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鬆雪齋換鵝圖 立軸 1944年作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鬆雪齋換鵝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趙鬆雪換鵝圖 立軸 設色紙本(297萬元,2006年6月藍天國際)

款識:趙承旨換鵝圖真跡為先師李文詰公所藏,今歸大風堂。其樹遠肇李迪,後來為六如所藏,偶展為堂幅並記此,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此幅畫作較大,內容為晉代書聖王羲之以書作換鵝的故事。兩侍女前方正襟危坐著當為書聖。此三人工筆繪之,極為生動傳神。畫面上部所繪為樹木、樹幹挺拔,佔畫面大半,似為冬日景象。此幅表現了作者憑藉描繪人物及樹木的高超技藝,營造出平靜疏朗的氛圍。畫面左上仿趙體書“大得七年三月十六日自山陰還道中寫換鵝圖與國寅山長趙孟俯”,三行二十七字,頗顯趙書神韻,體現出作者出神入化的臨摹功底。作者沉浸於歷代名家晝作數十年,潛心臨摹,廣採博收,達到融會貫通、遊刀有餘的境界。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鬆雪齋換鵝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趙鬆雪換鵝圖 立軸 設色紙本(297萬元,2006年6月藍天國際)

款識:趙承旨換鵝圖真跡為先師李文詰公所藏,今歸大風堂。其樹遠肇李迪,後來為六如所藏,偶展為堂幅並記此,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此幅畫作較大,內容為晉代書聖王羲之以書作換鵝的故事。兩侍女前方正襟危坐著當為書聖。此三人工筆繪之,極為生動傳神。畫面上部所繪為樹木、樹幹挺拔,佔畫面大半,似為冬日景象。此幅表現了作者憑藉描繪人物及樹木的高超技藝,營造出平靜疏朗的氛圍。畫面左上仿趙體書“大得七年三月十六日自山陰還道中寫換鵝圖與國寅山長趙孟俯”,三行二十七字,頗顯趙書神韻,體現出作者出神入化的臨摹功底。作者沉浸於歷代名家晝作數十年,潛心臨摹,廣採博收,達到融會貫通、遊刀有餘的境界。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桐蔭清韻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一)顧長康畫世已無傳,吳道玄閻立本間有刻石,尚可想象典型。李龍眠、趙漚波、張叔厚、唐子畏、仇實甫、張大風、華秋嶽皆一家骨肉,面目雖異神理自同。故畫人物當從此入,不得強分派別也。甲申春日,大千張爰。(二)子鶴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張爰、大千居士、大風堂。


"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東坡喚魚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江泛遊 立軸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江湖容我著扁舟,與客攜壺勝日遊。縱是蒼生忘不得,又與危涕話神州。甲申正月寫於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

張大千早年師承宋元,復繼明清陳洪綬、唐寅、石濤諸家,用筆極為精緻,敷色清新雅麗,豔而宜人,所臨古畫幾可亂真,大千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才情之高難有與之比肩者也。是圖作於1944年,簡約空朗而意謬濃濃,近岸只坡石一二,葦草叢叢,上見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詩,大有效東坡昔日赤壁之遊。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鏡片 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文會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秋禊雅集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秋禊第七集寫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國曆代文人名士以詩會友、以畫達意,進行園林宴遊的一種集會。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提倡玄學清議,隱逸山林結為竹林之遊,開文人雅集的歷史端緒。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記載了魏晉名士“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的雅集活動,傳為千古美談。後世文人出於對魏晉風度的嚮往,紛紛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進行彈琴賦詩、題石作畫、談禪論道等活動。

1933年,“正社書畫會”成立於江蘇蘇州,張大千也為該社的成員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於蘇州惠蔭園舉行詩詞書畫的雅集盛會,吟詩作詞、對酒高歌、觀園賞棠,成為近代文苑藝林中的盛事。張大千效“蘭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蔭園秋禊圖》加以紀念。此後,張大千繪製過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並在抗戰時期迎來了這種“雅集”題材的創作高峰。

此幀《秋禊雅集圖》作於1944年,從題跋上可知,此圖象徵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遊活動,是張大千為友人劉道龢所寫。

“雅集圖”最初是希望能夠真實地記錄所舉辦的文人集會活動,如《西園雅集圖》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夠一一辨別。但從明代開始,“雅集圖”在視覺上分化出兩種判然有別的審美趣味,一類表現為對參與雅集文人的身份標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畫;另一類則極力消解文人的個體差異性,以簡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於山野叢林之中,僅作為“雅集”的精神符號而存在。此幅作品的繪畫語言即屬於後者。圖中以五株古樹環抱而成一庭園環境,古木參差各異,或挺秀直立、或欹側相合,筆致嫻雅工緻,設色清新明麗,營造出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遊宴集,他們或坐或倚、高聲暢談,三個童子侍奉其間,人物存形細小,雖被完全納入庭園的主體結構中,但仍強烈地傳遞出文人雅集所標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此幀張大千的《秋禊雅集圖》,既於題材和歷史淵源中傳遞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又在筆法設色和形式語言上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人氣息。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溪邊高士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仿鬆雪齋筆,寫為龍友鄉丈令媛穠華女士于歸之吉。大千張爰頓首拜頌。鈐印:張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清溪高士圖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村林煙暖醉晴鬟,碧水春風人閒開,最喜陰晴不到處,無根樹早響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張爰沙河村居。鈐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清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愛爾林屋僻,雲霞一徑通。形軀百年內,心賞幾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華聞玩久,不覺夕陽紅。甲申秋日,寫黃姬水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張爰、大千。

此圖為傳統文人隱士清對談道的題材,張大千用青綠手法表現,在遒曲蒼老的古鬆之下,繪二高士坐於岸邊岩石之上,坐聽松風,談禪論道,旁立一書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1.鳴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張叔厚畫遠師龍眠,近效漚波,自成家數。若乃食古不化,何異刻舟畫虎,此古人之所以重變異,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筆於青城山中。大千張爰。鈐印:張爰、三千大千、張爰、張大千。

“高士”為張大千非常喜歡的題材,他曾用過多種表現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過描繪。此作為1944年所作,張大千時年46歲,這一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潛心作畫,此作系當時所作。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題中即點出取法元人張渥,畫中的高士開臉清秀,眉宇間見隱逸神情;衣紋線條流暢,用筆爽利,設色素雅,與畫面氣氛、意境契合,實為張大千高士題材之佳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高士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遊山圖 立軸 1944年作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杜少陵覓句圖 立軸 紙本 1944年作

款識:杜少陵覓句圖。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題跋:雲淨秋風晚,山空古木疏,終年讀周易,不作茂陵書。炳雲先生之屬,溥儒。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柳下高仕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識:含煙帶雨過平橋,嫋嫋千絲復萬條。張緒當年成底事,風流終似女兒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張大千。

南齊武帝蕭頤植蜀柳於靈和殿前,說:“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張緒風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見柳的風骨、高尚、堅韌。柳樹秋季落葉較遲,能耐嚴寒、酷暑,猶以垂柳,枝柔下垂,樹形優美。此圖傳達正是柳樹之綠蔭乘涼避炎夏,秋時婆娑映菊花,柔韌挺拔頂寒冬,春日依依惜別情。樹下高士可能來比喻畫家本人。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竹林覓詩圖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李太白行吟圖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江岸吟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江干何物妙,衰柳數行秋。短詠長吟去,前村問酒樓。恆良仁兄法教,大千張爰,青城山中。鈐印:張爰之印。

此幅《江岸吟柳圖》畫一高士行於江渚邊上,回首遙望江上。整件構圖通過坡石將觀者的視線逐漸引向畫面深處,清靜簡約,人物勾畫寥寥數筆,人物比例準確、衣紋嫻熟,開臉清秀,大筆觸繪蕉葉,濃墨翠竹穿插其中,詩情畫境躍然紙上。張大千已經擺脫了古人程序,在形式上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其早期的高士題材作品相比,可見張大千此時精煉技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技藝純熟對胸臆的表達已不構成任何障礙。畫面筆簡墨淡,清新俊逸,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畫作的整體效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獨往秋山 立軸 1944年作

款識:獨往秋山深,回頭人境遠。甲申四月朔寫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圖繪於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為進軍緬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揮過圍攻松山,出擊龍陵,攻克回龍山等戰役的抗日名將陳明仁將軍。大千以粗筆入畫,線條飛動、流暢,一氣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來,人物神態、線條勾畫細膩,大千居士對將軍欽佩之情盡在畫中。一位是百年畫壇的奇才,一位是驍勇善戰的將領,兩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圖 鐿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款識: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屬寫,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張大千寫畫的古代文人高仕極富新意、極具特色、極有情趣。此件《高仕圖》,為大千壯年所作,其高仕描繪中的特點、特色和最佳的表現效果與面貌,皆於此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畫中人物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筆墨揮灑。大千先生有過極有限的大幅人物畫作品,內容幾乎全部是對仕女和宗教壁畫題材的描繪。其它諸多有高仕內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現出另外的兩種特徵。其一:畫面尺幅不大,雖然人物為主體,但受畫面的限制,最大也僅在二、三十公分之間;其二:畫面很大,高仕作為點景人物出現,反而很小,以這類作品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為主體、身長又達近六十公分之巨,極為罕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高士臨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臨泉圖》創作於1944年,時年張大千四十六歲。大千在畫中描繪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個褒衣博帶的文人踽踽獨行於樹石映襯的山林之間,氣息高古,神態悠閒。張大千僅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就刻畫出人物清雅的格調與高華的氣度,皆為前人所未能見。此幅畫面為立式平遠構圖,畫面右邊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山林中迷濛晨霧之中,畫家安置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間,他幾乎與縹緲的靈山秀水融為一體,益發顯出隱逸之士遠離紅塵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松下高士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鬆雪齋換鵝圖 立軸 1944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仿趙鬆雪換鵝圖 立軸 設色紙本(297萬元,2006年6月藍天國際)

款識:趙承旨換鵝圖真跡為先師李文詰公所藏,今歸大風堂。其樹遠肇李迪,後來為六如所藏,偶展為堂幅並記此,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大千大利。

此幅畫作較大,內容為晉代書聖王羲之以書作換鵝的故事。兩侍女前方正襟危坐著當為書聖。此三人工筆繪之,極為生動傳神。畫面上部所繪為樹木、樹幹挺拔,佔畫面大半,似為冬日景象。此幅表現了作者憑藉描繪人物及樹木的高超技藝,營造出平靜疏朗的氛圍。畫面左上仿趙體書“大得七年三月十六日自山陰還道中寫換鵝圖與國寅山長趙孟俯”,三行二十七字,頗顯趙書神韻,體現出作者出神入化的臨摹功底。作者沉浸於歷代名家晝作數十年,潛心臨摹,廣採博收,達到融會貫通、遊刀有餘的境界。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桐蔭清韻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題識:(一)顧長康畫世已無傳,吳道玄閻立本間有刻石,尚可想象典型。李龍眠、趙漚波、張叔厚、唐子畏、仇實甫、張大風、華秋嶽皆一家骨肉,面目雖異神理自同。故畫人物當從此入,不得強分派別也。甲申春日,大千張爰。(二)子鶴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季、大千、張爰、大千居士、大風堂。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


嚴雁峰像 立軸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雁峰老伯遺像。甲申四月張爰拜寫。鈐印:張爰私印、張大千。

題跋:(一)宋育仁題:雁峰文學畫像贊。彼都人士,為大布衣;匪伊緇撮,捲髮而垂。獨立矯矯,鬢髮已衰;老當益壯,斯民之遺。青衿早譽,白首為期;把臂浮丘,謂我湘累。舉手謝時,褰裳遂歸;留此畫像,存想風儀。噫欷。弟宋育仁題。

(二)謝無量題:芸子先生題雁峰文學遺象,文情兼至,頗類晉人,楷法亦秀逸。谷聲弟重■此象囑為補題。甲申夏,無量。

(三)廖平題:維漢嚴氏,世傳公羊;有清崛起,厥在渭陽。鎮星感精,比於宮牆;大頭美肩,善耐秋冬。如山如河,牆篝楚室;■■坎坎。士德是備。書擁百城,能校能刻;甲乙丙丁,四都羅列。金匱玉版,藏書之府;經營構造,比於齊魯。專志漢唐,吐棄科舉;私諡文學,天上笑許。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系似之。大開文館,甫梓穀梁;補續醫統,焜耀家邦。毛刊解字,蜀刻九經;有子象賢,垂裕後昆。第一行上宮誤書宮牆。文學處士嚴君像贊,六譯老人井研廖平撰。右井研師所撰贊。師晚年廢不能書,命予代書,時甲子九月也。谷孫。頃乞大千重摹此幀後清予補書,二十年中廖、宋俱亡,予亦垂老蓋不勝歲月之感矣。甲申閏月清山外翁記。鈐印:林思進、清家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