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說忠縣鳴玉溪那些事

陳仁德

鳴玉溪是長江北岸的一條支流,在忠縣城西邊匯入長江。其得名緣於溪水潺湲有如玉珂之聲。明代地理學家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忠州》曰:“溪在治西二里,發源西厓水,聲如佩玉。”現在的玉溪大橋玉溪二橋之玉溪,是鳴玉溪的簡稱或曰誤稱。縣人又俗稱鳴玉溪為長道河,以前的東雲公社有一個村叫長河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鳴玉溪之溪水乃深山涓涓細流匯合而成,輾轉奔流於巖壑之間,兩岸煙籠竹樹,雲繞峰嶺,宛若畫圖。古代的鳴玉溪水量很大,阻擋了兩岸的交往。據明代羅青霄《重修鳴玉溪橋記》:“鳴玉溪發源於風門山,各溪澗水匯流而出,直達大江。每當夏秋,山水奔衝,江水漲湧,往來人之經斯地者,往往有滅頂之虞。”第一個在鳴玉溪架橋的是唐代名臣房式,他於貞元年間(785-805)來忠州任刺史,為方便州民在溪上建了一座木橋,大約相當於現在土家族常見的那種木結構的風雨廊橋。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木橋已經毀損,知州黃器改建為石橋。之後,萬曆年間的知州邱樑、戰符均重修石橋,清代乾隆年間劉元武又重修一次。這座清代石橋一直到三峽蓄水前,都是忠州一大風景。

房式之後,大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年間也出任忠州刺史,他在鳴玉溪上發現了一種珍稀花樹——木蓮樹。在欣賞之餘,請來道士毌丘元志繪成畫本,題寫《木蓮樹詩並序》於其上: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無脊。花如蓮,香色豔膩皆同,獨房蕊有異。四月初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溪,生者濃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毌丘元志寫,惜其遐僻,因題三絕句雲:

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拋芍藥掛高枝。

雲埋水隔無人識,唯有南賓太守知。

紅似燕支膩如粉,傷心好物不須臾。

山中風起無時節,明日重來得在無?

已愁花落荒巖底,復恨根生亂石間。

幾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拋擲在深山。

白居易在這裡特別提到了“鳴玉溪”,這是鳴玉溪第一次見於文獻記載,第一次就出現於大詩人白居易的筆下,是很幸運的。據《新唐書.白居易傳》載:“南賓(即忠州)郡當峽路之深險處也,花木多奇。居易在郡,為《木蓮》《荔枝圖》寄朝中親友,各記其狀。……鹹傳於都下,好事喧然模寫。”說明鳴玉溪的大名當時就傳到了京城長安。

附帶說一聲,許多人將毌丘元志寫成母丘元志或毋丘元志,大誤也。毌丘是複姓,毌讀如貫,即古貫字,既非母亦非毋。

白居易木蓮詩之傳播,使鳴玉溪成為文人心目中的勝地。白居易發現木蓮樹的地方,後來被稱為“木蓮洞”。鳴玉溪流經木蓮洞時,躍下一道高崖,形成一道飛珠濺玉的瀑布。忠州人將其命名為西巖瀑布,是古代忠州八景之一。由於聲名遠播,西巖瀑布的形象被不斷拔高。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九中寫道:“鳴玉溪在州西十里,上有懸巖瀑布,高五十餘丈。潭洞幽邃,古木蒼然。”1957年學者王拾遺先生著《白居易》,轉引《太平寰宇記》,影響更為廣泛。其實西巖瀑布高度不過兩三丈而已,《太平寰宇記》過於誇張了。

1970年,學者徐無聞先生隨西師遷忠縣,慕名尋訪西巖瀑布,他看到的是:“這是個山勢環合,巖谷陡然陷落的地方,溪水從高約三四丈的斷巖奔瀉下來,形成瀑布,噴珠濺玉,轟鳴不息。《太平寰宇記》說高五十丈,確是過分的誇張。但這斷巖寬約四五丈,若到夏秋山洪暴漲時,那也會令人心愕目驚,可觀可畏。瀑布直落處是一凼碧綠的潭水,深不見底。深潭兩側的水淺處,看得見三五成群的小魚。水底的鵝卵石上長著細如髮絲的綠苔,隨著水波盪漾。兩巖亂石嶙峋,石縫間生著些不知名的野草雜花。亂石之上是竹樹蔥籠的高巖。……走到瀑布上面不遠,有一座總長不過三丈的石拱橋,橋身與水中的倒影,恰好合成一輪圓月。橋邊一株大黃葛樹,枝幹橫伸,籠罩了好大片的地方。”

"

說說忠縣鳴玉溪那些事

陳仁德

鳴玉溪是長江北岸的一條支流,在忠縣城西邊匯入長江。其得名緣於溪水潺湲有如玉珂之聲。明代地理學家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忠州》曰:“溪在治西二里,發源西厓水,聲如佩玉。”現在的玉溪大橋玉溪二橋之玉溪,是鳴玉溪的簡稱或曰誤稱。縣人又俗稱鳴玉溪為長道河,以前的東雲公社有一個村叫長河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鳴玉溪之溪水乃深山涓涓細流匯合而成,輾轉奔流於巖壑之間,兩岸煙籠竹樹,雲繞峰嶺,宛若畫圖。古代的鳴玉溪水量很大,阻擋了兩岸的交往。據明代羅青霄《重修鳴玉溪橋記》:“鳴玉溪發源於風門山,各溪澗水匯流而出,直達大江。每當夏秋,山水奔衝,江水漲湧,往來人之經斯地者,往往有滅頂之虞。”第一個在鳴玉溪架橋的是唐代名臣房式,他於貞元年間(785-805)來忠州任刺史,為方便州民在溪上建了一座木橋,大約相當於現在土家族常見的那種木結構的風雨廊橋。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木橋已經毀損,知州黃器改建為石橋。之後,萬曆年間的知州邱樑、戰符均重修石橋,清代乾隆年間劉元武又重修一次。這座清代石橋一直到三峽蓄水前,都是忠州一大風景。

房式之後,大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年間也出任忠州刺史,他在鳴玉溪上發現了一種珍稀花樹——木蓮樹。在欣賞之餘,請來道士毌丘元志繪成畫本,題寫《木蓮樹詩並序》於其上: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無脊。花如蓮,香色豔膩皆同,獨房蕊有異。四月初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溪,生者濃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毌丘元志寫,惜其遐僻,因題三絕句雲:

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拋芍藥掛高枝。

雲埋水隔無人識,唯有南賓太守知。

紅似燕支膩如粉,傷心好物不須臾。

山中風起無時節,明日重來得在無?

已愁花落荒巖底,復恨根生亂石間。

幾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拋擲在深山。

白居易在這裡特別提到了“鳴玉溪”,這是鳴玉溪第一次見於文獻記載,第一次就出現於大詩人白居易的筆下,是很幸運的。據《新唐書.白居易傳》載:“南賓(即忠州)郡當峽路之深險處也,花木多奇。居易在郡,為《木蓮》《荔枝圖》寄朝中親友,各記其狀。……鹹傳於都下,好事喧然模寫。”說明鳴玉溪的大名當時就傳到了京城長安。

附帶說一聲,許多人將毌丘元志寫成母丘元志或毋丘元志,大誤也。毌丘是複姓,毌讀如貫,即古貫字,既非母亦非毋。

白居易木蓮詩之傳播,使鳴玉溪成為文人心目中的勝地。白居易發現木蓮樹的地方,後來被稱為“木蓮洞”。鳴玉溪流經木蓮洞時,躍下一道高崖,形成一道飛珠濺玉的瀑布。忠州人將其命名為西巖瀑布,是古代忠州八景之一。由於聲名遠播,西巖瀑布的形象被不斷拔高。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九中寫道:“鳴玉溪在州西十里,上有懸巖瀑布,高五十餘丈。潭洞幽邃,古木蒼然。”1957年學者王拾遺先生著《白居易》,轉引《太平寰宇記》,影響更為廣泛。其實西巖瀑布高度不過兩三丈而已,《太平寰宇記》過於誇張了。

1970年,學者徐無聞先生隨西師遷忠縣,慕名尋訪西巖瀑布,他看到的是:“這是個山勢環合,巖谷陡然陷落的地方,溪水從高約三四丈的斷巖奔瀉下來,形成瀑布,噴珠濺玉,轟鳴不息。《太平寰宇記》說高五十丈,確是過分的誇張。但這斷巖寬約四五丈,若到夏秋山洪暴漲時,那也會令人心愕目驚,可觀可畏。瀑布直落處是一凼碧綠的潭水,深不見底。深潭兩側的水淺處,看得見三五成群的小魚。水底的鵝卵石上長著細如髮絲的綠苔,隨著水波盪漾。兩巖亂石嶙峋,石縫間生著些不知名的野草雜花。亂石之上是竹樹蔥籠的高巖。……走到瀑布上面不遠,有一座總長不過三丈的石拱橋,橋身與水中的倒影,恰好合成一輪圓月。橋邊一株大黃葛樹,枝幹橫伸,籠罩了好大片的地方。”

說說忠縣鳴玉溪那些事

鳴玉溪古橋至今猶存

徐無聞此行的最大收穫是在巖壁發現了宋代題刻:“鳴玉溪邊堪寓目,木蓮洞下更關情。忠州好處無人說,只得孤城小市名。紹定庚寅東嘉錢子山題”。

到了木蓮洞以上,鳴玉溪水勢漸漸減弱,再西去,山勢陡然拔起,峭壁萬仞,驛道從裂谷中轉折而上,直達雲端。這是忠州西北邊的門戶,其地勢高峻險要,終年雲霧繚繞,人稱巖口。我少年時多次徒步攀登巖口,印象極深。自從公路開通後,這條古驛道便慢慢荒廢,知之者已不多。現在忠縣人一說到巖口便是石柱縣的巖口,豈不知忠縣的巖口形勝遠在石柱巖口之上。

鳴玉溪是地靈人傑之寶地,除了前述房式、白居易宦遊此地外,明末著名抗清女將軍太子太保忠貞候秦良玉和清末大詩人李士棻,先後生長於鳴玉溪畔。此二人一武一文,均入選重慶曆史文化名人,在重慶朝天門名人館中立有塑像。重慶廣大地域內幾千年間共遴選百名歷史文化名人,鳴玉溪咫尺之地就有兩名,是很不容易的。

秦良玉生長在鳴玉溪畔的秦家壩。據《秦氏家乘》載,秦良玉的父親秦葵自號“鳴玉逸老”,明末貢生,常對兒子說:“天下將有事矣,爾曹能執干戈以衛社稷者,吾子也。”秦良玉應聲曰:“倘使女兒得掌兵柄,應不輸平陽公主冼夫人。”後來果然屢建奇功天下聞名。後人為秦良玉建的祠堂人稱“太保祠”,也建在鳴玉溪畔。據先祖陳德甫先生所著《忠縣誌》(下同):“祠在治城西溪側斜石盤上。清宣統三年州人秦家棫建,中豎明太子太保秦良玉木主。兩楹聯題雲:“季世出英雄,父子弟兄同殉國;傳家惟棨戢,祖孫男女各能軍”,……祠成,春秋祀以少牢,禮極隆重。民元來,次第培修,左右建大悲閣及禪室、詩樓,間以花木,野趣橫生,遊人多流連忘返。”

李士棻字芋仙,道光拔貢,曾國藩弟子,清末一流詩人,生於鳴玉溪“獨立樓”。少年時即有詩讚美鳴玉溪:“溪頭雨歇水平坳,兩岸人家竹樹交。要趁晚涼還泛月,一鉤新掛綠楊梢。”中年奔走南北,在詩裡一再回憶鳴玉溪:“家在蜀東鳴玉溪,桃花紅匝綠楊堤。”“吾州林壑最城西,圖經盛稱鳴玉溪。石壁千尋瀑泉吼,人家兩岸空翠迷。我屋高瞰清瑤流。桃花塞巷柳遮樓。嬉春燈火橋頭月,消更壺觴樹杪角。四時煙景紛難記,是我平生釣遊地……”

由於鳴玉溪的美麗迷人,在很古老的時代,就是忠州人的遊樂之所。久而久之,形成了獨特的元宵遊橋的風俗。李士棻詩中的“嬉春燈火橋頭月”告訴我們,在他少年時即清代道光年間,遊橋就已是忠州元宵風俗,而風俗產生的源頭一定更久遠。

每到元宵,鳴玉溪橋兩邊的欄杆上就疏落有致地裝滿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彩燈,裡面插著蠟燭,外面掛著燈謎,到了晚上,蠟燭全部點亮,滿橋大放光明。縣人扶老攜幼紛紛前來遊橋賞燈猜燈謎,盛極一時。橋頭不遠是清同治十二年知州慶徵題寫的“明太子太保秦良玉故里”石碑,那裡是遊橋的起點。清代忠州的縣官都要在這一天與民同樂,攜帶家眷來到橋頭,照例先到太保祠祭奠秦良玉,然後遊橋。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秦良玉誓死抗清,與滿清不共戴天,可是清代的官員不但沒有將其視為反動派挫骨揚灰,反而建祠紀念,每年元宵必前往祭奠。

從太保祠到鳴玉溪橋,路上游人絡繹不絕,鑼鼓聲、爆竹聲、嬉笑聲此起彼伏,更有獅子龍燈車燈等次第起舞,一片祥和氣象。李士棻後來在京城裡回憶起元宵遊橋,一口氣寫了很長一首詩,“鄉里饒樂事,首數元夕美。燭龍戲九衢,簫鼓撼天起。雜遝士女群,肩摩遍城市。爆竹轟若雷,明月踏成水。我昔方少年,身擠眾人裡。通夕恣酣遊,破曉猶未已……”

《忠縣誌·風俗》載:“……元宵更熱烈。是夕家家燃燈,祀天地、家神及祖先。城內則更形繁華,在鳴玉溪大橋上編扎燈綵,河街正街均扎有牌燈,遊人如鯽,名曰遊大橋。晚則燈綵輝煌,鼓樂喧闐,鞭炮筒花、接連不斷,或龍燈、或獅子、或車燈、或春燈射謎,紛紛籍籍,盛極一宵。”

然而元宵的高潮卻不是在鳴玉溪橋上,而是在下游的向家嘴,那裡是遊橋的終點。向家嘴在鳴玉溪西岸,溪水至此忽然轉折成一巨大的S形,古人謂之天然太極圖,兩岸均是銀色沙灘,是為忠州八景之“鳴玉平沙”(忠州八景,鳴玉溪上游的西巖瀑布和下游的鳴玉平沙就佔了兩處,從茲也可見鳴玉溪之美麗。)古人詠歎之作甚多,我最喜清代劉以瑜一首:“淺淺晴沙曲曲溪,飛泉落處碎玻璃。流從瀑布崖巔出,聲到雲根石勢低。佛寺一灣青篠路,人家兩岸綠楊堤。閒移孤棹耽清聽,橋影沉沉月影西。”

且不說其他,只說向家嘴有一棵數百年之古槐樹,枝幹橫斜蒼勁挺拔聳入雲端,每年秋冬,樹葉落盡,只剩下偉岸之軀幹。元宵之夜,便有矯健少年攀援而上,直到樹巔,將一長串鞭炮掛在樹梢上。到了萬眾雲集之時,縣城三關(中關、西關、東關)之遊人爭以筒花竟射高掛之鞭炮。所謂筒花,是以堅硬之竹筒灌滿火藥,尾端以泥土填緊,前置引火線,點燃引火線後便有焰火呼嘯噴射而出。此時無數筒花焰火從四面射向空中之鞭炮,天地亮成一片。高掛之鞭炮向下垂有引火線,如被焰火點燃,瞬間轟然炸響猶如雷鳴,遊橋之高潮至此到達極點,只見溪畔遊客齊聲仰面高呼,歡聲動地,獅子龍燈車燈一起騰挪跳躍,鳴玉溪上下成為歡樂的海洋。

我生於神州鼎革之初,彼時遊橋之風俗剛被革除,由於常聽長輩講起,雖未曾見,卻印象頗深,後來參與編修縣誌,又得以走訪耆老查閱史料,故亦知之甚詳。我小時鳴玉溪兩岸的生態大約與李士棻筆下的風景相去不遠,竹樹蔥蘢,溪水潺湲,鳴玉溪大橋尚在,三道曲拱連接兩岸,縣人稱之為老大橋或舊大橋,以別於後來鳴玉溪下游的另外一座新大橋。我就是在鳴玉溪學會游泳的,那時鳴玉溪清澈見底,游魚可數,時有短小的魚兒來啄我的體膚。後來讀中學,每天都要從向家嘴那棵古槐樹下走過,仰望樹巔,依然高聳入雲。“鳴玉平沙”亦形勝如故,我還到沙坎上去掏過沙燕。高高的古槐樹不知什麼時候從我們眼中消失了,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鳴玉溪橋是因三峽水庫之需在九十年代才最後炸燬的。水庫蓄水後,鳴玉溪兩岸海拔175米以下全部沉入水底,當年的風景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高大雄偉的玉溪一橋,玉溪二橋和大片大片的鋼筋水泥森林,元宵遊橋的風俗已經漸行漸遠。

今天正好是元宵,不由又想起了故鄉當年的元宵遊橋,我在遠離故鄉的重慶默默地回憶起難忘的鳴玉溪,揮筆寫下這段文字,算是神遊故鄉吧。

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