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vs喝果汁:哪個營養好?

水果 營養學 蔬菜 榨汁機 健康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8-12-03

隨著榨汁機的普及,在家喝鮮榨果汁已經變成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蘋果汁、橙汁、桃汁、梨汁,甚至好多蔬菜也都被人們榨成汁,喝果蔬汁成了一種潮流。水果脆甜,果汁爽口,你更喜歡哪個?水果被榨成果汁到底經歷了哪些變化?兩者誰的營養更豐富?

水果榨成汁,營養有所損失

水果除了帶來酸甜的口感外,還為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水果中含有的有機酸、維生素C、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生物化學物等都是維持機體健康的必需營養素。從營養成分的保留效果來看,直接吃水果比打成果汁要好一些。首先,打成果汁會增大果汁中維生素C、多酚等抗氧化成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加速氧化反應進行,從而損失一定的營養。其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確實能降血糖、降血脂,但是其降血糖、降血脂的效果不僅與纖維的種類有關,還與纖維的大小相關。我們在將完整的水果打成汁的過程中,會把膳食纖維打碎、變小,有的還會過濾出果渣(膳食纖維),因此其降血糖、降血脂的效果會變差。從目前的營養需求狀況來看,我們吃水果希望獲得的是其降血糖、降血脂的效果,以及其有利於健康的抗氧化成分,從這兩點來看,打成果汁沒有直接吃水果效果好。再者, 水果中一些不溶於水的鈣、鐵等礦物質在打成汁並將果渣濾出後會有較大損失。

吃水果vs喝果汁:哪個營養好?

果汁值不值得喝?

從營養角度來說,沒有哪種食物是沒有營養的, 也沒有哪種食物是全營養的,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營養特點,果汁也是。果汁中含有有機酸、維生素C、可溶性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成分多酚等,也是值得喝的。如果有些人平時不愛吃水果,直接吃水果吃不下去,而打成果汁便可以多吃幾個,那麼喝果汁就變成一種很好的選擇。無論是吃整水果還是將其打成果汁,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如果喜歡吃整水果,就直接吃;如果不喜歡吃整的,就榨成果汁喝。

榨果汁時要不要濾去果渣?

濾掉果汁裡的渣(膳食纖維)營養損失會更大一些,但如果覺得這樣口感更好,也未嘗不可,因為膳食纖維在別的食物裡我們也可以獲取。營養不是一成不變的,果渣去掉好不好,要看我們的目的。如果想利用裡邊的膳食纖維幫助降血糖、降血脂,那顯然是保留果渣比較好;如果單純是為了增加果汁中抗氧化物質的吸收,那過濾掉渣子也可以。

鮮榨果汁為何會變成褐色?

這是因為水果中的多酚被氧化,發生褐變反應。在果汁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阻止其褐變,其中由多酚氧化酶導致的酶促褐變是最主要的,所以在果汁生產中要對其進行滅活。另外一種是在空氣中發生的普通褐變反應,只要進行抽真空,隔絕空氣就可以阻止了。雖然褐變的果汁也可以喝,但自己榨的果汁不建議保存,最好立刻喝掉。因為家裡的器皿很少經過消毒,時間一長就會產生細菌,如果萬一有致病菌,可能就會引發疾病。

用吃水果、喝果汁代替晚餐易生病

胃腸道是用進廢退的,如果長期不食用主食或者長期蛋白質攝入量很少,那麼我們體內的胃酸含量就會降低。因為胃酸最原始的作用就是用來消化蛋白質的,常吃蛋白質會刺激胃酸的分泌,但如果蛋白質攝入得很少,胃酸產生量也就變少。胃酸還有一個作用是殺菌,如果胃酸減少,那有害菌就增多了,疾病也就不期而至。長期不吃主食必然會導致胃腸道的退化和營養的缺乏,建議人們尊重自己的身體需求,食物多樣,肉要吃,糧食也要吃,蔬菜也吃,沒有必要為了減肥把身體給毀了。

嬰幼兒不易過多喝果汁

雖然嬰兒牙齒沒有長全,喝果汁更方便些,但不應當給他們喝味道太甜的果汁。因為嬰兒的味覺極為敏銳,無需給明顯甜味的食物就能讓其感覺愉快。如果早早給他們喝很甜的果汁,會讓嬰兒過早迷戀上甜味,埋下嗜好甜食和偏食的隱患。育兒專家建議給嬰兒喝純果汁時,要加1~2倍的水稀釋,使其甜味變淡。1~3歲以下的幼兒,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約為120毫升),4~6歲兒童,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應不超過3/4杯(120~180 毫升)。當寶寶滿6個月以後,可以把水果做成泥糊狀餵食;等寶寶長牙後,就可以將水果切成薄片,讓寶寶自己咬著吃了。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收藏:0

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