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養生 中藥 中醫 亞健康 優勢傳播 優勢傳播 2017-08-25

處暑過後,秋意漸濃。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剛剛過去的三伏,你的三伏貼是不是效果顯然。

你錯過了三伏貼,看著別人的精氣神的提升,是不是開始有點後悔。

是不是想要一瓶後悔藥。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其實,養生無需後悔,只要你理念到了,心動和行動都有了,任何時候都來可以調養和調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季節都是調養的時節。

三伏過後是涼秋,又到一年膏方季,我們來說說膏方。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裡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膏方歷史悠久,起於漢唐,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膏劑的記載,辨證組方拿藥如馬膏,主要供外用,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的大烏頭膏、豬膏發煎是內服膏劑的最早記載。唐代《千金方》中個別“煎”已與現代膏方大體一致,如蘇子煎,王燾《外臺祕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漸代替煎,基本沿襲唐代風格,用途日趨廣泛,如南宋《洪氏集驗方》收載的瓊玉膏,沿用至今,同時膏方中含有動物類藥的習慣也流傳下來,如《聖濟總錄》栝萎根膏,此時膏方兼有治病和滋養的作用。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明清膏方更趨完善和成熟,表現為膏方的命名正規、製作規範,膏專加工指滋補類方劑,煎指水煎劑;數量大大增加,臨床運用更加廣泛。明朝膏方即廣為各類方書記載,組成多簡單,流傳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攝生總要》“龜鹿二仙膏”、龔廷賢《壽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張景嶽的“兩儀膏”等。

清代膏方不僅在民間流傳,宮廷中亦廣泛使用,如《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有內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時膏方組成漸複雜,如張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藥往往已達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時常選加阿膠、鹿角膠等,並強調辨證而施,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清代對膏方的推動是巨大的,雍正皇帝服過瓊玉膏,慈禧太后用過菊花延齡膏、固本膏等,光緒帝用過潤肺和肝膏、調中暢脾胃膏、活絡膏等。從宮廷到官府,再到民間,膏方被廣泛使用,膏方被完善並傳承下來。如清宮更有專門列出膏方應用專集,如理氣、活血、通絡、安神、調中、健脾、化濁、通腑、固澀、滋補等。

近現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廣東廣泛使用,尤以上海為甚。

膏方能補什麼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補虛扶弱

凡氣血不足、五臟虧損、體質虛弱或因外科手術、產後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復期出現各種虛弱症狀,均應冬令進補膏方,能有效促使虛弱者恢復健康,增強體質,改善生活質量。

抗衰延年

老年人氣血衰退,精力不足,臟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進補膏滋藥,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於機體各臟器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出現頭暈目眩、腰疼腿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減退等,進補膏方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糾正亞健康狀態

膏方對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的作用較為顯著、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中工作,不少年輕人因精力透支,出現頭暈腰痠、疲倦乏力、頭髮早白等亞健康狀態,膏方可使他們恢復常態。

防病治病

針對患者不同病症開列的膏方確能防病治病,尤其對於康復期的癌症病人,易反覆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藥,不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體內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助於來年防復發,抗轉移,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膏方的分類

根據製作過程是否加入蜂蜜將膏方分為清膏和蜜膏,中藥煎煮濃縮後直接收膏者為清膏,收膏時加入蜂蜜稱為蜜膏(又稱“膏滋”),後者尤其適合年老體弱、有慢性病者;

根據膏方中是否含有動物膠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藥,可將其分為素膏和葷膏,素膏由中草藥組成,不易發黴,四季均可服用;葷膏中則含有動物膠(藥),多屬溫補之劑,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膏方的特點

第一、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兩大特點

一些春夏易發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將身體調養好,就不易發作,正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中國民間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有道是“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冬令進補,來春打虎”。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冬天氣溫低,熱量耗散多,胃腸道功能相對較其他季節強,生理機能的旺盛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轉化為自身物質。人體在冬季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此時適當補養,可調解和改善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達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陰平陽祕,以衡為補”,完全體現了傳統醫學的整體觀念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以陰陽臟腑氣血為依據,陰陽臟腑氣血平衡則能健康無恙,延年益壽,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病邪有陰邪、陽邪,人體正氣也有陰陽之氣,疾病的發生就是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出現陰陽偏盛或陰陽偏衰的結果。因此,利用藥物的偏勝之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陰平陽祕,精神乃治”,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

膏方的適用對象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⒈慢性病人的進補: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節,可以結合它的病症,一邊施補,一邊治病,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更大。從目前臨床應用膏方的情況來看,不但內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婦科、兒科、外科、傷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藥,氣血陰陽津液虛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過服用膏方來達到除病強身的目的。

⒉亞健康者的進補:現代社會中青年工作生活壓力和勞動強度很大(主要為精神緊張,腦力透支),同時眾多的應酬,無度的菸酒嗜好,長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體的各項正常生理機能大幅度變化,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這就非常需要適時進行全面整體的調理,膏方療法就是最佳的選擇。

⒊老年人的進補:老年人,由於它的生理特性,人體的各種機能,都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向衰退,而冬令進補,則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⒋女性的進補:對於女性來說,脾胃主全身元氣,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飲食中的營養,充分滋養全身臟器及皮膚腠理,當脾胃正常運轉時,全身的營養不斷得到補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隨之增強,臉部就會紅潤,皮膚就會充滿光澤和彈性。

⒌兒童的進補:小兒根據生長需要可以適當進補,尤其是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厭食、貧血等體虛的患兒宜於調補。

很多人認為膏方只能是冬季服用,這是對膏方的誤解,例如,現在到秋季,其實秋季的膏方種類並不少,冬季進補膏方只能是膏方消費的一個旺季,但不代表是膏方的消費的全部。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中醫理論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容易產生疾病,因此秋季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近代名醫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藥”。秋季氣候乾燥、肺燥陰虛,常食膏滋類補肺養陰方,可補益肺腎、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秋季膏方就有茯苓酸棗仁膏(安神膏)、人蔘茯苓膏(祛溼消暑膏)、桂花山藥膏(消食膏)、雙花玉竹膏(滋陰祛火膏)、五味菊花膏(保肝明目膏)、人蔘蘆薈膏(瘦身排毒膏)、黃精桃花膏(潤腸通便膏)、桔梗枇杷膏(祛痰膏)、羅漢秋梨膏(潤肺止咳膏)、葛根玉竹膏(低糖消渴膏)等,這些都是秋季調養調理的好方劑。

不但秋季有膏方,一年四季可食膏。

我記得師傅每次開藥方給客戶的時候,都要叮囑一句話,煎完藥後的藥渣再加水,用來泡腳。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如果說,膏方已經是一種文化,這種膏文化如果遇上道,也就是足道,那再養生界也就無需什麼後悔藥。道也是文化,膏方遇上足診療,加速膏方吸收,縮短膏方起效時間,減少膏方用量,節省膏方開支,做到內調外調結合,做到養生的大雅與大俗相結合,把宮廷方與民間法結合,為全民健康服務。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足診療的特點是將中醫傳統經絡系統與反射區理論相融合,利用傳統穴位、傳統功法、手法、方劑以及足部反射區等特點,內容比單純反射區足療更豐富翔實。把診和療更好地結合於腳。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做完足診療,查清體質,診出亞健康問題,再服食針對性的膏方,通經絡,潤臟腑,百病消。

當膏方遇上它,養生便無後悔藥

這裡介紹拋磚引玉,以後還會就膏方和足診療的結合,具體到各種體制和身體問題進行專題介紹,還會介紹膏方的禁忌和服用注意事項,也會介紹膏方的炮製過程等,敬請關注。

聲明: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媒體報道,如有侵權,告知即處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