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中醫 黃芪 皮膚病 中藥 中醫王世龍主任諮詢臺 2017-04-07

本病在中醫學中無相應病名,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可歸屬“皮痺”、“風溼痺“等範疇。早在《黃帝內經》中即有“皮癬”的記載,還提到了本病的轉歸。如《素問·痺論》有“痺入髒者死”的論述。說明本病日久可影響臟腑,甚至導致死亡。隋代《諸病源候論》雲:“痺者……其狀肌肉頑厚,或肌肉疼痛……由血氣虛則受風溼而成此病。”對本病的症候和病因有進一步的認識。宋代吳彥愛在《傳信適用方》中形象地描述:“四肢堅如石,以物擊似鍾磐,日漸瘦惡。”更接近於硬皮病的臨床表現。在治療上,明代《醫學入門》提出“初起強硬作痛者,直流風豁痰;沉重者直流溼行氣;久病須分氣血虛實,痰瘀多少治之”的治療原則。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硬皮病繫結締組織的一種瀰漫性病變。以皮膚失去彈性而硬化,繼而出現萎縮和色素變化為其特點。臨床上分侷限性和系統性兩型。好發乾20-50歲之青壯年,以女性多見。本病與自身免疫機制失調有關,其確切病因不明,迄今國內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

現代中醫鍼灸治療本病的報道,始見於1959年,60年代以個案為主,自70年代以後,關於硬皮病的臨床觀察,出現了大量報道,自1975年至1989年,所及文獻累計達60餘篇(包括個案:驗案)。其中不少醫家主張用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本病,認為硬皮病的臨床表現有多種瘀血的見證,但若結合臨床寒凝血瘀、氣滯血瘀、血虛血瘀等不同證型,以溫陽通絡、疏肝理氣、補氣生血等法合參,療效較單純的活血化瘀法為好。據近十年收集的30餘篇資料來看,明確有療效的共1806例,其中治癒55例,顯效638例,有效971例,無效142例,總有效率為92.1%。表明中醫藥對本病有肯定的效果。

在機理研究方面,做得較多的是有效方藥的藥理研究,如對活血化瘀中藥進行治療前後末梢循環檢查、皮膚病理形態及超微結構觀察等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微循環。調整結締組織代謝,使增粗的膠原纖維變細、疏鬆化,為中醫藥治療提供了客觀依據。但目前這方面工作仍較侷限,如對治療硬皮病常用的溫陽、益氣、通絡等方藥的機理研究尚未開展,有待進一步深入。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病因病機]

綜合各地資料,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硬反病的病因與素體陽虛或久病體虛;外邪反覆侵襲等有關。腎陽虛衰,股理不密,衛外不固,風寒之邪乘隙侵襲,凝結腠理,痺阻經絡,導致營衛不利或氣滯血瘀。

營衛木固,寒凝肌膜硬皮病發於皮膚,肺主皮毛,放系肺衛之疾,乃素體營血不足,衛外不固,風寒之邪乘隙稽留,凝結於肌腠,遂致脈絡不通,營衛不和,氣營瘀滯,肌膚失榮,皮萎而發硬。

腎陽虛衰,陰寒內盛腎主藏精,肝氣散精,皮膚之精血賴脾胃之供奉,脾胃陽虛即肌膚失榮,又陽虛則寒,陰寒內盛,凝聚肌表,致氣血痺阻。氣不行血血血失運行之能,內則瘀滯積聚,促使血脈凝澀,外則經脈痺塞,皮膚失其所養則肌味甲錯。日久客邪由皮而“人舍於臟腑”,則病涉肺、脾、肝、腎諸髒。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辨證分型]

根據古今醫家辨證治療經驗,臨床分型可綜合劃分為四型:

1.氣血瘀滯關節疼痛;屈伸障礙,少腹脹痛,月經不調,面色灰暗,心煩易怒,胸悶不舒。皮損紫紅色暗,硬腫刺痛,皮膚硬化萎縮,指端青紫腫脹。舌質紫暗或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脈弦澀。

2.脾腎陽虛畏寒肢冷,腰膝痠軟,性慾減退,納食不佳,口不渴,大便遊,眼瞼、面部及手腫脹發緊,局部皮膚硬化,指端蒼白或青紫,疼痛陣發。舌暗淡嫩,苔灰滯,脈沉細。

3.熱毒瘀絡四千四苦,魯納不振,大便祕結,小便短赤,周身煩熱,皮膚暗紅,光亮、萎縮,硬腫疼痛,皮報高於皮面,關節疼痛,指端壞疽,皮膚潰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4.寒侵肌膚形寒怕冷,身病肌瘤,面色味白,肢端蒼白,皮膚侷限性或瀰漫性發硬,皮膚光亮腫脹,皮紋消失,毛髮脫落,無汗或多汗。關節活動障礙。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弱。

此外,尚有肝鬱血瘀、氣血不足等證掣報道。但本病各型之間是密切關聯並可相互轉化,臟腑損害的程度也隨病情進退而變化,故臨床不可拘泥一證定型,必須靈活辨識。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硬皮病的中醫療法

(1)鍼灸治療硬皮病

藥餅灸

取穴:a.大椎、腎俞山;b.命門、脾俞;c.氣海、血海;d.隔俞、肺俞。

操作;藥餅成分:白附子、乳香、沒藥、丁香、細辛、小茴香、蒼朮、川烏、草烏各等量,先研成細木,加蜂蜜、蔥,水適量,調和捏成藥餅。藥餅直徑2.5釐米,0.6釐米厚,上穿數小孔。

每次取1組,各組輪用。將藥餅置於穴位之上,再用純文製成底面直徑2釐米的艾注,安放於藥餅上,點燃。灸完工壯,再接灸1壯,每大共灸2壯。每週據症情灸2—4次,3個月為一療程。灸治期間可配用了桂散。

療效:共治療21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為57.1%。隔藥餅間接艾灸,能改善血循環,祛瘀生新,使皮膚變軟。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2)單方驗方

①丹蔘注射液

組成:丹蔘。

用法:用丹蔘注射液8-16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酷酥或5-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10/2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6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68.8%。

②積雪草甙片

組成:積雪草。

用法:每次2-4片,每日口服3-4次,6個月--1年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00例,顯效33例,有效49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82%。

③靈芝注射液

組成:靈芝草。

用法:用靈芝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2支,連用1-4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48例,總有效率達83.3%。

④增肌注射液

組成:從略。

用法:每日肌肉注射1-2支,連用1-4個月為一療程,可連續使用數療程。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25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4%。

其他措施

去除感染病灶,增加營養,特別注意肢端的保暖和避免妊娠、過度勞累及劇烈精神刺激,是預防誘發本病的關鍵。另外尚可配合封閉、理療(如音頻電療、熱洛等)及西藥治療。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硬皮病的中藥分型治療

1.硬皮病療效標準

目前各地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徵的改變進行分級,大體分為4級。

基本痊癒:皮損大部分恢復正常,僅留輕度皮膚萎縮或色隸沉著,皮膚鬆解、柔軟,肢端痙攣現象消失,指端潰瘍癒合,臨床伴隨之臟腑損害症狀基本消失。

顯效:皮損50%以上恢復正常,皮膚硬化變軟,肢端痙攣現象緩解,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功能大部恢復。

有效:皮損稍好轉,皮膚緊張度減輕,硬化範圍較前縮小,症狀與體徵稍見好轉。

無效:治療3個月,皮膚硬化未見好轉或皮報繼續擴大,內臟功能未恢復或損害加重。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2.分型治療硬皮病

(1)氣血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溫陽通絡。

處方:黨蔘15—30克,黃芪15-20克,雞血藤朗克,熟地30克,丹蔘15克,鹿角膠12克,桂技、紅花、赤芍、陳皮、香附各9克,甘草、炮姜炭各6克,當歸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陽虛畏寒加附子、肉桂;脾虛便據加五味子、白朮;關節疼痛明顯加秦艽、桑寄生、烏梢蛇;便祕加當歸、桃仁;肢端潰瘍疼痛明顯加延胡或乳香、沒藥;陽倭加仙靈脾,兼腎陰虛加女貞子、龜版;脾胃虛寒加肉豆,寇;脾胃虛弱加白朮、山藥。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223例,基本治癒8例,顯效96例,有效107例,無效7例,死亡5例,總有效率為94.6%。

常用成方: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

(2)脾腎陽虛

抬法:溫補脾腎,開腠散寒。

處方:肉桂9克,仙靈脾9克,桂技6-9克,山藥、白朮、茯苓、當歸、丹蔘、赤芍各12克,黃芪、黨蔘各15克,路路通9克,陳皮6克,制川草烏各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脾陽虛加木香、砂仁;腎陽虛加附片、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肢端冷紫均細辛、雞血藤;皮膚硬化加甲珠、皁角刺、川芎;潰瘍不斂加白蘞,赤小豆。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188例,基本痊癒3例,顯效41例,有效109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為81.4%。

常用成方:陽和湯、回陽通脈湯。

(3)熱毒瘀絡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通絡。

處方:銀花9克,雞血藤30克,澤蘭葉24克,丹蔘21克,玄蔘21克,首烏15克,夏枯草15克,延胡12克,鬱金12克,乳香6克,沒藥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營衛不和加黃芪、桂枝;四肢厥冷加肉掛、附子、黃芪。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52例,顯效16例,有效力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4%。

常用成方:解毒活血湯、解毒清營湯。

(4)寒侵肌膚

治法:解肌散寒,宣肺通絡。

處方:荊芥、防風、前胡、羌活、獨活、權殼。川芎、當歸各9克,甘草、桔梗、生薑、薄荷、蟬衣各6克,烏梢蛇、在等各12克,黃芪、地龍各15克,全蠍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虛者加黨蔘、熟地、白芍;有熱象加銀花、連翹、蒲公英;瘙癢加白藤皮、白蒺藜。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7例,獲滿意療效。

常用成方:人蔘胡桃湯、獨活寄生湯。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3.專方治療硬皮病

硬皮病的中醫專方治療較多,特別是活血化瘀法治療,頗引人注目。

(1)通脈湯

組成:紫丹蔘、雞血藤各15克,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各10克,當歸12克,乳香、沒藥各6克,川芎5克,銀花30克,甘草10克。

加減:陽虛畏寒明顯加附子、肉掛;脾虛便據加白朮、米仁、附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3-6個月以後,上藥製成丸劑服用。

療效:共治療10例患者,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0%。

(2)79—2片劑

組成:當歸、葛根、紅花、川芎等中藥製成片劑。

用法:每次服4-8片,每日3次。

療效:治療系統性硬皮病118例,顯效48例,有效66例,無效4例;治療侷限性硬皮病296例,基本治癒14例,顯效117例,有效15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刃3%。

(3)605方劑

組成:由乳香、沒藥、川鬱金等配成蜜丸,每丸10克。

用法:每次1丸,每日3次。

療效:治療系統性硬皮病104例,顯效30例,有效72例,無效2例;治療侷限性硬皮病84例,顯效40例,有效44例,總有效率為98.9%。

(4)牡蠣鱉甲湯

組成:牡蠣30克,鱉甲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鉤藤30克,丹蔘15克,木瓜9克,絲瓜絡9克,延胡索9克。

服法:水煎服,隔2-3日1劑。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侷限性硬皮病17例,治癒7例,顯效6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為100%。

因本病症狀錯綜複雜,虛實兼挾,因此一般主張在服中藥的同時,配合外治法,更易收效。外洗方直接作用於患處,達到活血脈。蠲痺痛的目的。

(1)菖蒲透骨薰洗方

藥物:透骨草12克,石菖蒲10克,川草烏各10克,蘄艾葉15克,紅花15克,伸筋草15克,桂枝15克。

用法:適用於硬皮病淳腫期。上藥加水5000毫升,煎煮30分鐘,乘熱燻蒸,患處以毛巾浸藥液後外敷,每次持續10。巧分鐘,每日1-2次。

(2)紅花桂枝酒

藥物:紅花10克,桂枝10克,50%酒精20-30毫升。

用法:上藥密閉浸泡7天,過濾取汁,微加溫,倒5-10毫升藥酒於手掌中,乘熱溫熨,輕巧按摩患處15-30分鐘,以局部皮膚髮紅井有灼熱感為度,隔日1次。如息處肌肉腫脹、僵硬及麻木,酌情選用沖和散摻在五應膏中,外敷患處,3-5日1次。

以上方劑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中醫治療,辯證施治很重要!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4.中醫經驗

邱XX;女,52歲。2013年12月30日初診:患硬皮病6-7年,皮損以四肢末端)額。頸、胸、背為主,不出汗,吞嚥順利,呼吸尚可,腰脊關節活動不利,伴有痠痛。苔薄舌淡,脈沉細。腎陽不足,衛外不固,風寒之邪,阻於肌膚,絡脈痺塞不通,營衛不和而成。擬溫經散寒,補腎陽,和營衛,開膀理。

處方:淨麻黃9克,大熟地6克,川桂枝9克,杜紅花9克,全當歸9克,仙靈脾15克,肉蓯蓉15克,鎖陽15克,補骨脂15克,菝葜30克,生甘草9克。

外用:川楝子60克,花椒30克,食鹽炒後布包,乘熱時熨。

服藥1月,病情穩定,考慮經絕期發病,與衝任不調有關。前方加鹿角粉3克(分吞)。複方當歸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服中藥2個月,自覺肌膚髮熱,額部出汗較多,胸、腋下、手背皮膚較前柔軟,肢端動脈痙攣現象好轉。唯關節仍痠痛,乃血脈失養,風邪滯留之故。仿“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前方去鎮陽、菝藜。加丹蔘15克、炙地龍9克。加用低分子右旋醣酥500毫升,靜脈滴注,每週2次。又一月,手指潰瘍癒合,各種症狀均好轉。

按:中醫認為,本病是絡脈閉塞,肌膚失養,風寒所阻而成。其中腎陽不足,衛外不固是重要內因。所以用溫補腎陽之鹿角、眾蓉、仙靈脾、鎖陽,活血通脈之丹蔘、當歸、紅花、地龍,溫散風寒之麻黃、桂枝。再加上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的低分子右旋醣階。因此,在-3個月內,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5.用產規律

據收集的療效在70%以上、治療例數較多的臨床資料12篇統計,所使用的中藥共70餘味,列表如下:

從上表可見,使用最多的中藥以丹蔘、紅花、雞血藤等活血化瘀藥和。黨蔘、黃芪等益氣健脾藥為主。其次為補益肝腎、溫陽通絡、涼血清熱等藥物;而清熱解毒、發散表邪、祛風勝溼等藥物則較少用。由此可見用藥頻度與中醫對病因病機的認識和治以活血化瘀、益氣溫陽為主的觀點趨於一致。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硬皮病患者的飲食方法

1、無益食品:綠豆、海帶、冬瓜、西瓜等寒涼之品,煙、酒、濃茶、濃咖啡等各種辛辣刺激性食物。

2、有益食品:田雞油、沙蟲幹、雪蛤、豬膚、鱉甲等補益之品,奶、魚、蛋、瘦肉、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食物。

硬皮病的飲食調養原則

1、飲食宜清淡,忌食菸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硬皮病患者細嚼慢嚥,少食多餐,如有吞嚥困難時,應予流質飲食。

3、少食寒涼,多食補益之品。因硬皮病為虛損病,故多食田雞油、沙蟲幹、雪蛤等血肉有情之品,能補腎益精,充養身中形質。

硬皮病 中醫療法大全

歡迎加入qq群:540025101 吐槽party,一起嗨起來!

關注公眾號:醫來伸手資訊臺(NGSNXSNWS),查看更多文章,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添加微信號ma2395763521諮詢疑難雜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