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產後女性養生 做好四方面工作

養生 產後護理 分娩 母乳餵養 蕾蘭朵專業產後恢復 蕾蘭朵專業產後恢復 2017-08-27

大家知道,秋季是很適合養生的季節,秋季養好了,冬天才好過。如果此時你剛好是產婦,處在產後護理的最佳時期,更應該抓住機會好好調理了。那麼,產後女性調理應該怎麼做呢?

秋季產後女性養生 做好四方面工作

1、起居方面

產婦可在臨睡前排空乳房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這一段指出了秋季的養生原則。

從夏天轉入秋天,氣溫下降,天氣轉涼,這是陽氣逐漸衰弱,陰氣逐漸增長的結果。中醫歷來講究“天人相應”,即人的養生要符合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能夠幫助人體陰氣內斂,幫助人體津液增長,緩解秋燥,是符合自然界規律的養生之道。產婦常因哺乳、嬰兒啼哭等影響睡眠而不利於陰液的長養,長此以往,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黑眼圈、眼睛乾澀、焦慮等。

專家表示,為緩解上述情況,產婦需要在臨睡前排空乳房,可防止夜間脹奶、儲存母乳,也方便安排配偶或其他家屬夜間照顧嬰兒等,調整好作息時間,儘量做到早睡早起。“靜能生水”,良好的睡眠可以滋生津液,濡養人體,也有利於母乳的生成,因此產婦更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

秋季產後女性養生 做好四方面工作

2、飲食方面

喝水應早晨加鹽晚上加蜜

中醫理論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女性屬於“陰”,血也屬於“陰”,女性經歷分娩損傷了“陰血”,產後處於陰液不足的狀態,偏於燥熱,又遇到秋季乾燥氣候,水分缺失會更加明顯。

人體的五臟和季節相對應,秋季對應肺臟。肺主掌人體呼吸系統,秋季的乾燥氣候容易損傷肺氣而出現呼吸系統症狀。因此,產婦在秋季常出現口乾、咽燥、皮膚乾燥、蛻皮、大便幹、乾咳、夜間煩躁、失眠等症狀。因此,在秋季需要增加水分的攝入,正常人體一天飲水量最低為1500ml,在秋季則應增加到2000ml以上。專家表示,單純喝白開水,水分容易流失,中醫指出秋季應“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即早晨喝水時加入少許食鹽,晚上則加入少許蜂蜜,能有效抵抗乾燥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室內可以放個加溼器,保持適當的溼度,緩解呼吸道乾燥。

秋季產後女性養生 做好四方面工作

貼士:進補要緩且少喝紅糖姜水

由於產後氣血不足,產婦需要適當進補,秋季是進補及調養脾胃的好時節。妊娠期間,由於增大子宮及升高激素對胃腸道的影響,孕婦常有脾胃功能減弱的情況,秋季天氣涼爽,胃口通常較好,但由於產後胃腸功能恢復有一個緩慢的階段,因此產後1個月內常處於“胃強脾弱”的狀態,即胃口很好,但吃太多又不消化的情況,因此專家建議產婦要“緩緩進補”,以免出現胃脹、胸悶、腹瀉、打嗝等情況。

為了緩解秋季的乾燥,產婦可以在進補的同時適當攝入滋陰潤燥之品。生活中可以選擇銀耳、蜂蜜、藕、梨、蓮子等食物。在藥膳中可加入諸如石斛、山藥、川貝、百合、麥冬、沙蔘等滋陰潤燥的中藥材。另外,由於熱性食物容易損傷陰液,導致燥熱明顯,因此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肉桂、生薑、大蒜、桂圓、荔枝等。產婦常喝的紅糖姜水偏於溫燥,容易增加體內陰液的消耗,不應該過多攝入,尤其是分娩後的1周之內,出汗比較多,更應減少溫燥食物的攝入,以免汗出過多。

3、運動方面

在溫暖的天氣裡適當外出

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機,但由於產婦氣血較弱,故不宜劇烈運動,且分娩後的2周內,要通過出汗來排出身體內多餘的水分,因此邪氣容易通過毛孔入侵人體。“產婦這時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風寒入侵,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生產後頭痛、身痛、腰痛、月經不調等疾病。”專家表示,不妨適當進行室內運動,如伸展運動、吐納健身法等,能改善呼吸、消化及循環功能,使氣血通暢,並且可以收斂心神。同時,推薦產婦在溫暖的天氣裡適當外出走動、晒太陽,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秋季產後女性養生 做好四方面工作

4、情緒方面

保持心情平和多與人交流

從“天人相應”的觀點來看,肺和秋氣相對應,在情志上表現為“憂”,也就是說秋季容易產生憂鬱情緒。中醫認為人的情志需要陰液的濡養,秋季人體偏燥,陰液不足,情志失於養護,情緒容易波動。而產婦由於分娩時陰血的丟失或激素波動、角色轉變、性格內向、社交能力不良等影響,很容易在秋天花木凋零、秋風冷雨時,產生傷感憂鬱或煩躁情緒。所以產婦在秋季要保持心情平和,多與人交流,通過聽音樂、看電影、適當運動等方式排解煩憂,開闊胸襟,不要鬱結於心。

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