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與血壓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 午睡與血壓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作者:曹雅旻 李丹 李奎寶 於華 辛偉 苗德軍 安毅

文章來源:中華醫學雜誌,2016,96( 21 )

2014年中國心血管疾病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有2.7億。午睡作為一個影響血壓的因素受到人們的重視。一項研究顯示至少60 min的午睡者平均動脈壓水平顯著低於無午睡者。另一項研究則認為午睡的頻率和中老男人的血壓的患病率正相關。而先前的一項研究則認為午睡是70歲以上老人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鑑於國內外這方面研究結果的不同,我們對午睡和高血壓的相關性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目的在於探討午睡和血壓的相關性,為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做出貢獻。

對象與方法

對 象

從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選取山東青島膠州地區35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為調查對象,以鄉鎮為單位,按家庭收入分為三層(統計所有參加調查者家庭收入,按相關統計學原則分層),對每層採用整群、隨機、等比例的抽樣方法,共抽取1 339人,實際到現場接受調查的為950人。

方 法

1.調查方式:

逐戶逐人對面現場調查。每位調查員均配有安裝數據庫手提電腦,調查資料由調查員直接輸入數據庫,調查員均為經過統一培訓的專業醫務人員,包括博士生4人,碩士生5人,當地醫生12人。血壓測定採用經過質量檢定的水銀柱血壓計,按WHO血壓測量標準進行測量。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血壓、是否午睡,午睡時間(以1 h為界分為≤1 h午睡和>1 h午睡)。

2.質量控制:

為保證流調方法、標準的統一性和結果的可靠性,組織流行病學專業隊伍,由青島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專家培訓後,負責各現場調查工作;調查結果均採取當天錄入、雙人核實的原則;併成立督導組對全部流調點開展現場督導。

統計學處理

整理數據,建立數據庫,使用STATA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血壓、體質指數(BMI)為非正態分佈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表示;以收縮壓(SBP)≥140/舒張壓(DBP)≥90mmHg(1 mmHg=0.133 kPa)定義為高血壓。

採用等級相關方法(Spearman)分析午睡時間與血壓/高血壓的相關關係;採用多因素Logistic迴歸方法在調整年齡、性別、BMI變量後,分析高血壓與不同午睡時間/習慣的關係。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實際一共調查了950人,年齡(56±12)歲,其中女487人(51.3%),男463人(48.7%),平均SBP(130±15) mmHg;平均DBP(80±7) mmHg,平均BMI 22.5(21.4~23.7) kg/m2

相關性分析發現午睡時間和SBP呈負相關(r=-0.18,P≤0.001);和DBP無關(r=-0.07,P=0.02);和高血壓的患病率負相關(r=-0.22,P<0.001)。如果把午睡時間為0定義為不午睡,結果不午睡者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午睡≤1 h者,而午睡時間>1 h者,高血壓患病率最低(表1)。

午睡與血壓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另外,多因素迴歸分析發現年齡>60歲,男性,BMI>25 kg/m2都是高血壓的患病危險因素外,不午睡也是高血壓危險因素(表2)。

午睡與血壓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最後,將不同午睡習慣與高血壓發病風險的多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發現只有夏季午睡,其他季節沒有午睡不影響高血壓患病風險(P=0.232),而一年四季均不午睡卻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P<0.001),在這組分析中年齡>60歲,男性仍然是高血壓患病的危險因素(表3)。

午睡與血壓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討論

關於高血壓與午睡相關性研究,主要分為兩大派別,一方以2012年美國的一項研究為代表,認為午睡使人的精神壓力得到舒緩,身體得到休息,心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由此可以降低血壓水平。而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午睡和高血壓患病率正相關,甚至和病死率正相關,因為有午睡習慣的人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可能是午睡干擾了生物鐘,引起神經內分泌活動改變進而影響了代謝導致的;還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中70%也會出現類似晨峰現象的血壓波動情況,由此對血壓產生不利影響,但是確切的機制還不清楚。

本調查發現從不午睡(午睡時間定義為0),到≤1 h午睡,再到>1 h午睡,是和收縮壓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午睡時間>1 h的人收縮壓要小於午睡時間≤1 h的人,而沒有午睡習慣的人收縮壓水平最高。收縮壓的形成主要取決於每搏量和心率的乘積。

通常情況下,每搏量固定不變,收縮壓和心率呈正比,睡眠可以減弱交感神經活性,增加迷走神經張力,心率下降;而心率的下降必然會導致血壓的下降,所以就收縮壓而言睡眠時血壓會低於清醒時,所謂正常情況下夜間勺型血壓的由來。從理論上講午睡會產生"小勺型"收縮壓圖形,但是這一觀點需要進一步動態血壓監測來確認。睡眠時間越長心率下降時間越長,對全天收縮壓平均水平影響就越大。

舒張壓的主要決定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PVR),PRV=ηLπ/r4,其中外周血管長度(L)以及(π)值是不變的,血液黏滯係數(η)以及外周血管內徑(r)是變化的。睡眠雖然可以使交感神經活性下降,外周血管壁上的α受體激動減少,血管內徑增加,使舒張壓下降。但是睡眠時血流速度下降,血液中有形成分由於重力作用出現下沉趨勢,使得血液流經大口徑血管內在阻力增加,抵抗了外周血管內徑增大引起的舒張壓下降。

因此即使睡眠舒張壓也不會受到明顯影響,但確切機制目前還不知曉。就總體來看由於睡眠對收縮壓的有利影響,由此對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就產生有利影響,說明午睡可能是通過有效降低收縮壓來減少高血壓的患病率。這與Cai等的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不過他們的研究對象僅限於老年人,而此項研究是35歲以上包括老年在內的人群。

多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發現年齡>60歲,BMI>25 kg/m2和不午睡均為高血壓患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年齡和和高體重指數已經被高血壓指南確認為高血壓危險因素。本項研究還顯示只在夏季午睡對高血壓患病率沒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但是一年四季從不午睡卻是高血壓危險因素。夏季由於人體外周血管舒張,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出現血壓下降,甚至正常化,而人體自身有調整血壓保持在正常範圍的能力,以確保心腦腎的灌注,這時午睡對血壓的影響相對其他季節要小。

通過此項研究,我們推薦每天午睡,抑或午睡時間較長可以對收縮壓的下降有更多的獲益。

參考文獻【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