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學了這麼久的中藥,這幾個中藥名卻一直唸錯了!

中藥 馬齒莧 白蘞 中醫 金蘭中醫學社 金蘭中醫學社 2017-10-11

有人說歷史上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不僅僅因為他完成了地域上的大一統,更因為他完成了文化上的大一統,其中包括了一項“書同文”。後來的歲月裡,我們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有了文字的暢通。

今天推廣普通話的作用也是與此十分相似的,不過礙於從小的方言口音,很多人的普通話並不“飄準”,有的二三聲不分,有的“n”“l”不分,還有的前後鼻音不分等等。在中藥當中就有一些藥物的名字因為這些問題很容易讀錯,下面就為大家列舉幾個易錯例子。

榧子

尷尬:學了這麼久的中藥,這幾個中藥名卻一直唸錯了!

提到這個藥物的名字,是不是想到了“痱子”,如果你真將它讀成【fèi zǐ】那麼你就錯了,其實它的真實讀音應該是第三聲讀【fěi zǐ】。

這個“榧”字帶有一個木字旁,又很少見,估計猜也猜得到它是一種植物。中藥榧子,是紅豆杉科植物榧乾燥成熟的種子。這個藥物是一個驅蟲藥,味甘、性平,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殺蟲消積、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的作用。古代人常常將這個藥物與其他的驅蟲藥物搭配,用於治療蛔蟲、鉤蟲、絛蟲等寄生蟲病。但隨著衛生條件的提高,寄生蟲病已經很少見了。倒是榧子作為營養豐富的乾果而流行起來,市場上的椒鹽味榧子、蜂蜜味榧子等價格不菲,是休閒零食中的上品。

馬齒莧

尷尬:學了這麼久的中藥,這幾個中藥名卻一直唸錯了!

這種藥物分佈十分廣泛,我國不論南北都有,它幾乎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也因為如此,它的別名也特別多,這裡就不列舉了。但是中藥馬齒莧的“莧”字被不少人讀成了【jiàn】,不過確實有些地方的方言就是這麼讀的,不多這個字的普通話讀音應該是讀【xiàn】。

馬齒莧,生長在田間地頭或庭院路邊,很多時候被人們當做野草。中藥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以全草入藥,是一味清熱涼血藥,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很多地方還將馬齒莧當做一道菜,它既可以涼拌,又可清炒。喜歡下廚的朋友不妨查閱菜譜自己試試。

白蘞

尷尬:學了這麼久的中藥,這幾個中藥名卻一直唸錯了!

這也是一個十分容易讀錯的藥物,很多人一般不認識“蘞”,將它讀一半【liàn】。其實真可惜,這味藥物和上面幾個容易讀錯的藥物不一樣,它還是可以按照“長字讀一半,癟字讀一邊”的方法將它讀對。

只可惜,這些朋友們將“斂”字讀作【liàn】時就已經錯了一次了,其實“斂”的正確讀音是第三聲【liǎn】,所以白蘞的正確讀法應該也是【bái liǎn】。白蘞這味藥是葡萄科攀緣藤本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是一味很好的清熱解毒藥,它味苦、辛,性寒,歸心、胃經。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癰、水火燙傷等病症。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系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柳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