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享:“氣鬱血瘀”,如何養生?

養生 中醫 生薑 文章 中醫養生鄭芝環 2017-08-02

氣鬱體質指的是體內心情不暢,氣機鬱結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表現為心情壓抑、焦慮憂愁、經常嘆息、胸脅脹悶、月經不調等症狀。

“血瘀”體質指的是體內血液運行不暢或者瘀血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症狀;表現為身體疼痛、面色黧黑、口脣發青、女性月經不調或痛經等症狀。

臨床上,“氣鬱”與“血瘀”會互相影響;可由原先氣機運行不暢,導致血液凝滯;又或者血液凝滯導致氣機不暢;常共同存在,稱為“氣滯血瘀”。

要改變“氣鬱”又“血瘀”的狀態,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調養

中醫分享:“氣鬱血瘀”,如何養生?

一、調暢情緒。肝有調達氣機、輔助行氣活血的功效;因此,保持心情愉快,少生悶氣,碰到困難要及時去解決,可以改變“氣鬱”的狀態,進而調達氣血,這是養生的基礎。

二、加強運動。如果經常久坐久站,缺乏運動,血液就會凝滯,身體多會出現疲勞疼痛的現象;所以日常要加強運動,使得氣血流暢。

中醫分享:“氣鬱血瘀”,如何養生?

三、避風寒,居住溫暖。寒則血凝,血脈受寒,就血瘀不通,就像水管結冰一樣;因此居住地要溫暖向陽,日常少吹冷氣,注意防寒保暖。

四、注意飲食。應少吃生冷寒涼、酸性的食品。寒則血凝,酸則收斂,都不利於氣鬱血瘀的人群;多吃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食品,如:大蒜、生薑、茴香、洋蔥、桂皮、柑橘、山楂、檸檬、柚子、金橘、桃仁、韭菜、黃酒、玫瑰花等。

中醫分享:“氣鬱血瘀”,如何養生?

具體用藥,需要結合具體症狀選擇;以上養生建議,供“氣鬱血瘀”體質者參考!

可關注我頭條號,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