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中醫 中藥 健康 中醫圈兒 2017-04-21

簡而言之,拜師,對徒弟而言,為了學到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對師父而言,為了傳統中醫之精華代代皆有傳承人。如果能成為某一門派的傳承人,的確是一件可喜可賀、光耀門楣的幸事。當然與沒有拜師的學生們有很大的區別。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1、從形式上來講,不拜師,就如同我們在學校的師生一樣,是最普通的教與學的關係,只能稱為“老師”,關係密切的可以稱為“師傅”。拜師以後呢,即可成為名副 其實的“師徒”關係,徒弟即可名正言順地稱老師為“師父”,也就是成為血脈相連的師生加親情關係,成為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人們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即指的是這種關係。

2、拜師以後,徒弟會被納入“傳承網”,成為某一門派某一代傳承人,成為“根紅苗正”的傳統中醫傳人,這是一個人被載入史冊的光輝印記。沒有拜師的學員,不可能有傳承方面的記載。拜師與否,是傳統中醫愛好者人生經歷中僅次於結婚生子的一件大事,故特別重要,也特別要慎重。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3、從教授與學習方面來講,拜師以後,有責任心的師父都會言傳身教,也會是“傾囊相授”的,毫不保留地將本門中醫絕技傳授給弟子。弟子要嚴守師訓,繼承老師的傾囊之授,吸其精髓,並能變成自己的東西,達到理法合一。而沒有拜師的學員,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老師就不方便再傳授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作為學生,負責任的老師,也會教授一定傳統中醫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使學生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但到一定程度就很難有所突破了,可能會停留在一定的等級層面而止步不前。

4、學習傳統中醫最重要的方法是:“言傳身教”,老師教學生一般是以上大課的形式教授,也就是一個人教,許多學生一起跟著學,何況老師教授學生一般都是有期限的,是一個時期或一個階段而已,而師父栽培一個徒弟, 是靠單獨傳授,或幾個徒弟一起傳授的方式來教授的,而且一個師父也許會傾其畢生的心血,才能成就一個出色的弟子。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5、拜師以後,師徒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很穩固的親情關係,好的師徒關係真的如父子、如手足一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一輩子即使相隔千里萬里,也割不斷師徒的情分。逢年過節,或老師及師母的生日,或老師家裡的大事、或開業、收徒等大事,方便的弟子一般都要去看望老師或親自參加,不方便的弟子,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問候和關切。師父也會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弟子。當然,師徒雙方也許會因繁忙或其他事務不能經常聯絡,也不會影響這種關係的現實存在,師徒都不必拘泥於形式。 如果是沒有拜師的學員就缺乏了這份親情關係,以師生之禮相處即可。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6、拜師之後,就確立了正式的傳承關係,解除了教與學的後顧之憂,徒弟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學,師父也能一心一意地教。如果徒弟學有所成,有一天出師了,師父有責任和義務將徒弟介紹給水平更高的師父來教授。沒有拜師的學員,老師不承擔此項責任和義務。

7、拜師者,要承擔起繼承、傳承和發揚光大本門中醫精髓的責任和義務,並以實際行動維護本門學術之尊嚴,維護師父之尊嚴。而一般學員就沒有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幾千年來,中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中醫藥興盛,將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健康發揮重要作用。師承教育作為千百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在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方面一直髮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歷代中醫藥名家獨到的技術經驗,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後學者長期跟師實踐,通過朝夕臨診,耳濡目染,口授心傳,個別指導,“耳提面命”,“衣缽相傳”,弟子才可以逐步領會和較快掌握,少走彎路,縮短成才的週期。因此,師承岐黃是中醫成才的捷徑。

中科易康百位國醫名師大講堂首席專家資源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及院校學府的知名中醫專家教授,自始至終致力於傳承精湛的醫術與濟世的醫德,為全球中醫人服務。

國醫名師既是傳承教育的受益者,更是傳遞者。國醫名師大講堂旨在讓基層醫務人員有機會接觸德高望重的國醫名師,更好地學到國醫名師在科研教育、臨床經驗、醫術醫德等方面的精髓,彌補傳統中醫藥學習班強調一師之技、一家之言的侷限,培養全面綜合的中醫藥優秀人才,讓中醫薪火相傳、人才輩出。常年每月在北京開班授課,同時推薦優秀學員拜師潛心學習,繼承絕學,弘揚中醫。

中醫傳承: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國醫名師大講堂承載傳承中醫的使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