引入胸膈的重要部位。另外,古人還從勞動人民勞作的姿態———“面朝黃土背朝天”得到啟示,背部還是接收“天陽”的重要部位。從經絡學而言,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一身陽氣之督脈主要循行部位,它們是負責與“天陽”溝通的部門,亦是負責接收“天陽”之所。因此,根據自己的病情需要專業康復師進行穴位定位。

定藥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201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中醫來源於生活。中醫理論認為人是“小自然”,如果陽氣不足,可以藉助天地這個“大自然”之陽氣(簡稱“天陽”)以補充,達到“引陽消陰”之目的,這就是三伏貼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得“天陽”和人之陽連接、溝通、傳輸、接納、貯存,使效果最大化,這個則需講究方法,對此古人著實下了功夫,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著這個引“天陽”,即什麼時候引、通過什麼地方引、如何引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三伏貼療法的“三定”(即“定時”、“定位”、“定藥”)。這“三定”是三伏貼使用的關鍵所在。

定時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從中醫理論來說,“天陽”最強之時是引陽補虛、消陰散霾的最好時機,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卻是夏至後第 3 個庚天起,即三伏天。“伏”是指陽氣潛藏、積蓄之意。夏至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不斷積蓄,至夏至後第 3 個庚天,陽氣積聚達到了頂峰,並維持一段時間,即一、二、三伏。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陽氣最為強盛的時段,這亦是一年中人體陽氣相對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藉此時機通過特定的部位、途徑,配合特定的藥物,把強大的“天陽”引入體內,一舉消除體內虛寒、陰霾之邪,使身體陰陽達到新平和,機不可失。

定位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定位”即選定貼藥穴位。三伏貼選定貼藥穴位十分重要,其關係到能否把“天陽”引入,且引至到體內最陰暗處,以及能否引入最大之“天陽”量。就比如農村老屋開天窗,開的位置不當或大小不合適,都會影響採光效果。人體的“天窗”開在什麼地方?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人體最深遂、最陰暗的地方是胸膈,即“膏盲”,藥石達不到之所。《左傳·成公十年》中記載:“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與之相對應的對外聯絡部位是背部,“背是胸中之府”,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亦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其專著《老老恆言》就有“以陽光補陽氣”之論述,認為晒後背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很有好處。因此背部是能把“天陽”引入胸膈的重要部位。另外,古人還從勞動人民勞作的姿態———“面朝黃土背朝天”得到啟示,背部還是接收“天陽”的重要部位。從經絡學而言,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一身陽氣之督脈主要循行部位,它們是負責與“天陽”溝通的部門,亦是負責接收“天陽”之所。因此,根據自己的病情需要專業康復師進行穴位定位。

定藥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全國各地醫院進行三伏貼的時間都一樣,選穴亦大同小異,三伏貼的選藥是最能體現各醫院治療理念的環節,亦是為什麼各醫家三伏貼療效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所在。選藥適宜與否對療效的影響不可忽視。概括起來對“定藥”有三個要求:即“溫”、“開”、“通”。“溫”以助“天陽”,藥與“天陽”合力,陰邪難遁其形;“溫”而能“開”則是促進穴位打開以納“天陽”之需,麝香、肉桂、丁香、細辛等具有辛溫芳香走竄之特性,符合此要求,常常被選用;“通”則為通暢之意,寒則凝,故虛寒體質者經絡易為痰濁壅塞不通,白芥子、甘遂等盪滌痰濁之力甚宏,能擔當此任。“溫”以助“天陽”,“開”、“通”則是達到“天人合一”、“引陽消翳”的先決條件。

三伏貼的適應範圍:

"

昨天初伏已經到來,各大醫院中醫科、康復科人滿滿為患,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提前預約來帖“三伏貼”的。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2019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中醫來源於生活。中醫理論認為人是“小自然”,如果陽氣不足,可以藉助天地這個“大自然”之陽氣(簡稱“天陽”)以補充,達到“引陽消陰”之目的,這就是三伏貼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得“天陽”和人之陽連接、溝通、傳輸、接納、貯存,使效果最大化,這個則需講究方法,對此古人著實下了功夫,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著這個引“天陽”,即什麼時候引、通過什麼地方引、如何引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三伏貼療法的“三定”(即“定時”、“定位”、“定藥”)。這“三定”是三伏貼使用的關鍵所在。

定時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從中醫理論來說,“天陽”最強之時是引陽補虛、消陰散霾的最好時機,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卻是夏至後第 3 個庚天起,即三伏天。“伏”是指陽氣潛藏、積蓄之意。夏至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不斷積蓄,至夏至後第 3 個庚天,陽氣積聚達到了頂峰,並維持一段時間,即一、二、三伏。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陽氣最為強盛的時段,這亦是一年中人體陽氣相對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藉此時機通過特定的部位、途徑,配合特定的藥物,把強大的“天陽”引入體內,一舉消除體內虛寒、陰霾之邪,使身體陰陽達到新平和,機不可失。

定位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定位”即選定貼藥穴位。三伏貼選定貼藥穴位十分重要,其關係到能否把“天陽”引入,且引至到體內最陰暗處,以及能否引入最大之“天陽”量。就比如農村老屋開天窗,開的位置不當或大小不合適,都會影響採光效果。人體的“天窗”開在什麼地方?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人體最深遂、最陰暗的地方是胸膈,即“膏盲”,藥石達不到之所。《左傳·成公十年》中記載:“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與之相對應的對外聯絡部位是背部,“背是胸中之府”,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亦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其專著《老老恆言》就有“以陽光補陽氣”之論述,認為晒後背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很有好處。因此背部是能把“天陽”引入胸膈的重要部位。另外,古人還從勞動人民勞作的姿態———“面朝黃土背朝天”得到啟示,背部還是接收“天陽”的重要部位。從經絡學而言,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一身陽氣之督脈主要循行部位,它們是負責與“天陽”溝通的部門,亦是負責接收“天陽”之所。因此,根據自己的病情需要專業康復師進行穴位定位。

定藥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全國各地醫院進行三伏貼的時間都一樣,選穴亦大同小異,三伏貼的選藥是最能體現各醫院治療理念的環節,亦是為什麼各醫家三伏貼療效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所在。選藥適宜與否對療效的影響不可忽視。概括起來對“定藥”有三個要求:即“溫”、“開”、“通”。“溫”以助“天陽”,藥與“天陽”合力,陰邪難遁其形;“溫”而能“開”則是促進穴位打開以納“天陽”之需,麝香、肉桂、丁香、細辛等具有辛溫芳香走竄之特性,符合此要求,常常被選用;“通”則為通暢之意,寒則凝,故虛寒體質者經絡易為痰濁壅塞不通,白芥子、甘遂等盪滌痰濁之力甚宏,能擔當此任。“溫”以助“天陽”,“開”、“通”則是達到“天人合一”、“引陽消翳”的先決條件。

三伏貼的適應範圍:

入伏了!“三伏貼”火了!小喵提醒:三伏貼的講究,你都知道嗎?

1.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咽炎、過敏性鼻炎(遇冷容易發作)。

2.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多種遇風寒溼發作或加重的頸、背、腰、腿、關節怕冷(怕吹空調)或疼痛等疾病。

3.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慢性胃炎、脾胃虛寒、消化不良。

4.肚子疼痛(胃脘痛或腹部)怕冷,受涼或吃生冷後疼痛發作加重或拉肚子,痛經。

5.產後後遺症(月子病):產後出現全身或局部怕冷、多關節疼痛或肚腹怕冷疼痛或抵抗力下降等。

6.小兒反覆感冒厭食、消瘦、遺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內分泌失調所致的各種疾病。

三伏貼的禁忌證:

肺部各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惡性腫瘤患者、肺結核活動期患者。

強過敏體質者、接觸性皮炎、有瘡、癰等皮膚病和皮膚破損皮膚感染者。

孕婦和2歲以下兒童。

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中醫治療講究時令,該治療是三伏天,每伏貼一次,其他時間療效不確定,所以應按時貼敷。

貼敷期間12小時內不宜沖涼,貼敷後6小時內不洗澡,不要在空調房間內待時間過長。

貼敷時間:成人2~4小時;兒童1~2小時

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若貼敷後局部皮膚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可提前揭除藥貼,防止灼傷皮膚形成水泡。

如出現水泡,不要撓,癢就拍一拍,小泡會自行吸收,大皰找醫生處理。

今天小喵講三伏貼的知識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和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