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具體的做法我都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每到做麥芽糖的時候,外公、大舅、小舅就被外婆指使得團團轉,她就像個總指揮,遠籌帷幄統領全局,家裡人都是她的小兵兵。

先安排外公泡上麥子,麥子必須是顆粒飽滿的,要是有空殼外公會被她嘮叨很久,於是外公只得拿著大篩子一遍遍的篩,好把那些小的或者碎的、空殼的麥粒給篩出去,篩子是外公自己用竹子編織的,很大,看起來有點笨重。

再安排大舅砍一堆柴禾放在灶門前,備用。大舅樂呵呵的就去了,柴是早就從山上砍回來了的樹枝,放在後門晾晒多日,現在已經很好燒了。他只需要砍小一點能放到灶裡就行。

大舅還有點強迫症,非得砍成長短一致的。

小舅和我就負責跟著外婆,像兩個小跟班似的給她打下手——其實活兒都讓外公和大舅幹完了,外婆只需動嘴,我們也沒啥可乾的,就上竄下跳的等著吃麥芒糖。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具體的做法我都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每到做麥芽糖的時候,外公、大舅、小舅就被外婆指使得團團轉,她就像個總指揮,遠籌帷幄統領全局,家裡人都是她的小兵兵。

先安排外公泡上麥子,麥子必須是顆粒飽滿的,要是有空殼外公會被她嘮叨很久,於是外公只得拿著大篩子一遍遍的篩,好把那些小的或者碎的、空殼的麥粒給篩出去,篩子是外公自己用竹子編織的,很大,看起來有點笨重。

再安排大舅砍一堆柴禾放在灶門前,備用。大舅樂呵呵的就去了,柴是早就從山上砍回來了的樹枝,放在後門晾晒多日,現在已經很好燒了。他只需要砍小一點能放到灶裡就行。

大舅還有點強迫症,非得砍成長短一致的。

小舅和我就負責跟著外婆,像兩個小跟班似的給她打下手——其實活兒都讓外公和大舅幹完了,外婆只需動嘴,我們也沒啥可乾的,就上竄下跳的等著吃麥芒糖。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記得泡好的麥粒要在那口大黑鍋裡熬很久很久,大舅燒著火,外婆不時用筷子攪拌,那股又甜又香的氣息慢慢飄散出來,引得小舅和我垂涎欲滴,也引得路人紛紛推門進來,等著出鍋嘗一嘗。

外婆是個開朗大方的老太太,特意熬這麼多也不是單為了自家吃。每年一入冬,就不斷有人來探問她什麼時候做麥芽糖,做的時候通知一聲,她都一一應了。那時候人們的關係就是這麼純樸。

熬到月亮初升的時候,那個香呀,甜中混合著最原始的糧食濃香,是我長大之後再也沒聞過的味道。大家圍坐在天井裡,邊眉飛色舞的聊著天,邊時不時看向灶房。

等外婆說可以了,我和小舅就趕緊跑過去。剛出鍋的麥芽糖我們叫做“糖稀”,是液體的,小舅能喝一大碗,我能喝一小碗,很甜很香,一點兒也不膩。

等大家都嚐了味,糖稀的溫度也下來了,外公沉默著用大勺子舀到早就準備好的篩子裡,篩子最下面一層放的是外婆從山上摘回來的松毛,上面一層是玉米麵,糖稀倒到篩子裡,很快就和玉米麵混在了一起,味道更加特別。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具體的做法我都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每到做麥芽糖的時候,外公、大舅、小舅就被外婆指使得團團轉,她就像個總指揮,遠籌帷幄統領全局,家裡人都是她的小兵兵。

先安排外公泡上麥子,麥子必須是顆粒飽滿的,要是有空殼外公會被她嘮叨很久,於是外公只得拿著大篩子一遍遍的篩,好把那些小的或者碎的、空殼的麥粒給篩出去,篩子是外公自己用竹子編織的,很大,看起來有點笨重。

再安排大舅砍一堆柴禾放在灶門前,備用。大舅樂呵呵的就去了,柴是早就從山上砍回來了的樹枝,放在後門晾晒多日,現在已經很好燒了。他只需要砍小一點能放到灶裡就行。

大舅還有點強迫症,非得砍成長短一致的。

小舅和我就負責跟著外婆,像兩個小跟班似的給她打下手——其實活兒都讓外公和大舅幹完了,外婆只需動嘴,我們也沒啥可乾的,就上竄下跳的等著吃麥芒糖。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記得泡好的麥粒要在那口大黑鍋裡熬很久很久,大舅燒著火,外婆不時用筷子攪拌,那股又甜又香的氣息慢慢飄散出來,引得小舅和我垂涎欲滴,也引得路人紛紛推門進來,等著出鍋嘗一嘗。

外婆是個開朗大方的老太太,特意熬這麼多也不是單為了自家吃。每年一入冬,就不斷有人來探問她什麼時候做麥芽糖,做的時候通知一聲,她都一一應了。那時候人們的關係就是這麼純樸。

熬到月亮初升的時候,那個香呀,甜中混合著最原始的糧食濃香,是我長大之後再也沒聞過的味道。大家圍坐在天井裡,邊眉飛色舞的聊著天,邊時不時看向灶房。

等外婆說可以了,我和小舅就趕緊跑過去。剛出鍋的麥芽糖我們叫做“糖稀”,是液體的,小舅能喝一大碗,我能喝一小碗,很甜很香,一點兒也不膩。

等大家都嚐了味,糖稀的溫度也下來了,外公沉默著用大勺子舀到早就準備好的篩子裡,篩子最下面一層放的是外婆從山上摘回來的松毛,上面一層是玉米麵,糖稀倒到篩子裡,很快就和玉米麵混在了一起,味道更加特別。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裝糖的篩子放到通風的樓上,糖稀逐漸冷卻凝固,前面兩天還是軟的,誰想吃就上去扯一點,之後就會越來越硬,最後非得用小榔頭才能敲下來,含一小塊在嘴裡,一天都是甜的。

後來去別的城市上學,放假回來時媽媽每次去車站接我都會說一句話:“餓了嗎?先去吃碗湯圓吧。”

這條街上湯圓做得最好的是個老奶奶,在街角支著幾張桌子,鍋裡隨時冒著熱氣。她做的湯圓很大,足有雞蛋的三分之一,裡面什麼都不放,純糯米的味道。

總看到她在不斷的揉麵,一會兒揪起一團面在手裡搓成圓球往鍋裡一丟,一個個又白又胖的湯圓就從鍋底浮上來,裝到碗裡再澆上一大勺早就熬好的紅糖水,還沒吃就有種滿足感。

媽媽和我一人要一碗,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吃,咬上一口又軟又甜,再喝一口湯,那真是從心裡往外的熨帖,所有的思鄉情緒在這一刻得到圓滿。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具體的做法我都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每到做麥芽糖的時候,外公、大舅、小舅就被外婆指使得團團轉,她就像個總指揮,遠籌帷幄統領全局,家裡人都是她的小兵兵。

先安排外公泡上麥子,麥子必須是顆粒飽滿的,要是有空殼外公會被她嘮叨很久,於是外公只得拿著大篩子一遍遍的篩,好把那些小的或者碎的、空殼的麥粒給篩出去,篩子是外公自己用竹子編織的,很大,看起來有點笨重。

再安排大舅砍一堆柴禾放在灶門前,備用。大舅樂呵呵的就去了,柴是早就從山上砍回來了的樹枝,放在後門晾晒多日,現在已經很好燒了。他只需要砍小一點能放到灶裡就行。

大舅還有點強迫症,非得砍成長短一致的。

小舅和我就負責跟著外婆,像兩個小跟班似的給她打下手——其實活兒都讓外公和大舅幹完了,外婆只需動嘴,我們也沒啥可乾的,就上竄下跳的等著吃麥芒糖。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記得泡好的麥粒要在那口大黑鍋裡熬很久很久,大舅燒著火,外婆不時用筷子攪拌,那股又甜又香的氣息慢慢飄散出來,引得小舅和我垂涎欲滴,也引得路人紛紛推門進來,等著出鍋嘗一嘗。

外婆是個開朗大方的老太太,特意熬這麼多也不是單為了自家吃。每年一入冬,就不斷有人來探問她什麼時候做麥芽糖,做的時候通知一聲,她都一一應了。那時候人們的關係就是這麼純樸。

熬到月亮初升的時候,那個香呀,甜中混合著最原始的糧食濃香,是我長大之後再也沒聞過的味道。大家圍坐在天井裡,邊眉飛色舞的聊著天,邊時不時看向灶房。

等外婆說可以了,我和小舅就趕緊跑過去。剛出鍋的麥芽糖我們叫做“糖稀”,是液體的,小舅能喝一大碗,我能喝一小碗,很甜很香,一點兒也不膩。

等大家都嚐了味,糖稀的溫度也下來了,外公沉默著用大勺子舀到早就準備好的篩子裡,篩子最下面一層放的是外婆從山上摘回來的松毛,上面一層是玉米麵,糖稀倒到篩子裡,很快就和玉米麵混在了一起,味道更加特別。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裝糖的篩子放到通風的樓上,糖稀逐漸冷卻凝固,前面兩天還是軟的,誰想吃就上去扯一點,之後就會越來越硬,最後非得用小榔頭才能敲下來,含一小塊在嘴裡,一天都是甜的。

後來去別的城市上學,放假回來時媽媽每次去車站接我都會說一句話:“餓了嗎?先去吃碗湯圓吧。”

這條街上湯圓做得最好的是個老奶奶,在街角支著幾張桌子,鍋裡隨時冒著熱氣。她做的湯圓很大,足有雞蛋的三分之一,裡面什麼都不放,純糯米的味道。

總看到她在不斷的揉麵,一會兒揪起一團面在手裡搓成圓球往鍋裡一丟,一個個又白又胖的湯圓就從鍋底浮上來,裝到碗裡再澆上一大勺早就熬好的紅糖水,還沒吃就有種滿足感。

媽媽和我一人要一碗,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吃,咬上一口又軟又甜,再喝一口湯,那真是從心裡往外的熨帖,所有的思鄉情緒在這一刻得到圓滿。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之後,忽然發現世間的味道實在是太多了,“甜”不再是我的心頭好。好吃的東西那麼多,有機會都應該去嘗試一番。

但人總是在變。剛開始品嚐各種美食的時候很開心,可後來無論吃什麼都找不到當初那種感覺,也好吃,心裡卻再無感動,只是純粹的為吃而吃。

再吃麥芽糖和湯圓也覺得不是這個味兒,可能是因為不是當初的人做的吧。

直到某年回家,媽媽隨便用自家做的白菜煮了碗湯,裡面只放了一點點油和鹽,卻讓我吃出了久違的甜。

這種甜很淡,不是立刻就能吃出來的,卻回味無窮,令人安寧。而且不只是白菜裡有,米飯裡也有,泉水裡也有!

"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會吃,有“吃貨大國”的戲稱,動不動就說要把某個氾濫物種給吃絕了,比如小龍蝦、亞洲鯉魚什麼的。

對於味道的追求更是源於遠古,酸、甜、苦、辣、鹹,這五味說的既是食物,也是人生。

甜味是最讓人愉快的味道,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史前原始人就發現可以從水果、蜂蜜、植物中嚐到甜味,這些東西立刻成為了史前奢侈品。最早的製糖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時可以製作砂糖,到了唐朝連冰糖、白糖都能做了。

之後的各種中式甜品更是數不勝數,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古代製糖

為啥我一直在說甜呢?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本命味道的話,我覺得我的本命味就是“甜”,從小嗜甜,至今未改。與之伴隨的是從小到大的牙痛,要不是牙齒基因遺傳得比較好,現在大概掉光光了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我有切身體驗。每次牙痛的時候我都發誓以後再也不吃甜的,但每次治療完牙齒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點甜食犒勞一下自己。

甜,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身體需要,更是一種心理需要。

小時候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暑假的記憶是上山下河去淘氣,寒假的記憶是麥芽糖,我外婆很會做這個。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具體的做法我都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每到做麥芽糖的時候,外公、大舅、小舅就被外婆指使得團團轉,她就像個總指揮,遠籌帷幄統領全局,家裡人都是她的小兵兵。

先安排外公泡上麥子,麥子必須是顆粒飽滿的,要是有空殼外公會被她嘮叨很久,於是外公只得拿著大篩子一遍遍的篩,好把那些小的或者碎的、空殼的麥粒給篩出去,篩子是外公自己用竹子編織的,很大,看起來有點笨重。

再安排大舅砍一堆柴禾放在灶門前,備用。大舅樂呵呵的就去了,柴是早就從山上砍回來了的樹枝,放在後門晾晒多日,現在已經很好燒了。他只需要砍小一點能放到灶裡就行。

大舅還有點強迫症,非得砍成長短一致的。

小舅和我就負責跟著外婆,像兩個小跟班似的給她打下手——其實活兒都讓外公和大舅幹完了,外婆只需動嘴,我們也沒啥可乾的,就上竄下跳的等著吃麥芒糖。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記得泡好的麥粒要在那口大黑鍋裡熬很久很久,大舅燒著火,外婆不時用筷子攪拌,那股又甜又香的氣息慢慢飄散出來,引得小舅和我垂涎欲滴,也引得路人紛紛推門進來,等著出鍋嘗一嘗。

外婆是個開朗大方的老太太,特意熬這麼多也不是單為了自家吃。每年一入冬,就不斷有人來探問她什麼時候做麥芽糖,做的時候通知一聲,她都一一應了。那時候人們的關係就是這麼純樸。

熬到月亮初升的時候,那個香呀,甜中混合著最原始的糧食濃香,是我長大之後再也沒聞過的味道。大家圍坐在天井裡,邊眉飛色舞的聊著天,邊時不時看向灶房。

等外婆說可以了,我和小舅就趕緊跑過去。剛出鍋的麥芽糖我們叫做“糖稀”,是液體的,小舅能喝一大碗,我能喝一小碗,很甜很香,一點兒也不膩。

等大家都嚐了味,糖稀的溫度也下來了,外公沉默著用大勺子舀到早就準備好的篩子裡,篩子最下面一層放的是外婆從山上摘回來的松毛,上面一層是玉米麵,糖稀倒到篩子裡,很快就和玉米麵混在了一起,味道更加特別。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裝糖的篩子放到通風的樓上,糖稀逐漸冷卻凝固,前面兩天還是軟的,誰想吃就上去扯一點,之後就會越來越硬,最後非得用小榔頭才能敲下來,含一小塊在嘴裡,一天都是甜的。

後來去別的城市上學,放假回來時媽媽每次去車站接我都會說一句話:“餓了嗎?先去吃碗湯圓吧。”

這條街上湯圓做得最好的是個老奶奶,在街角支著幾張桌子,鍋裡隨時冒著熱氣。她做的湯圓很大,足有雞蛋的三分之一,裡面什麼都不放,純糯米的味道。

總看到她在不斷的揉麵,一會兒揪起一團面在手裡搓成圓球往鍋裡一丟,一個個又白又胖的湯圓就從鍋底浮上來,裝到碗裡再澆上一大勺早就熬好的紅糖水,還沒吃就有種滿足感。

媽媽和我一人要一碗,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吃,咬上一口又軟又甜,再喝一口湯,那真是從心裡往外的熨帖,所有的思鄉情緒在這一刻得到圓滿。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之後,忽然發現世間的味道實在是太多了,“甜”不再是我的心頭好。好吃的東西那麼多,有機會都應該去嘗試一番。

但人總是在變。剛開始品嚐各種美食的時候很開心,可後來無論吃什麼都找不到當初那種感覺,也好吃,心裡卻再無感動,只是純粹的為吃而吃。

再吃麥芽糖和湯圓也覺得不是這個味兒,可能是因為不是當初的人做的吧。

直到某年回家,媽媽隨便用自家做的白菜煮了碗湯,裡面只放了一點點油和鹽,卻讓我吃出了久違的甜。

這種甜很淡,不是立刻就能吃出來的,卻回味無窮,令人安寧。而且不只是白菜裡有,米飯裡也有,泉水裡也有!

我的本命味道是“甜”,無甜不歡,至今未改

“甜”是每個人來到世上最先體會到的味道,因為乳汁就是甘甜的。但人生還有苦和辣,吃得多了,會以為自己的“甜”已經消失。其實不是的,甜,無處不在,只需迴歸本源,靜下心去品味,自然能追尋得到。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