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青島是座近代移民城市,青島方言的語音和青島市區周邊的即墨、嶗山、膠縣、膠南等有明顯的區別,方言學上被稱為“方言島”現象。我一直認為,特立獨行的老西鎮話更是“方言島”現象中的方言“孤島”。

40多年來,西鎮人詞彙和語言風格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小時候,很多東西的叫法估計現在的孩子已經聽不懂了。比如:收音機叫“電戲”,也有叫“半導體”的。似乎“半導體”專指那種小一些的晶體管收音機。

我小時候見過鄰居家一臺大電戲,老式的落地電子管收音機,蘇聯產的,是這家的大爺50年代末援助外蒙建設帶回的,是直流電的。打開後,可移動指針調臺的帶數字玻璃長條框裡亮著很柔和的黃光,聲音渾厚、帶有嗡嗡的迴音。常播放“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樣板戲《沙家浜》唱段)之類的樣板戲。我小時候很羨慕他家這臺電戲,那時這樣的電戲可是家裡的一尊大件兒。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青島是座近代移民城市,青島方言的語音和青島市區周邊的即墨、嶗山、膠縣、膠南等有明顯的區別,方言學上被稱為“方言島”現象。我一直認為,特立獨行的老西鎮話更是“方言島”現象中的方言“孤島”。

40多年來,西鎮人詞彙和語言風格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小時候,很多東西的叫法估計現在的孩子已經聽不懂了。比如:收音機叫“電戲”,也有叫“半導體”的。似乎“半導體”專指那種小一些的晶體管收音機。

我小時候見過鄰居家一臺大電戲,老式的落地電子管收音機,蘇聯產的,是這家的大爺50年代末援助外蒙建設帶回的,是直流電的。打開後,可移動指針調臺的帶數字玻璃長條框裡亮著很柔和的黃光,聲音渾厚、帶有嗡嗡的迴音。常播放“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樣板戲《沙家浜》唱段)之類的樣板戲。我小時候很羨慕他家這臺電戲,那時這樣的電戲可是家裡的一尊大件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還有一種老物件兒叫“風箱”,西鎮一帶讀作:fěngxiān。和我差不多大的西鎮孩子應該都有“呱嗒、呱嗒”拉風箱、燒大鍋底的經歷;尤其忙年時拉風箱蒸饅頭、炒花生、炸麻花的事,讓人很難忘懷。

​ 當年老人管吃飯的菜叫“就吃”、喝酒的菜叫“餚兒”,用筷子夾菜叫“叨”(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

“就吃”一詞,我小時候常聽老人講以前一家老鄰居的故事:當年一個八九十的老太太帶著六七十歲的兒子、兒媳婦過日子,吃飯時老太太常嘮叨、訓誡兒媳婦:“就吃、就吃,是讓你就著吃飯的。你就三口就吃吃一口餅子怎麼中?你得吃三口餅子就一口就吃。你真是個吃食種託生的!”

“餚兒”一詞,小時候常聽一個好喝酒的鄰居盛情招呼過往的鄰居:“好酒好餚兒,不過來喝(讀作:hā)盅兒?”其實那時哪來的好酒,無非是地瓜燒,好一點兒是棧橋白乾兒;所謂好餚也不過是蘿蔔絲拌蝦皮,頂破天是大蔥炒雞蛋。而且那時生活都不寬裕,常喝酒的人被視為不會過日子、不著調,往往老婆孩子要跟著受屈;好撒酒瘋的酒鬼更招人不待見,常常是反面教材。

關於“叨”的說法,在過去無論是過年親戚團聚,還是結婚的酒席宴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來來!叨叨叨!別(讀作:bài)放下筷子!”

那時的連環畫,西鎮的孩子叫“小書”。額頭叫“野勒蓋”、膝蓋骨叫“膊楞蓋”。雞蛋叫“雞仔兒”、破了的雞蛋叫“擠窩”、白球鞋叫“白萬里鞋”、白襯衣叫“白小褂”、醋叫“忌諱”、水桶叫“水梢”、凳子叫“杌子”、吸菸叫“吃煙”、修理叫“扎固”、小氣叫“嘎咋子”、煙道被稱作“附臺”、男孩叫“小掃兒”(“掃”讀作:sāo,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女孩叫“小嫚兒”。推開門叫“擁開門”,擁讀作:yǔn;還叫“wěi”開門的,不知對應哪個漢字。有錢、富裕叫“闊”,不讀kuò,讀作kè;很有錢、很富裕被稱作“海兒闊兒了”,或者“剛闊兒來”(“剛”在這裡讀:gàng);著裝很漂亮叫“很姿勢”。長度計量單位毫米被稱作“米釐”,單位前還要加“個”字,例如3個“米釐”……凡此種種,很難羅列齊全。

老人的許多詞彙更奇特,小手絹兒老人叫“小手方”;狼叫“馬虎”,更老的老人稱老虎為“大蟲”;馬紮子老人叫“交叉子”,讀作:jiǎochēnzi;屋裡的地面老人叫“丟地”(“丟”讀作:diù,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條帚叫“站靶子”、有能力稱作“能依”(讀作:nèngyī)、把東西丟掉叫“撇了”、總共多少叫“共延多少”(“延”似乎應當是“然”的轉音)。拖鞋叫“撒噠”;當時老人穿一種自制的木質拖鞋,叫“呱嗒板兒”,前邊有兩根橫條的,也有人字拖的,像日本木屐,但少了兩條支撐的木條。東西損壞了或者食物變質了叫“踢蹬了”;老人常說一句話叫:“吃了不疼,踢蹬了疼”,是指食物吃了不心疼,但放久變質了會讓人心疼。手巧被稱為“伎倆”,“伎倆”一詞在這裡為褒義,是有技藝、有本領的意思,手巧的人叫“伎倆人兒”。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青島是座近代移民城市,青島方言的語音和青島市區周邊的即墨、嶗山、膠縣、膠南等有明顯的區別,方言學上被稱為“方言島”現象。我一直認為,特立獨行的老西鎮話更是“方言島”現象中的方言“孤島”。

40多年來,西鎮人詞彙和語言風格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小時候,很多東西的叫法估計現在的孩子已經聽不懂了。比如:收音機叫“電戲”,也有叫“半導體”的。似乎“半導體”專指那種小一些的晶體管收音機。

我小時候見過鄰居家一臺大電戲,老式的落地電子管收音機,蘇聯產的,是這家的大爺50年代末援助外蒙建設帶回的,是直流電的。打開後,可移動指針調臺的帶數字玻璃長條框裡亮著很柔和的黃光,聲音渾厚、帶有嗡嗡的迴音。常播放“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樣板戲《沙家浜》唱段)之類的樣板戲。我小時候很羨慕他家這臺電戲,那時這樣的電戲可是家裡的一尊大件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還有一種老物件兒叫“風箱”,西鎮一帶讀作:fěngxiān。和我差不多大的西鎮孩子應該都有“呱嗒、呱嗒”拉風箱、燒大鍋底的經歷;尤其忙年時拉風箱蒸饅頭、炒花生、炸麻花的事,讓人很難忘懷。

​ 當年老人管吃飯的菜叫“就吃”、喝酒的菜叫“餚兒”,用筷子夾菜叫“叨”(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

“就吃”一詞,我小時候常聽老人講以前一家老鄰居的故事:當年一個八九十的老太太帶著六七十歲的兒子、兒媳婦過日子,吃飯時老太太常嘮叨、訓誡兒媳婦:“就吃、就吃,是讓你就著吃飯的。你就三口就吃吃一口餅子怎麼中?你得吃三口餅子就一口就吃。你真是個吃食種託生的!”

“餚兒”一詞,小時候常聽一個好喝酒的鄰居盛情招呼過往的鄰居:“好酒好餚兒,不過來喝(讀作:hā)盅兒?”其實那時哪來的好酒,無非是地瓜燒,好一點兒是棧橋白乾兒;所謂好餚也不過是蘿蔔絲拌蝦皮,頂破天是大蔥炒雞蛋。而且那時生活都不寬裕,常喝酒的人被視為不會過日子、不著調,往往老婆孩子要跟著受屈;好撒酒瘋的酒鬼更招人不待見,常常是反面教材。

關於“叨”的說法,在過去無論是過年親戚團聚,還是結婚的酒席宴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來來!叨叨叨!別(讀作:bài)放下筷子!”

那時的連環畫,西鎮的孩子叫“小書”。額頭叫“野勒蓋”、膝蓋骨叫“膊楞蓋”。雞蛋叫“雞仔兒”、破了的雞蛋叫“擠窩”、白球鞋叫“白萬里鞋”、白襯衣叫“白小褂”、醋叫“忌諱”、水桶叫“水梢”、凳子叫“杌子”、吸菸叫“吃煙”、修理叫“扎固”、小氣叫“嘎咋子”、煙道被稱作“附臺”、男孩叫“小掃兒”(“掃”讀作:sāo,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女孩叫“小嫚兒”。推開門叫“擁開門”,擁讀作:yǔn;還叫“wěi”開門的,不知對應哪個漢字。有錢、富裕叫“闊”,不讀kuò,讀作kè;很有錢、很富裕被稱作“海兒闊兒了”,或者“剛闊兒來”(“剛”在這裡讀:gàng);著裝很漂亮叫“很姿勢”。長度計量單位毫米被稱作“米釐”,單位前還要加“個”字,例如3個“米釐”……凡此種種,很難羅列齊全。

老人的許多詞彙更奇特,小手絹兒老人叫“小手方”;狼叫“馬虎”,更老的老人稱老虎為“大蟲”;馬紮子老人叫“交叉子”,讀作:jiǎochēnzi;屋裡的地面老人叫“丟地”(“丟”讀作:diù,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條帚叫“站靶子”、有能力稱作“能依”(讀作:nèngyī)、把東西丟掉叫“撇了”、總共多少叫“共延多少”(“延”似乎應當是“然”的轉音)。拖鞋叫“撒噠”;當時老人穿一種自制的木質拖鞋,叫“呱嗒板兒”,前邊有兩根橫條的,也有人字拖的,像日本木屐,但少了兩條支撐的木條。東西損壞了或者食物變質了叫“踢蹬了”;老人常說一句話叫:“吃了不疼,踢蹬了疼”,是指食物吃了不心疼,但放久變質了會讓人心疼。手巧被稱為“伎倆”,“伎倆”一詞在這裡為褒義,是有技藝、有本領的意思,手巧的人叫“伎倆人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青島是座近代移民城市,青島方言的語音和青島市區周邊的即墨、嶗山、膠縣、膠南等有明顯的區別,方言學上被稱為“方言島”現象。我一直認為,特立獨行的老西鎮話更是“方言島”現象中的方言“孤島”。

40多年來,西鎮人詞彙和語言風格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小時候,很多東西的叫法估計現在的孩子已經聽不懂了。比如:收音機叫“電戲”,也有叫“半導體”的。似乎“半導體”專指那種小一些的晶體管收音機。

我小時候見過鄰居家一臺大電戲,老式的落地電子管收音機,蘇聯產的,是這家的大爺50年代末援助外蒙建設帶回的,是直流電的。打開後,可移動指針調臺的帶數字玻璃長條框裡亮著很柔和的黃光,聲音渾厚、帶有嗡嗡的迴音。常播放“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樣板戲《沙家浜》唱段)之類的樣板戲。我小時候很羨慕他家這臺電戲,那時這樣的電戲可是家裡的一尊大件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還有一種老物件兒叫“風箱”,西鎮一帶讀作:fěngxiān。和我差不多大的西鎮孩子應該都有“呱嗒、呱嗒”拉風箱、燒大鍋底的經歷;尤其忙年時拉風箱蒸饅頭、炒花生、炸麻花的事,讓人很難忘懷。

​ 當年老人管吃飯的菜叫“就吃”、喝酒的菜叫“餚兒”,用筷子夾菜叫“叨”(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

“就吃”一詞,我小時候常聽老人講以前一家老鄰居的故事:當年一個八九十的老太太帶著六七十歲的兒子、兒媳婦過日子,吃飯時老太太常嘮叨、訓誡兒媳婦:“就吃、就吃,是讓你就著吃飯的。你就三口就吃吃一口餅子怎麼中?你得吃三口餅子就一口就吃。你真是個吃食種託生的!”

“餚兒”一詞,小時候常聽一個好喝酒的鄰居盛情招呼過往的鄰居:“好酒好餚兒,不過來喝(讀作:hā)盅兒?”其實那時哪來的好酒,無非是地瓜燒,好一點兒是棧橋白乾兒;所謂好餚也不過是蘿蔔絲拌蝦皮,頂破天是大蔥炒雞蛋。而且那時生活都不寬裕,常喝酒的人被視為不會過日子、不著調,往往老婆孩子要跟著受屈;好撒酒瘋的酒鬼更招人不待見,常常是反面教材。

關於“叨”的說法,在過去無論是過年親戚團聚,還是結婚的酒席宴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來來!叨叨叨!別(讀作:bài)放下筷子!”

那時的連環畫,西鎮的孩子叫“小書”。額頭叫“野勒蓋”、膝蓋骨叫“膊楞蓋”。雞蛋叫“雞仔兒”、破了的雞蛋叫“擠窩”、白球鞋叫“白萬里鞋”、白襯衣叫“白小褂”、醋叫“忌諱”、水桶叫“水梢”、凳子叫“杌子”、吸菸叫“吃煙”、修理叫“扎固”、小氣叫“嘎咋子”、煙道被稱作“附臺”、男孩叫“小掃兒”(“掃”讀作:sāo,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女孩叫“小嫚兒”。推開門叫“擁開門”,擁讀作:yǔn;還叫“wěi”開門的,不知對應哪個漢字。有錢、富裕叫“闊”,不讀kuò,讀作kè;很有錢、很富裕被稱作“海兒闊兒了”,或者“剛闊兒來”(“剛”在這裡讀:gàng);著裝很漂亮叫“很姿勢”。長度計量單位毫米被稱作“米釐”,單位前還要加“個”字,例如3個“米釐”……凡此種種,很難羅列齊全。

老人的許多詞彙更奇特,小手絹兒老人叫“小手方”;狼叫“馬虎”,更老的老人稱老虎為“大蟲”;馬紮子老人叫“交叉子”,讀作:jiǎochēnzi;屋裡的地面老人叫“丟地”(“丟”讀作:diù,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條帚叫“站靶子”、有能力稱作“能依”(讀作:nèngyī)、把東西丟掉叫“撇了”、總共多少叫“共延多少”(“延”似乎應當是“然”的轉音)。拖鞋叫“撒噠”;當時老人穿一種自制的木質拖鞋,叫“呱嗒板兒”,前邊有兩根橫條的,也有人字拖的,像日本木屐,但少了兩條支撐的木條。東西損壞了或者食物變質了叫“踢蹬了”;老人常說一句話叫:“吃了不疼,踢蹬了疼”,是指食物吃了不心疼,但放久變質了會讓人心疼。手巧被稱為“伎倆”,“伎倆”一詞在這裡為褒義,是有技藝、有本領的意思,手巧的人叫“伎倆人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老人們有些稱謂繞了個大彎兒,比如:老夫妻倆間經常不叫名字、不稱姓,互相稱:嫚兒她爹、嫚兒她娘;或者省略為:他爹、他娘。熟人間打招呼也經常是:記孩兒他娘、小安他爹之類的叫法。

鄰居間拉呱做第三人稱表述時,老人們常以舊社會這家人的職業稱呼,例如李家飯鋪家、林家茶爐家、煙筒家、小鋪家、火燒家等等。

"

我小時候青島很小。往東過了中山公園就是湛山村的菜地;臺東到了手錶廠就是亢家莊的農田;往北,海泊橋附近是太平鎮、東西吳家村、小村莊等城中村,當時還種地;四方、滄口是大片的工廠和工廠的家屬院,也有很多當時還種地的城中村;北嶺感覺很遠,而且過了北嶺就能聞到化工廠、造紙廠那濃濃的刺鼻味道;樓山後感覺像在天邊,要坐馬籠子火車(當時的一種通勤火車,沒有座位,據說更早是運馬的,所以叫馬籠子火車)經過大港、四方、沙嶺莊、滄口好多站才能到。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話和青島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大概是日照人比較多的緣故,西鎮話帶有明顯的日照腔,語調比較衝,而且敘述性的語言中尾音多帶轉折的拉長音。再配上西鎮人天生的高門大嗓,話語中透著一股海蠣子般的生猛和霸氣。 

那時候的青島話以除去西鎮腔的市南音為正宗,市北大部分與之接近;市區內不同地方的腔調,老青島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雖然身處市南,但語音上的差異還是讓西鎮的孩子略微帶些自卑;但他們固執地認為臺東話,尤其是四方、滄口話顯得更土,而且是西鎮孩子調侃的對象。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青島是座近代移民城市,青島方言的語音和青島市區周邊的即墨、嶗山、膠縣、膠南等有明顯的區別,方言學上被稱為“方言島”現象。我一直認為,特立獨行的老西鎮話更是“方言島”現象中的方言“孤島”。

40多年來,西鎮人詞彙和語言風格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小時候,很多東西的叫法估計現在的孩子已經聽不懂了。比如:收音機叫“電戲”,也有叫“半導體”的。似乎“半導體”專指那種小一些的晶體管收音機。

我小時候見過鄰居家一臺大電戲,老式的落地電子管收音機,蘇聯產的,是這家的大爺50年代末援助外蒙建設帶回的,是直流電的。打開後,可移動指針調臺的帶數字玻璃長條框裡亮著很柔和的黃光,聲音渾厚、帶有嗡嗡的迴音。常播放“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樣板戲《沙家浜》唱段)之類的樣板戲。我小時候很羨慕他家這臺電戲,那時這樣的電戲可是家裡的一尊大件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還有一種老物件兒叫“風箱”,西鎮一帶讀作:fěngxiān。和我差不多大的西鎮孩子應該都有“呱嗒、呱嗒”拉風箱、燒大鍋底的經歷;尤其忙年時拉風箱蒸饅頭、炒花生、炸麻花的事,讓人很難忘懷。

​ 當年老人管吃飯的菜叫“就吃”、喝酒的菜叫“餚兒”,用筷子夾菜叫“叨”(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

“就吃”一詞,我小時候常聽老人講以前一家老鄰居的故事:當年一個八九十的老太太帶著六七十歲的兒子、兒媳婦過日子,吃飯時老太太常嘮叨、訓誡兒媳婦:“就吃、就吃,是讓你就著吃飯的。你就三口就吃吃一口餅子怎麼中?你得吃三口餅子就一口就吃。你真是個吃食種託生的!”

“餚兒”一詞,小時候常聽一個好喝酒的鄰居盛情招呼過往的鄰居:“好酒好餚兒,不過來喝(讀作:hā)盅兒?”其實那時哪來的好酒,無非是地瓜燒,好一點兒是棧橋白乾兒;所謂好餚也不過是蘿蔔絲拌蝦皮,頂破天是大蔥炒雞蛋。而且那時生活都不寬裕,常喝酒的人被視為不會過日子、不著調,往往老婆孩子要跟著受屈;好撒酒瘋的酒鬼更招人不待見,常常是反面教材。

關於“叨”的說法,在過去無論是過年親戚團聚,還是結婚的酒席宴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來來!叨叨叨!別(讀作:bài)放下筷子!”

那時的連環畫,西鎮的孩子叫“小書”。額頭叫“野勒蓋”、膝蓋骨叫“膊楞蓋”。雞蛋叫“雞仔兒”、破了的雞蛋叫“擠窩”、白球鞋叫“白萬里鞋”、白襯衣叫“白小褂”、醋叫“忌諱”、水桶叫“水梢”、凳子叫“杌子”、吸菸叫“吃煙”、修理叫“扎固”、小氣叫“嘎咋子”、煙道被稱作“附臺”、男孩叫“小掃兒”(“掃”讀作:sāo,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女孩叫“小嫚兒”。推開門叫“擁開門”,擁讀作:yǔn;還叫“wěi”開門的,不知對應哪個漢字。有錢、富裕叫“闊”,不讀kuò,讀作kè;很有錢、很富裕被稱作“海兒闊兒了”,或者“剛闊兒來”(“剛”在這裡讀:gàng);著裝很漂亮叫“很姿勢”。長度計量單位毫米被稱作“米釐”,單位前還要加“個”字,例如3個“米釐”……凡此種種,很難羅列齊全。

老人的許多詞彙更奇特,小手絹兒老人叫“小手方”;狼叫“馬虎”,更老的老人稱老虎為“大蟲”;馬紮子老人叫“交叉子”,讀作:jiǎochēnzi;屋裡的地面老人叫“丟地”(“丟”讀作:diù,不知對應漢字,暫用此字代替)、條帚叫“站靶子”、有能力稱作“能依”(讀作:nèngyī)、把東西丟掉叫“撇了”、總共多少叫“共延多少”(“延”似乎應當是“然”的轉音)。拖鞋叫“撒噠”;當時老人穿一種自制的木質拖鞋,叫“呱嗒板兒”,前邊有兩根橫條的,也有人字拖的,像日本木屐,但少了兩條支撐的木條。東西損壞了或者食物變質了叫“踢蹬了”;老人常說一句話叫:“吃了不疼,踢蹬了疼”,是指食物吃了不心疼,但放久變質了會讓人心疼。手巧被稱為“伎倆”,“伎倆”一詞在這裡為褒義,是有技藝、有本領的意思,手巧的人叫“伎倆人兒”。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老人們有些稱謂繞了個大彎兒,比如:老夫妻倆間經常不叫名字、不稱姓,互相稱:嫚兒她爹、嫚兒她娘;或者省略為:他爹、他娘。熟人間打招呼也經常是:記孩兒他娘、小安他爹之類的叫法。

鄰居間拉呱做第三人稱表述時,老人們常以舊社會這家人的職業稱呼,例如李家飯鋪家、林家茶爐家、煙筒家、小鋪家、火燒家等等。

西鎮方言,那些海蠣子的味道

本文編輯摘選自王灝遠先生《西鎮感舊錄》,一部20世紀70年代的青島平民筆記,一本送給自己的書,聆聽老青島的故事,一份送給爸媽的禮物,重溫兒時的記憶。文中圖片由本公眾號編輯添加,源自論壇網友提供。

王灝遠,青島人,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資深地產職業經理人、策劃人,自由作家。所著《西鎮感舊錄》一書以隨筆的形式,用簡潔詼諧的筆調,如時空穿越般向人們再現了20世紀70年代老青島、老西鎮鮮活而真實的市井生活長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